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土木堡之變”在明朝的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場事變中,數十萬明軍在方圓百里的土木堡遭到了瓦剌騎兵的圍攻,明軍不僅戰敗,而且傷亡過半,甚至連整個帝國的最高首腦——明英宗都落得一個階下囚的尷尬處境。(描繪明京軍出征的畫作)

    土木堡之變中,明軍的傷亡大概在6到8萬人左右,而如果把之前發生的一些中小規模的戰鬥所造成的傷亡加在一起,明軍的傷亡則達到了10到12萬人的區間。

    明朝出征的部隊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京師的防衛部隊,按理說是精銳中的精銳,又怎麼會遭到如此大的傷亡呢?筆者認為,問題首先出在了這支“勁旅”的身上。一方面,原駐守京師的部隊雖數目龐大、裝備精良,可是自英宗即位以來,官兵不僅疏於訓練,而且還出現了吃空餉與僱人填補缺額的現象,這些現象讓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由於官兵待遇的微薄與貪汙風氣的存在,官兵逃亡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無疑嚴重的拉低了明英宗時期京軍的戰鬥力。因此,明軍在土木堡之變中表現之拙劣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明軍選擇的戰術有誤。京師防衛軍戰力雖有所下降,但憑著兵力之龐大、裝備之精良,與瓦剌作戰時仍應是佔有一定優勢。但明軍中多數為步兵,就地固守自然有餘,但一旦移動起來,根本不是瓦剌騎兵的對手。在土木堡之戰中,瓦剌騎兵一開始的衝鋒就被明軍的火箭齊射挫敗。但瓦剌軍遭遇挫折後並未氣餒,而是派出使者嚮明英宗示好,並故意給包圍明軍的“口袋陣”開了一個口,打算趁明軍撤退的混亂時從中漁利。(描繪明英宗被俘的畫作)

    面對瓦剌包圍圈的缺口,明軍選擇了撤退。撤退中的明軍本已軍心不穩,再加上週圍瓦剌騎兵的出沒與環伺,更是給整個撤退蒙上了一層陰影。瓦剌軍在等待了一段時間後,立即發動了衝鋒,混亂的明軍隊伍隨即被砍作數截,明軍兵敗如山倒,即使有將官試圖控制,但也被混亂的隊伍所淹沒,京師防衛軍也因此戰而威名掃地。所以,無論從戰術安排上,還是官兵在戰鬥中的表現來看,京師防衛軍皆是差強人意的。土木堡的慘敗也再次給明帝國的邊防敲響了警鐘。

    (土木堡之變後不久,北京保衛戰就打響了)

    參考文獻:張廷玉等著《明史》 中華書局

    指文烽火工作室《明帝國邊防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 黎東方《細說明朝》 商務印書館

  • 2 # 看春天來了

    發生在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是明代歷史上的奇恥大辱,也是明朝有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役,號稱五十萬的明軍(注意是號稱五十萬,至於當時明軍的實際兵力到底是多少,至今沒有確切的數字,畢竟年代久遠),在幾萬瓦剌軍的攻擊下,分崩離析,傷亡慘重,全軍覆沒。

  • 3 # 孤狼嘯月31600808

    正統十四年春,瓦刺首領也先遣使貢馬邀賞,太監王振不予多賞,並砍去馬價五分之四,由此激怒了也先,並以此為導火索,開始大舉騷擾邊境。秋七月十一日,瓦刺大軍寇宣府、大同、甘州,參將吳浩戰死,大同總督宋瑛等4萬餘人全軍覆沒。明廷聞警,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學其曾祖成祖皇帝親征瓦刺,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七月十五日,年僅23歲英宗下令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和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大批文武官員,以及號稱50萬的唯一戰略機動部隊——京軍親征,並且不要準備,於即日出發。當年成祖五次親征,每次親征的前期準備工作差不多為一年,而從小養在深宮的英宗皇帝僅僅用了四天。

    由於英宗親征的意圖僅僅是為了嚇唬嚇唬瓦刺,幾乎沒有給大軍配備後勤準備,給每個官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每3個人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參雜,混亂不堪。自永樂季年已二十多年大明軍隊再也沒有打過仗,軍隊基本長期處於囤田耕農狀態,戰鬥力下降,兵器殘破。再看隨軍官員中僅英國公張輔為當朝元老,當年隨成祖征戰南北,軍功赫赫,但已花甲之年,兵部尚書鄺野雖很有才幹,但英宗不許他們參于軍政,一切聽由王振指揮。成國公朱勇為靖難功臣朱能之後,子不類父,屬於有勇無謀之人。50萬明軍被一個“目不辨旌旗,耳不諳鼙角”皇帝和一個專橫跋扈、一無所長的宦官指揮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七月十五日,大軍出京師,十六日,次龍虎臺,十八日,次居庸關,二十二日,至宣府。此時不到十日,軍中已絕糧,兵部尚書鄺野等力勸回軍,被王振“罰跪草中至天黑”。瓦刺軍隊(三五萬人)偵察到明軍動態後佯裝撤退,誘敵深入。八月初一,疲憊不堪的50萬明軍終於抵達大同,不見瓦刺蹤影,王振還想繼續深入,以耀中國威。在大同監軍太監郭敬詳敘了與瓦刺交戰時的慘敗情景,王振始有歸意。

