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父親該怎麼做?注:女孩子?
5
回覆列表
  • 1 # 君思我兮不得閒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其實沒必要刻意的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太刻意了也許會弄巧成拙。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但是可能會在某個事件中崩塌。

    對於孩子而言,特別是女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其實自信心,勇氣,創造性,樂於分享等各種好的品質,都是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礎上。

    下面我們來說說關於自信心養成不能做的事,一,不能無緣無故的打罵孩子(特別是女孩),因為她的自信心會在打罵後,委屈中慢慢消失。(注:犯錯有別的方式教育,每個孩子的心裡活動都不同,需要各位家長耐心的發現)特別是如果你冤枉她了,而且還打或者罵了她,然後又不道歉,這是非常危險的,也許慢慢的她會覺得父母不愛她,之後就叛逆,反抗父母,自信心也會被磨光。

    二,帶有侮辱影的語言千萬不能說,孩子應當多鼓勵,讓她覺得你相信她,是她的依靠和後盾。

    三,家長要講信用,要麼不答應,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這是一個關於信任的問題,家長如果對孩子不講信用,哪怕是一點點的小事,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育,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曾經也是小女孩。

    四,永遠不要讓她覺得你們(父母)不喜歡她,特別是在對待她和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我想只要一提你們就都懂的,一是不要老是去比較,二是不要在她面前對別人家的孩子很好而對她奚落數落。知道嗎?你的孩子本來會很有出息,可是被你這樣扼殺掉了。

    五,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陪伴。女孩子沒有父母的陪伴,多半都是自卑的,更別提自信心了。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的丟了翅膀,有的變成了惡魔。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2 # 小白影視圈

    個人認為 從小對小朋友多加鼓勵,經常灌輸正能量,犯錯時不能一概批評,從正面教育。再者,讓他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小家務,然後給予肯定和表揚

  • 3 # 燕子的小屋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可是作為成人的我們非常自信嗎?我想回答可能不太堅定,自信只是我們擅長的方面,並非是事事自信。

    所以培養自信先確定是哪方面的?要自信有這樣一個迴圈,去做事-能做到-被肯定。想要自信那就要去做,能做到之後,有一個正向的反饋,被肯定了,就會更願意做,慢慢的就有了能力,自信也就建立起來了。

  • 4 # 馬冬梅來了_都閃開

    但是轉念一想我卻是個女兒,腦海中過了一下小時候的一系列畫面,經過慎重的考慮感覺自己還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

    父親在心中是個略顯冷酷,對我的弟弟是沒什麼親密接觸的,記憶中也就是弟弟坐在父親的腿上,而我真的是沒有跟父親有過任何(為什麼要用任何,因為我感覺就是沒什麼接觸)肢體上的接觸的!而且是極其嚴厲的,小時候的我不敢大聲說話,不能大聲笑,不能有什麼浮誇行為,父親一旦看見就加以制止,以至於我到現在都是一個極為靦腆的人,我今年28週歲了,見到一些不常見面的親戚都是羞於開口說話的,只在學校的時候還算是比較活潑的!親戚朋友對我的評價就是老實不愛說話,可同學對我的評價就是活潑開朗!反差就是這麼大!而且可能真的是缺乏父親的鼓勵,好像做什麼都是錯的,都沒別家的孩子優秀,慢慢的整個人就越來越懶得跟家裡人開口交流!我這個人骨子裡是個靦腆自卑的人,跟比較好的人講他們根本不信!

    所以建議樓主,孩子做的比較好的時候不要覺得誇讚是沒必要的,也許你的一句誇讚可以給予孩子更大的力量,一點一滴的鑄造他做事的自信心!

    當然孩子做錯的時候也要表現的三觀比較正,該怎樣就是怎樣,不對就是不對,對就是對!

    一定要跟孩子多交流,聽聽他們的想法!我就覺得自己小時候,他們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就是小孩。他們只負責你的衣食起居,精神的交流絲毫沒有!所以我常年在外都很少跟家裡聯絡,因為一小的習慣就是零交流,即便現在知道要跟家人多溝通,感情需要培養,但是鴻溝真不是你想跨越就能跨越的!

