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淨心顯性

    謝謝邀請!《道德經》;“無為而無不為”,心態清淨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完全不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完全的依道而行,才能無為而無不為)。佛陀教育講的是“明心見性”,完全排除“貪嗔痴慢疑”,完全不要“我執、我見、我智(心經中說的;“無智亦無德”指“識”的層面上的智和德)”,才能“明心見性”、才能識得那“一靈心光”。不識那一靈心光,處處便是障礙,看別人說儒是障礙,看別人說佛是障礙,聽別人說道是障礙,看別人說耶是障礙。聖人聖教,無不是叫人識得這個一靈心光,若不如是,則非聖人聖教。凡夫執著於法,執著於相,不識這六根門頭時時放光的為何物,處處在相眛性,縱然於四六時不眠不食而修,那也是盲修瞎練,不認得佛。即是釋迦佛現前,那也只能當作吃喝拉撒的凡夫。不識得那一靈心光,縱能說得十二部經,那也是魔說,那也是魔業。不識得這一靈心光,縱行一切善都是魔業。不識得這一靈心光,說正說邪都是妄上加妄。若見得這一靈心光“明心見性”;說《弟子規》是佛法,說《道德經》是佛法,說的《聖經》何嘗不是佛法。真如一本體,法法皆道同,凡夫看萬法如大海之浪花,在那裡執著哪一朵浪花是佛家,哪一朵浪花是儒家,這一朵浪花是道家,哪一朵浪花是耶教等等,卻不知“明心見性”得大智一個觀照,原來無量的浪花原是同一大海。佛教三藏十二部經處處指歸,說東說西,說長說短,處處都在直指“心源本寂”見得這個本寂,當下便得解脫,當下便得往生,當下即是淨土。見得這個本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皆佛性,山河大地遍是如來。見得這個本寂,萬法萬相豈是他人,三世諸佛無非自己。還要識麼,還要見麼?若還要見,若還要識,那還是被顛倒妄想所縛,還要不要懷揣著自家寶貝、四處尋覓?

  • 2 # 閒聊天下

    讀書最忌諱斷章取義,讀先哲經典更是如此。

    下面我拋開《道德經》高深玄妙道理,僅憑世俗眼光看他老人家在聖人治世方面都說了什麼。

    問題描述中所引老子那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三章。其大意是:

    因此,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子,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無為原則去做,天下就大治了。

    咋一看滿滿的負能量,愚民嘛。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請看老子在第十二章是怎麼說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上述幾種生活事項,可都是當時貴族階層才能享受得到的,普通百姓在春秋動亂的年代恐怕連吃飽肚子都難。老子在描述貴族奢華生活壞處後緊接著說: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是不是很耳熟,又提到了“是以聖人”,提到了“腹”。這句話的意思是,因此,聖人為吃飽肚子為目的,不為眼花繚亂的奢華生活。所以摒棄物慾誘惑過平淡生活。

    當把這兩段都完整看完,你就真正瞭解了,其實老子真正主張的是不管聖人還是百姓,人人都不要被物慾所迷惑,都過一種簡樸平淡的生活。沒有一點愚民的意思。

    那他這種過簡樸平淡生活對不對?我們知道,老子和孔子都處於動盪不安的春秋時期,老子做為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更比無官無職的孔子瞭解周以前歷代密史和周王室式微的真正原因。孔子面對社會混亂主張克已復禮,倡導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大周禮制。反觀老子在《道德經》中沒有一句讚揚周禮的話,他老人家通篇在講大道的不爭、無私、包容、無為而無不為。認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之道卻“損不足奉有餘”,在老子看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道只所以出現損不足奉有餘現象,正是把大道廢棄的結果。正是人們不遵循大道,至使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合講孝慈,智慧出有大偽,國家昏亂有忠臣。多麼辛辣的說法,放棄了大道去講仁義,家庭糾分不斷才講孝慈,依靠智巧去欺詐騙人,國家昏亂了要求臣子忠心,這可能嗎?所以老子認為統治者要像天道一樣不爭,無私,包容,無為而無不為來治世,全心全意為民服務。讓老姓感覺統治者不存一樣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除了向人們揭示玄而又玄,妙而又玄萬物本源道之外,向世人所闡述的治世思想。當然還有其它諸如用兵等等方方面面的論述,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 3 # 愛我中華文明

