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音淡
-
2 #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唐末黃巢起義之後,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中國開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所謂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週五個政權。其中比較有名的事件,一是石敬瑭引契丹軍滅後晉。一是後周柴榮崛起,繼而後周又被趙匡胤篡奪,也就是黃橋兵變。
公元979年,宋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五代十國時期正式結束。
事實上,中原政權不論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還是在宋早期,對於少數民族政權至少是平分秋色的,多數時候是有優勢的。甚至於一些少數民族政權完全是拼盡全力脫離中原政權,還湊巧趕上中原內鬥,才能夠立足的。
比如說西夏,它的前身是歸屬中原政權統率的定難軍。再比如交趾,也就是後來的越南,它的前身則是歸屬中原政權統帥的靜海軍。
趙氏兄弟基本統一全國之後,由於連年征戰,徒弟荒蕪,經濟凋敝,百姓厭戰情緒很高。再加上契丹所奪走的燕雲十六州雖然地大,但物產貧瘠。於是趙宋政權選擇了先修養聲息。這並不意味著此時趙宋政權的軍事力量不如契丹人,而是後勤補給完全不足以支撐趙宋政權繼續打仗。
宋朝軍隊的軍事實力其實是很強的,由於宋朝經濟發達,軍械技術領先全世界,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不論是冷兵器的冶煉技術還是熱兵器的研發應用,宋朝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但是之所以在實戰上的表現極其糟糕,一是因為趙匡胤對於黃橋舊事的恐懼,所以弄出了以文御武,強幹弱枝,從中喻等嚴格限制地方軍事力量的制度,二是趙光義自詡軍略無雙搞出來的陣圖制度,使得軍隊僵化,失去主觀能動性和應變能力。因此,才表現感覺上比較糟糕。
即便如此,事實上在北宋末年,宋朝在與金軍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鬥中,除了中央直接指揮的戰鬥以及敵我力量對比過於懸殊的情況下,至少也是五五開,甚至多數還能佔據優勢。
至於蒙古人,完全就是一個純粹的戰鬥民族,所有的科技點數全點到了戰爭上。蒙古人從成吉思汗崛起之後,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還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攻城技術。本來就各自為戰,中央還盡出叛徒,奸臣和讀書讀傻了的腐儒,這樣的指揮中樞怎麼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儘管南宋被元滅了國,但要說中原政權被少數民族吊打也實在太過絕對。元朝存續了多久?也不過98年,這比任何一個大一統的漢人政權都短。況且,明朝建立的過程中,不也是在對著蒙古人亂打,蒙古人不也毫無還手之力嗎?
等到朱棣篡位之後,更是打得北方少數民族屁都不敢放一個,動輒也是幾十萬人的屠殺。這怎麼能叫五代之後,中原王朝就被少數民族政權吊打呢?
時間線推到明朝末年,吏治腐敗,經濟崩潰,邊軍沒有餉銀還缺衣少食少裝備,超過半數的邊軍生活質量甚至還不如乞丐。即便如此,黃臺吉折騰了幾十年也沒能進得了中原腹地。要不是崇禎原地作死,李自成掀了大明最後一塊遮羞布,吳三桂又落井下石,也不會造成清軍一瀉千里,冰消雪融一般的強大印象。
事實上,不論是元滅宋,還是清滅明,根本都是中原王朝內部腐化導致的,這是封建制度的根本弊病,你將它放在封建時代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如此,這是不可抗的客觀規律。
綜上,要說五代之後中原王朝被少數民族政權吊打,是太過絕對的。歷史從來都是一分為二地去看,一邊倒的思想是錯誤的。
-
3 # 狐羊樹
五代十國時代社會思想處於極度混亂,為搶奪政權攻城殺戮,上下兇殘成為常態,在文化教育主流思想傳播被中斷,漢族難以發揮自己教化的優勢,在統治方面處於弱勢。
而在冷兵器時代,少數民族數野蠻無度,騎馬射箭優於漢族,在武裝勢力方面尤其馬匹質和量強於漢族武裝!
