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看頭條,大家都在說工作沒有一輩子的,35歲沒有一技之長不好找工作,很多公司門檻都設定35歲以下,華為清退34歲以上員工等等吧,都想著讓自己能有所發展,可是又不知道朝哪裡發展,大多數回答都是說報個班學個技能,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一技之長的人老講報什麼班呢?學了這個要從是什麼呢?從事的這行好不好找工作呢?這個年紀換行從頭做起沒有經驗有人要嗎?報班要投資多少呢?自己能不能負擔起呢?這些都是問題啊!有沒有朋友能給點具體措施幫助這樣一群迷茫的大家呢?
4
回覆列表
  • 1 # 職場火鍋

    在職場拼搏的男人,到了35歲,既是生命分割線,也是事業分水嶺。若論焦慮程度,小編只服這一茬35歲的職場男。現在35歲的職場男,就像滿街的共享單車,誰都可以騎,誰都不負責,如何安放你的35歲,是職場男的首要命題。怎麼提升呢,要從以下三點來努力:

    【一】35歲的職場男,要賦能,不要負能。35歲的職場男,工作已經定型。如果不是高管,不上不下的,多少有點尷尬了。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經濟壓力、養家壓力如同“三重大山”。工作上難以招架,身體上也開始走下坡路。各方面的精力都拼不過年輕人。一定要學會給自己賦能,一是能力上的充電,及時補充新知識、學習新技能,先守住位子,再圖謀發展。千萬不是成為傳遞負能量的人,否則上上下下瞧不起你。二是身體上的充電,和老婆一起辦一張健身卡,參加單位的馬拉松,強身健體是首要任務,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健康出現負能量。

    【三】35歲的職場男,要賦情,不要負義。35歲的職場男,拼搏了十幾年,大多數男人都是好男人,會把養家重擔扛在肩上,70%的男人會把7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事業中,對老婆、對孩子、對父母,真的是虧欠太多太多。35歲之後,就要轉變一下工作思路了,一定要把一部分精力勻給親情。父母都老了,盡孝要趁早,千萬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在;孩子都大了,一定要多陪陪,不久他們就飛走了。老婆也吃苦了,臉也黃了,千萬不要背棄情義,35歲的女人也捨不得花錢了,男人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由著她花又能花幾個錢。35歲的職場男一定要辯證地處理事業與親情的關係,千萬不要以犧牲親情來博取名利,有這種想法的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 2 # 童昆泓miketung

    三十而立,立什麼? 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這是我們常喝的雞湯...

    》「而」是什麼?「轉」的意思。想著那些青春洋溢的時候,好像無所不能、無處不行、無謂不言,這些年過去了,卻發現啥都不能、哪都去不了、憤青噴的只剩淚。才有了「而」的徹夜難眠。

    》「而」是什麼?「且」的意思。想著一路以來讀書、工作、買車供房、一胎之後再來二胎,人生的道路如此筆直地,清楚看著了終點。同學會、三姑六婆的「出息」的兒女,刺痛了你,我還沒見過夜上海?難道就這樣繼續下去?的徹夜難眠!

    》提升自己,先要破除迷惑,那是四十不惑的真義:不被外界迷惑!當你認真地渡過了那些無法入眠的夜晚,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轉」或是「且」,那麼你已經提昇到「不」這個層次分明瞭!

  • 3 # 提煉自悟

    現在的三十五歲左右的人,都是80左右的,雖然還感覺自己未老,但是畢竟也步入中年了,三十五歲的男人,不僅工作上要學會如何處理好各方面之間的溝通協調(也就是學會情商的合理利用),我覺得三十五歲的男人要學會愛自己,只有好好的愛自己才能有資格更好的愛自己所需要愛的人,我這裡想提幾點建議:1.要學會養生:吃東西(我是每天吃五顆紅棗 一把白南瓜籽 一塊黑巧克力 這些零食功效可以自己百度) 睡眠:每天儘量十一點前睡覺,中午有條件最好睡十五至三十分鐘 面板:一個星期去除一次角質,做一次面膜(清潔),早晚記得擦點乳液(我還是比較懶,什麼補水 防曬老是懶得用) 健身:我每週鍛鍊三道五次,每次基本一至一個半小時,其中無氧運動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時間 放鬆:像我們這樣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妻子賢惠還好,碰到個麻煩的不免心理壓力會很大,所以要學會釋放心情,我的辦法就是有時間,網遊競技來個一兩局或者出去和朋友打一兩次小牌。 還有其它一些習慣:每天寫日記,很簡單就幾句話,幾個詞語,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 練字,不知道各位字寫的怎麼樣,我寫的不好,所以開始來慢慢練字的經歷,不但字寫好了點,而且心境可以靜下來。對了,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請多陪陪家人,老人一轉眼就老了,小孩一轉眼就大了,她也不容易,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請不要離婚。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請勿噴!

