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卓越父母成長營
-
2 # Yn寶貝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膽小,怕事,沒有安全感,極度不自信, 嚴重的會對生活失望。
其實有時我也會對孩子大呼小叫,也會對孩子動手,這要看孩子有沒有犯錯,如果孩子犯錯了,這就要教育,狠狠的教育,但是如果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就需要好好檢討自己,脾氣暴躁的家長可以收斂脾氣,畢竟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
3 # 佳話童心
昨天在學生家長會上正好也提到了這一點,家庭暴力分為很多種,有夫妻之間的、也有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主要有冷暴力、語言暴力、體罰上的暴力。無論是哪一種家庭暴力,受傷害最大的無疑是孩子。
分享幾個事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是演說家》,選手黃莉站在臺上,痛訴了自己從小遭遇母親家庭暴力的經歷。11歲留下的心理陰影,直到38歲,她才敢勇敢地面對,家庭暴力對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以至以後整個人生的成長造成的傷害都是毀滅性的,甚至父母本身的言行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11歲的一個晚上,黃莉在家中第一次親眼目睹父親對母親家暴,更可怕的是,從此她的母親把黃莉當做發洩筒,每一次趁她爸爸不在家便無緣無故的打她。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黃莉產生的不僅是心理陰影,更多的是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這樣?於是她努力工作,憑藉自己的努力為父母買了房子,結果卻是母親離家出走。
揹負了20多年的痛苦,透過心理諮詢師的指點,她才能夠坦然面對,作為最親的人,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從小愛的缺失會造成孩子極度缺少安全感,更別說家暴了。身體的傷痕會很快痊癒,心靈的傷痕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
不僅僅是身體的上的暴力才叫家庭暴力,語言、冷漠、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甚至孩子長大了的無休止地催婚、逼婚,全部都是家庭暴力的體現。
去年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節目《旋風孝子》中,陳喬恩自曝兒時遭受的“棍棒教育”,是給她造成心理陰影、無法和媽媽自然相處的根由。節目裡陳喬恩媽媽淚崩袒露“不知道這樣會傷害你這麼深”。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一個女孩子,獨自打拼在上海,卻不得不把每月收入的大半接濟家裡,幫助不爭氣的哥哥買房、娶妻,還要幫助他收拾各種禍端殘局。父母從未給過她愛,卻不停地壓榨她的每一分價值。甚至來到她在上海與兩個女孩的合租房中,居然說出,真是作孽,你居然在上海住著這麼好的房子?
這種從小對愛和尊重的缺失,造成樊勝美愛慕虛榮的性格,一心想躋身上流社會,自尊心極強,結果卻常常被眼前利益迷失雙眼,上當受騙,得不償失。親情本是美好的東西,而父母對自己過多的索取,讓親情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家暴對孩子的傷害不言而喻,總結一下幾點:
1、 讓孩子心靈有扭曲感,對家庭的信任度、對家長的依賴度都會下降。
2、 如果是大人之間的家庭暴力,孩子身心絕對會有陰影,毫無安全感,逐漸向怪癖或內向或者也向兇殘方向發展。
3、 如果是對孩子本身家庭暴力,那麼孩子將會對整個人世間看的冷淡,對人情世故也沒有親近感, 孩子會從心底厭惡社會、厭惡家庭、厭惡家人,會有逃避、離家出走、不直視人的目光,甚至惶惶度日 、六親不認,還會走上歧途。
4、 最關鍵的是:你生他後,你會後悔他將來因為家庭暴力而擁有的表現;而同時他會後悔來到世間、、、 是否太悲涼?!為人父母,就要對自己、對孩子負責,為何要用家庭暴力來殘殺所有的“情”、“理”?乃至孩子的前程。言傳身教是很關鍵的,即使有偶然的孩子出人頭地,也絕對不會對家庭暴力的主事者有感情。
5、 很多孩子還會因為家庭暴力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無法發揮自己本身的優勢,造成一事無成。
6、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屁股肉多、沒有大的血管和神經,所以,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就打孩子的屁股。而兒科專家卻指出,打孩子屁股除了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外,如果打的位置不對還很容易造成孩子腎周圍血腫、腎出血,更有甚者還會導致孩子癱瘓。 打屁股導致腎衰報道屢見報端。
7、充滿暴力的體罰並不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父母,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需要學習,需要做功課,所以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都擁有著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孩子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沒有權力對孩子實施暴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彼此尊重和理解才是正確的相處方式。
-
4 # 卓的VLOG
危害大致如下三點:
1、一個家庭如果經常發生家庭暴力,必然影響夫妻感情,其結果必然導致家庭破裂,進而傷害孩子的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使孩子感到孤獨無助。
2、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成長。長期生長在暴力環境中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特別是經常捱打捱罵、遭受家暴的孩子,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緒產生恐懼、焦慮、厭世的心理,輕者影響孩子的情緒,使他們感到自卑、孤獨與無助,影響學習和生活,情況嚴重者,會使孩子們離家出走、荒廢學業、自暴自棄,甚至還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社會。
3、經常捱打的孩子,害怕接近家長,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是對還是錯,孩子都會順從。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精神壓抑,學習被動,不願與人交往,為他將來踏入社會留下隱患。還有一部分孩子會產生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甚至用故意搞破壞、搗亂、逃學、離家出走等來與家長對抗。
彌補的措施:
長期遭受家暴,心理受負面影響較大的人是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難以靠自我心理調節、正向積極地人生閱歷去幫到自己。
-
5 # 短精影片匯
1)有暴力情節,但只是情結,沒有暴力行為。有時有人提出讓我打的變態要求,我的回答是:你有病還是我有病啊?