所以被少數民族吊打
-
4 # 飛奔而來的橙子
說實話,你這個問題有些問題。中原王朝被吊打是常有的事,並不只是在五代以後才出現的,另外,少數民族的稱呼也不準確,應該成為遊牧民族。這個問題的問法應該是為什麼農耕民族往往是被遊牧民族吊打。
農耕民族被遊牧民族吊打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自從農耕與遊牧分開以後,兩者之間的戰爭就沒有間斷過。中國出現過多少次遊牧民族的入侵就不必多說了,真的是數不勝數,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一直到清朝。
而在西歐,最典型的就是蠻族入侵羅馬。五賢帝時期是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正是在這一時期蠻族大量從北方進入羅馬境內,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
只是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歐洲的日耳曼人開始農耕,歐洲的遊牧民族才消失不見的。
但日耳曼各部落轉為農耕以後,又被從東方來的匈奴人吊打,阿提拉現在還出現在好萊塢的許多影視劇中。後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一直打到東歐也是人盡皆知的事。
在印度、中東和埃及,這種現象也一直出現。印度不用說,印度額歷史就是一部被征服的歷史,雅利安人最先征服了印度,在英國殖民之前的莫臥兒帝國也是突厥人建立的。而在中東,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不斷。這一部分我不太熟悉,就不再多說。
總的來看,以吳於廑先生的看法,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有三次大的衝擊,“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開始,由北方來的以戰車為武裝的各個部族對古代亞歐大陸整個農耕世界的入侵;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直到公元七世紀結束的,具有騎兵優勢的北方遊牧或半遊牧部族對農耕世界的衝擊;公元十三世紀出現的,主要是蒙古人及大量突掀人對東亞、中亞、南亞、西亞、東歐和中歐的範圍最廣的入侵。”(吳於廑《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三次大沖擊對於歷史成為世界史的作用及其歷史限度》,《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第218頁。)
我對吳於廑先生的觀點還是比較認同的。所以說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衝擊在亞歐大陸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我們只關注到中國,有些事情就很難搞明白。
-
5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這和中原王朝實行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在古代科技不發達,但是國家的領土面積和現在不相上下,有的甚至還比現在大,為了維護這麼大的疆域的安定,唐朝以前的朝廷都是給予了離得中央比較遠的地方政府很大的自治權。
這些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的調動當地的資源,和當地的豪紳們組成聯盟,抵禦入侵的其他外族的人,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尾大不掉,唐朝的藩鎮割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鑑於唐朝的前車之鑑,趙匡胤在建立宋朝的時候,搞了一個杯酒釋兵權的活動,從此之後,中原王朝文官系統變的龐大,武將開始不受重視,雖然這樣使得地方的實力削弱,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這也造成了軍隊戰鬥力的下降。唐代以後,國家開始重文輕武,中原地區的尚武之風不再,大家都開始學習起文化知識來,越來越文弱,軍事素養也跟著弱了下來,要知道在唐朝以前,中原地區民風尚武,就是文人也不是很弱,比如李白,人家還是一個劍術高手呢。
還有一點就是重要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一旦此處的屏障丟失,農耕文明的大片平原就無法再阻擋遊牧民族的鐵騎,同時也再也無險可收。中原文明只能用士兵的身體,來阻擋遊牧民主的騎兵衝擊。使得中原王朝的步兵要在平原上面對少數民族的騎兵,可以說是劣勢加劣勢。要知道,燕雲地區在相當長段時間,都是中原文明的主要兵力來源。因此宋朝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不但在經濟領域損失慘重,同樣的,也失去了大量的優良勞動力和兵源。
-
6 # 沒事閒拉呱
題主好!
這裡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中原王朝”即是農耕的漢民族政權;“少數民族政權”即是遊牧、漁獵的北方政權。引言至於為什麼中原王朝多被少數民族政權吊打,其實原因就是,中原王朝軍事能力的變弱,少數民族政權軍事能力的增強,是此消彼長的過程。
一、中原王朝軍事能力變弱的原因;
二、少數民族政權軍事能力增強的原因。
中原王朝軍事能力變弱的原因1.人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戰爭的主宰者是人,所以決定戰爭勝負不只是軍事力量,更是人心。
在戰爭中,士兵的主觀能動效能不能發揮就是人心向背的最主要體現。軍隊的戰鬥力的下降。首先就要找戰爭中“人”的因素。
由於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權逐漸嚴重,朝廷清明度下降,造成人心盡失,軍隊戰鬥力下降。
2.制度是決定軍事力量的因素
安史之亂之前,唐朝實行均田制,每個士兵都有自己的土地,家庭都很富庶。在這個基礎上實行府兵制,也就是徵兵制。所以這個時期的軍隊戰鬥力強。