  • 4 # Lollapalooza001

    為什麼是35歲?人家有這個偏見,然後我們也跟著用這種偏見去看人?我們是不是有從眾心理?每個人真的到了35歲就未老先死?我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價值以“認知年齡”比較好。

  • 5 # 張大志leo

    35歲是一個讓人後背發涼的年紀。之前回答過“為什麼很多企業都不願意要35歲以上求職者”的問題。

    今天說下到了35歲,還能怎樣提升自己。

    相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 6 # 霸王課

    一、心態放平

    我認為首先不要被年齡嚇到,心理學家將20-40歲劃分為成年早期,職業指導專家薩帕將25~44歲劃分為職業生涯的確立階段,在這個時期對選定的職業進行嘗試,變換工作,到逐步穩定。35歲對比剛畢業的學生來說確實算年紀大的,但是對比你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時間。什麼時候學習都不算晚,不管多大年紀都需要學習。人類的晶體智力隨著實踐和經驗的增加而上升,所以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二、閱讀書籍

    書籍中都是作者智慧的結晶,閱讀職場好書就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閱讀可以擴大眼界,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知道世界的奧秘,在其中也許你可以得到靈感的乍現,有益於你事業的發展。剛開始讀書時可以有功利性地閱讀,快速積累知識;後面可以涉獵各個方面的書籍,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三、報培訓班

    你說你不知道報什麼培訓班,也不知道報培訓班之後可以從事哪個行業。你沒有喜歡的職業嗎?你應該先考慮想從事哪個行業再去看其的要求再去學習。先有計劃後有行動,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經濟能力有限,可以報便宜一點的培訓班。

    綜上所述,即使你35歲也不用害怕,找準自己想要深耕的領域之後多讀書,報相關領域的培訓班,有問題可以請教他人。

  • 7 # 行業知識科普員

    謝邀。很奇妙,當初我還是一名公務員的時候,組織部門提拔幹部也有一個35歲的說法,通常一個人如果35歲還不能做到副處級,那麼仕途上基本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不知道與今天企業用人把35歲作為一個門檻有沒有關係。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35歲其實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正是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人生經驗+腦力+體力綜合配比的巔峰期。此時,大多數人都擁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已經成為了單位的骨幹。這個時候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呢,我想了想,有幾點思考供大家參考,歡迎交流。

    首先,工作十幾年,正常情況下,在某一或者某些方面經驗應該已經非常豐富了,起碼已經是個熟練工了:),此時,不妨多問問自己的業務領域內有哪些優勢和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業內需要的資格證書,尤其是那種培訓性質的證書,你都沒拿到的話,那就要抓緊拿到;另外相對於新人而言,你是否很容易被取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危機意識一定要有,哪怕你的單位和行業都處於很好的發展軌道上。一句話,沒離職之前,該佔的好處,該拿的業績,該有的資歷,該參加的培訓,該弄到的證書,該交好的老闆(領導),該結交的同事,統統別拉下。

    其次,要”走出來“,多和同學,以前的同事,朋友,甚至客戶進行交流,最好能認識一些獵頭朋友,一方面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擴充套件自身的人脈,更重要的是,這種社交過程中,對自身也是一種提高。而且這種提高來自於外界,與你自己在單位內部的經驗有很強的互補性,很多時候價值遠高於你在自己單位成功執行一個專案,因為那些通常只是重複勞動而已。別整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甚至沒離職的時候也可以試探性的投投簡歷,試試自己在市場上的吸引力,當成演習好了。

    再次,萬一真的很不幸,需要換工作了。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好情緒,這裡面有針對老闆和同事,但重要的是處理好和家人之間的,這個時候上有老下有小,換工作的事情畢竟不是小事情。我的經驗是凡事預則立,你提前想過,事到臨頭就不會忙中出錯,反正我很難理解,有離職危機意識的人竟然沒有在心中預演過失業應對措施。

    最後,35-40歲的人創新意識或許不強,但創新能力是最強的,這個階段的人創業成功率更高。因為經濟基礎,人脈基礎,對事物的把握能力都不是20歲的人所能相比的,而50歲往上,體力不行了。實在沒有辦法的話,那麼,”兄弟們,我們創業吧!既然無路可走,那麼我們就劈出一條路來!“

  • 8 # 柳依依369

    35歲就像是一個分水嶺,公務員考試基本不招35歲的社會青年,企業基礎崗位將招聘門檻限定在35歲以下,面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在職業上有所提升?