    從大同回北京,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經今河北易縣西紫荊嶺上的紫荊關返回;一條經宣府返回。經紫荊關返回,雖然路途略遠,但易於避開瓦剌追兵,比較安全。開始王振決定走紫荊關,並打算讓英宗到其家鄉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炫耀。當大軍已經行進了40裡時,王振猛然想想,軍隊路過時會踩壞其家鄉的莊稼,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由宣府回京。這樣,就使部隊拐了一個彎,正好把明軍的側背暴露在瓦剌軍的攻擊之下,並因道路崎嶇,使隨行的輜重車無法跟上行進的隊伍。眾大臣紛紛勸阻,但王振不聽,執意走宣府。

    也先偵察到明軍動向後,主動追擊,八月十三日,也先襲擊明軍後衛吳克忠部,吳倉促應戰,全軍覆沒。王振派成國公朱勇率三萬騎攔截也先,朱勇輕率寡謀,軍至窯兒領中瓦刺埋伏,瓦刺大軍左右夾攻,朱勇全軍覆沒。兵部尚書鄺野上疏請車駕長驅入關,大軍斷後,王振並不上報英宗,反斥責鄺野道:“腐儒曉得什麼兵事?再言者死。“王振攜英宗徐徐南歸,至土木堡。瓦刺兵分數路包抄而來,圍住土木堡。當時尚為仲秋,天氣炎熱,人馬燥渴,而土木堡地勢較高,掘井兩丈不見水,往南十五里有一小河,已被瓦刺控制,無法汲水,軍中斷水兩日,軍心大亂。至半夜敵軍紛紛而至,都指揮郭懋等急忙上馬倉促迎戰,無奈敵軍越聚越多,突然也先遣使執議和書至,英宗便讓內閣大學士曹鼐擬製了同意講和的詔書。王振便以為議和已成,急忙下令拔營至堡南取水,一時間,紛紛搶先取水,隊伍大亂。這時瓦刺騎兵又突然圍功過來,大刀闊斧,砍殺無數。明軍燥渴難奈,毫無戰鬥力,紛紛棄甲逃跑,加上指揮失靈,明軍死傷十幾萬,英國公張輔等一班大臣均被射殺。英宗看著抖個不停的王振一臉無奈,護衛將軍樊忠道:”皇上今此蒙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我今為天子殺此賊。“言罷,以鐵錘擊斃王振,樊忠請英宗上馬,冒死突圍,怎耐敵軍層層包圍,樊忠力戰而亡,英宗被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明軍以50萬敵不過瓦刺三五萬騎兵,實為歷史罕見。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指揮無方;宦官王振擅權,以一個胸無點墨的宦官來領導大軍,毫無軍事經驗,視行軍打仗如兒戲,焉有不敗之理。行軍路線嚴重錯誤,將大軍脊背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其二,軍隊戰鬥力低下。繼永樂指後,仁宣之治,天下太平。京城大軍長期未習演練,處於務農狀態,久疏戰陣。再有此次出征使用了新型火器,但沒有提前演練,大多士兵不熟悉新火器的用法,沒有充分發揮火器對付騎兵的優勢。其三,最重要一點,後勤準備及保障嚴重不足,大軍開拔前僅僅發放了些簡單的衣物、糧食,而且沒有安排後勤部隊補充供給,故而行軍不到十天已絕糧,僅靠沿途所到之處地方供給。回軍時,沒有控制好水源,致使全軍斷水兩天,軍心混亂,又輕信瓦刺和談,中其圈套,致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看看成祖當年北征的後勤準備:“呼叫武剛車3萬輛,運糧20萬石,沿途每10天行程存一批糧,以備回返時食用,發山東、山西、河南及鳳陽、淮安、徐、邳民十五萬,運糧赴宣府”。英宗焉有不敗之理!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開始走向衰落,土木堡之變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 4 # 陳夏昕

    看看土木堡的位置,它已經深入長城以南了。自宣德朝開始,明朝實際北部邊界不斷南退,靼虜日強,邊防日廢,京軍更是一缺訓練二不不足額。可是正統君臣還拿著永樂朝的老黃曆看問題,以為自己的實力遠勝韃靼。土木堡之變正是這種盲目樂觀和殘酷現實的總碰撞。

  • 5 # 帝辛666

    這麼說吧,土木堡不是一個戰役,是很多次戰役組成!而且按10次來計算的話,只要有1-2次不出昏招的話也不至於那麼慘的結局,相當於10次全是昏招送人頭。還有調動50萬大軍,備戰都要數月,而明軍只用了5-7天就草率出征了。從頭到尾都是送人頭!

  • 6 # 落拓青衫

    其實很簡單 如果我是明英宗 肯定同意邊貿了 經濟侵略一番 草原騷擾一番 說是臨時工乾的 賠點金銀 在騷擾一番 在賠點金銀 讓草原人民都腐朽墮落 改變逐草而居的生活 給點糧食好吃的 把牛羊馬匹 都賣到中原來 慢慢的 都定居了 派點兵 就給滅了 可能都不用派兵了 還有 一下子出幾十萬大軍 怎麼能團成一球就去了呢 結果被幾萬人包圍 太可笑了吧 梯次配置啊 前鋒2萬 10裡之外5萬 左中右 後 各五萬 就算前 左右敗了 還有軍心沒亂的中後兩軍啊 中軍抵抗 後軍掩護 我跑路 這總沒問題啊 我覺得 現代一個小年輕的 都能指揮好 就算敗了 自己也不會被捉 20萬頭豬 也不至於這麼笨 哎 還是現在社會 知識龐雜 大夥都有見識 以前的人 沒打過仗 就根本不懂啊

  • 7 # 東皇泰一神

    明朝軍事制度被誇大了,只是你以為他們還是精銳,明朝沿用元朝的軍戶制,朱元璋曾經自豪的說過“吾養兵百萬,不耗民間一——錢”。養兵百萬不用朝廷花費,這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軍戶不得更改戶籍,朝廷不給錢,軍戶要想方設法自己謀生,戰鬥力早就直線下滑了,只是到土木堡才把這個問題暴露出來