安史之亂之後,土地兼併嚴重,只得實行募兵制,造成了藩鎮割據現象,宋朝就因此立國。所以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為了鞏固皇權,首先就改變了這將官專兵的現象。
宋朝採取強幹弱枝的方法,使京城中央禁軍與地方駐軍保持均衡狀態,以此"內外相維"。更是利用更戍法,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宋朝軍人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非常低下,因此軍隊人才也嚴重匱乏。
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恢復兵將一體的做法,實行衛所與軍戶結合制度。
但衛所軍屯制是士兵身份世襲。隨著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和土地兼併,軍屯區的土地被藩王侵奪,軍人被權貴拉去做雜役。因此,衛所士兵逃亡嚴重,軍屯制名存實亡。
因此,沒有一個好的社會制度,什麼樣的兵制都改變不了軍隊戰鬥力下降的局面,在少數民族政權面前,只能喪權辱國。
少數民族政權軍事能力增強的原因1.生產力的發展改變社會制度
安史之亂之後,北方少數民族開始由部落制、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開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封建制度開始健全。
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產工具、軍事裝備也有了質的飛躍。
2.氣候的變化決定人類歷史走向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中國的氣候進入了持續一千年的降溫期。氣候的變化直接導致人口的遷徙。
中原王朝開始天災不斷,造成了社會動盪不定,抵禦外族入侵能力減弱。而北方少數民族生存條件也逐漸嚴峻。為了生存競爭,激烈地鬥爭使得部落能夠迅速兼併成統一的政權,然後南下尋找更合適的生存環境。
結束語總之,從歷史大的角度來看,中原王朝的戰鬥力是呈下降趨勢的。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政權至多能統治北中國而已;而到了五代之後,草原、漁獵民族卻能從統治北中國進而統治全中國。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
7 # 心向青山
事實上,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遊牧民族吊打農耕民族是常態。而具體到中國五代之後,則源於宋朝對唐末的矯枉過正和政治體制的超前發展。
1,農耕時代,擊敗遊牧民族需要名將和勇氣
我們常常津津樂道於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李靖、蘇定方擊敗突厥,但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並非常態,而是由於國力的積累和獎勵軍功。漢朝軍功可以封侯,唐朝軍功可以出將入相。
漢朝軍力的強大使其在黃巾之亂中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唐朝則在安史之亂後進入藩鎮割據的時代,漢唐皆亡於四分五裂。
漢亡之後,晉朝經歷短暫的統一便陷入了五胡亂華的境地;唐亡之後,宋朝如何能夠避免重蹈覆轍呢?這是擺在趙氏兄弟眼前最重要的問題。
2、宋朝的矯枉過正
唐亡於藩鎮,於是宋朝便開始對節度使進行收權和分權。
設知州奪節度使的權力
趙匡胤在滅國的過程中,在各州設立通判,由京官充任,牽制節度使。之後又命節度使只負責其駐地所在州的政事,其餘各州由中央派出文官任“權知軍州事”,簡稱知州。
知州的出現,使節度使權力降到了一州,之後節度使又變成了榮譽虛銜,並不赴任。而知州則由中央文官三年一換,完全由中央控制。
設諸路轉運司奪節度使財權
唐末,節度使完全掌控地方的軍政大權,與土皇帝無異。宋朝不僅在中央設三司使奪宰相的財權,還設立轉運司代表中央掌控地方財政。
將天下精兵加入禁軍
趙氏兄弟將天下的精兵幾乎全部徵入禁軍,由中央統一掌握,而地方則只剩老弱殘兵,是為“廂軍”。與唐朝不同,禁軍“守內虛外”,也就是宋初的20萬禁軍,中央駐10萬,地方總共10萬,並經常更換駐地。
分割軍權
樞密院掌軍政,但只有調兵權,並不直接掌管軍隊。
平時掌控軍隊的是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或“三帥”。史載:
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對於軍權的分割,這還不是全部,因為日常統兵與戰時統兵又不是同一批人。三衙僅僅是日常統兵,而一旦戰事起,率軍打仗之人大宋官家是要另行委派的,打完仗後軍隊再還給三衙。
從此,將無常兵,兵無常帥,軍隊再無造反的能力,而隨之而來的便是戰鬥力的急劇下降,即使經濟再強大也無可奈何!
3、超前的文官政治
宋朝的大興科舉和任用文官,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官集團,這本身是社會的進步,但未免過於超前。
以文抑武,不僅降低了武將的地位,還使當兵成為“賤業”,這與漢唐時期的獎勵軍功完全不同。
冷兵器時代,面對遊牧民族,農耕民族並無克敵制勝的法寶,唯有名將和勇氣,而這兩點恰恰是文官政治所最缺少的。
科舉和文官政治使中央王朝內部比漢唐時期更為穩定,但也導致了五代之後中原王朝再無能力完全壓制遊牧民族。
-
8 # 2月31DAY
人類由自然中來,卻以征服者自詡,熟不知,千百年裡,從石塊到核彈,戰爭的實質與雞犬之爭同理,都是在廝殺爭奪中邁向進化。羅馬踩在地中海諸民族的屍首上打造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亞歷山大運用馬其頓方陣殺出了泛希臘時代。13億中佔12億人口的唯一非少數民族,難道是靠著儒家那套“仁義禮智信”不息至今?成王敗寇,屍骸遍野。真相永遠是血淋淋的存在,勝者留下的不只是父系染色體,甚至以史為刀 拿筆為劍。斷敵香火後滅敵於無形,征服土地的同時收割敗族的靈魂。
反華者,動眥崖山之後 甲午之後,用其瞎眼無腦之斷章取義文,在網路上大肆犬哮。歸根結底,華獅睜眼,令無數西洋買辦以及其主人膽戰心驚,21世紀以來造世主的秘密不再為盎格魯掌握。中國崛起,西方未憂之前竟傷其家犬自尊,實在另在下哭笑不得。或許,受益於往昔崇洋之逆流,爬行類生物尚有一息之地。但隨著有識之士日益增多,終有一天,恐其犬言只能隨葬愛之輩,在QQ空間的陰暗角落,哄騙些心智未全之徒!