    傳喜法師:讓心靈不再漂泊(品讀道德經)

    讀《道德經》時,我已經是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道德經》第二章講,美與不美不是絕對的,大家都以為美的時候,已經不美了。那個時候開始流行喇叭褲,大家都穿的時候,喇叭褲就不美了。所以,美不是固定的,善也不是固定的,一切皆從對比中來,而對比則是由人心決定的。

    文章接下來就提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我們大多數人都喜好追逐現象,哪裡知道現象不是真實的。跟隨著外在的現象奔跑,你的心靈永遠是一種追逐的狀態,疲憊的狀態。過去,在農村住的人,千方百計地想著要到城裡弄個城市戶口, 好不容易跑到城市安頓下來,發現城裡人已經開始往農村搬了。現如今,能有兩畝地種著,對著大地開墾是非常奢侈的一種生活狀態。

    《道德經》的第二章,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歇下來,不要隨著外境追逐,迴歸到生命的本然狀態。讓心靈不再漂泊,把心靈從物慾,從現象中解脫出來。所以,《道德經》承載著我們祖先對後世子孫的莫大悲憫。

    孔夫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對生命來說,道重要,還是金錢重要?生死現象是低階的生命狀態,道是高階的生命狀態,是形而上的智慧。如果你體悟到了天地大道,你就超越了低階的生死,當生死來臨時,就再不害怕或者恐懼。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統,是非常尊貴的文化,是生命從低階走向高階的智慧。

    縱觀二十一世紀,太多的人迷失於物質,太多的人迷失於現象,這正是我們人類社會的重要危機,也是道德滑坡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學習儒家經典,學習《道德經》,學習佛教智慧,可以拯救我們現代人的心靈,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健康豐盈,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面對自己,面對工作,面對當今社會,傳統文化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量源泉。

  • 4 # 雷聲雨聲風聲

    道德經如何品讀?這是有高深修養,知識豐富和遠大理想的人才能真正品出味道的鉅著!我們凡夫俗子能透過道德經汲取點滴的營養為我所用已經不得了了。對於常人來說,巜道德經》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社會人生悶歷是比較難董的,更別說品了。巜道德經》是大智慧,我們做為普通人更就應該品了,那麼這個品就和喝酒一樣,既然不勝酒力,那就一點一點的品,日積月累總有品出甘甜味道的!

    從小處著手。知識儲備不夠想全吞不可能也不現實!一句話,一個觀點去品,如果一週能品嚐出一句話的酸甜苦辣,慢慢變成自己的東西,那麼不出幾年,你就是個中高手了!“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麼?過去、現在、我是怎樣認識的,那麼為什麼非常道。一週弄董不易,當品的八九不離十時,自然香滿全身,趣味無窮!

    上下,前後、背景對照。品讀也好,學習也好一定要有背景,前後系統理解,不能全按字面、單獨理解。否則會不知就裡,斷章取義、歪曲原意,這種現象歷史上教訓深刻!

    經典!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同一個人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解,但他永遠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營養!我們應該一生品讀。

  • 5 # 山人的生活感悟

    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有一位大聖大智者,窮其畢生精力,給後人栽下了一棵參天大樹。這位智者,就是被中國三大教派之一的道教尊奉為教祖的老子。他的《道德經》有如一棵冠頂參天、四季長青的智慧之樹,蔭庇後人、惠及子孫。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被教材中的“消極無為”四個字定格了許多年。儘管後來一直想更多地瞭解老子,卻沒有如願。前不久,終於有機會目睹了老子的尊顏,那巍巍靜立於《道德經》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的身影。如書中所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想從字裡行間讀出老子的無言之教誨,僅用目光和聲音過上一兩遍,恐怕不是我輩所能為之的。好在我已把它筆錄下來,待今後用“心”、用“無言”去向這位默然屹立於文字背後的智者請教了。即便是隻膚淺地讀了一兩遍,但我對老子的認識已決不是“消極無為”的貶義概括了。

