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蹟遺風

    熊孩子家長素質太低!!!

    高鐵乃公共場所,孩子不懂事已經打攪人家了,人家善意提醒,身為父母,還惡言相向,更兼拳腳加身。

    哪來那麼大脾氣,自由都是相對的,你孩子的自由干擾了別人的清閒。

  • 2 # 風中144868294

    怎麼看,華人普遍規則意識比較差,就這件事而言,若被打者達到輕傷標準,打人者是要負刑事責任的,3年以下有期。就是賠,也能讓打人者吐血,身邊的例子,兩個老頭口角推搡,其中一個掉了一顆牙,最後對方賠了7萬。

  • 3 # 孫旭陽

    在這個事件中,公共場所喧譁不講公德,可能只是表面問題,它更反映了華人面對類似情況時的無助和無奈。華人為什麼太能忍,又必須忍?劉先生的遭遇就很有說服力。

    新聞中,受害人劉先生前方的三個家庭,估計都知道“公共場所不應大聲喧譁”的道理,但興致上來了,就拋之於腦後。因為在中國,這種缺乏教養的行為一直被廣泛容忍。類似的還有在人群中甚至電梯裡抽菸,其他人一般都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坐視這些人醜態畢露。

    華人對他們逆來順受慣了,他們也習慣了人們對他們的“好”。一旦有一天,你無法容忍並公開批評他們,你就馬上成為異類,成為麻煩製造者。你不但被這些人視作敵人,周圍的看客恐怕也會覺得你多事兒。

    這不是惡意的揣測,而是我所親歷的現實。多年來,為了糾正排隊加塞兒的,以及在公共場所抽菸的,我好幾次都遭遇暴力威脅,甚至還報警求助過,什麼用都沒有,因為警察根本不覺得這是個事兒。

    加之,很多人都沒有好好講道理的意願和能力,任何對他們錯失不當的批評,都會被視作惡意攻擊。尤其是劉先生面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家庭的大人小孩。在遭到指責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尊嚴被冒犯,必須討回面子,所以先是男子指著劉先生說事兒,女的又藉著群膽打劉先生。

    可能外國的生活經歷害了劉先生,儘管他眼鏡被打壞,左眼眼球出血,但打人者並未得到治安拘留以上的處罰。原新聞中,處警的嘉興火車站派出所嘉興南大隊大隊長表示,劉先生的狀況初步判斷是輕微傷,如果後續鑑定顯示為輕傷,將對打人女人採取刑事追責。

    而該女子至今仍對媒體表示不後悔,估計也沒有對劉先生表示道歉。所以從功利角度來說,以後再在高鐵上遇到這種情況,能忍還是忍忍吧,實在忍不了,可以偷偷告訴列車員讓他們去制止——估計也沒什麼用。

    從這件事兒我們可以看出來,幾乎所有涉及社會公德和公民素質的困局,都首先是社會管理失範導致。在高鐵一等車廂裡,列車員沒有盡責維護好秩序,讓其他乘客免於受到部分不講公德者的打擾。在挺身直言者被打得眼珠出血後,警方介入,但打人一方並未受到足以警醒的處罰。

    我估計這三家人下一次坐高鐵,還會繼續這麼嗨,而劉先生治好眼睛再回到中國,恐怕也不敢這麼勇敢了。

  • 4 # 劉佳的職場佳話

    恰巧我昨天也在乘坐地鐵的過程中遇到了類似的情形。我所在的車廂裡,有一個大家庭,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三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兩女一男)和他們的父母,一共9人。我上車之後,就聽見三個小朋友非常大的打鬧聲,旁邊的父母長輩都自顧自的聊天,完全沒有理會幾個小朋友。與此同時,我聞到幾個男性家長身邊濃烈的酒味——顯然,他們剛剛吃過飯喝過酒。我戴上耳機聽著音樂,站在車廂的角落裡,不在理會其它。