我們先祖,在來到華夏大陸創造“泱泱中華”時,面對的是一個高山大海的迷宮以及列國林立的世界。五大語系的劃分僅是粗略的計算,或許 在那個荒蠻年代 東亞大陸上最多的人種並不一定是黃種人。
但自從我們背井離鄉,出走中原起。人種大煉爐的東亞被釜底抽薪,一碗原本多材多汁的火鍋被徹底熬成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純牛奶,在這血雨腥風的五千年裡,西方從列國林立演變成國中有國,華人則從山海經寫到了百家姓。
在從山海經到百家姓的文學持續繁榮下,我們的祖先不僅佔據最肥沃的土地與河流,將地盤擴張至現有技術的極限。更超越了地理條件的限制,打造了世界獨有的朝代更替式“大一統”格局。要知道,在文明誕生的初期 地理環境的影響對文明是決定性的,能將高原 盆地 草原 平原 各類文明凝聚於“大一統”的體系內,本身就代表了那個時代極致的武力。
放眼世界,地理之複雜無出中國,統一之長久也無過中國,人類歷史真正做到跨地理單元的帝國,無非 羅馬 亞力山大 蒙古 寥寥幾家,然而那些快餐式的征服在史書上看起來爽氣痛快,但曇花一現的精彩 卻改變不了長久的歷史,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差點連不列顛島主都做不成,成吉思汗的子孫連祖墳都給中國當成重點保護單位來賣門票了。
極致武力,不是一時的刀光劍影,而是萬年的源遠流長。
-
9 # 國禽樂園
從神話傳說和社會潛意識裡或許能找到答案。
牛郎織女天河配,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透過自己努力迎娶仙女,上天星君是自己爭取來的,強調個人努力和朋友幫助。之後,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動天,仙女下嫁。強調克己復禮,行為合乎社會規範,等待社會認同。
當社會外向征服性總體減弱時,人們的個人努力必然要讓位於遵守社會規範,不給別人添麻煩。
周處除三害的大男人少了,吹簫引鳳的自我實現大團圓少了。梁山伯祝英臺,許仙白娘子柔弱的,悲劇性形象成為社會主流潛意識。
-
10 # 回憶待在記憶的角落裡
因為五代消耗了有限的國力,北宋王朝為了防止五代十國割據再出現,改變了國家策略,重文輕武,又失去了河套平原——漢族的養馬地。到了南宋偏安一隅,自身難保。元朝蒙古人建立的,到了明朝, 雖然趕走了蒙古人,但蒙古人退居漠北,建立北元,雖多此次北伐成功,但只是讓蒙古分裂,朱棣之後的皇帝,一改國策,不在親征漠北採取和談,又放棄了安南和改變遼東策略。之後二十幾歲皇帝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三大營精銳消耗殆盡。雖有嘉靖和萬曆中興,但還是改不了什麼局面。終被女真人奪取了江山,建立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
-
11 # 正雋
這得追溯到唐朝末年,由於藩鎮割據,各路軍閥競相殘殺,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從朱溫代唐而立,建立梁朝起,先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交替建立滅亡,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幾十年。總共五代不及百年。而這一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部落,恰好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得以發展壯大。再者經過這麼長的戰亂,上到統治者下到離民百姓,都想擁有一個安穩的環境。所以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透過杯酒釋兵權削弱了武將的兵權,所以在有宋一朝,不斷受到少數民族政權的侵犯,而統治者為了避免刀兵相見,大部分採取議和納貢達到息兵罷戰。這也是為什麼宋朝在歷史上達到空前繁榮的原因。這也是導致北宋滅亡與南宋羸弱的原因。
-
12 # 西山講歷史
五代以後,中原王朝被吊打,也就是漢族王朝被吊打,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的,在五代以後,漢族王朝再也沒有士族了,那些傳承千年的大家族全部被消滅,官僚階層全部由科舉考試上來計程車子擔任。科舉是一個歷史進步,但是士族被消滅絕對是當時中原王朝的一大損失。
這些家族能傳承千年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這些士族內部會有大量的藏書和從政治國的技巧代代相傳,這是靠科舉考上來計程車子們沒法比擬的。科舉考上來計程車子沒有根基和靠山,只能選擇效忠皇帝,所以在五代以後,皇帝的權力無限集中。這種皇帝獨裁體制使得皇帝更關注鞏固自己的權力和享樂,而且國內沒有制約他的勢力,整個國家的前途全部落在了皇帝一個人的身上,只要皇帝不合格,國家就很容易陷入混亂。而且為了保持皇權,明朝的朱元璋還把整個國家都固定死了,導致國家喪失了活力。
如果士族還存在的話,由於士族的制約,皇帝會受到來自官僚階層和貴族們的督促,讓皇帝不能亂來。而且每一個士族都是一個小的國家核心,士族為了保持優勢,會不斷尋求壯大的途徑,這樣國家就有了不斷對外探索的動力。如果士族能延續到明朝,這些士族為了經濟利益估計會自己去搞大航海。
第二個原因就是在五代以後,中國的武德不興,武人受到了壓制,越往後武將的地位越低,不但低於文官,連太監都不如,國家防備武將像防賊一樣。這樣下來的結果自然是民族一流的人才沒人願意再從事武將這個工作,到了明朝以後,武將普遍文盲化,根本不能承擔對外開拓的責任,宋明的體制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產生像霍去病那樣的人物。
五代十國是個大亂世,各方武將憑藉武力在中華大地上翻雲覆雨,所以宋太祖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後,就開始全方位壓制武將,透過各種機制消弱武將的權力,並且從文化上羞辱武將,讓人覺得當兵是一件丟人的事,所有那個時候有這樣一句俗語——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正是漢民族對於武人的持續矮化和醜化,讓民族的一流人才都不願意從事武將這個職業,而且整個國家也不支援武將,所以在五代以後漢民族經常被少數民族吊打。靠考試和寫文章是不可能抵抗騎兵和馬刀的。
