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能量源
-
2 # 國內ERP專題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如同一面鏡子,透過讀歷史可以參考和借鑑,並不影響活學活用,真正精通曆史的人沒有一個是照搬使用。如各個時代的變革,歷史上變革的次數很多,其實都有類似的地方。和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
開國將領、功臣,為打江山立下了汗以功勞,當天下平定以後,皇上給他們加官、進爵,賞封地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是世襲制度,就意味著他們二代、三代、...N代,一出生就享受國家待遇。在初社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矛盾就會加劇。因為高階資源總是被這一部分人佔有,而其他老百姓的資源越來越少。
所以,最先改革的李悝裡面就有一條,凡世襲爵位超過三代的一律取消一切待遇,降為庶民,想要重新獲得待遇,去參軍、打仗建立軍功。
後來吳起在楚變革直接照搬這一條。
商鞅在秦的變法也用了這一條,只是把軍功的等級更加細化,很大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功,至於吳起的失敗,與楚悼王的去世太早有關,整個效果都是不錯的。
成功的理由千萬個,失敗的原因卻殊途同歸讀歷史,不僅學習成功的案例,同時也在學習失敗的案例。
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意思就是:
用銅當作鏡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我把這三種鏡子當作寶貝,用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三國演義》裡曹操要殺呂布的時候,問劉備的意見如何,劉備什麼話都 不用說只回答了一句話:“你沒看到丁源、董卓的下場啊”。曹操一想:“對呢,為小子不停背叛人,我要是放過他,他肯定也會背叛我”。有了這個教訓,就把呂布給殺了,避免留下後患。
因為歷史上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咱們讀歷史,參考古人相關的案例和方法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錯誤。能創新當然更好,畢竟時過境遷,很多影響成敗因素都不一樣了。
不知這樣回答是否符合要求
-
3 # 色國丞相
讀歷史,要懷著【無用】之心。
因為不這麼做,就難以在晦澀難懂又浩瀚如煙的史料中探索歷史的真相。
培根說“歷史可以明智”,這話本身沒錯,但不代表我們讀歷史的“用處”是拿歷史事件套我們現實中遇到的問題。表面看起來類似的情況,做出同樣的選擇,也會因為許多實際不同的因素而獲得不同的結果——比如說,從表面看,袁紹劉表立庶子導致敗亡;曹魏吸取教訓限制宗親導致被司馬家竊取江山;司馬家又吸取教訓廣樹宗親導致八王之亂。在這個反覆“教訓”的過程裡,歷史真的“有用”嗎?當然沒用,因為這不是歷史的全部,你沒去詳細分析袁紹劉表立庶子的原因,沒去仔細研究曹魏禁止宗親的過程,沒去考究司馬家是不是從登基的第一天開始就廣樹宗親、宗親什麼時候才開始掌權,你就因為表面相似的情況開始套,那是南轅北轍,是錯的。如果想著讀史可以套用歷史人物的經驗,那會死得很慘的。懷著【有用】的想法去讀歷史,最後會變得【沒用】的。
回覆列表
活學活用靠的是自己勤于思考和勇於改變。
勤于思考才能把歷史聯絡到自己現在的經歷,為現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從歷中吸取經驗教訓,還要勇於改變自己,不能史書看看,感嘆一下就完了。
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後,要持之以恆的把自己往好的地方改變。
用寫文章促進思考
我是用寫歷史方面文章來倒逼自己思考的,寫文章就是輸出的過程,有時候讀史書,讀完沒有很深刻的體會,等到寫文章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思考。
下定決心改變自我
有了思考,吸取了經驗教訓,還要努力改變自我,理論聯絡實際,趨吉避凶。這樣才算活學活用。
古人的主意好還是自己創新?這個根據具體情況了,需要就事論事,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