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魚T神

    挺多的,騙局一:分紅險的秘密

      騙局形式:很多被忽悠購買分紅險的投資者都是透過銀行銷售人員介紹和推薦的,誇誇其談稱資金可以隨時支取,每年有7%-8%的收益等來誤導投資者。

      產品實質:目前銀行代銷的大部分保險都是分紅型和投連型保險,這類保險的整體的保障功能不強,整體保費較高,而且分紅險中的分紅並不保證。

      如何應對:

      1. 如果真有保障需求,就去保險公司或其官網、第三方銷售平臺或者選擇保險代理人購買保障性的保險,分紅型或者投連型保險,並不適合所有投保人;

      2. 一定要留意合同說明,瞭解產品本質;

      3. 如果已經購買了分紅險,而且已經錯過了猶豫期(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並退還己收全部保費),那麼建議不要輕易退保,否則只能領到有限的現金價值和紅利。

      Tips :分紅險屬於儲蓄兼保障的產品,因此與消費型保險相比,分紅型保險的繳費期限較長,保費也較高,比較適合家庭較富裕、有穩定收入,且不太急於用此部分資金的人群。

      對於一般收入的家庭或個人而言,建議在配足基本保障後,再來考慮購買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保險,如果因購買分紅險而佔據了過多資金,導致其他基本保障不足,那就得不償失了。

      騙局二:網路理財陷阱

      騙局形式: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達20%以上”等誘惑性資訊為噱頭,打著幫投資者購買原始股等有價證券的旗號,讓投資者的資金匯入他人賬號中騙取錢財。

      如何應對: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認清銷售人員和投資渠道的資質,遇到需要往某人賬戶中匯款的要求,一定要小心避免掉進陷阱。

      騙局三:現貨白銀投資騙局

      騙局形式:以高額回報誘惑客戶開戶,然後開始向你介紹現貨白銀,說現貨白銀交易更加靈活,可以雙向買賣,漲的時候可以做多,跌的時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間大,開戶後,有專業的老師帶著操作,做了幾天可能會賺一些,然後會說你的錢太少來錢慢,又讓投資者加大資金量,結果就是無休止的虧損。

      本質:實際上就是一場對賭遊戲,交易軟體被後臺人為操縱,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定陷阱,行情處於高位時不能平倉、本該下跌的白銀價格,在交易軟體上卻直線飆升……勢單力薄的散戶們要想賺到錢,幾乎是不可能的,虧損的錢都被代理商賺走了。

      如何應對:參與白銀投資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平臺操作和交易軟體,中國目前只有三家正規的交易平臺——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天津貴金屬交易所,而且正規的平臺均有模擬盤,方便投資者進行模擬實際操作。

      Tips :投資現貨白銀也有其獨特優勢

      (1)24小時交易。週一上午8:00-週六凌晨4:00不間斷交易。彌補國際黃金報價波動最頻繁的時間段,中國黃金交易品種停止報價和交易,提供了零時間風險的服務。

      (2)雙向獲利。上漲可買入獲利,下跌可賣出獲利,交易多樣化。

      (3)T+0交易。每日可以交易數次,增加獲利機會,減少投資風險。

      (4)無漲跌停板限制。

      (5)無交割時間限制。減少了操作成本,不用像期貨那樣到期後無論價格多少必須交割。

      騙局四:民間借貸騙局

      騙局形式: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的幾萬後,嘗“甜頭”便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最終借款人逃跑、企業倒閉。

      如何應對:還是那句話,天上不會掉餡兒餅的,民間借貸一定要小心謹慎,尤其是面對如此高的回報。我們更要注意風險控制。

      怎樣投資民間借貸比較靠譜:

      (1)只有極少數銀行開通了針對某些地區的個人無抵押貸款品種,而且需要到銀行面籤合同,提供工資卡的銀行對帳單等。

      (2)利率要合理,法律只保護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之內的借款利率,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3)參與民間借貸一定要到對方公司進行實地檢視,並簽訂正式合同而非口頭協議,借款合同最好向律師諮詢一下有沒有違規條款