第三個原因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五代以後,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都積極漢化,積極學習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和經驗。長期以來,漢民族能壓制少數民族,就是因為漢民族掌握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比如冶鐵鍛造兵器和各種先進的軍隊戰法。
在五代以後,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不斷學習漢族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在加上他們本民族自身尚武的長處,所以在五代以後開始吊打漢王朝。在宋代的時候,少數民族政權還只能和漢王朝形成對立割據,到了蒙古人時期,漢王朝就開始被吊打,直到最後演化出滿清,可以一直統治整個中國兩百多年,並且不斷對外擴張,佔領了很多漢王朝都從來沒佔領過的土地。
一個又尚武又愛學習先進文化的民族肯定是生機勃勃的,一個只會寫文章裹小腳的民族肯定暮氣沉沉,所以在五代以後,漢王朝不斷被吊打。
-
1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個題目很大、影響的因素也很多。雖然從五代後中原王朝面對少數民族政權不佔優勢,但是如果說被吊打就有點太誇張了。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從五代以後,中原王朝的血性、悍勇乃至大局觀都有明顯削弱。五代之前中原王朝既有兩漢時代“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者之音,又有唐朝的兩滅突厥、勒石燕然的漢家功勳。但是從兩宋開始到大明,被唐末藩鎮嚇得過度恐慌採取了過激反應的政策-以文馭武。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層面,中原王朝自我放逐、小富即安的心態、儒家文化的畸形發展影響、經濟中心南移、北方草原政權生態的變更等等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下文我們做一下詳細闡述:
從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開始到五代,藩鎮割據的武人徹底喪失了千百年來積累的信用。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朝義滅史思明;藩鎮一言不合就要挾唐王朝。五代的梁唐晉漢周的政權更迭都源於武將的政變,即便是十國中最強大的南唐也是篡奪的楊吳政權。我們在對宋、明以文馭武政策痛恨的同時,是否考慮過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呢?千百年來無數將士用鮮血和悍勇和忠誠贏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和擁護,但是被唐末五代短短百餘年的毫無底線的武人亂政擊得粉碎。如果說五代之後中原王朝與草原政權攻守態勢逆轉,這就是原因之一。
兩宋、明朝以文馭武格局有限,顯然缺乏進取心:兩宋花錢買平安(歲幣),明朝主動自廢武功縮在長城以內搞什麼天朝上國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建立的大宋,在統一以後立刻搞了“杯酒釋兵權”過渡到集權模式。古代戰爭本就是武將的專業,但是以文馭武的國策就是不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鑑於藩鎮的危害可以對武將擅權做一些制度上的制約,但是矯枉過正的結果就是走了另外一個極端。所以兩宋對北方的遼、金、夏、蒙古等政權戰爭中,基本上敗多勝少被迫花錢買平安(歲幣)。兩宋的統治者只要能過小日子,太祖、太宗收復幽雲的祖訓基本上就停留在口頭上。
明朝基本上屬於虎頭蛇尾: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時期的大明絕對有盛世跡象,但是很快就演變成兩宋以文馭武的翻版。在文人吹捧的仁宣盛世時停止了下西洋、奴兒干都司也萎縮嚴重,這是格局的問題。甚至對於生死大敵的漠北草原也放任不聞不問長達十餘年,也先帶領瓦剌統一蒙古後立刻讓大明嚐到了自釀的苦果。土木堡之變大明元氣大傷、由盛轉衰,大明和蒙古的攻守態勢易手。大明雖然有“不稱臣、不不納貢”的強硬,但是在中後期無法改變與兩宋一樣積貧積弱的國情。一飲一啄,皆有定數。
沒有收復西域、喪失漠北的大明,本質上和大宋沒有什麼區別。之前縱橫撰文反覆強調過東北和西域的重要性,大明王朝雖然沒有收復西域但是好歹還有東北的奴兒干都司。不但物資和軍隊可以透過遼西走廊完成主次威懾力量的轉換,而且可以從側面牽制草原勢力、壓縮草原的戰略縱深從而減輕正面北方的壓力。但是到明朝中後期努爾幹都市形同虛設,東北不但沒有起到側面牽制漠北的作用反而早就了後金的崛起。這絕對是明朝的失誤,是嚴重缺乏全域性視野的後果。
經濟中心南移也是造成中原王朝趨於保守不敵草原政權的原因之一五代之前中原王朝的經濟重心一直是北方的黃河流域,秦漢隋唐的統一過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再此之前中原王朝的統一模式是從關中崛起後征戰關東,然後依託北方強大的經濟實力南下一統中原。即便是三國時代,曹魏也憑藉佔據富庶的北方形成對蜀漢、東吳的碾壓。北方與草原接壤,在不斷抵禦草原入侵過程中形成了精銳、彪悍的軍隊。中原王朝依託北方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彪悍軍隊才能屢屢擊敗草原政權,完成北逐大漠勒石燕然的壯舉。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由於北方戰亂頻仍,而南方經過東吳、東晉、南朝數百年的開發逐漸形成王朝的經濟重心。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不在是中原王朝經營的唯一重點。兩宋、大明的重點一直是南方,如果不是明成祖朱棣遷都燕京估計大明的都城也不會改變。所以宋、明除了王朝初期的幾個君主外,基本上一遇到困難就想南撤短尾求生。所以南宋割讓了淮河以北的所有領土給金國,明朝從遷都開始就保留了兩京制就是底氣不足的表現。
