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開國皇帝朱元璋不是一個很愛百姓的皇帝的明君嗎?
14
回覆列表
  • 1 # 千機8

    第一是朱元璋過度廉政的制度,官員不貪汙只能吃白菜豆腐,使的明朝中後期官場更加黑暗。第二是宋明理學發展到神經病的地步,文臣只會貪汙和死節,根本不管百姓死活設計安危。第四明朝官商勾結商業稅很少,諾大的國家考得都是農業稅,所以農民賦稅重一旦天災只有等死。

  • 2 # 太極雲飛揚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民起義?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沒有飯吃。偉人說過,吃飯的飯,糧食的食加個造反的反,老百姓沒有飯吃就會罵娘,就會造反。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民起義?歸根結底還是朱元璋建立的制度有問題。也就是“分封”,在明朝初年的時候王爺加異姓王也沒有多少人,到了明末,王爺已經達數百萬之巨。這些王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卻擁有大量的良田,如果是風調雨順,老百姓的日子勉強過得去。一到災荒年,老百姓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將土地賣給地主(王爺),到了最後老百姓沒有活路,只好鋌而走險造反起義了。

  • 3 # 李子木沆

    先推薦木榮雨北@木榮雨北的回答。他的回答從土地兼併來寫是講到了根本,對於明代起義也有大致認識,大家可以看下。

    然後我們進入正題,事先宣告,本文純乾貨,大家不要錯過。

    一直以來,很多明粉都鼓吹:明朝愛護百姓,人民生活水平高,民眾幸福(甚至有人恬不知恥的吹明代人民收入高於當代),就算是明末,南方民眾的還很富裕。

    但是,他們無法解釋的是明朝是有記錄的起義最多的時代(中國通史記錄達三千多起),明朝是惟一一個亡於農民起義的漢人大一統王朝,難不成明朝的農民都是吃飽了撐的,太有錢閒著沒事才起義的?

    所以,我一直想寫篇關於明末農民的文章,但由於本人不是主修經濟史的,所以查閱了一些文章書籍,如有問題,還請斧正。特此說明一點,本文主要明未起義為研究物件,而不是講整個明朝,講明朝太大了,所以只擷取明末一段作研究。

    中國古代的農民其實一直是比較困苦的,長期生活在生死線邊緣。生活好也就是能吃飽,包括盛世最多也就是這個水平,甚至某些地方還達不到。而大多數時候就是餓不死水平,勉強過下去。到困難時,就是吃不起飯,餓死,甚至有易子相食,賣女求米,折骨為食。至於家有餘糧,生活安定,這是一般農民的奢望,就算是所謂盛世賢君,大多數農民也過著勞苦度日,勉強果腹的生活,絕非我們所想象的生活水平商,幸福富足的情景,那種只屬於少數人。中國古代的農民的慘痛生活一直持續到三十多年前,直到現代生產力提高才有改變。(額外提一句,《白鹿原》是個好小說)

    而農民經濟的敵人大致有三種:官府,地主,天災。而他們破壞的根本手段就是土地兼併。

    什麼是土地兼併?土地兼併是指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農民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沒有土地。土地兼併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一個難以治癒的頑疾。大地主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採用各種卑劣手段, 尤其是災年,地主巧取豪奪讓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自己的土地和房產淪為佃農。(引自百度)說白了,土地作為古代最重要的財產,隨著資產貧富差距擴大,強勢一方利用其優勢掠奪弱勢一方,就是兼併土地。

