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呼吸258
-
2 # 捲髮愛滌生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聊聊吐蕃帝國是怎麼崛起的。
吐蕃是藏族人在雪域高原建立的政權。很多小夥伴覺得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其實不是這樣的,差不多是現在青藏高原地區,包括三部分:安多、康巴、衛藏。
安多藏區是現在的青海、四川西北部和甘肅南部地區,在東北方向,是吐蕃和大唐包括之後的回紇反覆爭奪的地盤;
康巴藏區是現在的西藏東部、四川和雲南的西部,在東南方向,小說《塵埃落定》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衛藏地區才是今天的西藏地區。
青藏高原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吐蕃的地理環境相對獨立。北面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將吐蕃和西域分隔;西面和南面的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將吐蕃和印度平原分隔;東南面有橫斷山脈,只有東北面是吐蕃和第二梯度國家聯絡的通道。
南面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東面的橫斷山脈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再加上縱橫溝壑的地形,導致只有在區域性有大河湖泊的地區才適合人類居住。整個雪域高原形成許多零散的部落。吐蕃——部落關係與周王朝——諸侯國的關係類似,部落具有很大的獨立性,與吐蕃王朝只是合夥人關係。
不過從世界各文明的歷史發展趨勢來看,帝國的建立是發展的必然,區別在於時間和契機出現的早晚。羅馬由共和國到帝國、中國由周王朝到秦帝國、印度由難陀王朝到孔雀帝國。松贊干布的出現成就了吐蕃帝國。
吐蕃的統治者被稱為贊普,就和中原的皇帝一樣。第一任有記載的贊普為松贊干布,這主要是因為,松贊干布推行的文字,之前的歷史由於沒有記載,口口相傳,只能被稱為傳說。
吐蕃帝國的建立需要兩個條件,宗教和官僚系統。
先聊宗教這茬。雪域高原的本土教是苯教,“苯教”是藏文的音譯,和化學沒啥關係。一般本土教都是多神教,畢竟部落和部落之間情況不一樣,有些靠打獵,敬奉土地神,有些靠捕魚,敬奉河神,不過基本上都是薩滿教。
薩滿頭像
各部落依靠苯教維繫凝聚力,由於是多神教,各部落之間也就沒啥精神認同感,有離散的趨向。
如何增強各部落的認同感?松贊干布的對策是推行普世主義的佛教。不過,當時的佛教是印度傳來的小乘佛教,而現在的我們見的比較多的藏傳佛教是小乘佛教和本土薩滿教的結合。
帝國的建立只靠宗教不行,況且宗教也不佔上風。帝國的建立以及正常執行,需要官僚系統的維繫,官僚系統的建立,則需要財政支援和人才支援。
各部落的財政稅收都在部落首領手裡,當然不會上交,上交如何維持自己部落的獨立性和自由度。那帝國錢從哪來?錢從東北方向來。
上文提到,吐蕃和外界的通道是東北方的安多藏區。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通道之一“青海道”就在安多藏區,掌控這條通道,吐蕃就和當時中東的買買提,地中海的熱那亞、威尼斯一樣,富裕,豪橫。贊普們也就有資本和部落抗衡。
官僚制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才從哪來,畢竟松贊干布時期才引入文字,即使有了文字,形成成熟的官僚系統也需要多年的積累。
首先能接觸到文字的是僧侶,於是,吐蕃的官僚中有很多僧官,這種模式和羅馬的政教合一有些許類似。
透過解決財政和人才的問題,官僚系統建立,吐蕃帝國穩定。
高原苦寒的吐蕃,依靠本土的農耕畜牧沒有建立帝國的可能,只有透過安西藏區以及“青海道”來攫取財富,豢養官僚體系,維持帝國運轉。自松贊干布開始,吐蕃為了牢牢控制安多藏區,與大唐、回紇展開一系列爭奪戰,互有勝負。
布達拉宮
吐蕃與大唐打持久戰完全不佔優勢,畢竟大唐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財大氣粗,戰爭後勁遠遠強於吐蕃。小國擊敗大國往往只能透過閃電戰,持久戰的結局就是失敗。唐玄宗的時候,吐蕃就被揍的很慘,辛苦佔領的西域領土丟失之外,安西地區也快保不住。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安史之亂爆發,安西唐軍大部分撤回中原,吐蕃趁勢佔領河西走廊以及西域一部分領土,甚至在唐中後期攻入了長安城,這段時期是吐蕃帝國的高光時期。
唐太宗李世明時期是唐朝疆域最大的時期,主要原因來自唐太宗的人格魅力。
唐太宗深諳草原和中原的遊戲規則,不僅是中原的皇帝,也是草原突厥的“天可汗”,當時的突厥已經歸順唐朝。後來的唐朝皇帝由於遠離草原,不懂草原政治,導致突厥叛亂,最終,唐玄宗透過扶持回紇剿滅突厥,但養虎為患,給唐朝留下強大的回紇。
綜上所述,如果在貞觀時期,完整的唐朝是以包圍姿態面對吐蕃,只要佔據安西藏區,吐蕃帝國自然土崩瓦解。
歷史上吐蕃滅亡就是因為,甘州回紇截流一部分西域運往吐蕃的財寶,導致吐蕃財政危機,官僚體系無法維持,本土部落貴族趁勢獨立,吐蕃帝國瓦解。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讀者喜歡。
回覆列表
貞觀之時,太宗當政,(他是我最喜歡的皇帝,沒有之一)太宗的軍事思想是儘量把戰爭引到對方的國土上進行決戰,儘量不在自己的本土打仗,這樣就不會對本國的經濟生產和人民的生活造成破壞。這有點類似於現今的美國。終太宗一朝,始終如此。太宗時期與吐蕃的衝突取得了勝利,但是衝突規模並不大。此後歷經高宗和武后時期,由於吐蕃的日益強大,戰火開始越過邊界,燃燒到自己的本土上,這就對邊疆州府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高宗,武后時期,對吐蕃的軍事上只能採取守勢。雖然保住了西域,但是青海的全部,四川和新疆的部分地區都控制在吐蕃手裡,安史之亂後,更是控制了隴右和安西,並一度攻破長安!吐蕃疆域達到極致。
唐朝全盛時期雖在玄宗朝,但軍事上的強大,個人認為還是在經歷戰爭磨鍊的百戰之師的太宗時期。但是由於吐蕃這一時期是其歷史上最彪悍的時期,兼之名君各將輩出,又有高原之地利,所以雖然說唐蕃之間時有和親,但仍然戰爭不斷。
如果貞觀時真全力打吐蕃,應該能行。但是,這時期,咱們唐朝旁邊還有一個更牛逼的突厥在觀望,所以太宗是不可能全力打吐蕃的。雖然太宗沒有打吐蕃,但是卻把當時唐朝的最大對手突厥給滅了(雖然說西突厥的滅亡是在太宗逝世後,但突厥的分裂,東突厥的滅亡,西突厥的衰弱主要是太宗在位時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