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雜談lilym
-
2 # 楊哥看世界Y
歷史上被毒死的王侯將相數不勝數,考證起來也不是很不容易的,即使能查到歷史文獻的記錄,但是是否可信或者是事實也很難說的。但是隻要記住:狡兔死走狗烹這個道理,我們就一定可以堅信王侯將相被毒死的事件肯定發生過!
-
3 # 人玩古古玩人
首先我來說下,歷史上被毒死的王侯級別的有漢平帝劉衎,他是中山孝王劉興的兒子,是漢朝第十四位皇帝,他繼位的時候年僅九歲,這時候太皇太后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把持軍國大權,王莽野心勃勃,在元始五年(公元6年),王莽給劉衎上供了一罈美酒,卻在酒中下了毒,結果才十四歲的劉衎就一命嗚呼了。
還有一位皇帝級別的,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在位23年,勵精圖治,國泰民安,楊堅這個人英明神武,可是有個很大的缺陷,非常的怕老婆,而他的老婆獨孤皇后非常寵愛楊廣,所以導致楊廣野心膨脹,想要和太子楊勇爭奪儲君之位,後來為了行事方便,稱楊堅生病之際,楊廣下毒,把自己的老爸毒殺了,楊堅臨死時,還說獨孤氏誤我,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
至於被毒死的名人,像朱元璋手下的大將李文忠。
這個李文忠,這個是朱元璋的外甥,文武全才,是老朱手下不可多得的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封號有“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國公”,如此厲害之人,讓朱元璋越來越忌憚,擔心自己子孫鎮不住他,並開始疏遠他,不久李文忠心情不爽,不久生病了,後來老朱派太醫前二月底去看病,三月初李文忠就死了,一個武將只是心情抑鬱,不是啥大病,太醫一看,隔幾天就死了,不是老朱派人下毒還能有啥?
劉伯溫,名劉基,子伯溫,朱元璋的軍師,人稱神運算元。
那麼劉伯溫至於朱元璋,究竟有何長處呢? 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卑微,直到稱帝后也一直對此耿耿於懷,為了讓他顯得是順承天意的真龍天子,朱元璋曾經大量編造個人神話,比如,他曾自稱自己受道教天神指點,受贈“絳衣、冠履、寶劍”等神物,理當得天下。
在這些神話故事中,劉伯溫的角色就十分重要了。因為劉伯溫懂得讖緯之學,可以經常編造出一些所謂的“天象”來證明朱元璋是受命於天,因此朱元璋也就樂得在詔書中刻意突出劉伯溫的“神蹟”,其實這並不是劉伯溫的功勞,不如說是朱元璋利用劉伯溫而對天下實施的一種障眼法。
而一旦功成名就了,朱元璋就再也不需要劉伯溫這種角色了,他一改往日對劉伯溫“如膠似漆”的態度。在劉伯溫還在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文集刻成,賜給了李善長、胡惟庸、宋濂三人,卻偏偏沒有給劉伯溫。甚至於,在一次誰是當今大儒的討論中,朱元璋就曾經輕蔑地說,像宋濂、劉伯溫這樣的人哪配稱“大儒”?
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溫和明代其他開國功臣一樣,日子相當不好過,洪武四年,劉伯溫便辭官回家,朱元璋也不留,直接批准。據說劉伯溫回老家後,“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一切低調行事,連地方官都不見,以至於縣令只能換上便服求見,會晤中途,縣令一亮明身份,劉伯溫馬上變色,自稱小民,便立即躲起來了。
至於劉伯溫最後是怎麼死的,民間相傳是因為劉伯溫生病後,與其素有間隙的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帶太醫前來看病,實際上是來下毒。劉伯溫吃了太醫開的藥後,肚子裡就長了一個拳頭大小的腫瘤,自此病入膏肓不治身亡。這個故事是否屬實我們不必去考證,只需要知道,無論如何,劉伯溫作為一名棄子,對朱元璋早已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就可以了。
諷刺的是,由於明代開國功臣後來紛紛被朱元璋打成了逆黨,以至於後世實在找不到什麼典型人物可以吹捧,於是朱棣登基後,劉伯溫又逐漸被明朝樹為了“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這恐怕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