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中一片葉走走拍拍
-
2 # 我是靈椿八千
在古代,沒有這些影像學,實驗室檢測的時候,怎麼輔助判斷的?難道醫生就能一次準確的判斷嗎?
很顯然並非如此,我們經常把中醫這類傳統醫學說成是經驗醫學,就是因為他很依賴於醫生個人的經驗積累,這種積累是怎麼積累的呢?首先大多是師徒的傳授,師父收徒後,徒弟長期跟隨師父,除了基礎醫理和藥理的學習外,就是跟著師父坐診,抄方子,在這個時候是一種前輩經驗的傳授。
除此以外就是醫生在診斷後,給患者開藥,讓患者先去吃藥試試,然後複診,複診的時候就知道患者是否有好轉還是更進一步惡化了,如果是前者說明診斷的思路是正確的,就延續這個思路繼續下去,如果惡化了,往往說明診斷可能出錯了,這個時候就要調整用藥和治療方案,或者請教其他的醫生等。
然後就是重複這個過程,如果改換了方案,患者恢復了,這說明新的方案正確了,如果患者還是惡化了,就繼續換方案。
一直這樣直到患者痊癒、好轉,或者保持不變,乃至死亡。
無論結果如何,對於醫生來說,都是一種經驗的累積,伴隨時間推移,醫生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各種情況見識的越多,往往診斷更準確,治療更為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看中醫要看“老中醫”的原因,因為“老”中醫代表了他見識多,經驗豐富,而這些是光學理論無法達到的,尤其是中醫的理論本身就駁雜,你可以說是博大,也可以說是混亂,總之就是不同流派之間其實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所以醫生個人經驗的積累在這裡是不可取代的。
而到了現代,各種檢查,實際上就進一步替代了這種先吃藥試試,回去觀察觀察是好了還是惡化了的情況,在古代,只能透過患者對症狀的感知來作為第一手資料和基本的判斷依據。
現代的判斷佐證則更為豐富,像是有些早期癌症,可能毫無症狀,但是做影像學檢查已經能看出惡性的徵兆,這時就可以早期的處理。
看看第九版診斷學教材上的描述,要診斷疾病,最基礎的問診,症狀的問詢(你哪裡不舒服啊?為什麼要看醫生啊?)病史的採集(不舒服有多久了?是不是以前就有,有沒有家族性遺傳?有沒有以前的診斷)體格檢查等,然後有了一些判斷的方向以後,開具一些檢查專案,讓你去做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以後,看看是否證明了自己的判斷方向,然後形成基礎的診斷推論。
-
3 # 美女音樂家
可以參考古代沒有電力,汽車,電話,電腦手機,網際網路人們是怎樣生產和工作的?那就是生產力極端低下!中醫粉不要不以為恥還以此為榮。正規的中醫院也有放射科,檢驗科,手術室和ICU,用的主要也是現代醫學
-
4 # ZY勇哥
我參加工作時這些都沒有,只有體溫計,血壓計和聽診器,醫院有一臺50毫安X光機(除骨頭外,其他基本看不清楚)。但那時我們每個醫生的診室裡都有一張診察床,比一般的床窄略高(現在已經看不見了),無論什麼病人來都要聽一聽心臟、肺部和腹部,叩一叩心臟的大小,按一按肝脾的大小, 查一查腹部是否有叩痛、壓痛等,摸一摸全身淋巴結有無腫大,全身面板和鞏膜有無黃染,是否貧血,神經反射怎樣等等,同時用語言與患者仔細交流了解病情……那時很落後,但很人性,很溫暖。那時搞不清楚的病經患者同意可以做剖腹探察。現在不行了,信任危機,互相提防。確實,那個時候的醫療水平很低,但疾病也沒有這麼複雜,治療都是醫生處方,小藥匙,小藥袋,這樣幾片,那樣幾片,反正三天後就複診,價格嗎?就幾分錢,不會超過幾角錢。
回覆列表
以前沒有CT、MRI、B超等輔助檢查,西醫看病是憑“視、觸、叩、聽”,中醫是“望、聞、問、切”,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分別把握好以上各自的四個字,基本能初步判斷病情,給出一個初步診斷。那個時候就靠一支體溫計、一個血壓計、一個聽診器、一把叩擊錘看病,這就需要紮實的基本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病人來了,透過談話瞭解現病史,為什麼來看病,現在有哪裡不舒服,瞭解目前的症狀,邊問邊看患者表情、容貌、神態、精神面貌、面板等情況。過去有無患過什麼疾病。然後進行測體溫、量血壓,透過手摸、叩,聽肺部呼吸音、聽心臟各瓣膜區有無異常音、腹部腸鳴音等。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綜合判斷出一個病情,初步診斷出某種疾病,然後用藥進行治療。
現在有了CT、MRI、B超等輔助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醫生的判斷,給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診、漏診,給病人提供了最直觀、最科學的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