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鈴1777

    聖人們的真實心量,我輩凡夫實在無法體會,更無法評價其境界高低。如果純粹從文字義理上講,這兩種說法側重點不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六祖大師這個偈子大概是名氣最大的佛家偈子之一了。《壇經》上五祖大師點評說也未見性實際上是保護六祖。六祖大師這個偈子當然是見性的。這個其實是講生命的本體是空無一物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追到最後其實是沒有實體的,是空的。六祖大師這個話是針對神秀大師說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既然本來無一物,哪來什麼塵埃?哪用什麼時時勤拂拭這種修造。這種修造本身就是頭上安頭。按五祖大師的話說:照這個路子修行,塵劫不得見性。那有人就會質問:照這個說法,那就不需要修行啦? 這樣講當然錯。這樣講法,大家就墮入斷滅見了。應該怎麼辦呢?就是懷讓禪師說的:“修正即不無,染汙即不得。”就是說六度萬行這些東西當然是要做的,但是內心決不起一個自己在修學佛法的念頭。就當是學佛人應有的自律好了。久而久之,連這個自律都不需要,完全內化成一種本能。那樣的狀態才是真正行菩薩道。

    六祖大師這個話絕對是明心見性的人說的。直奔主題,一句話就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本體、本性是空性。本自清淨,無需修造。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說得出來。關於這首偈子還有各種爭議。敦煌出土的所謂古本上這首偈子是這樣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本清淨,何處有塵埃。”有人據此論斷說: 最流行的那個版本是後人編造的。是後代六祖大師這一派弟子篡改了六祖的本意。這個話我不認同。在我看來,“佛性本清淨”和“本來無一物”說的是一回事。佛性就是本來清淨。佛性本來就無一物。單從語言的衝擊力來講,“本來無一物”更直白、更震撼。

    六祖大師這首偈子並沒有講修行的具體過程。而上面那一段講的恰恰是參禪修道的過程。《五燈會元》記載了青原惟信禪師一段著名的語錄:“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大家要注意呀,他說親見知識,不是說,遇見了善知識,而是說親身體悟到善知識所講的明心見性的境界。意思就是真正悟道了。後面說的休歇處,指的是狂想歇滅。就是完全迴歸生命本體,與日月同輝、與宇宙同在的那樣的一種大道本真境界。這個時候反而看上去非常平凡。佛看眾生皆佛。他的心量是絕對平等的。所以他不會起自己度盡眾生這種狂想。度盡眾生卻實無一個眾生可度。何以故,菩薩眾生皆幻化故。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一切都是本來清淨的寂滅法。所以到了這個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是,這個時候悟道者內心的那種平等、那種敞亮、那種舒坦、那種豁達、那種自在是我們凡夫無法體會的。儘管表面上看上去和我們一樣地生活,但他們內心的那種真實的、澄澈的境界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後面微信禪師親自問: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當然是不同的咯。一開始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一種昏聵迷濛的狀態。後面見山不是山,見水不不是水,是入道之後的覺醒修證。最後的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經歷了狂風暴雨之後內心無比通達、靈明的寧靜、自然。緇是緇衣,指出家人。素是白衣,指在家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只要你真能體悟我這個意思,就算你悟道了。“親見老僧”的意思是親身體悟到老僧說的這種境界。也就是明心見性了。總之,惟信禪師是講參禪悟道的過程。六祖大師講的是生命的本體。都直擊心底,撼人肺腑。

  • 2 # 胡磊一夢

    前面一句講的是修行的三層境界: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貪嗔痴慢疑困擾,看事物無法超脫表象,“看山是山”;修行有悟,自性覺醒,褪去世俗觀念束縛,看破紅塵永珍本質,“看山不是山”;修行徹悟,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看山仍然是山”,只是一切永珍猶如遊戲般盡在“我心”掌控中。