  • 8 # 嘟嘟讀讀

    土木堡之變為何傷亡這麼大?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按說當時出征的都是京師中精銳中的精銳,可是這支精銳在朱元璋、朱棣時代是精銳,那都是經過戰爭磨鍊出來的。可是經過長時間的和平之後,精銳之師卻成了肥差,不用打仗,還能多領軍餉。所以擠進去了不少的的廢柴。

    第二,出征的目的。這一次出征,要達到的軍事目的是什麼?說出來大家都會目瞪口呆。年輕的明英宗很明顯已經處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最頂層,為了向大臣們證明自己,為了實現自我。他決定要乾點像樣的事情。於是太監王振就給他出了這個調動京師大軍,御駕親征也先的餿主意。年輕的明英宗或許想學祖上朱元璋和朱棣那樣橫刀立馬。此次出征也就是說,高層的目的都不明確,更不要說下級將領和士兵了,並且這次明英宗帶領了不少的文臣。意圖就是很明顯了 ——這些文臣就是觀眾。可是最後在土木堡都成了亡魂。

    第三,行軍指揮,這次出征可以說是毫無章法。在朱元璋、朱棣時代,這兩個軍事天才,每次出征都會對敵人進行偵查,並且是知己知彼,手下全是名將精兵,行軍路線等等,糧草補給路線,救援策應的兵馬,都做了充分的安排。可是明英宗和太監王振的行軍路線毫無章法,開始的時候沒有找到敵人,回來的路上本來應該按照既定的行軍路線走,可是太監王振為了炫耀,臨時更改行軍路線,繞道自己的家鄉。本來已經毫無章法的行軍路線就給糧草補給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臨時更改行軍路線,更是要了糧草補給的命。行軍日期延遲了七日,給也先騎兵的追擊贏得了充分的時間。當走到土木堡的時候,士兵的糧草其實早已經出了問題。這也不能怪朝裡的大臣,明英宗帶著王振,兩個豬一樣的隊友到處亂竄,讓後面給他加血的人追都追不到。

    第四,資訊,當也先騎兵追擊的時候。不可能沒有奏報送來,這個時候如果真沒有。那麼明朝的防線就太水了。很明顯,要麼奏報被王振隱匿起來了,要麼是明英宗壓根沒看。

    第五,當也先部隊追擊的時候,居然沒有留斷後的軍隊。如果換做有點腦子的將領,肯定會留下一路人馬伏兵防止敵人追擊。結果本來要當英雄的明英宗變成了慫包,他沒有像他的爺爺的爺爺朱元璋、朱棣那樣,掄著大刀片子衝向了敵營,而是秒變成了慫逼。以至於群龍無首,明軍打亂,如果當時明英宗即使大吼一聲,為了保護皇帝,這群明軍死也會幹也先騎兵。可是,明軍壓根沒找到皇帝。最後,戰爭結束,也先騎兵發現一個人坐在那裡,很有氣度,就是明英宗。早幹嘛去了,這麼i有氣度幹嘛不給軍隊打點氣。

    土木堡的失敗,主要還是那句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 9 # 王有疾

    明中期兵衛戰鬥力還在,士氣還行,說武備廢馳根本就是胡說八道,為失敗找藉口。而明軍作為主軍,在內線作戰,且士氣低落是因為一系列作戰失敗造成的,並不是一次失敗造成的。而且軍中名將雲集,就算王振專權,皇帝連敗之下還會信任他?名將的威信在此時對皇帝的影響力將會增大,可惜還是然並卵。而瓦刺作為客軍在外線作戰,而首戰失敗之後卻不失信心,堅持繼續作戰,作為依靠流動作戰,撈一票就走的蒙古人就十分反常。所以真相就是明軍組成,部署,行軍部署,作戰方略,將領的優缺點全在瓦刺人的掌之中,造成明軍處處捱打,士氣低落。並且北京城下,對士氣低落到極點且裝備一般的老弱明軍,瓦剌的表現並不耀眼,原因就是對明軍情況不明。而英宗性格並不是濫殺之人而且宅心仁厚,這點從廢除人殉就可以看得出,而一旦復辟就立殺于謙,這是什麼仇什麼恨?至於嘴上說後悔,實在是于謙影響力太大,對其黨羽不好撫慰。恐怕,英宗陛下眼中一邊流淚,心中一邊大叫痛快。

  • 10 # 論史

    關於這場戰爭《中國曆代戰爭史》可謂是精詳,我根據裡面的話整理一下。

    首先自明英宗執政以來,明代的軍政和社會經濟形勢和軍事方面就已經惡化了。從軍事上說,衛所兵弊端百出,軍務弛廢,很多防禦北方之衛所徒具虛名,已不能用命作戰。而在此時王振又漠視邊將要求增防之請,為了逞私慾,以數十萬眾長期遠征雲南,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邊備空虛。