      (4)有必要保留對方的公司營業執照影印件和身份證影印件,並辯明真偽。

      Tips: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企業或其它組織之間發生的借貸行為,雙方本著自願的原則協商貸款利率、期限及貸款抵押等條款,合同即可生效。貸款利率不得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騙局五:郵票、紀念鈔投資騙局

      騙局形式:借“清郵原套大全票”、“一次擁有新中國全版郵票大全”、“ 毛主席經典詩詞限量版郵票”等為宣傳,以許諾到期回購並高額返利,並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後攜款潛逃,實則施行詐騙。

      如何應對:無論是郵票、紀念幣還是藝術收藏品,想要透過這些途徑賺錢絕非普通老百姓能輕易涉足的,也不要輕信所謂的各種“專家”,很多稱號全是虛假的。中國發行的郵票和紀念鈔,分別由國家郵政局和華人民銀行來進行,購買時還應透過正規渠道,否則很容易被騙。

      

  • 2 # Nancy李承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理財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很多投資者都看的眼花繚亂,根本不知道要把錢放在哪裡,投資市場亂象叢生,一不小心就會虧損,身邊的理財陷阱那麼多,要想賺錢也是不容易的,哪些理財方式不靠譜呢?趕緊來看看,避免再上當受騙!

    1.高息p2p平臺

    近些年,P2P跑路的事情數不勝數,讓投資者都驚恐不已,但並不是所有P2P都不可靠,有些收益率高的過分就有問題了!目前,p2p平臺的收益率從較低的4%至20%以上不等,其中不乏利率30%、40%的高息平臺。在這些高息平臺中出現提現困難、歇業甚至已經跑路的平臺不在少數。

    2.銀行理財“飛單”

    銀行理財“飛單”就是銀行員工為了獲得不菲的提成,內外勾結,私下向顧客銷售非銀行自營的、第三方機構銷售的理財產品,比如“存款變保單”事件。飛單事件一旦敗露,客戶資金出現虧損時,銀行往往會以“理財經理個人行為”為由拒絕賠償。

    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銀行內部發布的,以免上當受騙!

    3.線下理財平臺

    和正規的p2p平臺不同的是,線下理財平臺的資訊披露都極其不透明,對於投資人來說,借款人的真實性和資金的去向也無從瞭解。因為資訊不透明,這些平臺出事之前往往一點徵兆都沒有,而一旦爆雷,投資人的錢也所剩無幾,往往要面臨血本無歸的結局。

    4.結構性理財產品

    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買銀行理財不外乎是衝著安全、收益穩健才買的,但有一種銀行理財也會虧本,這種產品即為“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的理財產品往往和黃金、石油、股票、外匯等高風險標的掛鉤,所以投資風險是非常高的。

    高收益往往伴隨的就是高風險,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騙了哦!

  • 3 # 金融民工小兵

    一看發行機構,二看產品結構。

    簡單來說,持牌機構如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是傳統正規軍,產品相對靠譜,安全保障高,收益相對低,買這些機構產品問題不大,但要考慮機構員工個人道德風險,所謂飛單,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一定核實是這些機構發行產品。

    另一種就是市場上私募,p2p,民間借貸集資等。不排除有些私募實力極強,但整體來說魚龍混雜,私募圈子相對較小,一般人也摸不著。這類理財十分小心。

    理財產品不外乎投債權和股權,真實交易背景下,債權保障度更高,股權其次,收益來說,債權相對穩定,股權風險大,意味著收益波動也大。

    所以,理財靠不靠譜,關鍵一看發行機構,越是大機構,特別是持牌金融機構,越安全。二看產品型別,債權風險係數低,適合普通人,股權門檻高,需要一定專業能力。

    以此類推,看到某理財產品,先看誰發行, 看公司股權,一般私人公司儘量避免;再看產品,債權收益目前銀行保險公募普遍2-5%,信託產品大概6-10%,再高基本就很危險;股權產品一般老百姓就別看了,十有八九是坑。