    那明末農民困苦何在呢?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官府的剝削。中國古代就有一種仇官心理,在很多文學作品和民間藝術中,總有一種官,夥同惡人,欺壓良民,這些創作從不是無根之萍。在明末,官府就是惡人的代表。眾所周知,官府是要收稅的,明代賦稅本就不低,而明末由於外患,所以橫徵暴斂,這就是三餉,三餉就終共近一千七百萬兩,和原賦比翻了近四倍,你可以試試你現在交的稅翻幾倍的感覺。有明粉一直吹一千六七百萬不多,和其它朝比很輕。那我再講幾個名詞。"因糧",這個就是以前拖欠沒有交的,要全部補上,在崇禎時期,明政府進行大規模追收糧稅運動,以增加收入。"科斂",地方官府巧立名目,在收稅時額外以其它名目收稅。在明《續誥》就記載嘉定縣糧長額外斂財名目就有十八種。還有在明朝蘇州府就記載,折米為銀,官收一石米折鈔兩貫,但當地官府巧立名目,要車腳錢等錢,合計九百文,你交的米直接少一半價值。此外還有火耗銀等官定名目,你看看自己額外多交多少稅。"賠累",大家都知道,有種人叫流民,就是有些人不堪壓迫,跑了,這些人的稅就沒了,還有些人不用交稅,這樣國家收稅就少了。可我們老祖宗聰明啊,每個地方都有稅額定製,有人跑了,那就讓沒跑的人代交,開心不?這樣就出現了,流民不斷增加,但賦稅不少。"留者輸去者之糧,生者代死者之役"。結局就是,隨著流民和免稅人的增多,留下來的農民往往一人代交幾個人的稅,相當於你的稅翻倍了。"徵用",有些時候,國家需要你,比如,皇帝的運糧,你家車國家徵用了,你國家也徵用了,這種徵用,是強制且無償(或近乎無償),還極耽誤農務,傷害農民生產。除此之外,官府還有強佔,攤派,縱兵為匪等等惡政,百姓怎麼不恨?

    二,地主的剝削。如果說官府的壓迫是個助推器,那地主剝削就是根本。與官府的剝削手段相比,地主的剝削手段更多,也更狠。"優免",地主階級由於是士紳或其它情況,只需交少量稅負,且無需徭役。實在不行,也可以透過事例,捐錢買官,獲得優免資格。“收租",地主土地多,土地多就要有人種,就要有佃戶,佃戶租田就要租田租,大家不要認為租金大概和租房子一樣,我查閱很多資料,有三成的,有五成的,甚至見到過八成的數字,像明朝藩王的田租,三倍於民間,厲害吧(嘉靖,御史王琳奏章)。總得講五六成居多,也就是說一個佃戶一半收入是沒有的。注意,這個租金與賦稅是並行的,也就是說,這只是個附加。"攬納",特指元明時期某個地方賦稅由豪強代收,這就讓地主變相有了收稅權,官府只是收個定數,地主交夠一地定數,就可以多留少補,當然地主收的只會多不會少。"分灑",特指明清地主勾結官府,將自己的稅化整為零,攤給其它農戶,相當於農戶替他交稅。"隱匿",地主隱藏田產,根據賠累制度,就使地主少交田稅,而農民田被奪仍要交稅,甚至出現無田而有稅的怪事。"詭寄",明清縉紳免役,有些農民為減少役稅,將自己田地報他人名下,根據賠累制,獨立農戶就要承擔詭寄農戶田稅,代別人交錢。"苛稅",明代的豪紳仗著地位高,就創立苛稅,剝削農民,比如徵收道路通行稅(宣德,順天府尹李庸上書),有收商稅的(正統,駙馬都尉焦敬令),還有佔據水利的,佔鹽糧之利的,各種盤剝,農民生活成本增加。"高利貸",地主利用高利貸盤剝,政府規定為三成,但往往地主超額徵收,我查到最多有一月翻兩倍的,你借十塊,一個月回三十,這種超高利在交農稅之前很多,農民暫借抵稅,之後再還,但有時不能按時嘗還,就家產人口沒於地主。"荒數",荒年國家免一定的稅,而官府與地主聯合,免的都是地主的稅,這樣地主安全過了荒年,農民自食其力,災荒下農民更加困苦。“奴隸",《大明律》中規定庶民不能養奴,良賤不得通婚,明《大誥》規定,奴殺主可處凌遲,主殺奴賠錢即可(這一條是延續元代的,但很多人把元律中奴變為漢人,誣為民族壓迫)。奴隸世襲,家產子女都歸主人,甚至在明末某些江南富紳家中,還對奴隸有初夜權記錄(這也是誣衊元朝的東西,可實際記錄卻是明)。很多農民淪為地主家奴,生不如死。"侵佔",明憲宗開始,皇莊開始盛行,皇親國戚大量圈佔農民土地,這種圈地運動利用皇權,規模大,壓迫重。明皇帝皇莊至明末僅北直隸一省就有十萬畝之巨。賜田各王,像潞王,福王,楚王,都是數萬畝的大地主,外戚皇親也大量圈地,至明末,熹宗無田可賜,竟然要農民分攤銀租,是為"無地之租",明皇室,天下之大害。到明末,地主土地兼併已經控制全國絕大多數財富,像江南,蘇州府私田僅十五分之一,松江九成為替他人種田,一成為百姓之田。土地兼併竟至於此,百姓當然想推翻地主階級。