    第二就這場戰役來說,王振不思熟籌邊計貿然挾帝親征,意圖僥倖。此戰一無詳細之計劃,復無明確之目的,盲人瞎馬,出發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其必然失敗的命運。當時在朝大臣如吏部尚書王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侍郎于謙等不斷上章勸阻,但愈勸而振愈堅,愈阻而振愈怒。蓋非如此不足以顯示其有無上之權威也。及自大同倉促南退,王振初擬邀帝幸其家,圖炫耀於鄉里,繼又恐車駕損其田禾,轉道宣化。輜車千輛,僕從如雲,輾轉跋涉,徒勞兵力。放棄由紫荊南退之安全路線,趦趄於宣、大之間。此時明軍之危險,所謂履薄冰、臨深淵不足以形容之,可謂危險已極,而王振則茫然無所知也。既至懷來,危險之頂點已過,如迅速進城,即瓦刺追來,亦可嬰城暫守,而王振竟因等候其輜重車輛,露營於土木堡間,致喪師辱國,重演徽、欽之慘禍。觀王振之所為,可知其完全為一頑固無知之徒,徒逞一己之私慾,置國家存亡於不顧。其挾國家元首與滿朝文武大臣,輾轉於戰場,進退起止,宛如兒戲。蓋其心目中所想象者,完全為個人之虛榮,故身臨戰場,亦毫無敵情顧慮及臨戰之生死觀念,殊可嘆也。

    說完明朝,再看看瓦剌。此戰也先確實長於用兵之人,其對軍事之運用確實非常靈活。如土木之戰前,也先已殲滅明軍大同總兵官宋瑛等部於陽和(今山西省陽高縣),但當英宗率軍由宣府經陽和西進時,瓦刺則行後退,不加擾阻(《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二稱寇佯退,誘師深入);至英宗旋師時始尾擊之。及圍英宗於土木,仍恐明軍作困獸之鬥,又佯與議和,然後乘明軍移動陣形紊亂之際,突然進軍襲之,使明軍不戰而潰。

    總而言之,土木堡之慘敗,主要為王振禍國所致,若無於少保謙挺身而出主持抗戰大計,明朝之命運實難以預料也。

  • 11 # 驕然

    如果說明朝的土木堡之變,為什麼傷亡這麼大,要從明朝的體制談起。明朝得永樂皇帝朱棣,在同他的侄子朱允文手裡奪過皇位的時候。得到了朱允文身邊太監做內應。因此,朱棣就非常的重用太監。瞭解明朝歷史的也知道,整個大明一朝,太監是非常得勢。應該說這都是朱棣打下的基礎。也是朱棣埋下的禍根!

    土木堡之變也是太監王振倡導的。他主張讓皇帝朱祁鎮親自掛帥出征,以顯示大明王朝的實力。但王振畢竟只是個太監,並不會領兵打仗。而朱祁鎮又聽從太監王振的。王振為了顯示自己,還刻意帶領皇帝把軍隊從他自己家的門口走了一圈,在和瓦刺部落對陣的時候。明朝不明白,朱祁鎮被俘。可以說,土木堡之變的慘敗。和明朝重用太監有著直接的關係。太監王振在這裡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朱祁鎮重用了王振,一切聽從王振的。也讓大明軍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12 # Ant一Hunter

    關於土木堡之變,我做一期資料整合貼。(部分資料為摘抄)

    首先我們來看看雙方兵力

    首先是明朝

    一種說法是說當時明軍有五十萬大軍,但是我覺這有點誇大了作戰人數,按當時明朝的實力,拿出五十萬大軍肯定沒有問題,但是那得需要多少糧食,物資來供應這支龐大的軍隊生存?一般來說,古代要維持一個步兵的生存需要兩個役夫承擔,那五十萬大軍起碼得有100萬雜役。所以50萬大軍出征是絕對不可能的,目的是為了嚇唬瓦刺,古代兩軍對壘,都喜歡誇大其 詞,嚇唬對方。如當年三國曹操赤壁之戰時,號稱八十萬大軍,實則二十萬而已。所以我相信明軍當時號稱五十萬。

    劉定之《否泰錄》:“其從駕行者,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等。 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出居庸關抵宣府。”私屬指的是私人的家奴、奴隸,有時甚至還指奴婢。《否泰錄》意思說正規軍是沒有五十萬的,加上這些家奴、雜役和 奴婢共有五十萬。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明朝到底出兵多少萬!

    第一,出征部隊的主力是京營軍隊。《明英宗實錄》中記載:“此前三天,命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在營操練者人賜銀一兩,……兵器共八十餘萬。又每三人給驢一頭,為負輜重。”《國榷》中記載“英宗 正統十四年七月甲午”條目下記載“遣告廟社,發京師親征。詔下,逾二日即行。”

    由此可見,此次出征,明軍的準備十分倉促,本次出征的主力部隊是京營軍隊,而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我們先看五軍營的編制。

    五軍營是由馬軍、步軍組成。明太祖時設大都督府,以節制中外諸軍,京城內外接大小二場,分教48衛卒。成祖北遷後,增為72衛。

    明史兵 志中記載“分教四十八衛卒。”其中士卒“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

    那麼按照這個折算,72衛應該有三十一萬一千七百人。

    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步 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稱為五軍。除在京衛所外,每年又分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各都司兵16萬人,輪番到京師操練,稱為班軍。

    從這裡可以看出班 軍要輪崗的,也就是說八萬人駐紮在京城。當時駐守京城的五軍營大約有三十九萬一千七百人左右。

    然後是三千營的編制

    三千營是以三千蒙古騎兵 為骨幹的,當然後來隨著部隊的發展,實際人數當不止三千人,三千營與五軍營不同,它下屬全部都是騎兵,這支騎兵部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朱棣手下最為強悍的 騎兵力量,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擔任突擊的角色。從這裡可以看出,三千人主要是騎兵中的精銳,人數不止三千,但絕不會超過太多,主要擔任突擊任務。

    最後是神機營的編制

    神機營也是三大營之一,是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 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該營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 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創建於1510 年),要早一個世紀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隊領先於世界的佐證。在《皇明經世文編》中有關於該營的編制記載,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統計下當時京師京營的總人數為三十九萬八千三。這應該是京軍滿編的情況下才會有那麼多人。但是,明軍的缺編是一個正常現象,而且數目也不小。譬如在宣宗朝,“京營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如此看來,正統十四年的京軍,大約是三十二萬人。