在北方是經濟重心的秦漢隋唐時代丟掉了北方几乎意味著亡國,所以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擊敗草原政權的入侵。而經濟重心南移後中原王朝心裡就有底,一旦遇到艱難的情況很難鼓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從這個層面來說,經濟重心南逸動也是五代後中原王朝區於保守不敵草原政權的原因之一。
草原文明對於中原文化不斷的消化吸收和民族融合,草原政權減小了與中原王朝實力的差距從契丹建立的政權就開始不斷學習中原文化,從改變單一的遊牧生活開始逐漸有了定居生活。從遼、金、蒙古、後金等政權跨越長城佔據部分中原開始文明逐漸進步,農耕、金屬冶煉、戰法、民族融合等等都讓草原政權脫離了傳統的遊牧政權的特性。所以草原政權兼具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特性,已經有了不遜色中原王朝的實力。。文明的進步和融合帶來就是更加強大,儒家文化治國帶來的先進的生產力加上嫻熟弓馬騎射的鐵騎成為草原政權更加強大的原因之一。
當一個文明主動學習別人的優勢又意味著具備了強大的基礎,當年趙武靈王學習胡服騎射造就了趙國的強大。而漢唐對於匈奴、突厥的征伐也是才用了草原騎兵善用的騎兵長途奔襲,才能做到突襲的斬首行動。
小結:
從五代以後中原王朝逐漸衰弱的原因很多:以文馭武國策的執行、小富即安的心態、儒家文化的畸形發展、經濟重心南移等等。而與此同時北方草原政權在不斷吸收農政政權文化,從治國理念到戰法、攻城方式、武器升級、佔據北方等等變的異常強大。此消彼長之下,中原王朝對待草原政權上大多處於劣勢。
-
14 # 龍羽尋青簡
五代之後,為何中原王朝被少數民族政權吊打?
從古至今,中原王朝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便時常威脅中原統治。特別是唐朝之後,少數民族政權更是愈發強大,甚至相繼建立元清兩大國家和遼金等一系列政權。那麼,為何從五代以後,中原王朝經常被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征服?
少數民族政權的制度革新!一個政權要想穩定發展,並且最終強大,其背後必定需要一個適宜的制度!從上古開始,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的鬥爭便從未停止。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既有封馬居胥、勒石燕然的戰績,也有白馬之圍、五胡亂華地慘案。但從五代之後,少數民族政權在很長時間內佔據戰略優勢,時刻威脅著中原王朝的統治。究其原因,很大原因便是因為少數民族政權所進行的制度革新。
儘管大唐盛世留下了璀璨光彩,但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而此時的北方草原,契丹則建立起了統一而強大的遊牧民族政權。這也是自西晉滅亡後,中原地區再次出現的大分裂。中原地區的各路軍閥們,為了取得優勢,紛紛放棄自己的底線。特別是石敬塘,公元九百三十六年,後晉石敬塘將燕雲十六州地區割讓給契丹,導致從此中原地區屏障盡失。
對於契丹來說,原本屬於中原王朝的燕雲十六州,成為草原政權進行制度封建化改革的平臺。契丹人根據自身的特點,創造了“二元制”的帝國遼國,從此遼國成為帶有鮮明封建特色的遊牧民族帝國。至於遼國之後的金國、西夏、蒙古和滿清,也基本沿襲了一定的套路,在結合少數民族自身特點的同時,建立適宜發展的制度。
一個政權有著遊牧民族的強悍戰鬥力,同時又有中原王朝制度的強大組織能力,這樣的政權,絕對是中原王朝的強勁對手!和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拓拔王朝的漢化不同,遼金蒙古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在學習中原文明的同時,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說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在金世宗完顏雍時期,金國才開始了全盤漢化的過程,在此之前,特別是海陵王遷都燕京之前,金國實施的,也是二元制的政體。
其後的蒙古,則是對漢文化淺嘗輒止,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而到了明末,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吸取了遼金夏蒙的不足,在漢化上做到了張弛有度,所以享國時間最長!正是在制度上完成了革新,使得少數民族與中原王朝在制度上沒有了代差,甚至還有優勢,所以中原王朝難以招架!
少數民族政權的武器進步!影響戰爭的因素,對少數民族政權來說,除了在制度層面進行的革新之外,在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武器技術上的進步,也極為重要。唐朝一度征服了包括漠北在內的遼闊疆域,這使得唐朝的先進制度得以源源不斷地向被征服地輸出,但在制度輸出的同時,各種中原王朝的先進技術也得以不斷輸出。曾經臣服於大唐的政權,很多受到了唐朝先進文化的影響,比如說吐蕃,透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幾次和親,為吐蕃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包括糧食種子,而這些東西則幫助吐蕃成為更加強大的政權,當然也因此對對唐朝產生更大的威脅!