    男主劉先生原本的出發點應該沒有惡意,只是想提醒對方家長。但劉先生可能用了指責的語氣和口吻,導致對方家長不滿。從這一點來說劉先生也有不妥之處。但儘管如此,對方家長也不應該對劉先生大打出手。

    首先,地鐵是一個公共環境,它不是某個人的私宅後院。這這個移動的環境裡,應該給予彼此的理解與尊重。孩子大吵大鬧,勢必到影響其他乘客。作為家長,本就應該管教約束一下。

    其次,劉先生作為權益共享者之一(付費乘坐地鐵是所有人的權益),在這樣的環境裡,遇到影響自己的因素,有權予以制止和指正。所以,劉先生的出發點沒有錯。就算他言語不當,也不至於被暴力攻擊。

    第三,對方男人的妻子,當著自己孩子的面,當著眾人的面,直接給了人家一記大耳光。不僅失態,而且違法(造成人身攻擊)。這也直接反應了她的素養有多低。

    現在,動手的這一家人,不僅被網路推到風口浪尖,還面臨法律的懲戒,真是丟人丟大了。不僅僅是這一家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遵守和維護公共場合的次序,遇事別太沖動,別太沖動,否則就是自取其辱!

  • 5 # 動漫萌宅腐

    據警方調查,打劉先生耳光的查女士,30歲左右,上海人,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員工。事情搞成這樣,她有沒有後悔,又是怎麼想的?記者給她打電話。打人者查女士:“關你們什麼事啊,關你什麼事啊,不想說好嗎,不想說。”

    人們常說,有熊孩子,必然有熊家長,此言不虛。

    另外帶過說一句:

    就現在天朝這洋人一等人的狀況,這女的,恐怕會有很多“好果子”吃了。

  • 6 # 寶寶快長

    我來講兩個親身經歷的事情,大家就知道這是誰的問題了。

    故事1:如菜場班的早班飛機

    幾年前去泰國出差,最早班飛機過去,所以很早就起床大約4、5點。睡眼朦朧地趕到機場安檢、登機。起飛才7點多,當然很困就睡覺了。睡了一半突然驚醒,其實是被一聲尖叫嚇醒的,還以為飛機要失事了,猛地睜開眼睛。原來是一群阿姨,估計是第一次坐出國的飛機,過於興奮。興奮的程度如下:

    不停地在機艙裡穿梭,目的是換不同的座位,看窗外不同的風景。話說此時飛機已飛到相當的高度,窗外除了白雲就是藍天,沒別的。所以很難理解幹嘛要這樣換位子,估計就是興奮的。阿姨們的聲音非常非常大,哈哈哈的笑聲,全然不顧我們這種趕早班飛機去出差的人,需要安靜的休息,似乎那是他們的包機。

    阿姨們不僅換位子,還要三個人擠在兩個位子上,竟然還有一個坐另一個腿上打趣說笑。機組人員幾次勸她們坐好,但是一點撼動不了阿姨們的興奮之情。

    所以高鐵事件就我個人觀點,跟孩子沒有多大關係。所謂的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更熊的家長。說孩子不懂事,難道家長也不懂事?確實是,我們華人的公德意識是很欠缺的,特別是當這種人還帶著一個小孩的時候。

    故事2:地鐵事件 - 即便他是小孩,我也不會讓他

    上週我乘地鐵,上了地鐵找著一個空位站好,突然一個4歲左右的孩子就衝上來不斷拉我的包。我很不解就問他怎麼了,孩子不答。我以為他鬧著玩就對他笑笑。結果孩子開始不滿,說道:“你不能站這裡!” 我更好奇了,問:“那我站哪裡?” 他指了指旁邊很多人的地方說:“那兒。”

    我站的地方,是兩節地鐵車廂的連線處,這塊地方不小,除了我和這孩子,還有一個人,後來才發現那人是孩子家長。那之前我沒進來,豈不是這家人霸佔了這塊地方,進攻小兒玩樂?

