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木良人

    這個問題很有趣,所以去找了一下傢俱的歷史資料,發現裡面確實有道道。下面按個人的理解答非所問的說一下。

    古老的椅子

    其實椅子這個東西,在古代相當一段時間裡,是地位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Chair這個英文單詞還有“主持,主席、重要位置”的意思。大部分時候,普通人家坐的是凳子和箱子。華人更省事,唐朝以前基本上是席地而“坐”,而大家都知道所謂坐其實是跪。日本在把中國的這套禮儀學去後,還一直傳承下來。

    如今歷史上可尋的最古老的椅子,是古埃及女王的椅子。古埃及人認為,創作一樣人造的東西必須要避免造成自然的混亂,所以他們把椅子腿設計成獅子的腳或者公牛的蹄,以此來遵循自然的樣式。

    海特菲莉斯一世的椅子(約公元前2600)

    無獨有偶,在東方,中國唐朝開始形成的馬蹄腿傢俱,也是模仿馬蹄而得。

    事實上,在唐朝以前,無論是建築柱基還是青銅器皿,大都是模仿動物或是神獸腳。所以追根溯源,除了摒棄方形選用帶有自然曲線的裝飾構件,原始的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可能對這種設計都有影響。

    為了打破直方的傻大粗形象,這種模仿動物腿型的設計方法可謂是在全世界得到了共識。鹿腿、貓腿成了西方古典洛可可傢俱的模仿物件。大家沒想到全世界這麼多戀腿的吧。而動物的腿,也正好都是上粗下細。居於這個傳統,即便是一些現代風格的傢俱,腿的處理也是沿襲了上粗下細的做法。

    力學、美學和實用性

    古代人可能並不像現代人一樣精通力學,很多東西都是由匠人規格化後一代代傳承。然而不精通並不等於完全不懂。事實上古人彷彿洞察了一切,不管從力學還是美學的角度來看,很多設計都非常完美。木材的抗彎強度往往低於抗壓強度。以普通松木為例,抗壓強度可達將近20MPa,也就是說,支撐100kg的物體,如果沒有彎矩,不考慮壓彎失穩,7.0x7.0mm大小的木棍就可以。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去找7mm成方的木頭站上去看,只要不要太高,一定壓不壞。所以其實粗和細的關鍵其實不在於重量,而是在於位置。

    作為可移動的傢俱,傢俱支點處可視為滑動支撐,這樣一來,腳與檯面的連線地方就必須要固定連線以傳遞彎矩,所以這裡往往需要較大的體量(力臂),或者增加斜角支撐。

    而從總體上來說,作為傢俱,還要保證足夠的抗傾覆和抗滑移能力,細小外撐的腳不僅使得這些都比較容易滿足,也更美觀。從實用性上來講,細小的桌子和椅子腳則不會阻擋使用者的腳,同時方便擺設。

    這樣的設計除了帶來觀感上的穩定和安全,相比垂直的腿,曲線腿的自然流暢配合裝飾的變化,更是滿足了人類的審美需求。不管你信不信,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一個看腿的世界。

    看腿的世界建築的抗側力要求

    傢俱要可以方便移動,建築卻是要足夠牢固,古人們早就意識到了這點。而這裡所說的牢固是指除了承受上面屋頂和牆體的重量,還要由足夠的能力抵抗風,甚至是地震等水平作用。

    在人類歷史早期,基礎技術有限,其實柱子並非單一的“上細下粗”,同時還經常有“上粗下粗”,“上粗下細”,比如@Sunny Wong克里特島的例子。答主認為,之所以會有上粗的情況,古人是想用上部比較寬的柱帽(頭)增加梁的跨度,並且透過重力抵抗水平力和偏心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古埃及柱式

    中國的斗拱,也形成了一種類似“上粗下細”的結構。因為中國古建築中柱指令碼身有很多是不固定的,或者是簡單固定的,原則上它們還是鉸接。而在柱頂部透過一連串的鬥承接,除了達到增加梁跨(柱距),以及裝飾的效果,這樣的構造同時還增加了柱的穩定性,斗的支撐點可以和重力形成一定的抵抗力偶,使結構呈現某種“自鎖”的狀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中國古建築柱與柱礎的連線

    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越來越高,這種下部鉸接形式的建築只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使用,比如廠房車間,但是如果有載重重的吊車,下部也會剛接。在一些抗震建築中,也會使用橡膠來實現“半鉸接”的彈性支座,配合上部建築達到抗震效果。

    所以,可以說,無論是力學原因還是審美取向,都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文明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形式本身是一個內外綜合作用的結果。

  • 2 # 金刀卯

    建築物的壓力全在基底座上,底座越大對建築物越安全,這一點很好了解。而傢俱不會太大,所以這點可忽略不計,至於腿部上粗下細是為了美觀而為,這個腿下部收細,基本上不影響正常使用,至於上部保留原有的規格,是為了上方兩邊橫樑的更多好安放。如今大多桌椅為了美觀及更好的收納、包裝運輸,減少了腿下方的橫樑支撐設計,而上方的也沒有用更大的物料去做出補償作用,再加上如今的物料參差,令到這些物品很容易損毀,失去耐用及安全性。取捨是不能任性而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根雕茶臺如何修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