    三,天災的剝削。前兩者是根本原因,天災就是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明末小冰期,天災嚴重,農民本就收成不好,又有官府地主剝削,真的活不下去了。

    綜上,明末,農民收入少,稅負重,剝削多,幾乎正常農民的收入十不留一,民戶大量流亡,復為流寇,根本不是某些腦殘所云,生活富足。明末北方如河南,陝西有過民折骨為食的記錄,還有山東有過吃青葉粉(泥土)記載,無數農民起義,七十二路,各大王揭竿而起。而明粉所吹噓的江南富足,建議去查一下江南的地方縣誌或史料,江南有過路皆烹嬰孩為食的殘狀(姚廷遴,1642年上海),而且,我大致算下,富足的江南起義次數幾乎是明朝一半,只不過都是次數多,規模小。就是因為明末農民生活困苦,李自成大軍愈戰愈強,張獻忠攻湖北農民自發組成"里仁會",“婆子軍",清軍攻江南很多奴隸成為帶路黨。

    農民,是最困苦的。明末的農民,是悲慘的。所以如果還有人給我講明末農民過得好,起義不該,好,你先把收入捐掉七成,只用三成工資過個一年,或者吃十天觀音土,再來講明朝農民的富裕。

    參考書目:

    1.晚明悲歌(陳梧桐)

    2.南明史略(謝國楨)

    3.明季奴變考(謝國楨)

    4.漂泊航程:歷史長河中的明清之旅(王家範)

    5.明朝歷史的教訓(吳晗)

    6.天人之際:災害、生態與明清易代(劉志剛)

    7.多維視野的大明帝國(朱子彥)

    8.晚明民變(李文治)

    9.明清戰爭史(李治亭)

    10.明末農民戰爭史(顧誠)

    11.明清農村社會經濟(傅衣凌)

    12.日知錄(顧炎武)

    (這些書都不是我的,全借的٩( ö̆ ) و晚明民變與明清戰爭史已還,所以沒有。日知錄電子書)

    當然,鑑於以前有明粉給我講吳晗是滿遺,顧誠水平不夠,所以明粉們給我找幾本水平夠,還不是滿遺的書。我找了好多,發現幾乎所有學者都說過明朝壞話,我也無奈呀。

    當然,如果你們說明史我只認明事,那我只能說

  • 4 # 憶土金君

    明代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跟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有一天午後坐在後花園裡的突然一念有關,這真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引起了德克薩斯的龍捲風!

    話從這位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女王說起:1492年,她親率大軍把摩爾人趕出了西班牙,給了曾經絕望的歐洲一劑強心針,歐洲的穆斯林消失。這位女王在天主教世界贏得極高聲譽外,還贏得了一個通往大西洋的港口——格拉納達。

    與伊斯蘭教的8百年的殘酷鬥爭磨礪了民族精神,他們又用這種精神投入到航海大發現中。就在趕走北非穆斯林的這一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猶豫再三,終於決定投資哥倫布奇怪的探險計劃——不按常規向東而是反方向西行去尋找印度和中國(此前哥倫布花了7年的時間,四處奔走,向葡萄牙國王、西班牙女王、英國國王,以及無數歐洲王公貴族推銷他的探險計劃,均無收穫)

    據說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划算、最精明、最有遠見的投資,超過了現在你所知道的所有投資大師巴菲特、索羅斯、比爾蓋茨、林奇、費舍等人的業績多少萬倍:西班牙女王答應給哥倫布航海探險收益的10%,成為新發現領地的總督,並預付哥倫布探險所有的費用……伊莎貝拉女王獲得了什麼?哥倫布帶領三艘木船意外發現了美洲,女王得到了一個新的大陸,還獲得包括1千萬倍超過投資哥倫布的黃金和白銀——到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的83%被西班牙佔有,這巨量金銀財寶的堆積,打造了近代史上第一個全球霸主國家。