  • 5 # 趙小明心理團隊

    在心理學裡面,我們把自信叫做主觀效能感。它是構成一個人各種能力的一個核心要素。簡單的說一個人能不能做到一件事,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真實能力。而更多地取決於自我對自己能力的評估。自信不足,嚴重的會導致無能感,最終導致生活中一系列的失敗,以及染上各種成癮行為。很多父母其實也意識到了孩子的自信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關於如何培養自信各種說法都有。很多不科學的說法混淆了認知,反而讓父母們更加的衝突。那麼下面小明將從心理學角度來給大家談一談自信這件事兒。

    第一,自信與安全感

    人的一生永遠有兩種力量在彼此牽扯。第一種力量是退縮回避,第二種力量是冒險。你可以觀察下在嬰幼兒時期,當孩子安全感充足時,他就會掙脫你的懷抱,要往前爬,甚至想試著走路,假如摔倒或者受挫,嬰幼兒就會立即撲回來撲進你的懷抱。父母需要做的是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當你想回到懷抱,我會在你的後面不離不棄。當你想要脫離懷抱嘗試冒風險,探索世界,我會在你的左右,觀察與保護。度過好了這個階段,孩子最初的安全與信任感就不會有問題,人一生最初的自信就展開了。

    第二,自信與人際關係。當孩子三歲進入幼兒園之後,孩子的自信就開始由最初的安全來源轉化為人際來源。如果孩子在與其他孩子或者其他大人的交往互動中,能夠獲得支援與幫助,而不是受挫與懲罰,那麼孩子就不會覺得與人打交道是一件恐懼的事情,這個階段江蘇利孩子的樂群性等重要心理品質。如果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整個求學階段,都能夠持續地從人際互動中獲得信任與支援,而不是恐懼與人交往,那麼他這一生都不會對人群與人際產生恐懼。有不少孩子會在這個階段受挫或者產生因人際而帶來的不自信。那麼就需要學校家長以及心理專業人士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度過人生重要的人際信任關卡。

    第三。自信與自我能力。我們首先必須承認,當前我們的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著很多偏差。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味的強調答案的正確與否。孩子在持續的學習考試過程中,學到的是對答案的絕對尊崇和服從。這一點最大的影響在於,它影響了一個孩子對自我思考的自信,各種補習班和考試的壓力,又進一步影響了孩子對於自我學習認知事物的信心。簡單的說,過度的強調正確與否的教育,而不是啟發孩子自我認知,自我思考,自我形成概念和想法的教育,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形成了孩子的無能感。似乎世界上只有一種絕對正確的答案,似乎離開了權威的論斷和他人的教學,自己將無法獨立認知世界。

    小明從事成人的心理教育十多年。發現絕大多數城裡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就是沒有自我學習能力。他們不認為自己具有自我學習自我認知的本事。他們把學習的希望寄託於權威和參加各種培訓班。他們高頻度的的學習閱讀各種東西,但由於沒有自我消化和思考領悟的過程,他們總是以書上說的,權威所的,理論說的,作為認知世界的標準。沒有了,自己用客觀真理去認知世界的能力。沒有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常常人云亦云。從十年前學到十年後最後一無所獲。

    小明把這種現象叫做成人的習得性無助。他們總是處於無助的狀態中,總渴望有一個大師,活佛,等等類似的人物去開悟自己。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認為自己擁有獨立學習,獨立思維,獨立認知世界的能力。擅長被別人貼標籤,盲目的認同各種理論說法和論斷。這種不自信,是最大的不自信,嚴重影響了他們自我能力的發揮。而這種不自信恰恰是長年累月的刻板教育培訓出來的典型。

    因此,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需要增強對自我能力的自信培育。無論是現在是一個孩子還是已經錯過了這種訓練的成年人,都應該學著開始對任何一個知識點,對任何一個老師給的教育,都在大腦裡面問幾個問題。比如說,除了老師和書上寫的以外,還沒有另外的其他可能?有沒有和書上所說的相反的情況?如果書上和老師說的是錯的,你能想到什麼?如果讓我來寫這本書或者讓我來當老師,我會怎麼說?

