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l旅途

    首先一部電影我們會從兩個方面去看,第一個方面是從電影故事的情節,整體劇情是否連貫,從電影故事中能否表達出一些給人很深刻的含義。第二方面就是演技和特效,即使沒有好劇情好故事,但有好的特效,讓人有視覺的享受也很不錯,正如現在的3D影視。故事如書,視覺如畫。

    翻拍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就是用新的視覺來配一樣的故事,讓其更加生動唯美。當然主要還是利益上的原因了。

    紅樓夢,好多人都說新版紅樓沒老版好,其實我不以為然,老版紅樓夢是隔斷演的,故事不完整,表達不是很充分,就如插畫般!沒看過紅樓夢書籍的一定看不懂個所以然。但新版的就不一樣,故事完整,畫風優美,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接地氣。

  • 2 # 韓浩月

    在電影界,一直有“十翻九撲”的說法,十次翻拍九次“撲街”,剩下的一次,能與前作比肩,就算是很高的評價了。

    這些年來,翻拍超過原作的電影屈指可數,2006年馬丁·斯科塞斯把港片《無間道》翻拍為《無間道風雲》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所謂“超過原作”,也只能是美國觀眾的評價,中國觀眾依然偏愛原版,在豆瓣上,網友給《無間道》打了9分,而《無間道風雲》只有7.2分。

    比起翻拍的成功案例,翻拍成“車禍現場”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就算是電影工業高度成熟的好萊塢,在翻拍《午夜兇鈴》、《咒怨》、《老男孩》、《我的野蠻女友》等片時,也只能在及格線上下徘徊……翻拍是個坑,別往裡面跳,雖然電影人都有這個認識,為什麼還不停有人“飛蛾撲火”?

    分析原因,“致敬心理”算一種,“偷懶心理”也算一種,如近兩年中國頻繁翻拍南韓電影。翻拍太省力氣了,原作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戲劇衝突,還有成熟的劇本框架,樂意的話,把精彩的情節和臺詞,也大可以原樣搬回來。撞上好運氣,恰好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話,翻拍是能實現“投入少,盈利大”的,比如蘇有朋翻拍的《嫌疑人X的獻身》。

    但像《嫌疑人X的獻身》這樣的好運氣,實在不多。大多數情況下的翻拍電影,要面對觀眾市場的變化莫測,觀眾的更新換代,電影審美的微妙變化,國家之間的文化隔閡,不同環境下社會心理的區別等等……極少有人能做到,在合適的條件下,選擇合適的翻拍作品。

    諸多的翻拍電影,暴露了電影創作的一個秘密:作為一種藝術創作,電影的生命在於神秘與未知。這在電影被髮明出來的那個時刻就決定了,當第一批電影觀眾看到銀幕上駛來的火車大驚失色的時候,對於故事懸念的渴求和對未知事物的探秘願望,驅動電影業一直繁榮至今。

    想要解釋這個道理很簡單,為什麼有那麼多爛片仍有大量觀眾去捧場,因為它是新片,講的是一個新的故事,只是講述手段拙劣了點,但這仍然沒法阻止觀眾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騎電動車後再在戶外量體溫會偏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