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鹹魚生活串串燒
-
2 # 猛獁MAMA
你這個問題,在學術範疇上屬於“一語習得”的問題,孩子如何學習他的第一門語言,也就是母語。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孩子g,k不分,不代表孩子在說話和聽力上有什麼問題。事實上,g和k一般是最後才學習的。
而且,從老師的實際教學來說,不管是小學老師還是教外華人漢語的老師,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g,k區分起來那麼困難?漢語拼音是幫助孩子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但是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號,而且有些字母看起來很像,容易混淆,單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
發g音時,舌根抬起,頂住軟顎,感覺不到氣流衝出,發的音和小鴿子的“鴿”相似。
發k音時,舌根抬起,頂住軟顎,衝出的氣流比較強,發的音跟小蝌蚪的“蝌”相似。
一些實用技巧幫助孩子學習及區分g和k有意義的記憶遠勝於無意義的死記硬背
用兒歌幫助孩子區分g和k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小鴨走過嘎嘎嘎(ga),小豬睡覺呼呼呼(hu),小猴笑得咔咔咔(ka)。小灰鴿,咕咕咕(gu),愛啃(ken)穀物,嚕嚕嚕。小蝌蚪,找媽媽。不見媽媽,哭哭哭(ku)。創造情景,讓孩子透過詞語記住音節
現在正是春天,不妨帶孩子到水池邊看看游來游去的蝌蚪們。
“小朋友,你看見了什麼?”“對了!是蝌蚪(ke dou)!”又或者,爸爸媽媽給孩子展示一副圖畫,和孩子一起看圖說話,學語言的時候還可以培養想象力。
“你看看,畫上有什麼?”“有兩隻鴿子(ge)!”“對!小朋友在給鴿子喂麵包呢!鴿子光吃麵包會口渴嗎?”“會口渴(ke)。”“那鴿子會飛去哪裡喝水(he)呢?”……如上的對話可以一直說下去,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說g和k。
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孩子,多說g和k
譬如,在廚房,讓孩子辨認:
瓜、鍋、花、火、果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有足夠的練習,有助於孩子區分g和k,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給孩子自信心,除了區分g和k,也讓他多讀讀他擅長的音節。
我們常常一頭扎進問題裡,卻忘記了我們其實已經攀過了很多高山。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到一定時候,孩子自然會將混淆的音節區分開來。
如果你對孩子學習語言有興趣,想要了解和挖掘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在這裡推薦一本比較冷門的學術著作: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的《人生初年——一名中國女孩的語言日誌》。
李教授記錄了自己女兒0-6歲學習語言的全過程,作為語言學專家,他用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故事記錄了在人生的最初六年中,女兒鼕鼕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使用了什麼體態語、發出了什麼音、使用了什麼詞、說出了什麼話。
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鼕鼕母語獲得的關鍵節點:語音建立期、語音飛躍期、詞語爆炸期、語法關鍵期等。
這是我前段時間讀得最有意思的一本學術書,熱愛學習的爸爸媽媽不妨一讀。
沒人給我廣告費,大家就隨意去各個網站搜吧。
育兒,我們應該想得更長遠。
-
3 # 聆辰日記
樓主你好,如果孩子只是g和k的話,先不要急,不要責怪孩子,畢竟孩子在發育階段屬於正常,可以在玩耍和動畫片裡教會他!具體如影片所說
回覆列表
首先,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小孩的語言功能還在發育階段,很多發音不夠標準很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會意識到自己發音不標準,很快就能自己糾正過來!
其次,可以成組的多練習,多發音,而且是拿實物對著聯絡!比如說“瓶蓋、筷子”,“釦子、鉤子”,“可樂、鴿子”等等,透過對比,引導他發現區別,糾正讀音。
再次,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即使孩子多次練習仍然一時半會改不了,還是得以引導教育為準,稍微有點進步就立即表揚,給孩子增加自信心,千萬別批評打罵,傷孩子的自尊心,還引起其他人的嘲笑。
最後,多點耐心,區別對待和教育。充分相信孩子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畢竟人與人不同,花兒還百樣紅,人與人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不能按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