    西班牙要這麼多銀子幹什麼?這些地中海周邊的帝國,自古以來都不僅是要一個大國武力的威名,始終有貿易和海運的另一隻手。有了銀子後,他們放眼世界,看看什麼地方的東西奇貨可居,可供獲利。

    東方,在他們想像中的牛奶河流經之地,除了印度的香料和寶石外,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草藥在他們眼裡也是稀世寶物。當時一個西方作家報道說:“華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絲織品及皮貨。擁有這些主要物品和數不盡的其他次要的物產”。特別是中國絲貨,外國商人更是讚歎不絕,“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貨,以白色最受歡迎,其白如雪,歐洲沒有一種產品能比得上中國的絲貨”。

    而且中國和印度金價比較低,6到8兩白銀就能換到1兩黃金,而歐洲卻需要12到14兩白銀,因而大量的西班牙白銀運輸走私到中國以換取絲綢、瓷器和黃金。

    中國朝廷和民間為了賺取西班牙白銀,也就是美洲白銀,各專供出口的瓷器和綢緞製作工場日夜加班生產(明代出口瓷的沉船近年多有發現打撈)。這時奧斯曼帝國正在傳統的絲路上肆虐,於是西班牙人始作俑的航海大發顯示了重要性,海上絲綢之路上,一艘艘載滿歐洲白銀的船駛向中國,運回歐洲所需的奇貨。

    全世界的白銀湧向中國,白銀儲存越來越多,萬曆時期達到繁榮的頂峰。葡萄牙學者馬加良斯•戈迪尼奧的研究表明,不僅是西班牙的白銀,連日本白銀產量的絕大部分和佔美洲產量一半的世界白銀也流入了中國,數量十分龐大,因此他將中國形容為一個“吸泵”,形象地說明了明清中國吸納了當時全球巨量白銀。

    大明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大明的銀子大部分流進了“房地產”。京畿和江南的權貴們用大量的白銀在江南地區購買土地,建立莊園。以備告老還鄉後做土豪式的陶淵明。這加劇了土地兼,加深了階級矛盾。

    社會上白銀一多,勞動者收入的白銀也多了起來,工資等成本上漲,帶來了出口商品價格的上漲,貿易順差也就下降,貿易順差的時代結束。而就在這個時候,國際上許多國家開始封殺中國,1634 年後, 號稱“地球之王”的西班牙腓力四世採取措施限制“銀船”出口中國,1639 年冬,許多中國商人在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殺,1640 年,日本斷絕了與澳門的所有貿易往來,1641年,馬六甲落入荷蘭人手中(離崇禎之死還有3年),果阿與澳門的聯絡也被切斷……中國的白銀進口量驟然跌落。

    加上許多白銀被人深藏不出,許多已經被人打成了器皿首飾等,社會上的白銀越來越少,跟早期白銀堆徹如山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

    明王朝開始通貨緊縮。到崇禎的時期,一些年份正常的財政收入還不到500萬兩白銀,比萬曆時期下降了60%以上(人口卻大有增加)。過慣了有銀子的日子,突然一下沒銀子了,一時很不習慣,錢不會用到正地方。陝西大災的時候,崇禎派人賑災,只帶10萬兩白銀。數百萬人鬧災,這些銀兩根本無濟於事,結果災情惡化,奠定了明末民變的基礎。

    紫禁城的金庫裡確實沒了銀兩,即使關係王朝生死的軍機大事,比如遼東對戰努爾哈赤,崇禎也捉襟見肘,欠了軍餉四五百萬兩。其實按軍隊實力,兩倍的後金也奈何不了大明固若金湯的鐵騎防線,就是欠餉影響了邊境鐵騎的戰鬥力,加上山西、陝西、河南民變,特別是李自成的異軍突起,兩者疊加把大明給終結了。