    如果說老子消極,我倒讀出了老子的“消極有為”。老子在道篇的末尾一章寫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王候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可見,《道德經》的宗旨是有為(又何尚不是老子的人生追求呢?),無為只是有為的手段而已。再如:“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些言語,包含了一種謙為上、一謙四益的豁達向上的人生態度,硬要說消極,也只能算是一種以靜制動、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用無為之心成其有為之實的策略而已。

    嚴格地說,我沒有資格對遠離自己兩千多年的老子進行評判,因為我的智慧和學力所限。《道德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曠世奇書,我只能潛心拜讀。老子的智慧,透過《道德經》的文字已經深遠地影響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而且還將繼續深遠地影響著。寫完這段文字,我豁然大悟地覺得自己其實早已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在老子的哲學氛圍裡了,因為老子的思想、老子的道德觀念,同儒教和佛教一樣,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早已根植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之中了。

  • 6 # 李航解說老子

    《老子》的章節順序對應人的年齡順序,透過人生成長,全新解讀《道德經》。

    現代醫學清楚地解釋了人的生理成長,但我們對於人的心理成長還是充滿了疑惑。人會在哪個年齡擁有慾望?什麼時候具備邏輯?什麼時段產生社會性?什麼時間心理系統成熟?而在這些功能出現的時候又面臨什麼問題。人的黃金年齡段何時出現,人們能夠把握住這個非凡的階段嗎?依照年齡順序解讀《老子》會為我們解開這些疑惑。

    這段話出現在第三章,對應兩歲。這個年齡人文系統中的慾望容器出現,但制約慾望的功能還沒有長出來。對於這種情況,老子提出了制約慾望的一個消極方法。而制約慾望的積極方法會在第三十七章提出。

  • 7 # 平凡2850

    先從題主題目中的這段話說起吧。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句話的意思是:

    ●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聖人以天道治理天下,虛人好欲好爭之心,守人天真質樸,使人不敢強為人道,離棄天道,使人固其根本而篤守天道。

    ●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使人無從知道那些容易迷惑眾生的偽學,使那些好為偽學的人,無法蠱惑眾生,不敢妄為。

    ● 為無為,則無不治。

    按照有常的天道治理天下,不以私立的人道治理天下,如此,則天下無不治。

    華夏思想源流

    要想品讀《道德經》,應該站在老子的時代,站在老子的身邊,用老子的思維去品讀《道德經》,才能真正的明白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

    為此,我們不得不返回華夏思想文化的源頭,來看一看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是什麼,它又是怎麼來的?

    華夏思想文化,源於觀天測地。

    而為了指導農業生產,天文觀測以確定農時便成了一項迫切的工作,這項工作的完成者,便是伏羲。

    伏羲,透過圭表測影,利用勾股定理和重差法,計算出周天數,定出地日運動的四個極值點,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於是,就有了四時。透過四時模型,結合天地運動的過程,就有了河圖模型。再進一步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有了洛書模型。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8個極值點,將周天分為8等份,就有了八卦模型。

    八卦每一個卦有三爻,共有二十四爻,把周天分為24份,就有了24節氣。

    亙古不變的天地,便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始源。

    從觀天測地中,華夏的聖人們總結出了易道思想,用錨定於天地的易道思想指導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在三皇時代,人們自然淳樸的生活著,以天真合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便是華夏思想文化所認為的第一因。是萬物的源頭,萬事的源頭,造化的源頭。

    易道的思想,是華夏文化的總源頭,它植根於天地,天地不變,易道的思想就無法改變,所以正統的華夏思想和文化,是亙古不變的。

    而這一思想,就集中體現在後世老子所作的《道德經》中。

    品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一部闡述上古道術的經典。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無論對萬事萬物,都是如此。《道德經》裡主要就是介紹“道”主生的一面,告訴統治者,如何能夠做到“順天者昌”,如何能夠讓社會得以長治久安。