    一、要有積極平和的心態。35歲面臨上有老下有小,會有家庭責任與經濟壓力,但這是這個年齡段必須要承擔的,要保持平和積極的心態,不要過於的焦慮,即便是當下遇到了壓力與困難,也要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困難只是一時,它總會過去的。

    二、職業上的自我學習與提升。如果現在從事的職業有發展的空間,可以透過職業培訓(或培訓班)、自我學習(包括專業書籍或學習網站)、向行業優秀人事請教等方法進行自我提升。如果現職業無法繼續發展想轉行,就先要考慮這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內:對自己重新定位,考慮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一方面是對外:新選擇的行業前景如何?新手需要做哪些準備?如果有必要可以報班進行學習。

    三、確定方向和目標。無論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與目標,之後要制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計劃,用行動去實現。

    四、堅持與專注。不難發現,那些再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在同一個領域中堅持多年,並且隨著時間的增長,能力也隨之增強,即時間與能力相匹配,只有不斷進步的人,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總之面對35歲現象,應該保持平和積極的心態,在職業上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在專業上不斷地自我學習與提升,專注某一領域,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好的收穫。

  • 9 # 泰山股權設計室

    身體勞動力創造的價值是有天花板的。一個人再厲害,依靠雙手勞動所能產生的價值都有極限。

    比如裝配技術再嫻熟,也很難1分鐘打包20個產品;

    數字計算能力再牛逼,也不可能一個人審計完全年的財務報表;

    基礎程式碼寫得再溜,也不會一個人頂一個產品團隊;

    這些工作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高重複性,低創造性。它們產生的價值,和時間呈正相關增長。時間越久,工作的完成度越高,產生的價值越大。

    而以時間為價值計量單位的工作,未來都會被技術所取代。身體勞動力的極限將會被機器打破。

    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已經研發出財務機器人,能夠7x24 小時不間斷地完成基礎的財務工作;

    京東早在去年就推出“解決型機器人客服”,開始逐漸替代人工客服;

    亞馬遜早已經實現全智慧化的倉儲管理,偌大的倉庫不見一名工人......

    這些例子看上去和我們八杆子打不著,但已足夠引起警醒。變革真正到來時,從來不會提前打招呼,而是以狂風驟雨般的姿態一夜之間席捲而來。

    落實到我們每個人,帶來的啟示是,未來高薪的工作絕不以時間為價值計量單位。

    真正高薪的工作,以“倍數”為計量單位。

    這是什麼意思呢?員工在工作崗位上創造的價值,要具備能夠成倍放大的特徵,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的規模化增長。而具備這種“倍數化”能力的員工,才有資格獲得極高的薪水報酬。

    這和經濟學中“規模經濟”的概念很像。

    比如開設一家工廠的成本包括場地租金,生產流水線架設,生產原材料,工人工資等。其中場地租金,生產流水線架設都屬於固定成本(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生產1件產品和生產100件產品都是花這麼多錢)。生產原材料和工人工資屬於變動成本(跟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假設生產流水線開動一天的固定成本是200萬元,一天生產1000件產品,需要10個工人。其中一件產品的原材料成本是500元,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是200元。

    那麼生產一天的總成本是:

    2000000+500*1000+200*10=2502000(元).

    生產一件產品的成本就是:

    2502000/1000=2502(元).

    現在還是同樣的生產線,但一天需要生產2000件產品,工人也相應要增加到20人。

    這時生產一天的總成本就變成:

    2000000+500*2000+200*20=3004000(元).

    生產一件產品的成本也相應變成:

    3004000/2000=1502(元).