    我沒有理會孩子,對他笑了笑繼續站在原地。這孩子不幹了,去跟旁邊那個男的說:“她不能站在那裡,我不能玩了。” 我本想這個時候,一般孩子的家長會把孩子拉過去,因為在他站的地方其實有很大的空間足夠讓孩子玩。但沒有想到那家長說:“你要好好跟別人講話。”

    喂,這意思是說,只要好好講話,公共場合就可以任由你佔領,別人因為你好好講話,就需要去旁邊擠著,把地方騰出來讓你家孩子玩?是這個理?我也是醉了,不過下定決心不理這娃,有這樣的家長,難怪會養這種招人煩的孩子。

    反正最後我也沒有讓,每次都對著娃微微笑,估計對方家長也不好說什麼,最後把娃拉到了身邊。孩子走過去一下被一根扶手吸引了又玩了起來,玩的過程中因為地鐵的剎車還摔倒了,還扯了別人的衣服。你說這種家長,在公共場合不看好孩子,這麼大的孩子了,公共場合要注意什麼根本不會去跟孩子說。

    所以孩子有錯嗎?我覺得說他們是熊孩子真心冤枉,熊也冤枉。可憐的孩子懂什麼社會規則,懂什麼道理,所有的規則意識、價值觀、是非觀都是家長引導和潛移默化來的。

  • 7 # 財智成功

    這個新聞的核心是外國兩個字,但是是華人專家。假設兩種情況,如果是一個普通華人,媒體肯定不會這麼熱心廣泛報道,最後傷人夫婦被處理的可能會小很多。而如果另一種情況換成是一個金髮碧眼的老外時,可能引起的轟動會更大,介入的部門也會更多,處理的力度更大更及時。

    這個事情放在國內就是日常糾紛,牽扯到國外,就容易被上升為國際問題。國外人士是不是會認為華人素質差呢?關鍵素質差還傷了人,來國內旅遊或者投資的人士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呢?就跟當初論只算的青島天價大蝦一樣。一次網路傳播,能毀掉花費數億打造的形象廣告。

    本身一開始只是一件小事,如果家長及時制止孩子,不要喧譁。此事就完滿結束。但是比熊孩子更熊的家長採取了更熊的舉措,導致此事出現人身傷害。

    如果該外籍人士視力受損,可以提出高額賠償。也可以起訴熊家長,攤上案子,付出賠償。更嚴重的話如果個人資訊曝光,是否所在的公司也會考慮辭退這樣的熊員工呢?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還是要講文明道德,一時衝動就要付出代價。

  • 8 # 蕭秋水

    我剛剛買了房準備搬家,因為樓上的鄰居非常奇葩。一家三代,七口人,老夫婦(女主人的父母)、男女主人、三個孩子(十幾歲的大女兒、五六歲的小女兒、一歲多的兒子),生活噪音不斷,尤其是孩子,大女兒彈鋼琴,小女兒喜歡在屋裡亂跑,我在樓上聽到咚咚咚的聲音很清楚,兒子喜歡往地上扔東西。

    交涉?

    沒用。

    報警?

    沒用。

    還振振有詞,說自己家就是這麼生活的,正常生活,你忍不了是吧?你搬走啊。

    雖然有相鄰權,但是畢竟,是在人家家裡,只要不把樓拆了,也沒辦法。

    所以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因為文明人對野蠻人,是沒招的。

    坦白說,這樣的熊三代,我也是初次見。

    熊父母,都曾經是熊孩子。

    熊孩子,長大了也往往成為熊父母。

    劉先生的遭遇,我非常理解。不僅因為我身受樓上鄰居之害,也是因為,在公共場合,遇到熊孩子的機率也不小。

    某次在咖啡館,一群熊孩子給一個孩子慶祝生日,各種跑、鬧、歡呼。按說,慶祝生日是個好事,但為什麼不可以在包間呢?噢,包間比較貴。所以,就在大廳裡,獲得包間的待遇,待價就是其他人忍受那份吵鬧。

    我請服務員過來,讓她去提醒一下那邊的人。她說,那邊的人快要離開了。

    好吧,忍忍。

    但是十幾分鍾過去,也沒見那邊的人有離開的跡象。

    那好吧,我走。

    在櫃檯結賬時,附近的區域就是熊孩子們的戰場,有一對夫妻坐在那裡,笑著看孩子們。我說:麻煩管一下孩子們可以嗎?這是公眾場合。

    完了,捅了馬蜂窩了。

    女士非常不滿,說:“我們家孩子過個生日招誰惹誰了?”又說,“你們家難道就沒小孩?”

