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禺先生

    《養生主》是《莊子》內篇的第三篇。此篇中莊子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旅程呢?

    答案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為善無近名

    “人怕出名豬怕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那些出名的“老好人”,下場都不是很好,不是英年早逝,就是惹人詬病。當你“有用”就有被“用盡”的禍端;當這件事對一些人是“大善”,對一些人可能就是“大惡”,凡是都存在兩面性。

    這句話不是教你不為善,而是為善莫爭名。不要被聖人、英雄這些褒揚所吸引而去刻意地追尋“善”,有時你所謂的“善”未必是“善”,凡事順其自然。

    為惡無近刑

    世界上哪有什麼非黑即白,“黑”的被關起來了,“白”的犧牲了,剩下的都在灰色地帶裡,或灰得深一點,或灰得淺一點。

    這句話不是教人去作惡,而是教你做人要有操守、有底線,並且永遠不要去觸碰。

    保全之道,在於中庸。

    中庸者,不偏不倚。結合《養生主》後文“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之所以能夠技藝高超,是因為他做到了目中無牛而心中有牛,練就了不偏不倚的刀法,每一刀都正中牛骨的間隙處。如此,才能輕鬆解牛。

    所以,我們的生活旅程也應當這樣度過。既要不木秀於林被風吹倒,也不能渾水過深被關起來。保持中庸的心態前行,才足夠安全。

  • 2 # 當年青山

    《莊子.養生主》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譯文:“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於面對刑罰。順應自然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保全自身,保全生命和本性,奉養雙親,享受天倫之樂。”

    其實,這句話,是先秦道德家早期的思想“為我和輕物重生”。對於一個人來說,名利固然重要,但是對於早期的道家來說,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可得。所以在唯一的生命面前,一切的利都輕如鴻毛。而全身保真,免受人世傷害最好的途徑是什麼呢?道家認為應該是:不能行為很壞,受到了社會法律的制裁,談何保身?但也不能“過善”,因為太好了,固然會獲得美名,卻也會反受“美名所累”。

    就像電影《芳華》裡文工團的“活雷鋒”劉峰,頂著“美名”從一開始的榮譽變成了負擔。從他人的感激變為了他人的習慣。你做了一百件好事,只有一件利己時,也會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二千年來,人性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因為人性一直如此。莊子獨具慧眼,他透過人性談“全生之法”就是要行於“善惡之間”,做一個不善不惡真實的人,才是處世避害之精髓。

  • 3 # 河東來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家的價值觀,對於道士做的“善事”,不要去宣揚他,對於道士做的“惡事”,也不要去懲罰他,因為道家的準則是“負陰而抱陽”,是提倡“陰謀”的,“陽謀”是道家的學生儒家才應該去做的事。

    道家有一個“三知三守”理論,叫做“知其白而守其黑,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榮而守其辱”,就是對於道家的道士來說,他們最大的追求就是完好的服務於帝王,同時自己輔助帝王管理宗教事務,自己的學生儒家輔助帝王管理行政事務,在這個過程中,帝王是“大好人”,儒家是“小好人”,專門做那些正大光明、趾高氣揚、冠冕堂皇的事,這個國家管理體系中,道家則應該是“大壞人”,他們則專門做那些默默無聞、低聲下氣、陰謀詭計的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專門為“好人”擔任“清道夫”的,所以他們的風格就是“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講究“飛鳥盡,良弓藏”。

    道家的楷模,就應該是范蠡,就應該是張良,就應該是劉伯溫,他們確實也比較全面的貫徹了道家作為國家統治貴族的操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為什麼與自己本來應該保持的道家(領導之家)“大壞人”形象相去甚遠,就是他沒有隱忍,更多的讓人們認為他只是單純的儒家“小好人”形象,他最大的不足之處,是關於帝王劉禪的“大好人”形象沒有培養、刻畫成功,儘管阿斗尊稱他為“相父”。

  • 4 # 金融卜卦者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做善事時就不要想著有好的名聲,為好的名聲而去做善事,那麼他做的不是善事。就像做惡事時他們坑定不會想到有著刑法會等著他,如果考慮到有壞的後果時那麼為什麼要去做惡事呢。

    一個人在做惡事就不會想著有刑法等著他。

    一個人在做善事時就沒有考慮到名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究竟是何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