    當 然這些人不可能全部出征,還要留下一部分來留守京城。《明史于謙傳》“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根據此語和古人的運用約數習慣,,此時 京中所剩部隊,是不足十萬的疲卒,但應該七八萬左右吧。

    《明英宗實錄》中 提:“命太保成國公朱勇選京營四萬五千人。令平鄉伯陳懷、駙馬都尉井源、都督耿義、毛福壽、高禮,太監林富率三萬往大同,都督王貴、吳克勤率萬五千往宣 府,各備虜。”也就是說在出徵之前,有四萬五千人被調去防守大同和宣府。

    除去留守京城的七八萬人,和救援的的四萬五千人後,最後跟隨明英宗到達土木堡的正規軍也就是20萬人左右。其中有四萬多騎兵。

    下面我們來說說瓦剌有多少人吧

    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明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真正的瓦剌主力就是後來進攻北京的5萬人,而且只有2支,就是 也先 和他弟弟 賽刊王 騎兵團;一支是走大同,一支是走宣府;

    1449年7月的軍報,傳來,只是說大同總兵出戰不利。實際只是城外碉堡被攻破,如果堅守,也先這幾萬人根本打不進來;兩支瓦剌軍隊的總兵力應是超過五萬人,但是不會多過八萬。而且以騎兵為主。

    雙方交手過程:

    明軍20萬大軍出了嘉峪關;可能因為明軍人多勢眾,手上只有三萬人馬的賽刊王自然是不敢輕舉妄動;因此英宗的親征大軍在經過宣府的時候沒有遭遇任何蒙古軍隊,就浩浩蕩蕩的開往大同。而這個時候進攻大同的也先聽說明朝的援兵來了,當然也知道局勢不利,馬立刻向北撤退,以儲存實力。

    1449年8月1日,明英宗到達大同附近;估計大同守軍為了表功,向京軍將士們誇張描述了蒙古騎兵的兇悍,以體現自己守城不易,但是這卻讓皇帝和一幫久居皇城的文臣武將突然莫名的恐懼起來,然後這些沒有打過野戰的北京將軍和士兵,也都把也先和蒙古瓦剌妖魔化,這種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事情一蔓延,明軍士氣大落,巴不得趕緊回家。而皇帝明英宗這時候也認為還是回京城安全,問題來了,明軍內部居然產生了路線規劃之爭;

    向南走紫荊關回北京,還是向東走居庸關回北京,說實話,首先明軍是在自己的國土內部作戰,每隔十幾裡就有自己的要塞,只要不出過境,往哪走不都一樣嗎。而且手上還有20萬大軍,只要老老實實原路返回基本上沒有什麼危險。

    8月3日,明軍的20萬大軍從大同開拔,這麼大動靜,也先兩兄弟能不知道嗎?大軍一走,也先就繼續攻打大同,大同是邊防軍,也先兩兄弟,一直到死,從頭到尾就沒攻下過。騎兵攻城,本來就沒什麼優勢,堅壁清野後,也先打不下大同;但明朝君臣聽說也先又開始攻大同,不但不敢分一些步兵去協助守城,而且跑的更快。

    此時在宣府一帶賽刊王瓦剌軍,正位於明大軍的東北方向。

    8月12日明軍大部隊來到雷家寨,這時候明朝主力實際已越過賽刊王瓦剌軍的集結地鷂兒嶺;於是賽刊王瓦剌軍派遣小股部隊襲擊了明朝的殿後部隊,這是一隻由吳克忠(蒙古族人)帶領的明朝騎兵,人數不多,瞬間被滅;

    《明史》(卷156):“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

    明軍的後防騎兵部隊雖一戰被擊潰,但賽刊王不敢追擊,依然是率大軍,躲回鷂兒嶺的山谷隘口後面,這時候明朝的指揮官接到求援戰報,以為敵方人數不多,決定派成國公 朱勇 率領 薛綬帶4萬騎兵去救援吳克忠,朱勇是皇親宗室,以為是立功授獎的好機會,這些好了,明朝的騎兵4萬主力與賽刊王瓦剌的2萬部隊相遇於鷂兒嶺(今河北涿鹿西北)。

    太監劉僧,在大軍沒有集結到位前,為敵所誘,一馬當先率本部騎兵先入隘口,瓦刺兵站據有利地形,先殲此部,朱勇擔心皇上的監軍太監出事,不好交代,於是也帶主力往救,朱勇本身就不善打仗,這下明朝騎兵主力全部是進入了瓦剌軍事先設下的埋伏圈,大敗,朱勇戰死;可憐唯一能打仗騎兵統帥薛綬,看到監軍,王爺先後陷入重圍,也不敢不救,於是力戰至死,史載:其軍敗,絃斷矢盡,猶持空弓擊敵。敵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相與哭之。

    4萬騎兵全體被殲的訊息回來,15萬缺少騎兵保護的步兵了,他們的心理陰影更大了,

    瓦剌此時也還不知道明朝大軍,已經沒有騎兵部隊了,於是賽刊王派出小股部隊,尾隨試探,剛殲敵4萬,部隊需要就地休整,同時他將明軍的方位通知了也先,兩軍對行動緩慢的明軍形成了合圍;8月13日,明朝大軍來到土木堡,建戰壕工事,準備防禦瓦剌騎兵,打算堅守待援