    而後面一句講的是修行感悟,描述的是佛學的至高境界——“空”,大意是說:(你用身體比喻成的)所謂“菩提樹”,只是個“悟佛”的象徵(意境),並不真實存在人世間(人空);(你用內心比喻成的)所謂“明鏡臺”,也只是個“自性圓滿”的象徵(意境),也並不真實存在心中(法空)。一切心中的“空明”觀照都只是一種虛幻的執念,放下執念,才能求得究竟解脫。正所謂“舍不為得,人法皆空,空無所空,究竟殊勝”。

    這兩句話均源自佛教的禪宗大師,分別為青原行思大師和他的老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從佛學術語來說,前一句是有關修佛的“次第”論,後一句是有關“頓悟”的千古名偈。如果非要分個高下,從“青出於藍勝於藍”角度,前面那句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確實更開闊、更清晰一點,讓人“一覽眾山小”;後面那句經文就事論事,比較隱晦,只停留在“悟空”的層次,讓普通人“雲裡霧裡,只緣身在此山中”,更難以進入實修。

    但按佛教傳承來說,經書便是“中心教義”,形式高於一切,後人的論述再優秀,也只是修行教義的心得、旁證。正如“上座部”(小乘)佛教裡真正的“佛”只有“佛陀”一個,“佛陀”的“聲聞乘”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就算其他“阿羅漢”比“佛陀”高明,也只是對“聲聞乘”的發揚,而不是比個高低。好比兩個人在吃同一鍋飯,突然有人問“你們哪碗飯更好吃”,是令人尷尬的。“境界目標一致(佛),得道不分先後”,放在不同場所,各有各的高明。兩句話沒有可比性,也不能比。

    相關知識連結:

    1、前面一句原話為:“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佛教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卷17《惟信》。

    這段話是摘自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語錄。青原行思大師法號“行思”,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稱號。青原行思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大法嗣之一,受過六祖“醍醐傳法”,也被民間稱為“禪宗七祖”。

    六祖為了使佛教更適合漢地風土人情,決定只傳承古印度佛教的教化人的思想核心——“佛心”而不照搬其修持戒律,從而開創了“漢地佛教”,又名“佛心宗”,即禪宗。六祖“傳法不傳衣”,菩提達摩一脈衣缽至六祖一代結束,而其佛法以另一種形式傳承。青原行思大師遵照六祖教諭,為了“佛學本土化”而“自立山門”弘法,成為“青原禪宗”祖師。

    2、後一句話出自佛教經典《六祖壇經》中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子,傳世版本的全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據說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讓弟子們各作一首偈子。當時大師兄神秀寫下一句:“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大意是“身心向佛,持戒自律,光明無垢”。惠能大師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後有所感悟,便讓人幫忙寫下“菩提本無樹”那首經典偈子。大家看見惠能的偈子很是驚訝,認為很是高明。五祖弘忍大師見狀擦掉文字,說“亦未見性”,平息了眾人的議論,待到無人時才私會惠能,給其講授《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豁然開悟,說了著名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境界便是“自性圓滿,看山還是山”)至此,五祖印證惠能大師已經開悟,將衣缽傳與惠能,即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3、古印度佛教因對原始教義的理解不同,分為上部座(也稱“聲聞乘、小乘”)和大眾部(也稱“菩薩乘、大乘”),主要區別在於有無“菩提心”(“渡不渡他人”)。

    從修持戒律上看,上座部修持“佛陀佛法”,認為佛陀是唯一“佛”,而他只是“人”,“佛陀”教誨不搞個人崇拜,不講究燒香拜佛;而大眾部講菩薩道,擁有“普渡眾生”的“菩提心”,講究唸佛是為了“明心見性”。

    從實修來看,上座部只證到“人空”,就是“五蘊皆空” ,而周圍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大眾部要證到“人空、法空” ,就是“我”是沒有的,“我”周圍的物質世界也是沒有的,“無我、無他”。

    4、而禪宗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乘”,也不是“小乘”,而實際上是古印度“大、小乘”佛法在漢地“本土化”的核心成果。禪宗修持和“大小乘”均有異,禪宗講成佛不是“西天如來佛”,而是“法身自在佛”,而且修智慧優先於修福德。我們平時習慣說“大乘禪宗”,不能簡單理解為禪宗是屬於古印度“大乘”定義,只能說禪宗主要汲取了古印度“大乘”佛法的成果。

  • 3 # 頓果v

    若論此二句義理:

    看山是山是指執相為真、亦叫迷心

    看山不是山是指知相非真、破相顯真,亦叫證萬法空性

    看山還是山是指相為真用、性相一如之體用法界

    這就是三個不同階段之體悟、證量法界;

    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依義理只達見山不是山之證萬法空性,亦叫證悟無生法忍是也!