    其實,不止對國家的治理者,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道德經》都具有實際意義。因為在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看來,天、地、社會、組織、人,都是同構的,以道修身,可以得享天年,子嗣綿延,人的血脈得以長生;以道齊家,可以家族興旺;以道治國,可以國泰民安;以道平天下,可以天下太平。這其中的道理,都不過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德經》脈絡

    下面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道德經》各個章節的內容吧(以下內容轉自我之前對另一個問題的回答):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是很散亂的一篇文章,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全書從介紹萬物之理出發,推演到肩負起管理人類社會之任的聖王,應該如何按照自然法則管理社會的執行,處理社會的事物,保護人類社會生生不息。

    下面我們就來系統的介紹一下《道德經》的脈絡。

    通常我們認為,《道德經》的前三十七章,屬於道經部分。介紹的是不包括人類活動在內的萬物之理。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就闡述了《道德經》的世界觀。

    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闡明瞭聖王應該效法天道生化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的道理,來治理國家、教化百姓。

    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從正反兩方面闡述了,聖人應該讓百姓從不必要的、過度的、戕害自身的慾望中解脫出來,安樂與樸素自然健康地生活,如此“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從具體細節上,講述了在《道德經》看來,“道”是怎麼生出宇宙萬物的。

    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承接上一章,從道生息天地萬物,只是順應道而運轉;聖人治理天下,只是順應道的規律出發,指出面對複雜而紛紜的萬事萬物,“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承接上面幾章,繼續講“道”是如何創生萬物的。

    第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由天地生萬物而“不自生,故能長生”的道理,遞推到聖人治天下,因“後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從義理的高度上,講述了聖人治天下的理念。

    第八章,上善若水,從正面論述了聖人治理天下的具體方法,這便是“上善若水”。

    第九章,從反面來論述,以相爭來治人事天,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指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講了攝生修真的具體的方法,表明“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透過講萬物之間的“利”、“用”關係,闡述聖人治國的道理以及“道”與萬物的關係,這便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不為目,進一步論述了老子“聖人為腹不為目”之道。

    第十三章,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論述了聖人、身、天下三者的關係,以表明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德行成為治理天下的聖人。

    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從“道”的“夷、希、微”三種不同特徵出發,論述了若要通天徹地,須要“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闡明自然萬物的總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道,能體察大道,就可以掌握萬物。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講的是上古得道之人合於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只有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得道之人。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講的是,有道聖王“致虛極,守靜篤”,歸根覆命,倚著造化之門觀萬物生生不息,守常不妄,故能使萬化定安,天下太平。

    第十七章,百姓皆謂我自然,從正面闡述了,有道聖王應該如何效法天道,順應自然地去對待天下百姓。如此便會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生生不息,無有終時,一派幸福祥和的社會景象,而“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從反面闡明瞭,如果不以“道”治天下,天下又會是什麼樣子。那就是,如此一來,天下將先失其“道”,後失其錨,再失其序,終至不救。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闡明瞭要想挽回天下無道的局面,就要絕棄一切世間的偽詐智巧,要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從而使得天下復歸於道,百姓復歸於樸。

    第二十章,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講的是,有道之人,“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那麼他行走在現實生活中,是怎樣的情景呢?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詳細闡述了“道”創生萬物的根本原理和具體過程,論述了萬物無論怎麼變變幻演化,其背後的造化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象,物,精,信四要素,也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從而表明,有道之人只要掌握了這個造化生萬物的本質和規律,就可以對紛紜並作的萬物瞭如指掌,做到知常達變。

    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從曲、枉、窪、敝四個方面講了“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虛於應物的道理。指出上古聖人這些真實不虛的道理、對天地萬物的描述,是完備的。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講的是淫僻之德,從反面闡述瞭如果不能虛以應物,不能抱一守道,失於大道,不隨順萬物自然,而施以人為智巧的話,又會怎樣?強調聖人要“希言自然”,知常守正。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講的是什麼樣的德行是淫僻之行,表明有道之人,不會操使這樣的德行。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的是,“道”才是天下唯一的,恆常的,終極的判準和錨定。有道之人,能掌握這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恆常的規律和變化,並用來教化天下,使天下有常不妄,就可以有天下,可以做天下主,也就是王。