    8月14日,兵部尚書鄺埜發現也先的瓦剌主力也來了,知道沒有騎兵部隊,那些什麼三大營,神機營,御林軍都是扯淡,建議明英宗應立刻快馬疾馳起駕入關,他以重兵殿後,掩護皇帝先走這本來是一個好辦法,但23歲的明英宗沒同意,到了巳時,也先的先頭部隊和賽刊王的騎兵都趕到了。

    以上與李賢之《天順日錄》基本吻合:“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

    8月15日,賽刊王部隊和也先的先鋒對土木堡己完成合圍後,於是就派出使者,到明軍中,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 鼐同意其議和條件,還派遣二人送瓦剌使臣。

    明朝君臣居然不等瓦剌撤軍,就領著部隊走出挖好的壕溝,完全沒有警惕的明軍,依次暴露在瓦剌騎兵團的面前。瓦剌看見明軍基本都是步兵,而且陣型散亂,於是撕毀和約,開始了對走出堡壘的明軍步兵展開了屠殺。

    至於騎兵與步兵的戰力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中國古典兵書《六韜》中曾有推演,大意是:在平坦地形上作戰,一名騎兵抵得上八名步兵,在險峻地形上作戰,一名騎兵抵得上四名步兵。

    攻擊作戰中,十名騎兵就可以擊退百名步兵,百名騎兵可以擊退千名步兵。雖然《六韜》裡的兵力對比模型是建立戰國末年的,但是同等技術條件和戰術水平下,騎兵遠較步兵具有戰鬥效能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俗語:寧要一萬騎,不要百萬兵;不要看瓦剌也先的部隊總共才有兩三萬萬騎兵,但如果明軍僅靠步兵,需要四十幾萬步兵才能抵禦,所以土木堡三大營的步兵全線崩潰,並不奇怪。

    如果集合在土木堡固守等待救援 ,大同,宣府等地的騎兵雖不多,但應能及時趕到,只要步騎有效配合,雖不能勝,但也能憑優人數優勢,大量消耗敵人的騎兵力量,不至於被俘。由於準備不充分,這個時候明軍已經斷糧,軍心不穩,現在聽說和談成功,於是都放鬆了警惕,走出堡壘!

    當年 劉邦的白登之圍和土木堡情況十分類似,白登山也在山西大同附近,也是被圍後和談,但漢軍是半夜持強弩,保持戰鬥隊形,向接應部隊方向撤退,匈奴依約未追擊,劉邦成功撤走。

    但明英宗不知兵事,自古只有以戰逼和,實力相當,和約方成,人無鬥志,敵必辱之。瓦刺派遣人來和談,應不知軍中有皇帝,僅為試探情報,兼有引蛇出洞之意,明英宗信之,既未清楚敵軍動向,也未安排接應部隊,貿然指揮全軍向居庸關轉移,至此敗局己定。

    重新審視土木之變,明英宗本人負有最大問題,從挑起事端,擴大戰爭,盲目分兵,構和畏戰,基本都是朱祁鎮的全責,太監只是按他的決定行事而己。皇親朱勇,對丟失整個騎兵軍團 亦應負有重大責任。

    土木堡明軍之敗,關鍵是2萬瓦剌騎兵以少勝多,依據有利地形,埋伏消滅了4萬明朝騎兵主力,讓明軍步兵失去了騎兵的保護。

    作為親歷戰場的當事人李賢在《天順日錄》一書中寫道,二十多萬人死了三分 之一,受傷者過半。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還有,就是《七修類稿》有記載,二十萬人,傷之半,死三之一。兩者口徑吻合,也和我們上面的數 據基本上一致。

  • 13 # 鐵木真165163663

    土木堡之變明每為什麼會造成那麼大的傷亡關鍵是皇帝與太監瞎子指揮,造成疲勞的奔襲長途跋涉,使精銳之師成為疲勞之師,太監王振為了回家鄉顯示一下自己位高權重的權利,剛開始制定的路線又改來改去把明軍拖垮掉,這支精銳師師從京城出發一直到王震的老家已經疲憊不堪,俗話說得好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將帥無能再怎麼精銳的之師擺在他們的面前也只擺威風的耍來耍去戲弄一番完了就扔掉的玩偶而已,由於明軍大隊人馬後勤運輸跟不上造成前方將土缺少吃喝,飢餓難耐,土氣低落,又遇到也先突然襲擊,人心渙散鬥志全無,再加上天氣炎熱士兵口渴難耐已無多大力氣再戰,又被也先包圍在狹長計程車木堡地帶,由於土兵過多擁擠難以疏通,造成自己人踐踏在馬蹄之下,死傷無數才會造成明軍的重大傷亡。

  • 14 # 彪哥公益

    明朝出征的部隊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京師的防衛部隊,按理說是精銳中的精銳,又怎麼會遭到如此大的傷亡呢?筆者認為,問題首先出在了這支“勁旅”的身上。一方面,原駐守京師的部隊雖數目龐大、裝備精良,可是自英宗即位以來,官兵不僅疏於訓練,而且還出現了吃空餉與僱人填補缺額的現象,這些現象讓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由於官兵待遇的微薄與貪汙風氣的存在,官兵逃亡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無疑嚴重的拉低了明英宗時期京軍的戰鬥力。因此,明軍在土木堡之變中表現之拙劣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明軍選擇的戰術有誤。京師防衛軍戰力雖有所下降,但憑著兵力之龐大、裝備之精良,與瓦剌作戰時仍應是佔有一定優勢。但明軍中多數為步兵,就地固守自然有餘,但一旦移動起來,根本不是瓦剌騎兵的對手。在土木堡之戰中,瓦剌騎兵一開始的衝鋒就被明軍的火箭齊射挫敗。但瓦剌軍遭遇挫折後並未氣餒,而是派出使者嚮明英宗示好,並故意給包圍明軍的“口袋陣”開了一個口,打算趁明軍撤退的混亂時從中漁利。

