回覆列表
  • 1 # 莫非有話說

    想來您該是一位學書者,對《秦嶧山碑》有一定了解,為了方便其他讀者瞭解,遂將《秦嶧山碑》的來歷,做簡短敘述,還望莫嫌囉嗦。

    《秦嶧山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時所刻,由秦相李斯撰並書,記錄秦始皇統一六國功績的篆體碑文。“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曾與魯諸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祭山川之事。”(《史記·秦始皇本紀》)

    但根據宋歐陽修記載,鄭文寶曾親至嶧山尋訪碑刻,無果而返。有徐鉉摹刻傳世,但歐陽修根據家藏李斯的泰山碑刻相比較,認為“真偽之相遠也”。

    然後根據唐《封演聞見記》記錄,此碑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登嶧山時所推倒,由此證明了宋鄭文寶尋訪原碑無果的真實性。可以肯定的是,原碑已經不在,而由徐鉉所摹刻,鄭文寶整理重刻的《秦嶧山碑》為現今最早的、也是最為流行的版本。

    現試將全部碑文釋義如下: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皇帝:即始皇帝,秦以前國君皆稱王。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遂各取一字,自稱“皇帝”,再加上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所以就叫“始皇帝”。

    維:語助詞,無實際含義。如《九成宮醴泉銘》中“維貞觀六年”。

    嗣世:一代又一代。這裡指從秦襄公被封侯開始,一直到秦始皇的歷代君王。

    釋義:始皇帝統一六國,這是秦襄公到現在世世代代君王的努力成果。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亂逆: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周室傾倒,但各路諸侯還是奉周為天子的,主要是周文化、典章制度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所以在各路諸侯眼裡,其他諸侯都可稱為亂逆。

    而且古代出兵有“師出有名”的說法,“亂逆”周室自然是一個在合適不過的說法了。後面更是提到“武義直方”,別人是亂逆,我自然就是正義之師了。

    釋義:君王的正義之師征討各路亂臣賊子,威武霸氣,聲勢浩蕩。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戎臣:領兵出征的大臣,將領。

    經時不久:用了沒多長時間。

    六暴強: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加上秦國史稱“戰國七雄”。

    釋義:臣子將領們奉君王的詔令,沒用多長時間,就滅了其他六國。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廿:二十。廿有六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

    薦:推薦,上薦就是建議,請求的意思。上薦高號,就是群臣上書,建議秦王稱帝。

    孝道:指完成歷代君王遺志,即完成統一大業。

    釋義:公元前221年,秦王掃六合,統一六國。群臣上書請求秦王稱始皇帝號,以表示完成了秦國曆代國君天下統一的遺志。(或者說秦王統一六國,完成了歷代君王的遺志,群臣上書請求稱帝,以告慰歷代君王。)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泰:平定安寧,泰成即完成平定大業。

    獻:本意是指祭祀所用的犬類,這裡有天授人權的意思。

    古代祭祀比較頻繁,國泰民安要祭祀,風調雨順要祭祀,出兵打仗要祭祀,凱旋歸來要祭祀,完成名垂千古的統一大業肯定也要祭祀。

    專:“專”繁體字,也有念“尃(fu)”的,即“普”惠。這裡需要具體說一下,我去查了“長安版”的《秦嶧山碑》(鄭文寶刻)。“專”字的上半部分和“惠”字的上半部分是一樣的,然後下半部分是一個“寸”字。但是在刻本中“專”字的寫法少了那個“蟲字底”。(下附圖)但是“尃”字上半部分是一個“甫”字,正好契合刻本中“尃”字的寫法。由此,我推斷這個字應為“尃”,我個人是學唐楷的,對於篆書不是很瞭解,此處還請題主給與指點。

    由此就是“尃惠”,即普惠,普施恩惠的意思。這裡指秦始皇,也是指上天。

    親巡:指東巡。

    釋義:上天眷顧,恩澤天下,讓秦王統一六國。秦王不敢怠慢,率領群臣巡視天下。

    登於繹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

    繹山:即嶧山,又名東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即為嶧山。

    鹹:全部,都的意思。

    釋義:始皇帝東巡登嶧山,群臣以及侍從的思緒彷彿都回到了當年。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亂世:即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分土建邦:瓜分周王室的土地疆域。

    爭理:爭端。

    釋義:追憶當年亂世,各路諸侯為了瓜分周王室的疆土,開始相互攻伐。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泰古:即上古。

    釋義:戰爭每天都有,橫屍遍野,血流成河,這種為了疆土的攻伐,自上古時代就有了。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陀:即“阤(yi)”,古同“陀”,延續之意。

    釋義:這種事情,從上古延續到五帝時期,經世無數,也不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廼:同“乃”,“廼今”,即如今。兵:即戰事。

    釋義:如今始皇帝一統天下,天下太平,不再有這種兵事爭端發生。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黔首:即黎民百姓。

    災害:(個人更傾向於)弊端,相較於春秋戰國時期國家以及民間的諸多弊端,如統一文字、度量衡等。

    釋義:如今天下不再有以前那些弊端,社會穩定,百姓安樂,這種利好將會長久下去。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誦略:始皇帝的功績不能說的那麼全面,大臣的這些歌頌之詞只能說其大概。

    樂石:石碑。宋人章樵曾在《古文苑·李斯〈嶧山刻石文〉》中的註解為:“石之精堅堪為樂器者,如泗濱浮磬之類。”因《嶧山石刻文》用此石鐫刻,所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箸:同“著”,彰顯,標榜。

    經紀:(個人認為是)這裡指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績,而非法度。因為從《嶧山碑》到《泰山石刻》,再到《琅琊臺石刻》,全部都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六國功績的,聯絡後文的“以箸經紀”,於理不合。

    釋義:對於始皇帝的功績,臣子們的頌詞也只能說其大概。如今刻在碑石,以彰顯始皇帝的千古功績。

    以上是碑刻正文,為四字韻文。另有一段是秦二世與臣子的對話,不知原碑刻中有沒有。這段話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記載。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皇帝:即秦二世。這段話是秦始皇去世以後,二世胡亥攜丞相李斯、馮去疾等人,沿當年秦始皇東巡路線巡視天下,在一一觀瞻秦始皇當年刻石後,胡亥命人刻在石碑上的。

    金石刻:即秦始皇當年東巡,至嶧山、泰山、琅琊臺等地時,所立下的石刻。

    襲號:承襲帝號,《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長樂宮,太子襲號為帝。”

    後嗣:後來的子嗣,繼承者。

    臣斯:即李斯,時為左丞相。去疾:即馮去疾,右丞相,秦時尊右為上。

    御史夫臣德:其姓不詳。

    昧:冒昧,冒犯。

    詔書: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在秦始皇去世以後,曾“令群臣議尊始皇廟”,尊始皇廟為皇帝始祖廟。後在東巡時,觀瞻當年秦始皇留下的碑刻並刻字,將隨侍大臣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以彪炳秦始皇的千秋功績。

    制:帝王令,如制誥。

    釋義:秦二世說:“這些金石碑刻,都是始皇帝在位時鐫刻的。如今我承襲帝號,但是這些碑刻上卻沒有稱‘始皇帝’。如此時間久了,讓後輩的繼承者,以為是我們不稱讚始皇帝的千古功德。”

    丞相李斯、馮去疾等大臣便進言說:“臣等請求將詔書全部刻於金石碑文上,如此就明白了,為臣冒死請求。”

    秦二世制誥說:“可以。”

    以上便是《秦嶧山碑》的全部譯文,能力有限,如有不妥之處,望請包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vm和svr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