    第二十六章,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說的是,天下之主應該以道蒞天下,守而勿失,闡述了天下之主不能“以道蒞天下,守而勿失”的原因是“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從行,言,知,用,統等幾個方面具體而又全面地闡述了,治理天下的聖人如何才能不至於因為離奇大道、輕舉妄動而失天下,也就是“不貴其師,不愛其資”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從正面闡述,聖人治理天下,應該常德充於內,外物應於外。體盡無窮,能隨機應變,德合於道,順物自然而不無容私。以天道、自然的法度治天下,才可以實現天下大治。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從反面闡述了,人力強為,最終也敵不過造化的推動力,所以,“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天下是天地造化的結果,聖人不會替代天地演物,而是與萬物勝而不傷,藏而不害。也就是“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的道理。

    第三十章,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說的是,如果真的要代替天地造化,以人演物,又會怎麼樣的一副圖景。藉以表明若要天下出現一個良好的局面,只能是順物自然,以天演物的結果。指出了“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從戰爭的各個方面,闡述了《道德經》為了以戰止戰,用以克敵制勝的軍事思想的基本原則,告訴聖王如何以戰止戰。

    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主要講述了王道思想,指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分別從“我是誰?我和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我該度過怎樣的一生?”三個問題出發,給出了無道之人和有道之人的不同回答,從而闡述了欲興王道的聖人,如何從這三個方面來著手修養己身。強調既行王道,就要須臾不離才行,即所謂“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闡述了,若天下失王道久矣,聖人又該如何復興王道呢?那就是要效法“道”,既能從“無”中生出萬物,又能長養萬物而不息,還能虛容萬物而不役,能為此者,唯有虛靜合道。這就是“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論述了,聖人興王道天下皆歸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表明只有遵循天道之常,天下人才都會前來歸附,才可以有天下,這便是“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講述了柔弱之用,具體應該如何去用。闡述了以王道治天下,不可以執有極,而應該執道之無極為國之利器。無極者,不可見,不可聽,不可用,故曰不可示人的道理。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對以上道經部分進行了總結。本章指出,王道之治,其難就難在,人天然地會傾力於妄為而甚於守常,闡述了“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的道理。

    接下來,是德經部分,主要講述了加入了人類社會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告訴聖王,應該按照自然之道來管理人類社會,才可以生生不息,長長久久。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闡述了道、德,仁,義,禮依次遞失的關係。表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有道之人,去薄、去亂、去華,而取厚、取治、取實。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闡述了,如果社會治理模式已經非常低下,如何從更低的社會治理模型,復歸於更高的社會模型呢?並且給出了“得一”的答案。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講述了禮、義、 仁、德、道,這個道依次復得的得道過程,以及得道了之後,如何的經世致用,也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貸且成,說的是,給出了得道指南,大家又會怎麼做呢?真的復歸於“道”,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進而指出“夫唯道,善貸且成”,表明聖人治理天下,也應該效法天道,用道之弱,用德之谷。

    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描述了“道”如何進行運轉,從而生養、造化、成就萬物。這裡主要講的是“道”主生的一部分,不講道主殺的一部分,對於主殺的那一部分,只是指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提醒人要規避。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闡述了聖王治理天下應該如何運用道之柔弱。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闡述了“知止”的問題,表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清靜為天下正,闡述了在《道德經》看來,什麼是“正”呢?“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

    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講了“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表明“能做到知足之足,那麼天下就會恆常有道。唯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表述了聖王治理天下,由於與道相合,達到“不出戶,知天下”的狀態。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承接上一章,更加深入具體的闡述“道不為而成”的道理,那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闡述了“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道理,以說明聖人衣養天下百姓,在聖人心裡,百姓都是他的孩子。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闡述了天地萬物,皆有生死,知生死之所出,知死生之所去,知生生死死之所由,才能成為一個善攝生者的道理。