    記住,一個人是否能夠發揮能力,首先取決於是否具有獨立思維,獨立思考,獨立認知世界的能力。做到了這一點,當然就會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 6 # 宣媽閆曉芳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這本書中寫到“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語言上的鼓勵有三種方式:描述性鼓勵“我看到/注意到+孩子的具體行為”感謝式鼓勵“謝謝你+原因”賦權式鼓勵“我相信+給予對方力量的話”!鼓勵的行動工具有:擁抱,特殊時光,日常慣例表,小步前進,手把手訓練,家務活等等都可以給孩子鼓勵!孩子受到鼓勵自然可以培養出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 7 # 笑笑justdoit

    第一,學會誇獎的技巧。一定不能輕易否定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肯定,但是這個肯定也不是隨意的誇,你好棒啊,你真聰明啊,你太美了,這類泛泛類的誇獎,要誇她具體的方面,比如,這件事情你做的比以前好,說明你思考了,思考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第二:要用正面的語言。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兩方面,比如早晨起床很晚,路上遇到堵車,可能前面的車子又很蠻橫的別了一下,不肯讓路,這時候可是試著用理解他的語言面對孩子的質疑,說,也許前面的司機很忙,趕時間,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他一下吧。這種不斷正面引導的語言會讓孩子慢慢形成對他人的理解,也會收穫很多朋友,朋友多了自然也就越來越自信了。

  • 8 # 婷婷9091

    孩子的自信,源於內心的自驅力,源於家長帶給孩子內心力量,內在力量強大的孩子,會更加的自信,有勇氣。

    1.做好和孩子的聯結,多給孩子一些擁抱,比如在起床時,在出門前,在放學後,在睡覺前,在任何你想抱抱他的時候……內心水杯被續滿的孩子,才會有更多的內在力量。

    3.對於孩子做的不足的,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目標或者規則,多引導孩子積極嘗試,而不是恨鐵不成鋼的打壓責備。

    遊戲力是個很好的方式,可以透過遊戲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推薦《遊戲力》這本書。

  • 9 # 劉穎154491021

    自信心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我認為最重要的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對於孩子取得的進步要及時恰當地鼓勵,不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上的進步,這樣更增加了孩子前進的動力。反之,如果對於孩子的進步家長或者老師表示漠然,那麼孩子的自信心肯定會收到打擊。其次,學習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至於一開始就收到打擊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當然,自信心的培養還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性格、環境等等的影響,都要因人而異了。

  • 10 # 陪娃一起成長的媽

    這位爸爸願意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單純從這一點來說,爸爸就值得嘉許和掌聲~~~

    在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感影響著我們整個一聲,一是安全感,二是自我價值感(自信,自尊,自愛)。

    安全感的關鍵期是0-3歲,媽媽有質量的陪伴是這個時期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並且這個階段媽媽在孩子心裡的地位是不容侵犯不容動搖的,是孩子心裡最崇拜的人;自我價值感是在3歲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越來越多的走出家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少,媽媽不再是孩子唯一崇拜的物件,而是慢慢轉向爸爸。爸爸對孩子自信形成的影響會比媽媽更重要,所以這個時候爸爸的陪伴,鼓勵,認同及時了,孩子就會有高自我價值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更自信一些。

    那自信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信形成的一個規律如下:感覺,嘗試,經驗,能力,被肯定,然後形成自信。

    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首先對一件事情有感覺,然後去嘗試著做,做的過程裡積累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不斷的做,反覆的做最終形成一份能力,然後得到外界重要他人的肯定,最終形成自信。

    我們瞭解了自信是如何形成的:做事情,做到,然後肯定,然後形成自信。這樣我們就會有的放矢,知道如何切入去支援孩子了。

    首先,要放手給孩子機會去嘗試自己做事。比如收拾書包,比如自己吃飯,又比如繫鞋帶,又比如孩子大一些自我管理時間能力等等事情,我們是否放手給到了孩子足夠的機會去體驗去嘗試?