    正統十四年春,瓦刺首領也先遣使貢馬邀賞,太監王振不予多賞,並砍去馬價五分之四,由此激怒了也先,並以此為導火索,開始大舉騷擾邊境。秋七月十一日,瓦刺大軍寇宣府、大同、甘州,參將吳浩戰死,大同總督宋瑛等4萬餘人全軍覆沒。明廷聞警,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學其曾祖成祖皇帝親征瓦刺,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七月十五日,年僅23歲英宗下令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和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大批文武官員,以及號稱50萬的唯一戰略機動部隊——京軍親征,並且不要準備,於即日出發。當年成祖五次親征,每次親征的前期準備工作差不多為一年,而從小養在深宮的英宗皇帝僅僅用了四天。

    由於英宗親征的意圖僅僅是為了嚇唬嚇唬瓦刺,幾乎沒有給大軍配備後勤準備,給每個官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每3個人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參雜,混亂不堪。自永樂季年已二十多年大明軍隊再也沒有打過仗,軍隊基本長期處於囤田耕農狀態,戰鬥力下降,兵器殘破。再看隨軍官員中僅英國公張輔為當朝元老,當年隨成祖征戰南北,軍功赫赫,但已花甲之年,兵部尚書鄺野雖很有才幹,但英宗不許他們參于軍政,一切聽由王振指揮。成國公朱勇為靖難功臣朱能之後,子不類父,屬於有勇無謀之人。50萬明軍被一個“目不辨旌旗,耳不諳鼙角”皇帝和一個專橫跋扈、一無所長的宦官指揮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 15 # 冷兵器研究所

    其實土木堡之變中,明軍的傷亡根本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大……

    關於土木堡之戰明軍的參戰人數,在明清官修正史,如《明實錄》、《明史》中均不載,較早的記載來自劉定之的《否泰錄》。明朝天順年間,劉定之根據自己的見聞,參考楊善、李實的《奉使錄》等,著成此書。根據劉定之的記載,土木堡之戰,明朝方面軍人以及隨行非戰鬥人員的總人數達到了五十萬人的規模,此後明人和清人多引用劉的說法,如談遷的《國榷》、鄭曉的《北虜考》等。此後經過了數百年的渲染,到了清代谷應泰撰寫的《明史紀事本末》時,直接將“私屬”不提,寫作“官軍五十餘萬人”,此為影響最大的一種說法。

    其實就在當時,與劉定之的《否泰錄》差不多時間,李賢所著成的《古穰雜錄》卻有另一種說法:

    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根據李賢的記載,土木堡之變的明軍與私屬人數實為二十多萬人,與劉定之的記載的數字相差一倍。但之後只有《西園聞見錄》和傅維鱗的《明書》引用了李賢資料,所以到如今少有提及。

    而且要注意的是,二十多萬明軍不是一次損失掉的

    十四年八月十三日,諜報探知瓦剌軍隊欲襲擊明軍後翼,明軍派遣恭順侯吳克忠作為後軍和也先軍作戰,吳克忠戰死。吳克忠率領的斷後明是當初吳克勤帶往宣府備邊的一萬五千名京營士兵。

    當日將晚,親征大軍得知了吳克忠部全軍覆沒的訊息後,明英宗再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率軍阻擊,此後朱勇中伏,全軍覆沒。關於朱勇的領軍人數,有四萬、五萬說,說明當時朱勇率領的軍隊人數可能接近五萬人。因此明軍總數又減少了將近六萬人。也就是說,在到達土木堡時,明軍總兵力為十三萬到十四萬之間。

    在八月十三日成國公朱勇等人戰敗以後,明軍移動至土木堡,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地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以至於也先軍隊無法接近。《鴻猷錄》中也有明軍“甫逾塹”的記載,可以和蒙古方面的史料進行對應。

    明蒙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將近三日。此前瓦剌已佔據桑乾河上游,切斷了明軍的水源,但是明軍在無水狀態下依然堅持三日而不崩。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達明軍陣營,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議和,復派遣二人送還瓦剌使臣。在親征軍看來,形勢一開始轉好,這次的結局也許跟“白登之圍”和北魏皇帝被柔然圍困一樣,都是有驚無險而已。但是此後,史書中卻統一筆鋒一轉,直接寫到了明軍大潰敗。

    也先在圍攻明軍不成以後,有這麼一段記載,“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

    其實,也先根本就沒有打算和明軍議和,從一開始就準備完全吃掉這支明軍。也先佯裝議和,派遣使者到明軍陣營示好,曹鼐和另外護送瓦剌使者的人到達虜營以後,必然得到了也先撤軍的承諾。於是也先佯裝撤軍,飢渴交加三日的明軍看見也先撤軍,因此明軍指揮官做出了錯誤的決斷:他們最終相信也先的誠意,開始走出工事,進入行軍狀態。

    但是沒想到,明軍剛剛越過壕塹,也先大軍突然迴轉,“四面擊之”,把正在越過壕塹、營伍不整的明軍打了一個措不及防。如前面所說,當時明軍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三萬左右,而瓦剌軍則集結了十萬級別的騎兵(關於也先兵力,我所組織出版的《明帝國邊防史》有詳細的論述)。