    當然,有許多史學家認為,小冰河是造成明王朝崩潰的主因。明中晚期和清初剛好處於小冰河期(1550 年至 1770 年間)最冷的一段時間,當時地球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全球性的糧食減產。在中國,災荒導致的飢餓催生了無數的民變,前期的唐賽兒,中後期的白蓮教等。崇禎即位以後災情更嚴重,極度寒冷驟然加劇,糧食產量大幅下降。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並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

    李自成出生於1606年的陝西榆林。他的少年時代或許還算得上比較“風調雨順”,但他的青年時代則是在連綿的旱災中度過的。直至大明財政收緊,青年驛卒李自成被下崗失去活路,於是揭竿而起,結果群起響應,烽火遍野。

    總之:白銀“過山車”般的一多一少,和“小冰河”的肆虐,兩者聯合絞殺,造成了明王朝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終導致王朝覆滅。天運如此,崇禎皇帝即使再聰慧勤勉,看來也難逃景山一吊的劫難!嗚呼!

  • 5 # 苟或

    明朝是歷史上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可問題是次數多一定會滅亡嗎?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只要撲滅就行了,大規模可能殺傷力會大一些,古代農民起義非常的正常,可能是明朝運氣不好各種災難連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地震都遇到了,古代的救援跟救災是非常緩慢的,比如從江南運物資去甘肅起碼得幾個月,這個時候沒東西吃的農民就只能燒殺搶掠,也就是所謂的農民起義,很不巧明朝多災多難自己這種事情也就多了

  • 6 # 歷史影像錄

    首先大家都知道朱棣是發動“靖難之役”從他侄子的手裡奪下的江山。而“靖難之役”的主戰場是在山東,明初,山東連年災荒,餓殍遍野,而在此時朱棣又以山東為主戰場發動了“靖難之役”,導致本來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更加的民不聊生。更加可氣的是朱棣做皇帝后遷都北京,為了修建新都和供養京城官員和軍隊,組織了南糧北調工程,因此從山東等地徵調了數十萬百姓修浚運河和大修宮殿,天災人禍使本來就苟延生存的山東百姓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因此出現了明朝的第一場農民起義,由唐賽兒以白蓮教的名義發動的,因為前期打了幾場勝仗,山東百姓紛紛響應,隊伍發展到了2萬多人。

    雖然最終起義失敗了,但是卻給大明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 7 # 青年史學家

    明代的農民起義,在明末的時候出現的比較多,就其中的原因來講應該也是多方面的。自萬曆四十六年(1618)開始,為解決對後金作戰的軍費,明王朝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加派賦稅,平均每畝加徵銀九釐,稱為“遼餉”。實際上文官武將大肆貪汙,加派所得多入私囊,不足而復行加派,形成惡性迴圈。思宗提高“遼餉”至每畝一分二釐,後來又因鎮壓農民起義而加徵“剿餉”、“練餉”,合稱“三餉”。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加之天災等自然因素。明末農民起義就在天啟七年(1627年)最初爆發於土地貧瘠、天災嚴重的陝西,隨後波及山西,形成多支部隊,推舉盟主,協同作戰。崇禎六年(1633)冬,農民軍在盟主“闖王”高迎祥率領下衝破明軍包圍圈,進入河南,發展到十三家七十二營。

    到了崇禎八年(1635)正月,明朝政府命洪承疇出陝西,朱大典出山東,從兩面夾擊農民軍。為了迎擊明朝政府的進攻,農民軍十三家、七十二營會於河南滎陽,商討對敵作戰方略。在這次會議中,排解了張獻忠和老回回在戰略上的分歧意見,提出了聯合作戰、分兵迎擊的辦法。決定把農民軍十二家七十二營分為東、西、南、北四路出擊,另外一路往來策應,把主力放在明軍最薄弱的東路,以便集中力量擊潰敵人的夾攻。滎陽大會是明末農民大起義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起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在理論上農民軍分散作戰的局面轉化為協同作戰的局面。

    崇禎九年(1635),高迎祥死,部眾推李自成為“闖王”。李自成以“均田免糧”號召百姓。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張獻忠則攻陷武昌,稱大西王。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定國號為大順,建元永昌。二月,分兵兩路進軍北京,於三月抵達北京城下。明思宗自縊於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朝滅亡。同年張獻忠進佔四川,在成都建立政權,國號大西。