2)蔑視權威,尤其對那種以為自己是父母所以孩子就要聽我的的人極度反感。不過覺得這也算天生的性格了,從小就對壓迫和不公特別敏感。
3)心態不開放,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上,不喜與人交際。
4)脾氣暴躁,喜歡冷嘲熱諷親密關係中的人。但能覺察到這一點,正在努力改。
5)並沒有向暴力和不幸福的婚姻認同。
孩子的心理陰影本身不影響智商。但是要看陰影的程度,達到心理問題的標準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而情緒問題會影響智商的發揮。
-
6 # zero237838355
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第一、看起來不算大的體罰力度,就有可能對孩子的骨骼、臟器造成創傷。比如家長一氣之下拍了一個僅僅兩歲多孩子後腦勺的行為,就非常危險,那可是腦幹所在地,是維持心跳、呼吸的神經中樞!
第二、如果孩子已經6歲多,大部分都開始進入小學了,他們已經能夠明白很多道理,而且自尊心會比之前強很多,很注重自己在同學面前的形象。
如果在這階段當眾打罵孩子,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使得孩子缺乏自信,充滿挫敗感,更甚至會讓孩子變得更多叛逆、更難易管教,就是俗稱的“打皮了”。
第三、濫用體罰不僅會破壞家長與孩子之間親密感情,還容易對孩子心裡產生不良情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利於孩子健康,良好的性格塑造。
第四、習慣性的打罵會讓孩子變得愚笨。孩子都是有靈性的,你一動怒,就把自己的業火引給孩子,就會燒壞孩子的靈性。時間長了,靈性就沒了,孩子會變得愚笨,這輩子的福分也會變得淺薄。
第五、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你衝孩子發的 火,等老了,孩子會還給你。 孩子的成長,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模仿”,模仿父母的行為、語言、習慣,甚至也會模仿父母的脾氣。所以說,壞脾氣也是會遺傳的。
慢慢的,孩子在你一次次的打罵中,就會形成錯誤的認知:“原來,打罵也是愛呀!”
如何彌補呢等你老了,你會發現,原來打罵從來都不是愛,只能說明我們本事有限,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除了打罵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
第一、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影印件出了問題,肯定要從原件裡找原因。
最好、最根本的教育,從來不是要求孩子怎麼樣,而是自己先當好一個榜樣。
第二、少些嘮叨
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把屬於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麼,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所以,要儘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比如,用鬧錶或定時器,來取代你的監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養孩子都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越急越沒有效果。
作為父母,應學會耐下性子來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方式。
回覆列表
就在前幾天在機場候機,看到一個媽媽正在用巴掌和腳,聯合起來制服一個4歲的小男孩,連續的擊打導致小男孩哭都忘記了,他媽媽希望坐端正,一動不動那種。小男孩果然做到了,一動不動坐在哪裡,像一個小木偶,但眼睛裡明顯帶著仇恨。他媽媽還大聲地和周圍人講:“現在越來越犟了,小時候打一下就行了,現在你看我手都打紅了,才坐安穩,以後不懂怎麼辦!”圍觀的人都搖頭,言語裡對這個媽媽表示了不該這樣,但也無計可施,這是她的娃。
孩子不聽話時很多家長都要打罵,可是事與願違,孩子越打越犟,讓家長很是苦惱。那麼為什麼孩子會越打越犟呢?
國外行為學專家研究發現:一見孩子犯錯誤就大發雷霆,大聲訓斥,甚至打罵,這樣重複下去,孩子對訓斥的適應能力就會逐漸提高,天長日久,孩子就 會對一般的訓斥持無所謂的態度。藉助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其腦部結構。結果顯示,兒時長期遭受虐待等傷害越多的人,其腦部海馬區、額葉等主管學習、記憶和情感控制的區域越小。同時,這些人腦部控制恐懼、焦慮等情緒的杏仁體異常活躍。
許多父母這時候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當,而是對越來越犟的孩子採取更嚴厲的訓斥,收效結果仍是甚微。
久遭打罵的孩子不僅會表現得越來越犟,而且還會表現出好說謊、具有攻擊性等不良行為,由於這些孩子內心覺得在家庭內得不到溫暖,因此遇到挫折就會離家出走,甚至被壞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行為醫學專家們透過調查發現,這樣的兒童長大後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諧者較多,他們也不能很好地養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視了自己的下一代。 如此惡性迴圈,將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孩子不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會的希望。父母是開啟兒童心智、品德的第一教師,對兒童心理、行為健康發展影響極大。
為了家庭,為了社會,父母養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
力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之間友好相處為孩子樹立楷模,一個平和良善的家庭氛圍可以產生積極地力量,給孩子以鼓舞;
父母要關心和愛護孩子,和孩子之間建立起相互依賴相互關愛的感情,注意情感交流,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言傳身教才能影響人,暴力體罰絕對不會是教育的正常狀態;
必須有正確的育兒態度,切忌粗暴打罵和無原則的溺愛,這兩者往往是兩個極端,又互相聯絡,有些溺愛過分孩子無法掌控了就開始暴力相向,打服為止,沒有中間地帶過渡;
父母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思想水平,一起在家的時候,多閱讀,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外出旅行、購物,孩子會在更多的體驗中漸漸豐富自己的內心感悟,受到良好的教育。
當然,從法理上說,當下對孩子的暴力體罰本身涉嫌違法,這是另一個層面的事,這裡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