    我們家是沒小孩啊,就算有,也沒這樣鬧法。

    我說你們可以到包間鬧,至少不會吵到人。

    那女的要跳起來了,估計我要近一點,也會被她打。

    那男的坐在一邊看,也不勸。看來這家是女的當家。

    我惹不起這樣的人,結了賬就走了。

    劉先生捱打,是熊父母過分,中國對此,有立法但不嚴格。劉先生如果認真追究,憑藉著外華人身份,可能會有個結果,我們是華人,估計還是忍氣吞聲為妙。

    這樣的情況,可能還得幾代人才能解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步,也是這個社會快速發展期的亂象。

  • 9 # 玉液金濤1

    遇到熊孩子 我一般很客氣的叫他們過來給他們糖吃 和他們拉家常 當他們是朋友 告訴他們 我小時候的英雄壯舉 比如 給老師的凳子上安圖釘 打鄰居家的玻璃 劃花別人的汽車 教訓比自己小的小朋友 給大人起外號 罵罵人 甚至 我還可以教授他們一些 打架的要領 騙人的手段 反正 盡其所能 再最短的時間裡 讓他們變的更壞 我相信 我給他們傳授的這樣東西 就像一個種子 只要環境合適 慢慢的這些種子 都會長成參天大樹 到時候 這樣孩子要是還活著 沒有被人打死的話 一定都是好樣的 我真的好期待他們長大成人呀

  • 10 # 小老百幸

    中國最大的毒瘤群體廣場舞都管不了,三兩個人吵吵鬧鬧能管得了……我只能告訴您歡迎回國。要說為什麼這些人會這樣,道理都懂,素質多少也有點,但是為什麼敢動手打人了……敢沒時沒點點地去打攪別人,打人,罵人,製造噪音汙染,因為犯罪成本太低了,道德對這些人來說只要對自己有利其他都是狗孃養的,什麼道德我高興就行。

  • 11 # 韶韶生活

    近日,從上海虹橋前往寧波的高鐵上,外籍華人專家劉先生遇到三對帶著孩子的父母。當時整個車廂都是這三對父母聊天的聲音,孩子也跟著吵鬧。劉先生上前交涉希望他們能夠小聲一點,結果其中一位女家長衝過來就給劉先生一個耳光,將劉先生的眼鏡打折,致其面部流血。

    說實話我也經常看到車廂裡有那麼幾個人,別人都安靜著,就他們唧唧歪歪大聲說個不停,把自己沒有素養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震得整個人腦殼疼。你若是上前提醒一下,就會招致罵聲:

    我聊個天都不行嗎,火車又不是你們家的,你管的著嗎?

    此時周邊還會紛紛有人來應援:唉,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一點寬容心都沒有,連天都不讓聊。

    說起來也是一臉的懵逼。

    就這樣,上前提醒的人就成了她們口中的“沒有禮貌,太自私”。說話是你的權利,爭取安靜的環境也是我的權利,憑什麼就要我犧牲自己的權利來滿足你所謂理直氣壯的要求?不知何時,道德婊大行其道?

    網友小嶽上週末帶兒子去玩沙,小朋友一進沙園,就拿一個小挖機在玩,興致滿滿,後來有一個比小嶽兒子小一點的男孩走過來也在旁邊玩沙,結果後來的這個小男孩的媽媽立即搶過小嶽兒子手上的小挖機給她兒子玩,但是小男孩隨手就將小挖機丟在一邊。當時小嶽的兒子都懵了。

    小嶽就問搶玩具的媽媽:“雖說玩具是沙園提供的,這多玩具,幹嘛搶孩子手上的?”