唐朝後期,曾經臣服於大唐的少數民族政權要麼滅亡,要麼自立山頭,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割據勢力,而大唐的制度輸出和技術技術轉讓卻為少數民族政權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甚至傳到西方的造紙術,也是在怛羅斯之戰失敗後,被俘虜的工匠帶到阿拉伯的!對於少數民族,特別是漠北的民族來說,騎兵是橫掃天下的根本,所以馬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不斷的戰爭中,馬鐙伴隨著戰爭的進行輸入北方,在幫助遊牧民族造就更加強大的騎兵,特別是唐朝以後,馬鐙下草原騎兵更是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除了馬鐙,火藥也是著名的大殺器。最早關於火藥應用於軍事的記載是楊行密攻打南昌城時用火箭燒燬龍沙門,史稱“豫章飛火”。而後,火藥開始隨著少數民族的不斷南下成為遊牧民族的重要火力來源。特別是13世紀初,蒙古大軍大舉西征,當時的蒙古軍隊中大量裝備火銃等火炮類武器。隨之黑火藥技術傳入阿拉伯,被稱為“中國雪”!正是由於少數民族政權在技術上的巨大進步,導致少兩者之間沒有武器代差,又因為草原政權具有強大的騎兵,因此才導致中原王朝被少數民族政權不斷擊敗。
中原王朝的自毀長城,尚武之風的喪失!面對少數民族政權的更替與強大,中原王朝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反而採取了諸多限制軍隊發展的措施。因此,與擁有著技術進步與制度革新的少數民族政權相比,中原王朝不免有些實力不足。
五代十國戰亂結束之際,有感於武將當國的混亂,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決定將這股風氣扼殺在自己這裡,因此採取重文輕武的發展策略,並行了“以文制武”的改革。在收回武將權力的同時,趙匡胤又大力推行分權,導致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軍隊戰鬥力不斷下降!不僅如此,趙匡胤還改革科舉,拔高文臣地位,擴大科舉的錄取人數,導致文官勢力空前龐大。北宋中期以後,文臣勢力甚至可以影響皇權。而在文官制度的籠罩下,北宋的軍事主官卻是由文官來擔任,宦官來監軍,至於武將,基本就是先鋒和戰將的角色。由於文官大多對軍隊不熟悉,導致軍隊難以形成凝聚力,軍隊素質也難以提高。儘管對武將的限制消除了武將們割據造反的基礎,但是卻也同時斬斷了中原王朝的血性!從此宋朝的戰鬥力越來越低,終宋一朝,真正擁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屈指可數。
文人誤國,在宋明兩朝文人對軍隊戰鬥力的影響不可謂巨大。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宋明兩朝難以崛起,而且對領土觀念甚至淡薄到超乎想象。面對大理,趙匡胤一個“宋揮玉斧”就徹底告別了雲南地區,而從明宣宗開始,明朝也大量放棄了邊疆土地,包括奴兒干都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等。沒有邊緣領土就意味著沒有戰略縱深,意味著在遊牧民族的衝擊下中原王朝的生存力更弱,所以宋明兩朝最後全部被遊牧民族徹底消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導致軍事方面的薄弱的重要原因便是徵兵制度的變化。在古代,徵兵制度下從軍是不用給士兵付工資的,也就是義務當兵,包括當兵所需的必需品也是需要自己準備,比如花木蘭替父從軍時便是如此。而在募兵制度下,這些東西是需要國家支付的,這對國家財政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支出。無論何時,沒有足夠錢財的情況下是沒法打仗的。在徵兵制下,很多軍隊是“戰時為兵,平時為農”,國家不需要白養很多士兵,而募兵制卻是一日為兵,終生為兵,國家需要用大量的財力來養這些士兵。
在徵兵制之下,成年的男人是有當兵的義務的,國家會定期的對這些人進行軍事訓練,相當於全民皆兵,因而老百姓對報名參軍有著強烈的意識,對報名參軍、保家衛國的認可程度很高。而在募兵制下,將強迫參軍變為自願參軍,很多人就不願去參軍,民間的尚武之風也就大大削弱。也正是因此,實行徵兵制的秦、漢、唐等,可以使舉國之力去對抗少數民族,而到宋朝之後,軍隊大都採用募兵制,不僅消耗了大量的國力,而且沒有了“全民皆兵”的基礎,加之宋朝重文抑武、以文統武的思想,使得軍隊戰鬥力極其弱。民富國窮,對外軍越來越弱。而此時的少數民族政權政權,比如在宋之後的金、元、清,所採取的依然依舊是徵兵制,全民皆兵,“戰時為兵,平時為民”。在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的戰爭成本便大大大於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成本。
綜上所述,五代之後,由於制度的革新與技術的進步,少數民族的戰鬥力越來越強,而中原王朝由於自我閹割的錯誤政策,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弱,此消彼長,中原王朝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戰勝少數民族政權!
-
15 # 文史墨客
一、五代以後的那些朝代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這是幾乎人人能背下來的中國歷史朝代歌,五代之後,中原王朝主要也就是宋、元、明、清四個朝代了,但是在整個中華大地上,並不是只有這些王朝單獨存在,而是同時有許多其他政權並存。那麼,這幾個朝代被少數民族政權“吊打”的情況如何呢?
