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人院裡瘋言瘋語
-
2 # 爆侃生活圈
應該很無趣吧,不過也要根據傳送的內容來區別了,如果你所發的問題大家都不感興趣是,那也只能“呵呵啦”,默默承受這樣的孤獨感吧。
-
3 # 蘇遺桐
人是群居動物,哪怕再小的事也想得到別人的贊同,除了部分大師級人物之外,都是這樣,刷存在感,找價值感。發微信,發動態曬美圖,也是如此,哪怕有人說我是愉悅自己,但不排除,你再告訴別人,我在愉悅自己,到頭來還是想要博得關注。所以當你發了自拍,寫了感悟,卻沒人搭理的時候,就像臺下有觀眾,你一個人在臺上孤獨地表演,卻尷尬地發現觀眾都在自顧自地聊天,多尷尬啊!
頓生一種失落感傷還以為自己不夠好。
大家沒那麼多功夫去關注別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靠這些博得關注關愛,真的太傻了。並且就算你真的還不錯,大家看了也只是會半含酸,沒人願意看見以前和自己一樣的人突然變得遙不可及。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越來越好,真的成為牛嗶的人。
其實,孤獨是與生俱來的,不管多少人關注你,多少人奉承你,欣賞你,那都是一時的,如果你內心不夠充實,本職工作沒做好,想做的事沒有做,你的空虛會一直存在,並且蔓延。
於此,你要做的不是研究大家是不是都這樣,或者為什麼沒人理我,而是,做你該做的事情,學你該學的東西,當你忙碌於自己該做的事,甚至你的夢想時,你會忘記了原來我也空虛過。所以,看完趕緊該幹嘛幹嘛吧,當你夠優秀時,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焦點,加油~
-
4 # 捲髮丫頭
首先,你在社交網路上發表美食、自拍,說明你想讓朋友知道你口頭上不好意思說出來的內種對自己現在所處環境的滿意之處,你想和他們分享,或者讓暗戀的他了解你的日常,你的性格,你的好。
就像做戲一樣,朋友圈空間裡做什麼樣的戲的人都有,把戲看成什麼樣的人也有,有純粹分享的,有故意寫給別人看的,有兩兩互聊得,有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她)過得很好的。那些動不動遇上點芝麻小事就在上面發牢騷的,當然希望大家給他留言點贊,相反,寫給自己看的那部分人就無所謂,一般寫出來都是對自己的內心暗示。
啊,我就想發自拍,再配幾個矯情的文字吧。
-
5 # 楊晨過N2
社交網路之所以被叫做社交網路,想必他一開始就是被設計來用做社交用的,那同時,應該也從側面反映了你的社交圈子和你的社交能力怎麼樣。
-
6 # 暢魚隨心
其實這也沒有,只是每個人的心態不同,做法也不同,理解每個人的做法即可了。
或許是你缺什麼,你就特想在別人面前表現什麼,我覺得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樣可能是掩耳盜鈴,可能是安慰自己。
比如對愛情的患得患失,就會配上當時的心情文字,然後加上襯字的圖片,好比下面這張圖。
-
7 # 電遊風雲
社交網路是一個新興事物(相比整個人類的進化歷程而言),它促使人們能夠跨越地域的進行交流,使很多興趣相投的人能夠隨心所欲的交流,而不至於像以往一樣封閉在一個框架裡。
但很難說這樣對原本穩固的社交環境(指未出現網際網路的時代)的打破是好事,還是壞事。
目前對人們親密關係的研究,一個最重要的結論是【相似性】會促使人們去尋找那些與之相似的人進行交往。隨機分配在一起住宿的大學生,與之相似的人更容易成為朋友,相異的卻很難[1]。網路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它能夠使得許多人在社交網路上找到越來越多的心靈契合的人,網戀、網路社交行為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能夠促使人們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地域的【接近性】。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人們在其生活軌跡中與其他人相交的頻率(我們更容易與我們上班的同事產生更深入的交往,而不是與我們隔壁鎖著門不可見的鄰居)。網路的跨地域性,並沒有解決這種生活本身的互動接近性,我們僅僅是因為興趣聚集在一起,而不是整個生活軌跡的互動。
另一個有些誅心的想法。可能就是,網路交往不具備誕生深層親密感的基礎。Harry Harlow 的鐵絲母猴實驗,第一次證明,也許接觸帶來的溫暖和安慰感是愛重要的元素組成(行為經濟學中有一個更有意思的實驗,是讓侍者嘗試與顧客進行輕微的肢體接觸,帶來小費金額的顯著增加),但網路的跨地域性並不能提供這種肌膚的接觸感。對於許多戀人而言,沒有比枕邊人耳鬢斯磨更幸福的事情了。
