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投網

    買買買~

    華為,作為國內手機“一哥”,最近走的一直都是向高階旗艦手機路線。

    近日,一篇流出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公司IRB(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改進方向彙報會上的講話顯示,任正非要求華為也要重視低端手機。

    任正非稱,“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華為也要做低端機,我們的老產品沉澱下來可能就是做低端機”。

    的確,目前的華為,無論是定位時尚的P系列,還是主打商務的Mate系列,售價均在3000元以上,儘管這定價要低於海外市場,但與國內其他手機相比仍然是較貴的。

    儘管華為也有定位千元機市場的暢享系列,但在入門級市場上,相較於競爭對手的產品,華為的產品在價效比方面就顯得有點競爭力不足。

    任正非的這番話,意味著在不斷突破價格天花板之後,華為將重新重視低端手機市場。

    追溯到2015年,華為釋出Mate S和Mate 8,逐步站穩高階市場的那一年,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曾明確表示,華為正在放棄低端市場,將透過吸引更多的高階消費者和向國際市場擴張。

    然而,僅僅兩年,從放棄到重視,華為終端策略轉變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華為終端現在的目標是要超越三星做全球市場第一。

    在Mate 10釋出會上,華為終端CEO餘承東表示,前三季度華為手機發貨量達到1.12億臺,發貨量同比增長19%。過去的一個季度出貨量已經超越蘋果,全球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中國市場份額持續保持第一。

    餘承東曾經說過,華為要 “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從目前華為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一目標已經實現了一半。華為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就是超越三星,達到全球份額第一。

    華為在高階市場已經站穩腳跟,但也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更大的突破,想靠Mate 10超越 Galaxy Note8 和 iPhone X 還有些不現實,那麼華為想衝擊全球份額第一的寶座,就只能效仿三星,透過大規模鋪貨 ,發力低端市場。

    你對華為手機有什麼瞭解嗎?華為手機分為哪幾個檔次,都以什麼為代表?

    華為最初分出了四個系列,D P G Y,檔次由高到低。

    D2之後,D系列再無新品,華為也明白了自己盲目主攻高階根本沒戲,後來榮耀獨立,低端交給榮耀做,Y系列也就不需要做了。現在只剩P和G系列。

    Mate7的成功算是個意外,因為Mate系列是華為一個主打大屏的分支。而且是6寸的大螢幕,在兩年前,5寸螢幕都算是大螢幕,更別說6寸了,所以6寸螢幕華為完全是做著吸引小眾群體的,也沒以為能夠做大。結果後面的發展有點出人意料,螢幕越來越大,5.5寸甚至都能成為主流,超高屏佔比的6寸的Mate7螢幕在很多人看來也不是大的不能讓人接受,加上當時蘋果引領的指紋識別金屬機身的潮流,安卓機裡面能具備這兩個元素的高階機只此一款,結果就火了。

    正如大家所見,現在Mate系列也成為了華為高階形象的一個招牌了,華為也就順理成章,出了個筆記本都叫Matebook了。

    P系列則一直堅持了下來,口號是主打外觀和拍照,實際上也是這麼做的,而且做的也挺好。

    G系列存在感較低,算是主打外觀設計吧,別的就沒什麼特色了,總之就是一款主打線下的中端機,主要目標群體也是對於手機不甚瞭解的中年群體。

    還有一個麥芒系列,這是跟電信合作的一個分支,有自己的logo,出的機型都是電信機,口碑不錯,但是隨著全網通的就行,麥芒系列現在的定位也有點尷尬了。

    榮耀系列本身的定位是主打中低端的,跟小米肛正面的一線戰鬥員,戰鬥力經過兩年的洗禮也是非常驚人,中端機機型均有不少爆款,雖然設計元素可能不夠,但是有不錯的價效比和質價比,非常適合預算不高的群體。

  • 2 # kenwrry

    華為低端機本來就有,只不過價格定得高罷了。就像s3時期的三星,高階機對比同期不錯但價格也高,然後弄一堆一千多兩千的低端機,銷量上來了,然而高價低配也導致口碑急劇下滑,三星卡慢成了那時候人們第一印象。華為mate7的成功後也越來越膨脹,越來越不厚道了。 所以再說一句,華為低端機早已存在,只不過別人明確地用紅米魅藍來區分,而華為魚目混珠地讓低端機也出現在1500~2500裡