  • 8 # 伏魔金剛杵

    有明一朝裡 276年發生了三千多次農民起義 不能說不多!原因嘛大概就是老朱家的頭領太“愛惜”百姓了 沒把他們當畜牲看待 讓他們吃的太飽沒事撐的 所以扛著钁頭糞叉出來造個反 起個義 好消消食 免得被撐死而已!不像清朝 極低的稅收 讓百姓餓個半死都忙著生孩子了哪來力氣和閒功夫去造反!僅有的那幾次造反也不過是嫌棄人家皇帝不姓朱 要麼就是閒人家皇帝不是上帝的人跟上帝的私生子沒有血緣關係 總之 很少 就是比不過明朝!

  • 9 # 季我努學社

    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發生較為頻繁,但背景都較為相似。明朝發生過非常多的農民起義,這裡不一一列舉,簡要介紹一下明武宗時期四川的農民起義,明武宗朱厚照年僅15歲就君臨天下,但他喜愛遊樂,不思朝政。就在這一位行事時常超出君主規範且做一些荒唐事的君主在位期間,四川爆發了一場藍廷瑞、鄢本恕和廖惠等領導的一系列農民起義。那麼,這次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呢?

    (明武宗朱厚照)

    這次農民起義的起因,一是官吏的壓榨和腐敗,人民負擔不堪重負。四川土地兼併嚴重,屯田制遭到破壞,如明武宗時四川一地區,官吏在丈量土地發現了新增了1510畝土地,但被官吏據為私有。而且,四川人民的稅收負擔也很沉重,四川鹽稅、茶稅這些與普通老百姓生計緊密相關的稅種,官府課稅比較重,但這些稅費最終還是要由普通老百姓來負擔,人民苦不堪言。二是自然災害頻繁,民眾遭遇嚴峻的生存危機。明武宗年間,四川多地多次遭遇水災、旱災、地震和虎患等,有很多人傷亡和無家可歸,生存已經成了問題。在官吏腐敗、經濟負擔重和生存遭遇危機的情況下,農民起義就爆發了。

    (明武宗陵寢—康陵)

    1508年,四川東北部的保寧府,藍廷瑞率先揭竿而起,自封“順天王”,鄢本恕自封“刮地王”,廖惠自封“掃地王”。三位農民起義領袖,率領十萬餘人與明政府對抗。每到一個地方,農民起義軍通常殺害當地的明朝官吏和軍官,同情並幫助老百姓。1510年,朝廷派刑部尚書洪鐘前來四川鎮壓,洪鐘採取誘降的政策對付農民軍首領。1511年,藍廷瑞等到親朝廷的彭世麟家赴宴會,遭遇埋伏,藍廷瑞、鄢本恕被殺,廖惠隻身逃出。廖惠(綽號廖麻子)逃出後與陝西的喻思奉(綽號喻老人)聯合組織起來農民軍,繼續反抗朝廷。在劍州的一次軍事行動中,廖惠被殺;1514年,喻思奉與官軍大戰,失敗被殺,川東北的農民起義告一段落。

    (記載御史彭澤鎮壓四川農民起義的時雨亭碑)

    在四川南部,活躍著以曹甫為中心的農民起義軍。1511年,曹甫發動起義,自封“順天王”。他們攻佔了江津和瀘州,殺死當地的官吏和軍官,但在元旦期間,被朝廷的軍隊圍攻,曹甫被殺,農民軍死亡1200多人。曹甫死後,其部下方四和任鬍子等繼續率領農民軍抵抗,轉戰貴州和四川的邊界,還揚言要攻打成都和重慶等大城市,震動明廷,朝廷向各城市派駐高官鎮守。明軍依然使用誘降的戰術,但方四並沒有上當。後來,任鬍子在江津附近的戰鬥中遇害。1512年,方四被明朝官吏捕獲,後被殺害。1514年,其餘農民軍才被明朝派來的御史彭澤平定,川南的的農民起義也結束了。

    參考文獻:

    1、張豈之等:《中國歷史:元明清卷》

    2、黎邦正:《明武宗時期的經濟與四川農民起義的特點》

    3、李光璧:《明中葉農民起義》

    4、王景元:《記述明代川陝農民起義的二通碑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一定要學做飯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