    “我兒子想玩”

    “你兒子想玩,你一個大人可以和我孩子商量,他不是不懂的。何況你兒子也沒玩”

    此時的小嶽倒成了從小孩子手中搶玩具的人口中的“神經病”。

    小嶽的兒子上前牽著小嶽的手:“媽媽我們玩別的玩具也可以,阿姨沒有文化,我們要有文化。”

    一個三歲的孩子尚且懂得什麼叫做尊重別人,這個活了二三十年的大人連一個孩子都不如。

    曾記得那個因為拍攝《飢餓的蘇丹》而受不了言語暴力自殺的攝影師凱文卡特。1994年,卡特獲得普利策新聞獎項,在榮譽到來的時候,批評也隨之而來:為什麼不去幫幫那個小女孩?

    幾個月之後卡特留下一張字條後自殺了: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

    其實當年卡特在按下快門之後,就去救助了小女孩。這些並沒有記錄在鏡頭之中,卡特便成了口誅筆伐的物件。如果沒有卡特這張照片,外界的人根本就不瞭解蘇丹究竟有多窮,但是人們的關注的焦點不在蘇丹的貧窮之上,而是在討伐卡特的冷漠無情。

    道德表們的經典口頭禪是:你怎麼能這樣?你還是人嗎?我這是在救你!道理都跟你說了,你自己看著辦……

    而一個人有教養的人不會在不知道別人正在經歷什麼的時候就去妄言他人是非。那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的人,不過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你頑劣不堪,罵你幾句以此來標榜自己的高風亮節, 其實也不過是思想幼稚,非黑即白,彷彿不諳世事還特自我以為清高。

  • 12 # 財經觀察徐叔

    看到這則新聞,我個人有兩點想法,其一,對這個事件的疑點,外籍專家被暴打的原因是僅僅提醒了孩子,還是有其他原因;其二,公共空間出現的這種事件為何還在屢屢發生?

    首先,針對這起外籍專家高鐵提醒孩子反被家長被暴打事件,我們或許應該還原事件的細節,雙方當時發生衝突的細節是什麼,是否發現侮辱性語言,是否有個體優越感在比對,如果單純只是提醒反遭暴打,在當前法治環境以及大眾基礎道德水平之下,這種機率還是很低的,我們在探討和評論一件事情前,必須是建立在掌握真相的前提下。

    其次,針對上述事件,除了關注具體事件外,應引發我們注意的是,並不是因為外籍專家被欺負了,而是相類似的事件為何屢屢發生?其這樣結果折射出來的問題。

    在此前,我們也看到相類似的新聞,一位老人因為勸說男子到處吸引,鼻樑被打骨折;某某老人不讓某男子亂停車遭暴打等等,我們必須嚴厲處罰這種行為的同時,也應關注到公共道德問題,這些事件都折射出我們公共道德精神的待完善,以及妥善化解這種道德風險的緊迫性。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公共道德水平缺乏是危險的,我們必須在機制引導上堅定,手段上靈活多變,入口上從公眾的共同關切入手,真正將道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並不斷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

  • 13 # 東北老樹深圳發芽

    有人說熊孩子的背後就有熊家長。有時真的是這麼回事,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在公共場合就要進行行為的約束。家長是孩子行為的老師,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孩子不懂事但是大人要進行制止。如果大人都這樣的話,那就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本身有問題了。在公共場合孩子有時會忘形,但是大人時刻教育孩子提醒注意,一遇到事情不反省自己做的不對,反而惱羞成怒。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準繩.他們的繩子底了些。也必然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 14 # 孩子王育兒顧問

    真想說,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熊爸媽!