  • 3 # 凡鐵3

    我雷總早就說過,不要用產品的價格去定義高階和低端,高階機不應該是高價格而是高效能,同樣低端機未必不能有好效能。這就是米粉想說的華為所謂的高階低端。身邊有不少同事用華為mate系列,3個美腿7,2個美腿8。針對這兩款機子,我想說效能平平,價格不低,螢幕硬傷,到處亮斑。

  • 4 # 媒體訓練營

    任正非這句話是從華為手機市場戰略性上思考的,雖然很多人都不認同窮人這個說法。這個詞本身就有一種貶義,從一個企業家嘴裡講出來,會讓人覺得敏感,畢竟現在要講富強。這可能只是大佬講話語言上的不嚴謹,但其對於低端機市場仍存在利潤空間的感知是沒錯的。至於會有多少人願意買低端手機,這個只能從資料分析了。

    在過去的第三季度,據極光大資料的統計顯示,在中國整體智慧手機整體出貨量中,價格在1000—1999元和2000-2999元區間的智慧手機分別佔到了整體出貨量的34.7%和22.8%,二者合計為57.5%,可以說這兩個價格區間段是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的主力,也是華為和OV爭奪的焦點,小米則是在0-999元這個低價區間段佔比最高。在中國市場上,手機追求“價效比”已成為常態。

    由資料可以發現,國內市場銷量前三的品牌,在1000-1999元價格段,華為、OPPO和vivo佔各自整體出貨量的比例分別為40.5%、42.9%和52.1%,勉強算是與OV勢均力敵;在2000-2999元價格段,分別為16.4%、40.4%和32.7%,華為則明顯處於OV下風。

    從重點品牌暢銷機型的圖表可以看出,中國產手機品牌銷量最好的機型不是那些三四千元的主力旗艦,反而是在中低端機型。對於中國產品牌來說,面對實力雄厚的蘋果、三星,不能以“質價比”取勝,只能走在“價效比”這條路上。近年不少品牌嘗試走向高階市場,但實際表現不怎麼成功,最有代表的錘子就是一直不敢釋出旗艦機型,原因就是在高階市場吃不開,只好拿堅果Pro系列續命。

    繼續說回華為,在國內市場上,做中低端機型與OV拉不開差距,在利潤上,華為與對手陷入了膠著的狀態,OV緊咬不放。在低端市場上,小米在國內、印度市場上一直有很不錯的銷量。高階市場上,蘋果、三星旗艦機的價格穩中有升,尤其是蘋果更是直接將自己iPhoneX的價格鎖定在了萬元左右,使得華為高階機在價格上也陷入了膠著狀態,即不僅與自己此前的旗艦機價格相比沒有增加,與對手的旗艦機相比,價格差也相差甚大(例如Mate10 Pro的價格與iPhoneX的價差達到了5000元)。

    華為手機在高階和中端市場陷入與對手的膠著而已經產生疲態,甚至隨時被對手反超,在低端(主要是千元以下)手機市場的膠著,也已經讓華為感受到了切實的威脅,有其是曾經是華為最大對手的小米的“滿血復活”。小米的逆襲不僅是國內市場的認可,其在印度的全面勝利可以給其它品牌一記重拳。當然華為在海外佈局多年,如今想要重新在低端市場與友商角逐,也是有、清掃能力的。除了印度,巴西也是不錯的市場,相信願意為低端機掏腰包的人還不少呢。

  • 5 # 王亦飄零久

    我覺得如果在千元以內的低端機價位的話,建議題主不要選擇華為手機。華為的銷售方向是主打中高階機型。就比如現在很火的華為mate20pro。 給出了一個令人乍舌的高價,因為安卓機給如此高的價格實屬少見。

    華為有一個低端價位的品牌是榮耀系列,但是它的價格仍然比小米的紅米系列和魅族的這些低端價位要高很多。 千元機以內的話,建議提出去考慮一下紅米系列。

    畢竟小米經歷了這麼多年,靠的就是價效比。所以在價效比方面,我覺得小米的紅米系列會更令人滿意一些。 你們覺得呢?