    生產1000件產品的單位成本是2502元,而生產2000件產品的單位成本是1502元。這裡的關鍵在於,改變的變動成本對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只有微乎其微的影響(下圖中黃色虛線框)。而巨大且不變的固定成本,攤薄了整個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分子不變,分母大幅度增加,除下來的成本當然就是減少了(下圖中藍色的虛線框)。

    這就叫規模經濟:規模增長越多,單位成本越低。

    現在投入200萬的固定成本,生產1000件產品和生產2000件產品,後者單位生產成本還更低。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當然是儘可能多接訂單,擴大生產規模了!生產1000件不夠,還要生產4000件,5000件......讓單位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這樣利潤才會不斷上升。

    這個道理放在職場裡同樣適用。

    高重複性,低創造性的工作,就是企業生產的“變動成本”。因為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極限的。當生產規模擴大,員工人數也要相應增加,單位成本並沒有降低,有時反而還會升高(如果招到不靠譜的員工)。這時作為企業的經營者,當然希望用技術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降低成本了。

    而擁有倍數化能力的員工,就像生產流水線這種“固定成本”。他產生的價值能夠不斷複製到多個專案和領域中,從而給企業帶來成百上千倍的價值回報。即使他拿著極高的薪水報酬,最後在計算收益時,反而還降低了企業的單位生產成本。

    這就是倍數化的魔力,也是個人效能規模化的範例。

    這樣的現例項子有沒有呢?數不勝數。

    比如像麥肯錫,波士頓這類頂級的戰略諮詢公司。諮詢顧問們拿著豐厚的薪水,賣著七位數的戰略報告。他們的核心服務,是提供Methodology(分析方法論)

    諮詢公司的分析框架

    諮詢公司耗費巨大人力財力,開發出一套適用於某一行業的研究體系或分析框架,然後將該框架複製到行業內的眾多客戶中去。大方向上依葫蘆畫瓢,小方向上根據具體專案適當調整。雖然前期投入的研發成本巨大,但後期依靠規模化的優勢,能夠輕鬆實現數倍的價值回報。

    而主導開發出這套方法的人,即使拿著百萬千萬的年薪,放在更大的收益面前,公司也根本不虧。

    所以這是倍數化能力的第一個特徵:價值的可複製化。

    即,這份工作創造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手頭的任務或自己的部門裡,而是能夠擴大到全公司,甚至全行業。它能夠不斷複製,反覆使用。

    我們在尋求職業發展突破時,一定要去追求那些擁有“價值可複製化”特徵的工作。

    比如培養和帶領團隊。當團隊裡每一個人都掌握了你的經驗與方法時(理想狀態下),你帶領5個人就能為公司創造起碼5倍的價值。最後在計算收益時,他們創造的價值都有你的份。

    再比如開發出一套線上辦公系統。它能夠實現全公司員工的檔案共享,專案跟蹤管理及人員同步協作。這套系統如果複製運用到全國各地的分公司裡,提升的效率絕對是驚人的。

    線上同步辦公系統

    總之,價值的可複製化圍繞著“一套方法,一套體系,一套理論,一套工具”。這樣的工作,才具備高回報價值。

    倍數化工作的第二個特徵,是具備創意思維。

    它不以時間為價值衡量單位,而是以最終成果為導向。

    比如廣告、設計、藝術這類工作,它們的核心價值是腦力創意。創意的好壞絕不以消耗時間的長短來衡量。很可能一大群人在會議室裡憋五六個小時,也不比一個聰明人花一分鐘想出來的創意好。而一個好創意,可以給企業帶來成百上千倍的價值。

    可口可樂為了鼓勵人們不要將喝完的可樂瓶隨手丟掉,在越南發起過一個“變廢為寶”的活動。可口可樂設計了16套不同功能的“瓶蓋”,只要把這些瓶蓋擰在舊的可樂瓶上,就可以把瓶子變成筆刷,泡泡機,噴水槍,醬油瓶等多種實用工具。

    這個創意不僅有效回收了舊可樂瓶,還帶起一波新可樂的銷售。人們為了蒐集這些工具,跑去購買更多的可樂。這些瓶蓋的生產成本非常低,可這個創意卻帶來了極高的商業和社會價值。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個創意能夠複製到可口可樂全球的其他國家和市場裡。

    可口可樂設計的16套瓶蓋

    好創意的最大特點,是它沒有專業門檻的限制。它不需要考證書,也不需要做培訓。任何人,只要有足夠豐富的經驗和經歷,並且善於捕捉細節、勤于思考,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創意方法。

    無論是基層員工,還是高層管理者,具備創意思維的人,就具備了倍數化能力的基礎。這一定是未來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說了這麼多,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倍數化能力呢?最後分享3個小建議:

    1. 練習抽象總結的能力

    從具體的事物中,提煉出抽象的方法與模型,然後運用在其他事物裡。這種自下而上的總結能力,是最容易倍數化的價值。

    培養這種能力要從日常生活中下手。學會找到事物之間的共性,然後用道理與方法來做歸納總結。

    比如看懸疑電影,做主題演講,接受新聞採訪,這三件事的共性在於:都是在一個固定時間段內進行觀點和內容輸出。

    既然是內容輸出,那麼講故事的能力就是關鍵。如果你看過羅伯特麥基(好萊塢著名編劇)的《故事》,就會明白好故事引人入勝的通用規則與原理。而這套方法,幾乎能夠複製使用在所有內容輸出的場合。

    2. 具備成本意識

    千萬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倍數增長”上,以為只要能夠翻倍都是好的。倍數化能力的本質,是透過價值的倍數化從而在整體上降低成本。如果價值翻倍了,成本反而翻倍地更厲害,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倍數化能力。

    因此我們需要具備成本意識。當找到能讓你的價值成倍發揮作用的場合時,思考在這些場合下是否還會大幅提高其他的投入成本。

    比如你為公司開發了一套線上報銷系統。本以為這個系統可以複製使用到幾十家分公司裡,大幅提高財務報銷的效率。可最後實施起來卻發現,想要流暢執行這套系統,全國分公司的電腦都需要花錢做硬體升級。雖然價值倍數化了,但投入成本同樣也在倍數化,這就得不償失了。

    好的倍數化能力,一定是將價值進行低成本的複製。

    3. 鍛鍊槓桿思維

    所謂槓桿思維,就是用極小的成本去撬動極大的資源,從而做到收益最大化。

    這種思維在金融領域非常常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30%的首付去撬動100%的房產。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倍數化”。

    放在職業成長裡,可以借鑑的心得是:先做好某一件事,然後以這件事為基點去撬動更多可能的事情發生。

    比如先服務好一小群種子使用者,然後藉助他們的力量去擴散影響到更大眾的群體;再比如找到關鍵決策人,然後透過他去影響其他相關決策者等等。

    “撬動槓桿”的訣竅在於,找到推動事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它,事情就無法繼續推進下去。在思考過程中可以不停反問自己:

    有和沒有這個因素,會對事件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嗎?

    如果將這個因素的效率提升2倍,會讓整個事件提升多少倍效益?

    如果攻克了這個關鍵點,接下來會產生怎樣的連鎖效應?

    想清楚了這些,才能集中火力。這就是槓桿思維的核心:找到支點。這為後面的以小搏大,實現價值倍數化提供了可能。

    最後總結如下:

    A. 高薪工作的標準:

    以“倍數”為價值計量單位。倍數越大,價值越高。

    B. 倍數化能力的特徵:

    1.價值的可複製化;

    2.具備創意思維;

    C. 如何培養倍數化能力:

    1.練習抽象總結的能力;

    2.具備成本意識;

    3.鍛鍊槓桿思維;

  • 10 # 無憂精英網

    俗話說:出來混的,遲早需要還的。這句話適合35歲的職場人士。35歲是職業的分水嶺,不少企業對外招募人才時,明確規定年齡在35週歲以下。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尤其對於35歲或者即將邁進35歲的的職場人士來說,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如何來提升個人技能和獲得職位晉升,而不至於給職場所淘汰。

    1、 自我盤點,鍛鍊你的技能,提升個人專業度

    想要在職場立足,我們都需要具備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只有自己的專業技能夠硬了,才能避免失業的危機。因此,我們不妨坐下來,好好地思考和盤點個人情況,同時,我們亦可以藉助招聘網站相關行業職位招聘的綜合要求,然後作綜合分析:您所在的行業是否屬於熱門行業,您在行業裡的職業技能是否滿足工作需求,是否在同行裡具備競爭力?如果存在缺失,您需要在哪方面獲得提升,您可以提升的渠道在哪裡?是透過報讀課程來提升呢?還是可以透過怎樣的方式獲得提升?

