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概念提出的目的?概念代表的意義?已知的經濟、法律、政治所構架的社會體系是否正趨向完美契合現行的經濟學框架?
7
回覆列表
  • 1 # 小四川東東哥

    看過權威的解釋,但說真的不是完全能理解透,就按自已的認知說說吧,GDP大意是反應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社會經濟活動和勞務生產的經濟價值總和,它較全面反應這一國家和地區經濟總量的增減,人均的高低,社會的髮型狀況等。

    經濟學本質就是研究整個社會活動中與經濟相關事件內在本質、因果、速度、方向等等,從而達到掌控,指引等效果的一門複雜學科。

  • 2 # 癸博士

    一、GDP

    1、概念

    2、意義

    如果要判斷一個人在經濟上是否成功,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低(新增的)。富二代享受的是祖輩的已有財產(已有的),這個不在成功的範疇。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一國的整體經濟。當要判斷某個國家是經濟富裕還是貧窮時,要看人們口袋裡有多少錢。這正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作用。沒有GDP這個發明,我們就無法進行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比較;貧窮與富裕的比較;我們無法瞭解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快還是慢,是需要刺激還是需要控制。

    GDP同時衡量兩件事:經濟中所有人的總收入和用於經濟中物品與勞務產量的總支出。

    由於GDP是一個綜合性指標,能夠相對全面反映一個國家新增加的財富,因此被公認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較好指標。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說:“GDP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3、反思

    由於經濟的複雜性,GDP並不能反映一個國家的全部經濟情況,例如汙染企業增加了產能,被統計進入GDP當中,但是同時導致生態惡化,人們壽命減少等,後期環境治理需要花費更大代價,這都不在GDP的統計範疇。顯然GDP並不是一個最佳指標。一些修正的GDP概念不斷被提出,例如綠色GDP等。

    二、《經濟學》的本質

    經濟學就是研究人如何在有限的資源配置下實現最大的配置效率,通俗來講就是在複雜的環境下人如何抉擇。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裡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傳統經濟人為了研究便利,做了一個經濟人的假設,即人是理性的,可以獲得完全的資訊,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可以做出最有利自己的決定。在現實中,這個假設完全不符合現實,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盲從的,對世界一知半解的普通人。

    行為經濟學正在興起和發展中。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獲得,他正是行為經濟學的領軍人物。理查德·泰勒先生為代表的行為經濟學學者,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經濟學的研究,從而可以讓經濟學的研究物件由經濟人變成了非理性的經濟主體,從而修正了傳統經濟學中關於理性、自立、完全資訊、效用最大化等一些基本假設的問題,從而讓經濟學的市場解釋能力得到了大的提高,這一切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於對於人的認識更加地深刻。

    如果把政治考慮其中,由於黨派之爭,為了選票,政治的混亂會導致現實的經濟嚴重偏離理論界的經濟學框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血不足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