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易71207716

    第一念想的是多少年的努力沒白費 值

    第二念想的是以前在浪費時間和錢財過程中沒少挨老婆罵 這回看她說啥

    第三念想的是用這些錢來幹啥.

    第四念想的是要不要去找夢中情人得瑟得瑟 然後……嘿嘿嘿

    第五念想的是再搞的弄個作品糊弄一下世人 嘿嘿

    第六念想的是再糊弄一下 嘿嘿

    ……

    但一直在想 我將來一定不得好死

  • 2 # 透明流動虛無

    還是舉個例子吧。

    對於中國大眾而言,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就是天價作品的代名詞,2013年的秋季拍賣,曾梵志的兩幅作品接連被拍出了過億的價格,其中10月5日的香港蘇富比四十週年晚間拍賣上,“面具系列”作品《最後的晚餐》以1.8億港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成交。而更早的時候,如在2009年4月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上,藝術家張曉剛的《血緣》系列代表作品《血緣:大家庭3號》,以5000萬港元起拍,8300萬港元落槌,加上佣金最終以9420萬(約8000萬人民幣)港元成交,重新整理了藝術家作品當時的世界拍賣紀錄。

    《楊瀾訪談錄》做了一期關於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曉剛的訪談,其中有這麼一段:

    張曉剛是這麼回答的:

    張曉剛常被稱作是中國藝術發展縮影似的藝術家,太多歷史的變遷反映在了他們這一代藝術家身上,當公眾緩慢地回過神來,就像藝術家自己所言,他已經後知後覺地被西方從意識形態上承認但在中國卻被冠上市場藝術家頭銜。

    2017年5月9日的《魯豫有約》上,陳魯豫說了一段反應這個事實的話:“因為當我知道他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所謂的天價畫家了,所以從一開始,因為我從知道他那個時候開始,他已經有那樣的標籤了,所以這就是一個很自然的接受的習慣。之前在別人的畫展上,然後在美術界有一個,評論家的一個生日的飯局上,然後吃過一次飯,有過那麼幾次接觸。”

    2013年接受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採訪裡,他再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確實也是被市場認可的藝術家了,作品已經是天價,你怎麼看待?

    張曉剛:最早聽說自己作品這麼高價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恐怖,因為它超出了我這麼多年對藝術的認識,尤其是對自己藝術價格的想象。記得2006年,張曉明(時任紐約蘇富比[Sotheby’s]中國當代藝術品主管)在做那麼一場拍賣(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場),她跟我講:“我要把你的畫飆到30萬美金。”我說:“你瘋了嗎?怎麼可能?”當時我那麼大尺寸的畫只賣8萬美金。我又不懂,反正你有本事你賣吧,你賣賠了也賠不到我,你賺了我也賺不到錢,但還是很緊張。那天最後拍出98萬,我一下覺得瘋掉了。到後來(市場)就像一個鍋開了以後,你扔一個東西進去,就會激起很大的熱浪。慢慢就越來越開,越來越滾,瘋狂到最後我已經麻木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我不熟悉的經濟規律,唯一能保證就是我不要去參與這種事兒,有人讓我自己送拍,我不去。現在我的心態,對於高價反而比較警惕。我不知道它後面會帶來什麼。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走到一個極端的時候,肯定是往下跌。我希望不要發生在我身上,我還是求穩比較好,但這個我控制不了。你唯一能控制的還是你在工作時你能把握的東西。所以,沒有辦法去為市場考慮、去創作,但是你也不要把市場想得那麼暗無天日,那麼恐怖。它像一個照妖鏡一樣,這幾年照出了很多妖魔鬼怪(笑)。它給我不斷的提醒,讓我更相信藝術本身。

    透過各種訪談(影像資料)和採訪甚至文字自述可以看出,張曉剛所言還是比較誠懇的。那個時代的藝術家不可避免的進入了一種怪圈,要麼在西方和市場得到認可,國內沒人理你——張曉剛坦言自己直到2003年才進入中國美術館展覽,當時覺得非常開心,感覺“合法”了——要麼,只被國內圈子認可,外界無人知曉。

    張曉剛也陷入了一種身份迷失,彼時的中國處在迅速發展的時期,一部分中國藝術家走上國際舞臺,似乎成了政治剛需,西方以他們想象當中中國藝術的模樣,再透過他們“選擇”的藝術家,展現了一幅他們所幻想的東方圖景。

    張曉剛自己這麼寫道:我說,在西方的感受是這樣,我坐在那兒聽別人講關於我的故事,他們講的很激動,激動的時候都留下眼淚,但我覺得那是在講別人。但他們說是在講我,到後來就把我弄糊塗了,我也被這個故事感動了,就開始想為什麼這個故事會感動,它是我的故事麼?還是他們想象的,關於我的故事?實際上是我們共同創造的一個故事。

    後來我的作品回到中國以後,華人又跟我講一個關於我的故事,他們講我的故事就不是表揚的意思,而是透過我的故事在罵西方,覺得西方怎麼怎麼壞,我感覺很荒誕。我發現可能沒有人真正認真看過這篇故事、這個作品本身的東西,國內國外都很少。

    事實上那些作品早已能賣出高價的藝術家們,如若是秉著持續進行藝術創作的態度,都很少會追求讓作品再賣出天價,相反希望市場能夠穩定一些,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不僅僅關乎作品以後的可持續創新,也關乎市場可能給作品帶來的束縛,以及藝術家自己身份的找尋等等,而且,很多時候知名藝術家再出售自己作品時也是很謹慎的,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的作品在二級市場可能帶來的效應,張曉剛也說他遇見過,哭著求到畫後立馬將其拍賣的買家,你說怎麼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都有不足的地方,你認為你是完美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