    其次,我們自己是否可以慢下來看到孩子的成長。剛才提到,當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去做,去做到的過程裡,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孩子一直在努力,看到孩子取得的進步。

    現在社會節奏比較快,大家工作壓力也比較大,很多爸媽感嘆,啊呀一不留神孩子就長大了。這種狀態下去看見孩子成長的可能性就比較低,所以面對孩子的成長,讓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去看見孩子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變化,才有機會去肯定孩子的進步。

    最後,當我們看到孩子的進步,還要大聲說出來。

    我們是相對含蓄的民族,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是在含蓄中,在誇獎讓我們驕傲的擔心裡默默注視我們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在面對孩子時,也會不自覺的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看到孩子做的好,心裡偷著樂也不會去表達給孩子。

    我們經常說有愛大聲說,是的,當看到孩子的優點時,一定要反饋給孩子。

    讓孩子帶著更好的感覺,更好的去嘗試,積累經驗,然後再肯定,然後更加自信。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自信形成迴路。

    在我梳理自己的過程中,我突然想起來一位朋友和我說過的她小時候的一件事情,當時她大約小學五六年級的樣子,她被班主任選為大隊長,並且給她發了一個象徵身份的袖帶。當她回到家,爸爸看到了,爸爸大聲的告訴她我們不要當什麼大隊長,讓班裡那些男孩子去當吧,還嚴令她給老師退回去。她當時心裡一百個委屈和不情願,到看到爸爸暴怒的臉,她還是選擇了給老師退回去。當她成年後,她去回看這件事情,她起初痛哭流涕,她說事實上她理解爸爸,她知道她從小長的個子高,樣貌也比較好,她爸爸就覺得女孩子出風頭就會不安全,就是學壞。所以爸爸無意中就去到了打壓她的方向,而那麼多年,儘管自己是同學老師眼裡的好學生,領導眼裡的優秀員工,始終她的內心是自卑的,她不敢上臺,不敢在人多的時候說話,遇到一些機會就開始退縮。當她和我說出這些時,她說如果爸爸沒有這些擔心,支援我肯定我去做一些事情,我又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是啊,如果我們是一個能夠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去嘗試,孩子取得成就時為她鼓掌;孩子受挫時和孩子站在一起默默陪伴默默支援孩子,我們的孩子會成長為怎樣一個人呢?

  • 11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一個自信的人會有好的人際關係、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因為她相信自己可以做事、有能力做事。所以會主動參與各種學習和活動中。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一、多體驗、多鼓勵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叫做感覺剝奪實驗,這個實驗是讓被試者失去聽覺、視覺、觸覺等所有的感覺,被試者參與這個實驗,就會得到相應較高的報酬,一開始被試者認為這太容易了,可是實驗不久,被試就開始不適應、無法忍受、有的甚至出現崩潰的狀態。這就說明感覺的體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同時也說明,沒有感覺體驗是多麼殘酷地一件事。可是我們看到很多家長為了減少自己的焦慮感,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健康、害怕被欺負等,就限制孩子,這個不讓做、那個太危險。孩子就失去了體驗的機會。只有體驗,她才有豐富的感受,才能在實踐中成長、成熟。比如一個母親獨自帶領孩子長大,擔心孩子的安危,所以不讓孩子出去玩,經常嚇唬孩子會有怎樣的危險,孩子成了一個膽小懦弱的人,哪裡還會有自信?因為這個母親感覺自己的孩子老實,擔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所以就不讓孩子和其他孩子接觸,每天除了上學就是老老實實揹著書包回家和母親在家裡,一旦孩子在學校有任何事,這位母親馬上趕到學校去處理,生怕孩子被欺負。這個孩子在成長經歷中失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面對矛盾衝突問題、解決問題的體驗和歷練。長大後這個孩子成了一個孤僻、膽小懦弱、自卑 的人。

    二、讓孩子在最近發展區發展

    很多家長拼命讓孩子參加很多課外班、興趣班,盲目跟風。最後一一放棄。比如很多家長讓孩子報奧數班,不是絕對說奧數不好,而是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有一些孩子基礎的數學知識沒有學好,去鑽研奧數,如果學不會,就會產生無助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這就得不償失了。最近發展區是孩子蹦一蹦能夠得著、努力後可以實現的區域,當孩子在最近發展區,實現既定目標就會體驗到成就感,多次成就感的積累就會形成自信的性格特質。