接著上面的部分是,網路零散的社交環境——我們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而聚齊在一起,也可能是我們無法誕生親密感的原因。這一點我覺得可以用文化間的對比來說明一下,對美國文化和中國的傳統的社交模式的對比,發現中國文化關係更容易誕生這樣的社交模式,不同人相互依存,相互依賴,他們成為團體的一部分,他們的社交關係更多的發生重疊和交叉;而美華人的社交關係則很少發生這種重疊和交叉,他們更重視個人的獨立性,更少強調對團體的責任。事實上,在東方文化的價值觀下,很多人能夠建立起更加親密和持久的社交關係(當然也可能為這種關係所累)。網路本身產生的這種興趣的獨立性,使得我們很多人產生了類似美國文化下的個人獨立特質。我們的社交模式發生了板結化的轉變,比如我們同樣喜歡唱歌和獲取知識,網路交友模式使得我們將這兩方面的興趣所帶來的社交關係分割了,我們因為唱歌而獲取的社交關係,與獲取知識產生的社交關係,很難發生重疊,也很難產生交叉。我們成為一個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社會這個團體結構的一部分。
這種個人的獨立性,使得我們不必為他人的過失負責,不必為某一部分社交的失敗而懊惱。同樣,它也無法讓我們帶來更多的依賴和持久的支援。這或許是網路之所以無法建立持久的親密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說人們需要接觸帶來的親密感是跨地域的硬傷(也是異地戀的重要阻礙),那麼網路社交帶來的這種板結化,可能是將個人從團體中割離的重要原因。我們對某一個團體缺乏真正的認同感,同樣的,我們也不需要為這個團體負責。在我們父母那個相對封閉的年代裡,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在團體中的形象負責,婚喪嫁娶、鄰里街坊,他們的人際關係更簡單、窄小,也更加可靠。人們對彼此的需要更加迫切,往往缺少某一位成員使得整個團體變得支離破碎。但網路的社交模式卻不是這樣,它更接近自願原則,它的准入門檻更低,但也更不牢固。
最後,我要談的另一個問題,是不是一段深厚的親密感情,大於許多淺薄的感情之和?比如,一段戀人婚姻關係,大於很多酒肉朋友的聚集?我認為是的,而且毫無疑問。真正的親密感所帶的支撐,所帶來的被人需要,和需要別人,那種難以言表的魅力,是很難在單薄的人際關係中得到的。網路也許提供了更多重的興趣和朋友關係,卻很難產生真正持久的親密。
興趣聚集的整體大於各個部分關係之和,1+1<2,也許就是網路社交的真實寫照。
-
8 # 孟可的思想空間
社交網路就是一個視窗,人們可以透過它與外界交流。
但有時也會出現在朋友圈發照片沒人點贊,給好友發訊息居然無一人迴應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真正關係好的好友不夠多,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存在。不過當時確實是挺孤獨寂寞冷的。沒辦法,人生就得面對這些無人喝采的情況。我在這種時侯就選擇做些別的事情,比如出去辦事或在網上看看娛樂節目。一二個小時一會就會過去了,再進入社交網路看看往往就有人回信了。。。
回覆列表
這當然是一件淒涼的事情。
更多的,你發一條狀態,關於“生病”、“失眠”、“心情差”或者“情場職場受挫”,傳達出需要安慰和關心的訊號,但結果是,你曬著自己各種慘,然後果不其然你真的被晾,風乾了憂傷。在冷遇裡,你期待的雪中送炭變成了雪上加霜。
甚至是,你可以在好友A的口中,聽到他調侃你們的共同好友B的悲慘遭遇,這些破事你也知悉,因為B在社交網路上不止一次地抱怨過,但是你去翻找那條內容,底下卻不會見到A的隻言片語的關心。最不幸的,你正在苦熬的事情僅僅變成了他人的談資和笑料。
人海茫茫,真情難覓,感同身受更是難得。
其實深究“求安慰”的行為,無外乎出於兩種動機:缺乏傾訴物件,或者等待某個特定的人。而更深層的是,你可能極度被動(且傲嬌)。當你希望透過說點什麼來釋放自己內心的感情,為什麼不直奔主題地找那個你想傾訴的物件呢?
將自己的糟糕心情公之於眾,是最下等的方法。在種種情況裡,你發現你所做的是無用功,你得到的大多是敷衍的安慰,乃至無動於衷的冷遇——而這些,並不能夠給你帶來些許慰藉。
事實上,如果沒有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好友,將糟糕的心情訴諸他人是一種近乎愚蠢的行為。但你又必須經歷這些,當你三番五次被拒於千里之外,你才能真正地走入自己的內心。我的意思是,你必須明白這些,並且從根源上杜絕這種冷遇。
人生來會以自我為中心,但我們又對此常有誤解,妄圖成為他人的中心。
社交的終極意義,是迴歸真正的自我,因為或遲或早你會發現,你在大部分人心中,其實沒有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