    理財產品靠不靠譜,就看上面這段話,基本可以排除90%的陷阱。

  • 4 # 瘋中追鋒

    很多的吧,常見的,第一在風險等級方面的模糊,比如一款理財產品,最大收益超出利率很多的話,那麼對應風險也是不小的,會有本金損失可能,也就是絕對不是保本保收的,但在合同檢查時容易看不仔細,如果產品經理再給你含糊其辭的話,你很容易認為它是一款高收益無風險的產品!就算看不懂合同,看其收益超過三年定期太多的話一定有損失本金可能,一定不可能是保本的,保本的最多比銀行利率略高一點,基本的思路腦子裡要有,不要想天上掉餡餅。

    第二,說說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例如股票型基金,必須看它的歷史業績,最好是多年團隊穩定,歷經牛熊都有不俗表現的明星產品,新基金,甚慮。只提一個醒吧,有極個別的基金其存在目的是幫組別人接盤,它不在乎名不在乎績,一定要小心!不管什麼募,在資本市場,也是吃人的少,被吃的多,強者恆強,弱者比散戶也弱!

  • 5 # 沐陽沐雨否極泰來

    一、輕信推銷人員承諾,陷入高收益陷阱。

    舉例一些金融公司,擔保公司和網際網路金融p2p面對客戶只說高收益,不談風險,高收益背後所面臨的高風險為陷阱一。

    二、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看別人買啥賺錢他也要跟買跟投,落入叢眾心理陷阱。

    投資理財市場上,看到別人買啥賺錢,盲目跟風者何其多,舉例一到牛市來了,保安大叔,街邊大媽排隊去開戶進場要去分一杯羹的時候,風險也來了;還有一種是購買不適合自己的產品,試風險評估為兒戲。

    三、追求一夜暴富,陷入頻繁買賣的流動性陷阱裡。

    舉例:這裡是投資股票也好,基金買賣也好,好多人追求高收益,頻繁買賣操作,讓證券公司和代銷平臺手續費賺的盆滿缽滿。

  • 6 # fq老矣

    理財陷阱:

    1、比特幣出名之後,各種虛假的幣就開始忽悠老百姓,什麼3m幣之類的不停騷擾。

    2、許以高利的龐氏騙局。

    3、各個縣鄉的保健品到處忽悠老年人,什麼床墊,什麼各種萬能藥。

    4、打著各種領導力培訓的文化傳銷,其實很多講師小學都沒有畢業。例如什麼LP、資本兵法之類的,靠學員之間洗腦拉親戚朋友花了大量的冤枉錢!

    5、套路貸,透過你對金錢的急切需求,一步步讓你陷入深坑。

    6、網路上各種不要什麼成本就可以掉餡餅的專案。

  • 7 # 好好楊先生0

    天下不會掉餡餅,只會掉刀子。一般的騙局都會用多高的收益和回報來刺激投資者,講不清楚他怎麼賺錢的。還有像什麼股權投資,全是騙子,如果能這麼賺錢,他把房子賣了都回去,還會輪到我們?

  • 8 # 陳晨錢生錢

    簡單說一個吧,銀行賣的理財不一定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有可能是銀行銷售的保險或者信託產品。

    而在銀行買到了其他的產品,也是有出現投資失敗的可能的,也就是不能100%保本。

    所以去銀行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這個理財產品投資的是什麼。

  • 9 # 金融街觀察官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有時候可能只是小細節,就陷入了別人的理財陷阱之中。所以,在選購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抓住非常核心的一點,就是沒有任何一款理財產品可以同時滿足風險低、購買起點低、收益高這三點。

    1、理財陷阱一: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或詐騙

    這類案件不勝列舉,也是我們新投資者首要識別的理財陷阱。P2P非法集資,即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利用高收益為誘餌,虛構專案資訊,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找權威人士站臺背書,空手套白狼。

    2、理財陷阱二:投資貴金屬

    3、理財陷阱三:非法股權投資

    4、理財陷阱四:虛擬貨幣

    這類陷阱以年輕人偏多,打著區塊鏈的幌子,打著一夜暴富的旗號,誘導不知情的投資者進行虛擬幣交易,實則是沒有任何資質的平臺,沒有任何價值的虛擬幣,在國內,監管機構從來沒有批准成立過任何虛擬幣交易平臺,所有虛擬幣交易都是非法的。

