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狂想
-
2 # 地下文物看歷史
原則上說這些人穿過無人區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殊,我們現在能看到張騫、法顯、玄奘等人的事蹟,是因為這些人幸運地存活下來,但是在他們之前或者之後,還有很多人走了和他們相同的路線,經歷了相同區域,而沒有回來。所以探險旅行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幸運的就能夠平安無事,不幸運的只能是消失在旅途中。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可以解決旅行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比如說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完全可以解決迷路的問題,還有衛星地圖也可以,儘量避免一些危險區,還有現在的天氣預報也能幫助避開惡劣天氣。不過有一些危險區域,這些現代技術也無法應用,這種情況就要靠經驗或聽天命了。所以旅行探險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沒有充分的預知和準備,很容易出現問題。
-
3 # 阿紫海南
最大的區別。目的不一樣。信念不一致。追求完全不同。張騫、法顯、玄奘都是帶著堅定的信念走向無人區的。
公元前138年即漢建元三年。陝西漢中城固縣人張騫率數百人的使團從長安出發,取道隴西,踏上了通往遙遠西域的征程。此行的目的是為漢朝聯絡大月氏王,以發動對匈奴兩面夾擊的戰爭。
當時漢朝的西部邊界只到現在的甘肅蘭州。張騫剛剛進入匈奴的勢力範圍就被扣留。一扣就是十餘年。期間匈奴一直對其籠絡有加,不僅好酒好飯,而且贈以美麗的胡女為妻。但是,張騫始終念念不忘自己的使命,一直暗中儲存著代表漢使身份的符節。並且終於在漢武帝元光六年即公元前129年,尋機逃脫,歷盡艱辛找到了已經西遷的大月氏人。
張騫在大月氏整整住了一年。使出渾身解數,磨破了嘴皮,也沒有能說服安居樂業的大月氏。無奈之下,只能帶著深深的遺憾。踏上返回長安的路途。為避開匈奴,張騫選擇南路經青海羌人部落返回長安。但是悲慘的事情絕對不會只發生一次,路途中再次被匈奴俘虜。一年以後,方才趁亂逃回長安。張騫使團出發時的數百人,經過13年磨難,返回時僅剩他和副手堂邑父兩人。張騫出使西域直線距離有三千餘公里,大部分都是在無邊無際的荒漠中奔波,沒有為國效力,忠君報國的思想信念支撐他,那是不可能完成這一壯舉的。
玄奘法師(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法師為清正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西行,冒險前往天竺求法。歷經艱辛。
玄奘大師在沙漠中失手打翻了水袋,又找不到水源。一邊念菩薩的名號,一邊朝著沙漠深處前進,五天四夜不曾喝到一滴水,口腹乾焦,頭暈目眩,早就突破了身體的極限。甚至出現多次幻覺。就這樣,他依然帶著“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的信念朝著印度而去。歷時19年取經路,行經110個國家,跋涉5萬餘里。終於取得真經,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法顯大師則是於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以近60歲的高齡(今日已是法定退休年齡),從長安出發西行,經六年才到達印度中部,於此地留學六年,歸程經獅子國(斯里蘭卡)等地,又歷三年方回到中土。
法顯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在這本書中,法顯記載了自己在外15年,歷經30多個國家,行程約4萬里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獲取、抄寫經律典籍的過程。佛教史上每一部經典的獲得與傳譯,都是以生命為代價的。
西域的沙漠無邊無際,沙塵一起,萬物都會蕩然無存。寸草不生的羅布泊上不見飛鳥,下不見走獸。走一兩個月,都看不到人煙,也沒有道路,行者只有沿著前人死在途中的枯骨,摸索前進。行走在這樣一個陌生而恐怖的地區。需要的不僅僅是膽量和智慧,更需要的是無與倫比的信念。張騫、玄奘、法顯的心中就存在著這種信念。有的是家國情懷,有的是對正教的嚮往。他們都心存一種正念,心有大愛,這是挽救黎民百姓,救萬民於水火的大事。與此相比,自己身體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人的生存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你的信念,那個女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存的信念,作為一個大學生,她是肯定知道走向無人區意味著什麼。但她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去了,也許她也是在找尋她的理想吧。但是給他的父母家庭留下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憂傷!與三位古人相比,可能她考慮自己多些吧!
回覆列表
答案:區別還是很大的!
1.古代包括現代的旅行家,進入無人區之前都會有充足的準備,準備了儘量多的食物和水,會找當地的嚮導,確定路線及途中的水源地。
2.旅行家都有良好的體質,有豐富的野外生存技能和經驗,處理一些緊急的突發情況(遇到猛獸及自然災害等),保障自身的安全。
逝世女生去的無人區首先說面積很大,她也是普通人,平時沒有戶外生存的經驗,臨時起意去的可可西里,短時間應該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包括野外生存技能,沒有嚮導及充足的食物和水,面對廣闊的無人區內的猛獸及惡劣的嚴寒及缺氧的環境,準備不足導致殞命也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