    對於希望在職業上獲得晉升的職場人士,不妨可以跟上級領導多溝通,瞭解自己在職位晉升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重點的關注和

    2、 保持一顆上進的平常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人到35,普遍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家庭的責任和經濟的壓力都是槓槓的。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保持一顆上進的平常心,積極面對困境,不要過於焦慮。畢竟萬事都有解決的辦法,困難只是一時,它總會過去的。

    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出去走走,或者多報讀跟自己工作的行業相關的培訓課程以及考取證書,亦可以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添磚加瓦。

    3、 多與人交流,尤其是優秀的人才,發揮人脈的力量

    職場路越走越窄,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工作了,交流少了,新鮮話題少了,圈子窄了,甚至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為此,我們應該讓自己活躍起來,多與同行業,甚至不同行業的人才,尤其是優秀人才進行多交流,瞭解不同行業需要具備的人才素質以及技能要求,或者新鮮話題,甚至獲知新的工作機會。

  • 11 # 心理諮詢師許燁

    35歲,職業發展路線基本已經確立,你不再能向以前那麼灑脫的看待離職,你也會更緊張自己的晉升機會。你的家庭結構也大致穩固,這就意味著你有更多的家庭責任與經濟負擔。

    所以,在35歲之後,保持學習力是很重要的。你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來幫自己實現良好的學習力:

    在工作中,我們會有各類報表來實現工作進度、質量、結果的評估。而對於我們個人每天的工作努力與執行規劃,可以用手帳來實現。

    1. 你的事務清單

    這份清單可以結合你的工作日報來撰寫。

    每天下班後,將你第二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事項記錄在事務清單中。到了第二天上班的時候,你可以按照實施情況來對事務清單中的安排進行優先順序評估。

    然後就可以高效地開展工作。

    每當有臨時性事務進入時,由於你已經有了當天事務優先順序的評估綱要,你便能更好地安排這些臨時事務的完成時間。

    當你形成了這樣的習慣之後,你會發現,隨著你每天下班後對一天事務的回顧與總結,你對第二天事務安排的準確度會更高,你對工作任務的價值度評估會更精準。

    這十分有利於提高你的工作效能。

    2. 你的讀書清單

    現在職場對技能迭代的要求愈來愈高了,所以,我們不單要在工作中隨時保持學習力,更要在業餘時間充電。

    當你有了更多的知識、技能儲備時,你就不會成為職場的“被殺族”。

    我在週末參加了一個讀書分享會。其中一位做汽車銷售分享的書是:羅馬帝國。他談到了特洛伊,還談到了很多。等他分享完了,旁邊的妹子友善地開玩笑道:“我一句都沒聽懂”。大家鬨堂大笑,因為我們都有些類似地感覺。

    另一位從事金融業的妹子倒是分享了一本《反脆弱力》的書籍。看上去像是心理學的書籍,但實則講的是金融原理,由於涉及一部分的中國經濟發展現狀,這使我們都樂意悉心聆聽。

    你眼下閱讀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就像做汽車銷售的,如果你熟悉羅馬帝國發展史,可能你遇上了一位同上對該文化感興趣的領導或客戶,那麼這對你會產生收益。但這樣的機率較小。

    但如果你花更多的時間去閱讀銷售技能類書籍,或汽配類行業知識,這會在極大機率上對你的工作產生幫助作用。

    就像我現在從事心理諮詢,我的大部分閱讀時間都投入在心理類書籍上。都是同樣的道理。

    當你列出了讀書清單之後,還需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執行力。

    我們往往在購買書籍時,幹勁十足。但等翻開書本時,10頁也未必能堅持讀完。之後,這些書可能就置閒了。

    所以讀書清單的優勢就需要在此時發揮出來。

    你可以在讀書清單中加入打卡、讀書筆記、單次閱讀時間的記錄。這三項都是可以提升你閱讀執行率的好幫手。

    三、你的情緒清單

    你認為哪些人的自控力最強?是身材管理者?還是情緒管理者呢?

    實際上,情緒管理的難度更高。我們常說,情緒是最難琢磨,也是最難處理的。

    當你有了情緒清單後,你就能將你的情緒視覺化。

    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有變化時,你可以將這個變化與觸發這一情緒變化的事件記錄到情緒清單中。

    例如:

    剛才那位被人事經理冷處理,直接給低評,連面談都給省略的吳莉莉,她就在論壇發帖聲討人事經理。

    那麼她的情緒是:憤怒、失望、甚至害怕。

    此時她的情緒是:幸福、高興、興奮

    當你在記錄了一段時間的情緒清單後,你就能夠明顯地看到:

    1. 你的情緒更容易受到什麼事件的影響。

    2. 你對什麼最抗拒。

    3. 什麼會是你發展的阻路石。

    4. 生活中的小確幸

    情緒清單,是個非常好的透過你自己,來了解自己的方式。

    從現在起,挑選一款或幾款適合你的手帳,將自己打造成職場“金鵝”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寶寶學會自己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