  • 6 # 科技只說事實

    恕我直言,榮耀的低端機就很一般了,華為的低端機有點搞笑!榮耀去年的8X感覺還不錯,今年的20i簡直辣眼睛!

    以華為最新的華為低端機舉例,華為暢享9s!華為暢享9S搭載了麒麟710晶片,採用6.21英寸TFT lcd螢幕,前置800萬,後置2400萬主攝+16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200萬畫素景深鏡頭,電池容量為3400mAh+10W充電頭。京東好評率只有96%!4+128GB版本售價為1699元!

    就簡單的對比紅米note7pro!採用高通驍龍675處理器,4000mAh電池+18W快充,康寧大猩猩玻璃,拍照方面IMX586感測器,4800萬加500萬畫素,前置1300萬畫素!6+128GB只要1599元!

    說白了,紅米在拍照、效能、材質方面全部吊打華為,結果還比你便宜!華為低端機純粹是給那些不懂手機的線下使用者準備的!低端機寧願買ov也別選華為!

  • 7 # 媒體訓練營

    縱觀整個手機市場,我們不難發現,高中低的消費人群都有,而像小米魅族等手機廠商已經開始在全線的佈局,所以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千元左右的高性價比機型。從去年下半年的資料顯示,小米在低端機型的銷量上要佔有更大的優勢,而華為低端機型的銷量並沒有小米多,從這個上面來看,小米似乎已經在低端機市場上佔有主導位置,其實從中國的消費群體來看,雖然說有錢的人也不少,但是低消費的人群也很多,抓住低消費人群其實也相當於佔據了很大的市場,所以這塊肉誰都想來嘗一口,而且此前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也表示,“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

    而在低端市場給隊友最大壓力的應該就是小米了,一向追求價效比的小米,在低端機上並沒有少發力,所以導致有很多次的狂歡節小米的銷量總是最多的。針對印度的市場,小米同樣是採取了這樣的低端機戰略,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因為經濟的問題,大家的購買能力並不是特別強,所以低端機型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相當合理的。雖然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已經躋身了手機市場的第一梯隊,但是高階機型在銷量上並沒有超過蘋果三星這些老牌廠商,所以華為在低端機型上要發力也是非常符合情理的。

    除此之外,華為做低端機型,可以有更多機會入駐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特別是印度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小米等中中國產手機廠商在東南亞就已經獲得不錯的成功,華為怎麼會讓他們獨享這塊大蛋糕呢。W

  • 8 # 帆辰科技

    華為手機是目前中中國產手機中,唯一在高階市場中站穩腳跟的手機廠商,雖然說高階手機市場的利潤一直都是非常高的,但是除了高階手機市場之外,還是低端手機市場,其實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廣袤的市場,任正非先生也表示說,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的都是普通人。所以華為手機也開始重視起來這個低端手機的市場,那麼話說回來,如果華為做低端手機,大家都願意買嗎?

    華為其實真正做的是通訊行業的,可以說在目前華為都是通訊行業的巨頭,遠超愛立信等之類的通訊公司,而華為手機只是華為所有業務中的一部分而已,在華為之前做手機,其實做的都是運營商的補貼機,但是自從餘承東上臺之後,開始了大刀闊斧般的改革,制定了華為走高階路線的戰略,所有華為有mate系列和p系列這兩個主打的系列,而是華為真正在高階市場站穩腳跟的還是華為mate7這款產品,使得華為在手機界中樹立了高階手機的形象。

    那麼如果說華為開始做低端手機的話,效果究竟如何呢?華為手機的低端機我也曾經使用過一部,給我的體驗並不是很好,首先是系統方面的一些問題,比如說系統長時間的比給升級,我用過的手機發,剛買回來的時候,每個月還有升級,但是半年以後,基本上升級就沒戲了,還有就是華為低端手機的硬體配置都比較低,比如說現在的華為低端手機的處理器一般都是使用麒麟659處理器,而這款處理器的實際效能可能還不如驍龍625的水平呢,而且低端機不論手機手機的螢幕材質還是快閃記憶體之類的,都是很一般的器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什麼湖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