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但是無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約為1:2。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的發病機制包括:1、胃腸動力學異常,2、內臟感覺異常,3、腸道感染治癒後,4、胃腸道激素相關性,精神心理障礙。其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腹痛或腹部不適、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但是極少影響睡眠。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排便較急,糞便呈糊狀或稀水樣,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數嚴重發作期可達10餘次,可帶有黏液,但無膿血。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有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黏液。部分患者腹瀉型與便秘型交替發生。
胃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胃腸道神經功能紊亂。主要為胃腸的運動與分泌機能失調,臨床多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其胃部症狀主要為: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神經性厭食等;腸道症狀主要為:大多數患者常常會出現腹瀉和腹脹以及腹痛便秘的情況,甚至在左下腹部疼痛時能夠感覺到腹中有腫脹物。精神因素是胃腸神經官能症發作的主要誘因。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但是無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約為1:2。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的發病機制包括:1、胃腸動力學異常,2、內臟感覺異常,3、腸道感染治癒後,4、胃腸道激素相關性,精神心理障礙。其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腹痛或腹部不適、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但是極少影響睡眠。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排便較急,糞便呈糊狀或稀水樣,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數嚴重發作期可達10餘次,可帶有黏液,但無膿血。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常有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黏液。部分患者腹瀉型與便秘型交替發生。
胃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胃腸道神經功能紊亂。主要為胃腸的運動與分泌機能失調,臨床多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其胃部症狀主要為: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神經性厭食等;腸道症狀主要為:大多數患者常常會出現腹瀉和腹脹以及腹痛便秘的情況,甚至在左下腹部疼痛時能夠感覺到腹中有腫脹物。精神因素是胃腸神經官能症發作的主要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