    下面這些遭遇想必很多人都遇到過:

    “人流密集處追逐打鬧,撞到人也當沒事發生;

    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尖叫;

    坐車時不停的踢座椅;

    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非要拿,不管別人願不願意給;

    到別人家不經別人同意就亂翻東西,甚至搞破壞;

    .......”

    遇到這些事,我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孩子還小,懂什麼呀,你一個大人和孩子計較什麼”這句話簡直就是孩子為所欲為的萬能護身符。是啊,一個大人怎麼好意思和孩子計較,那孩子父母呢,真以為普天之下皆是熊孩子他媽,需要所有人都來寵著、讓著他家孩子麼?

    沒有人生來就是熊孩子,大多熊孩子的養成都是因為有對熊爸媽,在孩子還不懂什麼事是對什麼事是錯的時候、在他由著自己性子哪怕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不去糾正他、教育他,甚至還覺得“有趣”、覺得自己的孩子有“能耐”、覺得不要束縛孩子的“天性”。那麼孩子自然會認為“爸爸媽媽沒有阻止我還誇讚我,而且我這麼做爸爸媽媽還高興,那我做的肯定是對的。”

    熊孩子,就是這麼來的!

    一般遇到熊孩子,大家都會分為典型的兩派:忍讓派和回擊派!

    忍讓派:

    也沒多大事,有什麼好計較的,就算有些我們大人覺得過分的事情小孩也是無心的,那麼小也不懂什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了,實在不行,忍不起總躲得起吧,遠離遮蔽熊孩子就行了。

    回擊派:

    動手回打過去是不對,但也別指望著當什麼事都沒發生,你家熊孩子和我非親非故,憑什麼要無底線的包容他的所作所為。既然你會生不會教,那就別怪別人來幫你教咯。不要和孩子計較?哎呀,我在我爸媽眼裡也還是個孩子呢,大家都是孩子,撒起野來誰也不輸誰唄。何況,但凡熊孩子能在你面前為所欲為,都是因為做父母的默許了,對於這種人為什麼要客氣忍讓啊。

    最後童姐想說,不管別人孩子怎樣,教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物件,注重自己日常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及時指出來並告訴他為什麼不對,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在影響到別人的時候該道歉就要道歉,而不是為了面子推卸責任或者假裝不理。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性情也是從小培養的,“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讓孩子成為別人眼裡的熊孩子,不要以為誰都拿熊孩子沒辦法,遇到個蠻橫的耍起狠來最後遭殃後悔的只會是自己。

    Hi,我是童姐。我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15 # 此Rose非彼Rose

    被打跟是不是外國專家引進人才之類有什麼關係嗎?這個題目有些譁眾取寵啊。這種事情沒影片都不好說。文字描述有傾向性,引導輿論評價孩子家長的過失。我怎麼看?我只想看到事情是如何發生,客觀的評價所謂專家是不是真是受了委屈。

  • 16 # 破破的橋

    看了下回答,外賓好多。

    在中國,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會當成新聞報出來,難道大家在身邊沒見到過麼?汽車佔腳踏車道行駛,在非吸菸區吸菸,插隊加塞,廣場舞跳到籃球場上等各種違反規則的事情司空見慣。在高鐵上喧譁打鬧算什麼?

    為什麼在公共場所,總會出現這些只顧自己爽,無視他人利益的人?因為這種行為不會被指責和阻止,所以他們活得很快樂,很肆意。為什麼不會被阻止?因為出面阻止的人,收益小風險高。

    收益小,眾人的利益都受到了當事人損害,但是大家都憋著、忍著,你上去阻止,冒犯了當事人的利益,如果失敗,很容易遭到報復。如果成功,那麼得益的不僅僅是你,而是大家。作為出面阻止的人,你的成本很高,收益很小;而那些憋著、忍著的人,是維權中的“搭車者”,沒有成本,如果你成功了,他們卻人人都能分享到收益。