  • 12 # 鵜鶘心理

    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要從家庭走向學校,進而走向社會。他們會從哺育他們的親人走向同伴群體。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你會明顯地覺察到孩子你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盡然不及他們的同伴。有時真得覺得孩子朋友的一聲呼喚比家長苦口婆心的教導來得管用,極端的例子是有的孩子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犧牲自我。基於這個心理特點,家長們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教育你的孩子,更不能一時激動訓斥或批評他們。分析孩子們的心理活動,他們將家長的教育視作為極不尊重他們,內心會受到打擊,這個時期的孩子尤為敏感和脆弱,以前孩子或許是稍微不開心現在就可能是心靈創傷。

    對青春期的孩子可以適當放手。無論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如何,將來他們最終將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在家庭以外接受風風雨雨的考驗。而包括自信心在內的綜合素質是立足於社會的外在技能。身處這個時期的家長們,可能的話可以對孩子適當放手,在生活照顧方面完全可以讓他們自主完成,感情的付出也不用太過親密。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到自由飛翔的時候了。

    適時調整溝通方式。將居高臨下的教育改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指導。或許你會為孩子偶爾的學習成績下降而焦慮,這完全可以理解。這個時期的家長們似乎有必要調整教育方式,從教授型轉化為輔導型,平等尊重地指導比單方面的教育更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與看世界的視角,教會他自己走向世界,放手是必經之路。

  • 13 # 鵜鶘心理陳小康

    自信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在特質,有自信力的人在生活幸福感上要比沒有自信的人高,甚至在成年工作後,收入也會比沒自信的人高。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啊。

    自信的培養很重要的是環境,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而是兒童在發展中不斷與環境互動內化的一種結果。在家長和兒童的互動中,要多給予及時的積極反饋。這種反饋也想當有講究的。比如小孩答對了一道他困惑了很久的數學題,作為家長,你可以說“你回答得很正確!”,但這種反饋方法,只是結果導向,會讓兒童覺得自己的努力不重要,沒有價值。如果家長的反饋是“你真聰明!”或者“你真棒!”,那麼這種表揚的物件就更接近兒童的內在價值,經常收到這種積極反饋的兒童,就會逐漸吸收為自信力,他們會覺得:以前我做成功過,是因為我很棒,那麼這次我努力,也一定會成功。

    第二點,給予孩子充分的自我掌控能力。感到自己有行動權利本身,就會增強自信力。如果家長大大小小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操辦了,那麼孩子從什麼行動中收穫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呢?自己從廚房拿了碗筷,自己寄了鞋帶,都會收穫滿滿的自我掌控力,從這種生活的小事情中,他們滿滿地積累起了成功經驗和“我可以”的自信力。

    最後一點,自信力的培養需要積極的心態。多陪孩子進行遊戲,多去美好的戶外玩耍,鼓勵多和別的小朋友交流,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培養興趣的事情,一個身體健康,內心積極的孩子,更會對自己產生積極的評價,就算當他遇到難題,他也會從過往的積極經驗中找到解決之路。

  • 14 # 夯七婚戀指導

    自信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特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尤為重要。對於父母和老師來講,應該注意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去培養孩子的自信。

    第一:重視成功體驗。所謂成功體驗就是孩子在獲得成功時內心的愉悅感受,成功體驗能夠爭強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驅使他們主動行動並克服困難,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有學者認為,成功體驗能夠促使孩子獲得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從而有利於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能夠促進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創造機會活情境讓孩子體驗更多的成功體驗,並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認識這種感受。

    第二:遊戲、學習和勞動是孩子自信心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父母可以選擇在哪些方面幫助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呢?我認為應該主要從孩子日常活動中,比如遊戲、學習等活動。孩子可以在這些活動中表吸納自己,獲得積極體驗,從而樹立自信心。

    第三:父母要給予積極的評價。作為父母或老師,應該恰當地對孩子的活動進行評價,積極評價有助於孩子積極自我認知的發展。積極自我評價可能會在孩子獲得成功體驗中起到催化劑作用,能夠加速孩子自信心的獲得。

  • 15 # 戶外教育網

    努力做成一件事,做成之後就會有相應的成就感。

    如果以此推論,每一件事情都盡力為之,多次把事情做好的經驗積累在一起,

    小戶,覺得孩子的父親也好、母親也好,都是外在因素,不能直接讓孩子的自信心有所增長;