二、宋朝
宋朝奪取政權與其他朝代略有不同,算是和平政變過來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奪了後周政權,然後便開始了北宋和南宋長達319年的統治。宋朝給我們的整體印象就是軟弱,雖然文化發達,貿易開放,但就是富而不強,周圍西夏、契丹、金國、元等等遊牧民族王朝對宋朝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而宋朝似乎倒也不在乎,該交歲幣交歲幣,該納貢納貢,這與自古中原王朝的“天下”觀真是大相徑庭。
我們常常把打不過的問題歸結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文化戰鬥力之間的對比,什麼騎兵厲害之類的,在肉搏的時代,只要不是機械化對冷兵器,例如傳說中波蘭騎兵用刀砍德軍坦克,其實這種優勢很容易被抹平,例如,長槍、弓箭本身就是騎兵的剋星,如果長達7米的長槍或是鋒利剛硬的磨刀列陣,騎兵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所以,所謂戰鬥力的直接比較,在戰術層面或是某一次戰鬥中的分析中才有意義。
例如宋朝和西夏的戰爭中,其實是經歷了一個宋朝逐漸翻盤的過程,例如在范仲淹時期,採取淺攻進築戰略,同西夏進入了對峙階段,宋哲宗親政以後,元符元年十一月,宋軍打趴西夏,完全佔領橫山,以橫山北之的沙漠及黃河與西夏為界,佔據了地理優勢,西夏喪失了賴以耕牧的良田牧場、膏腴之地,從此一蹶不振,反而向宋朝主動求和。徽宗時期,宋軍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又攻克了西夏橫山之地,此役使得西夏面臨亡國之危,最終向宋朝表示臣服。
還有一種觀點一直被人所詬病——重文輕武或是以文抑武,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不應當作為一個原因。為什麼呢?重文輕武、以文抑武不是廢武,這是一種制度設計,目的是為了防止武官做大,割據一方,在結構上採取軍政分權,管軍的沒錢,有錢的不管軍,在級別上,行伍出生最高只到副樞密使,不能做正的,這又是一種行政管轄制度,不能將其作為武力值打折的原因。否則的話,那乾脆不要軍隊得了,統治者不是傻瓜。戰鬥力下降是因為武備廢弛,制度執行不好,這就是為什麼南宋時期同樣以文抑武,出現了岳飛、韓世忠等特別能打的人和軍隊,因為常打,武備興建,但是岳飛呢,最高也就到了副樞密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的職位。
綜合以上分析,宋朝被少數民族欺負的原因,不是所謂的以文抑武,也不是小富即安,或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北宋軟弱,根源在於後晉的開創者石敬瑭,他把北方的要塞全都送給了契丹,北宋北方几乎無險可守,再加上北方強大的政權比較多,除了契丹,還有西夏,注意,西夏雖然叫西夏,但是他的統治範圍卻在關中地區,所以,北宋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還要面對諸多政權,所以“熬”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例如,西夏已經被打得不行了,遼朝其實到了後期也進入了腐敗軟弱的階段,並且遼朝一直同中原有一種文化認同——儒家思想,他們同北宋的關係其實是一種能百年好合的狀態,毀就毀在童貫等一群人的短視上面,企圖聯金滅遼,最後,北宋誰都沒熬過,自己先涼了。
南宋時期,不軟弱,起初趙構不是不想收復北方,而是對當時北宋舊臣有所忌憚,他們的口號不僅僅是北伐,而是要迎回宋欽宗,欽宗回來怎麼辦?雖然欽宗讓太后捎話給趙構,回去出家當個道士就行,可能嗎?朱祁鈺和朱祁鎮的故事雖然是後來發生的,但是在權力面前,誰能保證他的說辭不是把他接回來的一個緩兵之策,然後再對皇位徐圖之。南宋雖然疆域小,但是很發達。這就導致一些人說南宋偏居一隅,這樣的觀點很片面。還是筆者的觀點,南宋發展穩定後,經濟繁榮,而北方呢?百廢待興,金國雖然滅了北宋,但是對江淮以北的經營並不怎麼樣,誰會去花大價錢收拾一個爛攤子?收拾完之後發現,北方依舊無險可守,少數民族政權依舊虎視眈眈,必要性太弱了。我們可以看看後來南宋對抗元朝的表現,他們不弱,相反南宋是整個蒙古帝國擴張過程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還搭進去了一個大汗。
三、明朝
元朝不必說,除了他的擴張階段之外,後來幾乎是被明朝吊打。明朝有沒有被後金吊打?沒有。明朝同樣輸在策略上,當然還有天命上,這不是宿命論。對付後金,明朝其實戰果頗豐,除了薩爾滸慘敗,明朝在軍事上勝多敗少,即便是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明朝最後仍舊挺過了6、7年。在對抗後金的過程中,明朝的名將和名牌部隊輩出——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滿桂、戚家軍、川軍、關寧鐵騎,後金的努爾哈赤還被明軍的大炮轟死,所以,如果不是連年災害,明朝不一定會失敗。
其實,五代之後,中原王朝經歷了兩個少數民族政權、兩個漢族政權,或許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兩個漢人政權略顯軟弱,其實不然。
回覆列表
中國曆代基本以農耕文明為主,強調社會秩序有序。而所謂異族通常指的是北方遊牧民族。
中國北方地廣人稀,土地開闊,氣候寒冷,因此天然的形成了北方民族的遊牧特性 。遊牧文明遵從的是強者為王的叢林法則,戰鬥是其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形成了剽悍的民族風格。遊牧特性造成北方民族沒有城邦的鄉土概念。沒有財產牽絆只為餬口生存的戰士的破壞性和戰鬥意志,戰鬥素養遠不是樸實農民可比的。
在冷兵器為主的古代,騎兵的突襲和快速機動,戰爭動員準備上都明顯由於步兵。野蠻到以人為糧自然不會為戰爭補給發愁。
因此,無論從戰爭意識,單兵作戰素養,後勤補給,戰爭動員能力,突襲能力,武器優劣城邦民族都無法與遊牧民族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