    第五十一章,尊道而貴德,闡述了最高境界和層次的“德”,就是“玄德”,從而告訴我們,活著的終極意義,在我們的根本之中,這便是尊道而貴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闡述了人生成敗的法則,那就是,因襲大道,天地萬物的常理,就可以做到,天人合發,不為而成。不知常,妄為,則大凶至。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從反面論述了,如果不復守其母,不行於大道,以一己之妄,以社會上各種不道的異端邪說來治理國家,來治身治事,就會導致不救而亡的下場。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從正面闡述了,生命是美好的,修身以合道,返璞以歸真,抱道不離,以道正身、正家、正鄉、正邦、正天下,其德就會依次廣大普遠,就越發地會覺得,生命原來是這麼的美好。從而回答瞭如果脫離了大道,喪其道而行其徑,失其母執其子,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怎樣才是救治之措?的問題,也回答了道德經是帝王之學,那普通人學了有什麼意義和價值?的問題。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進一步闡述,一個人有德了,會是什麼樣的,那就是“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講述瞭如果一個人道純德真,以德為貴,以道德統御天下,那天下都會自動的歸附尊崇他,這才是真正的天下至尊至貴,才是真正的王者。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具體的講,一個內聖外王之人,應該會怎樣治國用兵平天下。

    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繼續闡述以正治國的道理。

    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各句環環相扣,道理逐次遞進,論述了統治者怎麼樣才夠資格去統治一個國家,那就是“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是,成為一個大國之後,要怎麼治理大國,才能保持長久的昌盛,那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也就是國家的內政問題。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從有無之辯出發,闡述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之道,那就是“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這也是中國朝貢體系的理論根源。

    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進一步闡述了治理天下,進行全球統治,“唯有善用道者”的道理,因為,“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從難易之辨和大小之辨的道理著手,回答了要想治理好天下、進行全球統治,“具體”怎麼做的問題,那就是要做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講的是,當一個國家已經處於太平的狀態,應該怎麼長久的保持這種狀態。

    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謂玄德,進一步闡述了,要想讓天下長久得安而不亂,就要“常知稽式,是謂玄德。”進而合於天地,同於大通,百姓德備而善,則天下至安至福。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進一步從君民關係方面,繼續闡述玄德之德。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闡述了華夏之道中,真正的聖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闡述了用兵與用人,進而用天下的道理,表明治國需要帝王無為,而讓臣民有為。

    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承老子“恬淡為上,生殺皆不入於心”的用兵總方針,進一步闡述了用兵之道,提出“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陳述了《道德經》中所論的,古之聖人用以取天下之道,並不是平常人用來保身自存的,故而“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聖人不病,以其病病,闡述了天人兩道,人天相知的“認知論”。指出“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表明只有認識到“不正常”的事物,都是“不正常”的,才能明白,什麼是“正常”。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展現瞭如果天下都是正常人,都是沒病的人,那麼社會將會呈現一種怎樣的圖景,並指明為了實現這樣的社會圖景,需要去人之道,復其天之道,使得“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闡述了天生天殺之理,表明天道是把一切都設計好的,完備而永恆,藉以說明為什麼治國應該效法天道。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講的是人生人殺的現象,指出天生天殺,道之理。人生人殺,道之亡。亡道,必失天下。

    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從物質生活、社會秩序、生死輕重等三方面,闡述了國君以人之道治國,統治者以己為天,會造成社會貧困,國家昏亂,人們輕死而重利,無所不為的後果,指出“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再次闡述了生死之道,透過指出強大的會死得快,柔弱的會活得久這一現象,提出了“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回答了“為什麼強大的會死的快,柔弱的會活的久?”這一問題,指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第七十八章,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從正面闡述了柔弱勝剛強之理,以表明“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從反面闡述,如果不以柔勝剛,就會積不善成怨的道理,進一步表明,以柔弱勝剛強,方能為社稷主、天下王。

    第八十章,至治之極,闡述了,配天之德之聖人治理天下,會出現“至治之極”的社會圖景是什麼樣的。

    第八十一章,總結全文,進一步闡述人主應該謹守天道,絕棄人道,才能長久的維繫天下太平之治。指出“人道私而好爭,天道公而無爭。以人之道治國,則國滅。以天之道治國,則國昌。”所以,“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就是《道德經》,上古道術集大成之著作。

  • 8 # 經世正華

    君子學以致道,不終身學習,勤而行之,而企求有捷徑可走,急於求成,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與大道相去甚遠。老子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我們來談談,作為一個有志於追求無有窮盡之大道的人,應該如何品道致道?