    5、理財陷阱五:消費返利

    消費返利原本是一項常見的促銷手段,如今卻經常被包裝成投資陷阱。其主要特徵是:透過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介入商家和消費者的交易過程,許諾在平臺的消費額度部分返回,或透過現金消費送等額積分等形式,誘導消費者註冊會員消費和商家加盟平臺迴流貨款。

    對此,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法院向有意購買理財產品的社會公眾提出“二三四”規則。

    樹立“兩個意識”。一是風險意識,切勿輕易相信商家機構“只賺不賠”的承諾,收益率在6%以上的要慎重考慮,切勿將家庭全部財產用於購買民間理財產品;二是證據意識,要善於留存和妥善保管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證據,尤其是合同書、轉賬憑證、收條等核心書證。

    牢記“三個區間”。在民間借貸活動中,存在“兩線三區”:年利率小於等於24%的約定是司法保護區,貸款人可請求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24%至36%為自然債務區,借款人如自願支付的,也有效;高於36%的利息約定為高息無效區。

    認準“四個合法”。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儘量選擇正規渠道,並著重考察四個方面:合法的資質:考察理財公司是否有工商營業執照和金融許可證;合法的經營場所:考察理財公司是否有正規合法的經營場所;合法的合同相對方:要慎重考察宣傳產品的人員是否與理財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勞動人事關係,是否能代表公司簽訂民事合同,尤其要防範“銀行飛單”情形,即銀行客戶經理在宣傳的某理財產品是屬於銀行自身的產品還是其他公司的產品;合法的支付方式:在支付時一定要向合同相對方的賬戶內支付款項,並留存憑證,切勿向其指定的第三方個人賬戶內付款。

    在理財過程中,我們多一分謹慎,就可以少一分風險。

  • 10 # 三分鐘趣歷史

    陷阱一:分紅的秘密

    陷阱形式:

    很多被忽悠購買分紅險的投資者,都是透過銀行銷售人員介紹和推薦的,他們誇誇其談稱資金可以隨時支取,承諾每年有7%~8%的高收益。事實上,目前銀行代銷的大部分保險都是分紅型和投連型,這類保險的整體保障功能不強,保費卻較高,而且分紅險中的分紅並不能100%保證,並無承諾一說。

    如何應對:

    1.一定要留意合同說明,瞭解產品本質。

    2.如果已經購買了分紅險,而且已經錯過了猶豫期(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並退還己收全部保費),那麼建議不要輕易退保,否則只能領到部分保費及不確定金額的紅利。

    Tips:

    1.分紅險屬於儲蓄兼保障的產品,因此與消費型保險相比,分紅型保險的繳費期限較長,保費也較高,比較適合家庭較富裕、有穩定收入,且不太急於用此部分資金的人群。

    2.對於一般收入的家庭或個人而言,建議在配足基本保障後,再來考慮購買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保險,如果因購買分紅險而佔據了過多資金,導致其他基本保障不足,那就得不償失了。

    陷阱二:網路理財騙局

    陷阱形式:

    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達20%以上”等誘惑性資訊為噱頭,打著幫投資者購買原始股等有價證券的旗號,讓投資者的資金匯入他人賬號中騙取錢財。

    如何應對:

    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認清銷售人員和投資渠道的資質,遇到需要往某人賬戶中匯款的要求,一定要小心避免掉進陷阱。

    陷阱三:民間借貸騙局

    陷阱形式:

    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幾萬元後,會先嚐到“甜頭”。對方此時會慫恿你繼續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之後,借款人會攜款潛逃或宣佈企業倒閉。

    如何應對:

    還是那句話,天上不會掉餡兒餅的,民間借貸一定要小心謹慎,尤其是面對如此高的回報。

    Tips:

    1.利率要合理,法律只保護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之內的借款利率,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2.參與民間借貸一定要到對方公司進行實地檢視,並簽訂正式合同而非口頭協議,借款合同最好向律師諮詢一下有沒有違規條款。

    3.有必要保留對方的公司營業執照影印件和身份證影印件,並辯明真偽。

    恆源金融絕不渲染一夜暴富,提倡穩健踏實的理財觀念

    陷阱四:郵票、紀念鈔投資騙局

    陷阱形式:

    借“清郵原套大全票”、“一次擁有新中國全版郵票大全”、

  • 11 # 混亂但有序

    陷阱一:宣傳的預期收益率不是真實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標示預期收益率並非指就能賺那麼多。事實上,沒達到宣傳所說收益,銀行是不會負責任的。

      像投資於上市公司股票、開放式基金及可分離債券中所含有的權證等高風險市場的產品,收益率根本無法預測,更無法做出收益承諾,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盲目購買後,很有可能面臨虧損。

    陷阱二:收益率≠年化收益率

      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錢數真的差很大。

      收益率指合同到期後,本金的收益水平。例如10萬元本金,5%收益率,理財期限是30天,則30天后的收益為100000*5%=5000(元)。而年化收益率,指一年365天到期後的收益,則10萬元本金、年化5%、理財30天后的收益率為(5%/365)*30*100000=410.96(元)。

      5000元和410元這真的差很大,購買前要記得搞清楚。

    陷阱三:銷售前後銀行態度不一

      理財經理要靠賣理財產品完成任務,所以,態度前後差別很大。很多投資者其實是處於弱勢狀態。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將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仔細諮詢理財經理,看清楚相關合同,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100%保本,風險在哪,最壞的情況可能虧損多少等基本問題。其次才是比較收益率,切忌稀裡糊塗,被吹噓的高收益率所誘導。

    陷阱四:理財產品設計不合理不規範

      中國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還不完善,投資者本身處於劣勢地位,大多數投資者往往基於對銀行的信任而購買理財產品,很難對產品的缺陷或合理性做出專業正確的判斷,而理財經理為了完成任務,常常誇大收益,隱藏風險,使沒有金融基礎知識的投資者盲目購買。

    陷阱五:產品宣傳不規範,資訊披露不到位

      目前,投資者只能從銀行網站上獲取定期的產品淨值資訊,而對於產品的具體運作、淨值變化的說明、近期的風險因素等都沒有獲知渠道。

      在理財產品存續期內,銀行也未能很好地向投資者提供及時準確的資產變動、期末資產估值等重要資訊,這實際上是盜用銀行信用為理財產品服務,從而模糊理財產品和其他儲蓄產品的區別。

    陷阱六:存續期內,投資者不能提前終止理財,銀行卻有權提前終止

      在固定收益產品中,合約中規定銀行在特定時間或特定條件下擁有提前終止產品的權利,而投資者並不享有,也就是說沒到期之前,我們是不能把錢取出來的。

  • 12 # 沒票的窮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恰恰是一個充滿爾虞我詐的地方。離錢越近,手段就越骯髒。有人想入市撿錢,而有人卻把收割前者當做生意。

    天上不會無緣無故的掉餡餅,穩賺不賠往往賠的最多。很多年前瞭解過,薦股產業鏈上一套完整流程。團伙把不同股票按照股性不同分為N個股票池,再分別推薦給不同投資者。市場只要有波動,不是極端弱勢的情況下總有上漲的個股,自然有得到上漲股票池的人。每次針對正確部分重複以上過程,最終篩選出每次都買到上漲個股的幸運兒開始下一步設局。當有人告訴你三四次每次都正確時,這時人性貪婪會遠遠超出理智,隨後就是陷阱真正的開始。這個產業鏈的運作,只要提高投資者基數,量產的效率極高。早幾年是外匯、現貨開發開戶的手段之一。全程參與的最終結果無一倖免於虧損,越到最後,虧損幅度越大。

    至於其他陷阱,數不勝數。大資金套現散步假訊息、黑平臺模擬盤大宗、P2P跑路、虛擬幣無法體現、大V帶著散戶幫機構接盤……

    市場裡沒有新鮮事,與其聊那些過時的陷阱,不如多反思自己如何做才能不成為未來新型陷阱的受害者。不貪心、不僥倖、不參與不熟悉高風險的投資模式,至少已經迴避了一半。剩下就是多學習、多反思,靠人不如靠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的未來在哪裡或者說是什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