    故以上問題乃是依句解義之方便說

  • 4 # 緣起性空不著於相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即曰色即是空;看山還是山即曰空即是色,色的本性是空,空的表現是色,這個很好的詮釋了色空

  • 5 # 無名草2020

    只有凡夫看見什麼就是什麼,看山是

    山,看水是水;開悟了的人,看山就

    不是山了,菩提本無樹……一切空無

    實,這種境界才高。

  • 6 # 書盈人生

    這兩句都是來自佛教禪宗比較有智慧的言語,都非常具有佛性和禪意。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兩組句子的意思。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來自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偈詞。這偈詞讓他打敗了師兄神秀的另一個偈詞,“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並讓他們的師父弘忍法師將衣缽傳給了他。

    什麼意思呢?神秀說修身的境界啊要像菩提樹一樣覺悟,人心啊就像臺上的明鏡一樣,要時時擦拭使它乾淨明亮。慧能就不同意了,說人心本來就潔淨明澈,又空無一物,哪裡惹得塵埃呢?他們闡述的是禪意。慧能把禪宗強調人的本心和本性的精髓表達了出來。

    禪宗雖是初祖菩提達摩傳入中國,但卻是六祖慧能真正發揚光大的。慧能傳承的禪宗,讓華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也就如他那句偈詞,人心本就乾淨,不用再拿撣帚和抹布擦來擦去。強調人的天性、本性,他拒絕一切意識干擾,拒絕一切固化可能,追求一種被稱為真如本性的“純粹意識”。你要的東西都在你身上,不必繞那麼大圈子到處尋覓。

    這意境像不像我們常說的那句“不忘初心”?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這是宋代著名禪師青原惟信說的一段有趣的話,在《指月錄》卷二十八和《五燈會元》第十七卷都有記載。

    這段話常被歷代的哲學家和藝術家引用,有點神秘。曾經看到兩個例子來理解這段話,特別貼切。說我們少年時在路邊看到一些老人,老人就是老人。長大後,覺得每一位老人都是歷史,都是傳統。有時尊重這種歷史和傳統,有時又非常厭惡。等到真正覺悟,才發現這些老人並不代表什麼,歷史和傳統也無所謂善惡。老人,只是生命的自然過程。於是,再看路邊,老人又成了最普通的老人。與少年時所見不同的是,我們由此看到了生命。因此,老人變得更本真了。

    另一個例子,說小時候,父親就是父親。後來慢慢知道,父親是一個官員,是一個專家,或者是一個富豪,於是父親這個概念就被一大堆的級別、職稱、身價、關係所替代,直到最後父親退休了,擺脫了中間插進去的這一切,又成了夕陽下、飯桌前一個地道的父親,一個比童年時所感受的父親更真實的父親。

    一切都回到原樣,而且比三十年前未參禪時看到的,更原樣。

    這禪意像不像我們熟悉的那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哪個境界高?

    比較之前,想跟大家說下兩位的關係:二人皆為禪宗禪師。慧能是禪宗六祖,也是禪宗的真正創立者。青源惟信是六祖下第十四世禪師。也就是說,慧能算是青原惟信的祖師。同一宗門,對於禪宗的領悟肯定是一樣的。二者表達的也都是禪宗的內涵和精神。

    境界並無高低之分,世間的一事一物、萬事萬物皆有自己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做房地產銷售,哪個品牌好,那些貝殼、鏈家可以嗎?求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