    現在社會上比較浮躁,總是宣揚可以給人提供捷徑。以至於很多人有求道之心卻無勤勉之行,以為不用讀書,修修心就行了,悟一悟就行了,馬上就能得道。

    如果得道這麼簡單,那全社會豈不人人都是得道之人了?

    《道德經》講: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只有明道,才能用道。不能明道,只能用術。如何明道,不外乎是反反覆覆的閱讀領會聖人之學。

    關尹子讀道德經,讀了上萬遍,才敢下筆寫《關尹子》這本書。孔子讀易,讀到韋編三絕,才敢下筆寫《易傳》。

    如果你要追求的,是關尹子、孔子所追求的這種道,那誰也沒辦法弄一個現成的,你伸手就可以拿到去馬上用。只能多讀聖人書,先明道,然後才能用道。這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

    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致,《說文》注:送詣也。送詣者,送而必至其處也。引申為召致之致,達致之致。致道,也可理解為得道。

    道,只能透過自己虛心學習、反覆領會、循序漸進以達致道的境地,進而與道合而為一,以一持萬。道不可求,道不能不學而強求它。強求不可致也。

    下面我們舉例說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舉例一: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兵法》有云:“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善於作戰的將帥,能夠時時把握戰爭的主動權,招致牽引敵人,而不被敵人招致牽引。

    如何才能做到掌握戰爭主動權,致敵而不被敵致呢?

    一場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多種因素。

    天時、地利、人和,每場戰爭都能夠順時而動,因地制宜,知己知彼,戰必勝,攻必克,這需要極高的軍事天賦才能,加上身經百戰的實戰經驗,方能達到用兵如神的境界。

    這當然不是靠“求其用兵之道”就能得到的,更不是靠熟讀兵書就能夠做到,歷史上紙上談兵從而招致禍患的事例不勝列舉。

    所以,理論需要結合自身實踐,歷經無數次探索,方能掌握其中的道。

    舉例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古時候,各行業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裡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君子要終身學習才能達致他所追求的大道。

    這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在製造手工藝品的工匠,他們專注在一個細分領域的時間,又何止一萬個小時呢?

    這就是為什麼古時候的工匠,能夠製造出如此精妙絕倫的器具。而他們的工藝技藝都達到了高深神妙之境。

    同理,君子學以致道,不終身學習,勤而行之,而企求有捷徑可走,急於求成,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與大道相去甚遠。老子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這真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的至理名言。

    舉例三: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蘇子曰:“南方多沒水,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南方有很多能潛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歲就能潛入水裡了。

    潛水的人能長時間的潛入水裡,哪能是馬虎草率而能這樣的呢?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律所領悟的。

    天天與水生活在一起,那麼十五歲就能掌握它的規律。生來不識水性,那麼即使到了壯年見到了船也會害怕它。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潛水的人詢問,以求得他們能潛入水裡的技術。而按照他們說的技術到河裡試驗它,沒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地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學潛水的一類的人。

    日與水居,方能識水之性,進而得馭水之道。

    同理,我們學習聖人經典,要領會聖人所說的大道,也要把自己“沒入”其中,讓自己沉浸在聖人之學裡,這樣才能真正領會聖人之道。

    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三心二意,不能沉下心來學習的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學得大道之一皮毛,更不用說致道了。這些人都是愚妄之人,求道而不務學,害己害道。

    學而時習之,循序漸進,以致其道。致道而行道,抱道而篤守之。這便是值得我們這一生去踐行的人生之理。

  • 9 # 段邦盛

    第一次知道《道德經》文章 是在河南靈寶市函谷關看到的 前 美國總統里根在國情諮文中引用老子《道德經》文中“治大國如同烹小鮮”。使《道德經》在美國一下子揚名 多次再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田玉手串用手盤能拋光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