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男科不難張廣清
-
2 # 語亭
中醫裡一 寒氣指:1 外寒,怕冷,發熱,頭痛,身痛,脈浮等;2 裡寒,嘔逆洩利,脘腹冷痛,食慾不佳;陽氣衰微,陰寒內生,汗出惡寒,口鼻氣冷,下利清谷,脈弦,細,遲。
二 熱氣指: 燥熱煩渴,壯熱神昏,目赤腫痛,大便秘結,疔毒,紅腫高大的毒瘡,脈洪大、數等。
三 溼氣是指: 胸腹痞滿,噁心嘔吐,大便溏薄,口中多涎,舌苔滑白,身倦食少,下肢腫痛、重,發黃脈緩,浮等。
-
3 # 使用者1666452819027579
通俗點講,就是中焦堵塞不通,肝火不能通下,腎水不能上揚,時間長了,就會造成這些症狀,疏肝健脾補腎,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
4 # 正德中醫課堂
八綱中鑑別疾病屬性的兩個綱領。“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實質上“寒熱”是陰陽偏盛偏衰的具體表現。它們的具體症狀,可參閱“寒證”、“熱證”各條。
辨別疾病的屬寒、屬熱,對確定治療有著重大的意義。治法上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是立法處方用藥的重要依據。寒與熱是相對的,但它們之間又是互相聯絡的,有時可以呈現真寒假熱、真熱 假寒或寒熱錯雜等情況,臨證必須注意辨別。 是惡寒發熱症狀的簡稱。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即陰氣盛的表現,故稱其為陰邪。感受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即“陰盛則陽病”。寒邪襲於肌表,衛陽被遏,可見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宜中脾胃,脾陽受損,可見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若心腎陽虛,寒邪直中於少陰,則可見惡寒蜷臥、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精神萎靡、脈微細等症。
體內有熱氣,多是由於陰虛。陰虛之後,身體狀況受到嚴重的影響,就會出現燥熱,為陰虛內熱的表現。同時還會出現消瘦,尿少等。平時要多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熬夜。可以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及藥物。同時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津液。
體內的溼氣太重,可能是因為外部因素引起的。如果經常待在比較潮溼的環境,或者是穿著汗水浸透的衣服在水中工作或者是經常淋雨就會造成外部的溼氣進入到人體當中。
當體內堆積太多的水分形成了“溼氣”分佈在身體各個地方,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比較淺的症狀如筋骨,關節痛。溼氣進入到腸胃會導致消化能力差,大便稀溏。溼氣太重可能是因為飲食問題引起的,長期進食生冷的食物也會導致人體攝入“寒氣”。也有一類中醫中所說的“溼熱”食物,比如說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