    十三萬步兵和大量隨行非戰鬥人員離開工事掩護、不成佇列,在平原上遭遇十萬騎兵突襲,其結果可想而知。當時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飢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其實遊牧民族這種詭詐之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白登之圍”中,匈奴的冒頓單于就假裝聽從閼氏的勸告,故意放開圍困一角。其實《孫子兵法》曾經說過“圍師必闕”,強調包圍敵人時,為防止敵軍產生拼死作戰的決心,要虛留缺口,以動搖敵軍指揮官的意志,渙散敵軍士兵的鬥志。更重要的是,虛留缺口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敵人逃跑時,發動致命一擊,使敵人在倉促逃跑過程中陷入覆滅。冒頓單于和也先這樣的草原梟雄都應該沒有讀過《孫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競爭卻無時無刻在教授著他們這種戰爭哲學。

    但是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漢高祖劉邦可不是明英宗這種熱血小青年所能比擬的。劉邦採用了陳平的戰術建議,讓士兵手持強弩,以戰鬥隊形,徐徐撤出圍困。匈奴看沒有可乘之機,才最終解圍撤走。如果明英宗仔細研究過這段歷史,或者不那麼輕信也先的許諾,也許土木堡之戰的走向就完全不同了。

    不過,雖然明軍在土木堡戰敗,但還有很多細節需要交代清楚。比如明軍在土木堡之戰的陣亡數就很值得推敲。在把出征人數寫成五十萬大軍史書中,都以明軍全軍覆沒為結尾。但我們知道,明軍沒有五十萬,而且瓦剌軍再勇猛也沒辦法把紙面上的人數抓出來殺一遍。

    那麼明帝國的親征大軍到底有多少呢?根據前文提到的,當時參與親征的李賢的記載,“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可見在土木堡之戰時,也先並沒有專事殺戮,而是以劫掠為主。

    瓦剌軍“貪得利”,把搶奪軍械輜重作為首要目的,不專注於殺戮,在其他史料中亦有記載。《正統臨戎錄》中提到:在當時,明英宗盤坐在地,不知其為明國天子的蒙古人當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舉刀殺人,而是伸手去剝明英宗的甲冑。袁彬在《北征事蹟》也只說人馬被殺散,而不是“被殺光”。這些記載從側面證明了李賢所記載的真實性。

  • 16 # 朝文社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與明軍交手的瓦剌軍,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

    雖然在當時明朝大臣眼裡,作為瓦剌首領的也先,只是一個小酋長。但放在當時的草原上,也先和他率領的瓦剌精銳,就是當時草原上最強的軍事力量,他們早已擊敗了昔日的勁敵韃靼。而且勢力擴充套件到了西至西域東至遼東的廣大地區,連遼東的女真人和西域的察合臺汗國都被他們擊敗。也先對明朝開戰時,他的三路大軍,從遼東到大同的各個方向發起進攻。這堪稱是自朱元璋捕魚兒海擊敗北元后,明朝第一次和整個蒙古草原開戰。

    而且也先的瓦剌軍隊,不止有強悍的戰鬥力,其軍事裝備也十分強大。拜之前明朝多年文恬武嬉所賜,藉著嚮明朝入貢的機會,也先多年來在明朝大肆走私武器,明軍的火器與精良鎧甲,早就大批被賣到了瓦剌,帶動了他們裝備的升級。這樣一個強敵,毫無疑問是極難對付的。

    第二個原因,參加土木堡之戰的明軍,其實實力嚴重注水。

    雖說明英宗出征時,號稱是五十萬,但以當時北京周邊的軍隊數量,明軍顯然是湊不齊五十萬的。而且就是在瓦剌犯邊前後,明朝其實還遭遇了兩場戰爭,一是西南的麓川之戰,面對這場叛亂,明軍動用了大批三大營的部隊,長期在西南苦戰。另一個是福建的鄧茂七之亂,明軍的神機營部隊也因此南下平叛。所以,在土木堡戰役開打前,明軍的數十萬大軍,其實就是被抽光了主力的空架子。

    這樣一個空架子軍隊,哪怕人數眾多,對上嚴陣以待的瓦剌精銳,後果自然也可以想。

    最重要的原因,則是明朝高層指揮的無能。

    對於這場重要的遠征,明王朝的準備,其實是十分任性,幾乎是草草定下了出兵的決定,而且在沒有任何戰略規劃的情況下,就盲目把部隊帶到了大同,然後就草草按照原路返回。不管當時是明英宗瞎指揮,還是太監王振假傳聖旨,明軍的行軍規劃,本身就是失控的,士兵們甚至連口糧與水都沒有帶足,以至於在土木堡陷入了絕路——本可避免的裁判,在明朝犯了一系列錯誤後,就這樣上演了。

  • 1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土木堡之變堪稱大明歷史上的生死關頭,話說當年,蒙古韃靼部落也先率領大軍攻打明朝北疆,英宗皇帝不聽大臣勸阻,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結果幾十萬明軍中了蒙古人的埋伏盡數被殺,大明自太祖朱元璋辛苦積累的兵馬錢糧付之一炬,自此之後大明停止了擴張,武將也不能制衡文臣,於是太監成為了大明的另一個勢力,那麼問題來了,土木堡之變為何明軍打不過蒙古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一,英宗和王振的瞎指揮

    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因為組織不妥,一切軍政業務皆由王振獨斷,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業務,軍內自相驚亂,大軍還沒見到也先就掉頭逃跑最後導致失敗

    其二,大明準備倉促

    北京是大明的京都,蒙古也先雖然來勢洶洶,但畢竟只有5萬人,而且蒙古人入侵幾乎是年年都有的事情,為何明軍非要用守備京城的三大營應戰呢?因為明朝對這次攻擊沒有反應過來,後來英宗又一意孤行御駕親征,搞得明朝將領很被動,不得不倉促應戰,各種後勤都沒有保障,這才被也先切斷後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