    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他們自己努力並獲得回報這一迴圈過程之中。

    雖說是愈挫愈勇,但任何人的自信心都無法保證不受到打擊

    所以,孩子若是想增強自信心,那就絕對不能依靠“雞湯”這種一時性的“文字工具”來輔助

    必須依靠孩子親身獲得“成功經驗”。

    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學東西、做事情,其實都是在將未知的、未探索的世界納入到我們已有的經驗之中,這樣一種“建構”認知體系的過程,便是學習。

    假若小戶,作為一個小朋友,能透過自己的探索,用一把鑰匙,開啟一把鎖(當然,如此簡單的事情,可能小戶做起來並不順利),但我透過自己的觀察、探索、嘗試,把這件事情做好了。

    那麼,小戶就多了一項“生活技能”,我會了幾千種生活小技巧的話,那麼是不是面對此類的生活場景就更加自信了呢?

    同樣,題主所說的女孩子的自信哪裡來?也不一定、也不可能全然來臨於容顏、家境等天生的東西。

    透過,自己去某一領域的深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併為自己的生活不斷去做挑戰、不斷成就自己的格局

    在汗水與進取之中,她們怎麼可能不愈加自信呢?

    自信,不是空想、空等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做事情做出來的。
  • 16 # 暖心理

    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想從兩個層面上去描述。首先是一些方法性的,注重具體措施的。比如對於孩子,一般來說,我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是不吝嗇讚美的。比如孩子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都是願意給予鼓勵誇獎的。比如:“你好棒!”,“你真厲害!”之類的。一個願意給予更多鼓勵與完美的父母所養育出來的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是比隔三差五指責孩子“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的父母所養育出來的孩子的自信心是要強的。但是一對父母只會對孩子的行為報以簡單的“你真棒!”和一對能夠對孩子進行“立體誇獎”的父母所培養出來的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不同的。比如孩子擺了一個積木房子,想讓父母來看看,父母感知到了孩子的期待,於是誇孩子:“你真棒!”和父母告知到了孩子的期待,於是圍著孩子搭得積木房子轉了三圈,看了又看,最後眼睛一亮,說:“你搭得積木房子真好看,五顏六色的,還有三層,你真棒!”兩者對比,肯定是後者的效果要更好的,更能立體地託舉起孩子的自信心的。然後是人格層面的。比起用怎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而言很重要的應該是父母本身是個怎樣的人。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無趣的人。哪怕他能按照“正確的反應”去做,所散發出來的味道也是不對的。所以,做一個有趣的父母,對孩子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 17 #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當一個在大學任職的教授在講臺上給他的學生講述自己正在上三年級的孩子,因為對程式設計的熱愛獲得無數相關獎項時,他為自己孩子而產生的自豪感溢於言表。

    她說:“9歲的兒子,學程式設計一個月,就能夠編寫類似《植物大戰殭屍》的遊戲,甚至還會偷偷修改後臺數據來碾壓老媽,會程式設計的孩子太可怕了。”

    今天的話題是關於“程式設計”嗎?不,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自卑與自信是怎麼產生的。

    在今年世界之星青少年Golf錦標賽上,劉國樑的女兒劉宇婕喜提世界冠軍,並用流利的英文發表了獲獎感言,揚言自己的夢想就是超越世界冠軍的爸爸。

    女兒第一次得到世界冠軍,比他的老爸早了整整9年,這其中除了女兒的努力外,更離不開父母的薰陶。

    在心理學上,自信是孩子對自身能力與價值的客觀認識,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更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熱播電影《芳華》中,何小萍是典型的沒有自信的人,她從小缺乏父愛、母愛,性格自卑、內向而隱忍。

    她到了部隊以後,不被戰友接納,除了男主劉峰之外,其他人都不願意接近她。

    由於長期處於這種環境,她變得更加自卑。一個從小沒有被尊重過的孩子,自然對自己的一切都不存在認同感,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物,這也就產生了自卑心理。