    風險高,容易受到報復是自然的。這件事裡出面阻止的劉先生就遭遇了耳光與撕打。但是,打人者會付出成本嗎?以我和周圍人的生活經驗,打人者付出成本的很少見。通常只出現在上前阻止的人用暴力還擊的情況下。警察來管?基本沒有。頂多調解一下,最常見的情況是根本不會來。

    劉先生算是比較幸運了,這件事進入了輿論,也得到了重視,可能會有幾百元的小額賠付。但這種事可遇而不可求。絕大多數維護秩序的人在遭遇相同情況的時候,只能忍氣吞聲。其他不說,就說這件事,遭遇這一切以後,下次劉先生還會出面維持秩序嗎?我認為是不會的。

    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的社會現狀是這個樣子。

  • 17 # 小張聊傢俱

    去上海迪士尼遇到的熊孩子和熊家長數不勝數。熊孩子畢竟是孩子,更多的是家長的鍋,不相信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做出讓人不舒服行為,並且家長置之不理,這樣的家長能多有素質。而且孩子不從小教好,要留道什麼時候教?無法客觀地評論熊孩子這件事,真的煩。打人的家長,更煩。

  • 18 # 皮小龍2

    說一個昨天剛親身經歷過的事,上海最近已經40度高溫天,可苦了一群上班族,大清早出門擠公交,外面就已經像蒸籠一般,好不容易擠上公交,想閉目養神一會,卻突然被車廂一陣吵鬧聲驚嚇到,睜開眼尋聲望去,一群最起碼五六十歲以上的老阿姨,在討論著坐幾站能到江橋萬達下車(我坐的是上海的江橋2路公交),萬達那的哪個早點的餛飩特別好吃,今天一定要嚐嚐之類的話,聲音充斥著整個車廂,特別令人厭煩。弄半天,這麼熱的天這麼擁擠的公交車廂,你們這群老阿姨,上下班高峰來湊這個熱鬧,就是為了去哪裡哪裡吃一碗餛飩?至此之後,只要上下班高峰,從此打消我給歲數大的人讓座的念頭!!再也不讓!!!

  • 19 # 大豆和他的朋友們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一個民間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人說是韓信。傳說而已,主要是看故事裡面的道理。

    故事說某將軍(韓信)經過一棵樹,樹上有調皮的小孩衝他撒尿。將軍不怒反喜,還賞小孩金錢。小孩受到鼓勵,將軍走後,繼續如此尿人。終於激怒一脾氣狂躁的路人,被殺。

    新聞裡被打的這位批評者是不是外國專家我其實不大關心,甚至家長如此蠻橫我也不關心,我關心的是新聞裡沒有提到的那些小孩子。

    這些小孩子看到自己的吵鬧不僅不會受到責備,反而自己的父母會站在自己這邊。更有甚者,還會去打責備自己的人。他們會怎麼想?他們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聖經·何西阿書》裡,先知在說上帝要懲罰以色列時,有一句話聽上去似乎蠻費解的:

    “以色列倔強,

    猶如倔強的母牛;

    現在耶和華要放他們,

    如同放羊羔在寬闊之地。”

    懲罰居然是讓他們自由,放在寬闊之地,這不就是可以撒歡了嗎?這怎麼是懲罰,懲罰怎麼就是這樣--不管了?

    這不就是我們人類想要的嘛,自由。

    但回過頭看看撒尿小孩的故事,再想想存在主義所說的“人被判為自由”,會不會細思極恐?

    那個小孩可以自由的往人頭上撒尿,人類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這像是一種賞賜,但同時更是一種刑罰。

    我們在自由的同時,就不得不承擔自由的後果。

    小孩自由的撒尿,就得被殺。我們自由了以後呢?

    沒有牧羊人的羊羔自由地在寬闊之地撒歡的時候,會怎麼樣?狼來了它們只有被吞吃的份兒。

    這樣想想,那對父母之於他們的孩子,真是一個詛咒般的存在。

    溺愛孩子的家長,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無異於魔鬼。

    救救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便利店發現入貨好貴,有沒有辦法解決入貨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