    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自卑,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經透過對上百個家庭的孩子進行調研,發現那些長大後消極自卑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教育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孩子們長大後的悲劇往往是因為不合理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孩子的自卑心理是如何產生的?下面這些錯誤的家庭教育,如果有“中招”的家長們,請一定要及時改正。

    經常數落孩子

    經常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不懂得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喜歡將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

    “你怎麼這麼笨,鄰居家孩子比你強多了!”“你學習怎麼這麼差?”“你為什麼一點都不努力?”……這一句句數落,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家孩子好。

    家長的過高期望

    很多家長因為自身性格要強的原因,也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期待,即使日常生活中很少批評孩子,也會從言行舉止當中向孩子傳遞著自己的高期待、嚴要求,這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在無意中追求完美極致,給自己定下高標準的習慣。

    但是,一旦孩子達不到父母或自己的要求,就會把失敗的原因歸咎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能力不足,長期如此也就產生了自卑的心理。

    家長的過分保護

    孩子在孩童時期對於事物都極具好奇心,喜歡嘗試,敢於探索。

    而很多家長會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過分保護,不讓他觸碰更多的外界事物,使孩子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導致孩子長大以後缺乏獨立性格,難以融入集體,遭遇困難時總是期望大人的幫助,變成生活的低能孩子。

    想要孩子擺脫自卑心理,充滿自信,需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也要不吝嗇對孩子進行誇讚與表揚。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都是對孩子自身表現的一種認可,是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的重要一環。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鼓勵引導孩子獨立生活、獨立思考,讓他相信能自己做好任何事情,找到自己的答案和價值。

    父母一味地幫忙代勞,一手包辦,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喪失潛在的動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穿鞋穿襪子等,在孩子獨立完成這些事情時,也不要忘記誇讚他“真棒”。

    建立信任感

    孩子需要的不是過分的保護,而是你相信他能做好這件事的放手與信任。過分保護不是避免危險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教會孩子如何掌握技能,正確面對危險。

    如果孩子想要嘗試幫忙擦桌子、切東西,家長們也不要極力阻止,家長們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在孩子旁邊做指導,避免孩子遇到危險。

    呵護創造力

    跳水坑、在牆上畫畫,不是搞破壞,而是在探索世界。孩子身上最寶貴的,就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探索力和創造力,請家長不要把孩子的這些潛力都扼殺在搖籃裡。

    勇於挑戰困難

    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當孩子面對陌生的困境時,家長們要鼓勵他不斷嘗試,這會比強迫更有作用,要告訴孩子:勇敢戰勝昨天的恐懼是今天的成功。

    有界限的自由

    不管是貼歪的照片還是散落的玩具,隨心所欲佈置自己的小天地是孩子對生活的熱情和喜愛的表現。

    家長們應該給孩子適度的自由,讓孩子既有機會自我想象與發揮,又懂得遊刃有餘不越界。

    慎用懲罰,善於獎勵

    每天嘮叨著催促孩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反而是變相地提醒孩子故意叛逆。家長們不妨多給孩子一句誇獎進步的讚美,帶來的效果勝過十句嘮叨催促。

    增強責任心

    孩子總會無意間做錯事情,比如打碎花瓶、弄髒地板,孩子選擇逃避責任不外乎是害怕家長的責備。因此,家長不如多一份理解與包容,讓孩子擁有承擔責任、敢於認錯的勇氣。

    重視過程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即使孩子偶爾失利,比如學習成績不好、演講講得不好,繪畫畫得不好,家長們也不要一味地指責與謾罵,而是要多加鼓勵和關愛。

    一句肯定的鼓勵,是對孩子努力最好的犒賞,是孩子堅持奮鬥的動力。

    教育孩子保持樂觀的心態

    事物都有兩面性,就像孩子喜歡吃的甜甜圈,樂觀的孩子覺得甜味可口,悲觀的孩子卻只看到了甜甜圈中間的大洞。

    家長要讓孩子懂得保持樂觀堅強的心態,這也將是孩子人生最大的財富。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因此,自信的孩子,註定能夠走出更遠的路,見到更多的風景。

    孩子的自信需要家長的肯定,孩子的自卑也源自於家長的一味否定。請家長們尊重孩子的天性,懂得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自信成為孩子最堅實的鎧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比亞迪刀片電池針刺測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