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憶兮若兮
-
2 # 捌零物語
不管金額大小,我都不支援這種做法。
老師,作為教育者去教育學生,我們不能以金錢去作為懲罰,不管其他的懲罰方式怎麼樣?但是金錢的方式總歸是不恰當。
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說以金錢為懲罰的話,容易引導孩子成為拜金主義者,樹立不正確的金錢觀。2.孩子犯了錯誤,我支援必要的懲罰,但不一定用金錢,而且是在微信群裡發紅包。很多學校首先就不允許學生拿手機,那麼微信紅包從何而來?3.用微信紅包去作為懲罰,而且不規定金額,長此以往,學生會把這種懲罰方式當做娛樂,就起不到懲罰的作用,而且不規定金額,容易使孩子之間形成相互攀比。4.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做法很明顯不符合各種教育規章制度,我還是勸你不要給自己惹麻煩。 -
3 # 江天墨緣
德不高潔無以為師。懲戒學生在學生群裡發紅包反映出三個典型而致命的教學問題:
第一、師德上三觀不正。在價值觀上,老師從思想到行為金錢意識過於濃郁,以至於把它移植到一個還很單純的學生的身上,直接汙染了學生的心靈。
第二、懲戒方法不妥。在一個公眾的群體裡羞辱學生,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第三、老師愛心不足。過去一直說嚴師出高徒,但要知道,愛心亦可育高徒!學過教育心理學的都知道,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很強烈的。作為老師,耐心引導比粗暴訓斥更能讓學生口服心服。
-
4 # 平心老師
這是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是不被允許認可的,老師是學生的典範,不能傳播不正三觀,應當正確引導,與家長共同改正孩子的錯誤。心理干預更重要。
-
5 # 阿麗語文
為了督促學生,教師在懲罰學生在學生群裡發紅包,而且未要求金額,一般小金額即可。咋一看,似乎沒毛病。但是紅包一旦冠以“懲罰“之名,”無論從情理還是規定出發,實屬不妥。家長不認可,學校不同意,教育主管單位也不允許。
當然,無可否認,一定的懲罰可以敦促學生認識錯誤,檢討過失,從而端正自身學習態度和行為規範。老師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採用這樣的方式,小以懲戒,督促孩子進步,望其吸取教訓,可能會讓部分受罰學生有所意識。但是因為金額很小,大多能夠承擔得起,所以不一定能引起其高度重視。所以,起到的督促作用並不是很有效。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引導者。督促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種,最起碼發紅包這種事不是最佳的方式。
即使老師的初衷不差,但簡單處罰的方法,卻能透露出老師對教育本質的誤解。老師需要細心觀察學生,瞭解其行為背後的原因,究其原因用適合的方式,去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好的引導者,不只做到課堂校園的知識學習引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成長價值觀的引導,育其成人,方能育其成才!
很多人都知道教育家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一起用泥塊砸同學的事件,陶校長用四顆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憤怒、自責、恐懼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普普通通的四顆糖,在陶行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第一顆糖:尊重和理解。第二顆糖:信任和支援。第三顆糖:賞識和鼓勵。第四顆糖:寬容和體貼。遺憾的是在“成績為王”的當下,一些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少了耐心,多了懲罰。懲罰教育、功利教育雖然能讓有的孩子“知恥而後勇”趕上來,但也極易讓孩子走向反面,背上沉重的負擔,或自暴自棄,這樣的教育很多時候違背了育人的本質。
不過,值得深思的是,如今倡導以正面教育為主,已經演化到不準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懲罰。近十幾年來,我們都在倡導“愉快教育”、“賞識教育”等教育教學方式,新課程實施以來,更提出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是完全平等的身份,提倡進行互動式的討論、探討。罰站、罰抄作業、罰寫檢討、罰勞動也儼然成了敏感話題。教師惟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對待不管什麼型別的學生都苦口婆心地勸誡,頂多嚴辭批評一通,如果這兩種僅有的方式仍無濟於事,他們只好“投降”,對這類學生妥協讓步,甚至害怕、迴避,哄著他別鬧事,別給班級添亂子;或者從此失掉信心,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實際上是等於放棄。這是老師的無奈,但更是孩子的悲哀。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也違背了我們的教育初衷呢?
本來,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都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最基本手段。教育不能簡單懲罰,而應該說是教育懲戒為宜。懲戒,顧名思義,包括“懲”和“戒”兩層含義。“懲”即處罰,是一種手段;“戒”是警告、勸戒人改正錯誤,是這種行為期望達到的目的。一句話,懲戒意味著手段和目的的統一。教育懲戒除了也具備這種統一之外,更為重要的,它是一種教育方式。雖然是一種特別的教育,但在本質上同期望、激勵、表揚等方式一樣,指向學生的進步。
教育,我所從事的神聖事業;教師,我所選擇的崇高職業;育人,我所承載的終身使命;師愛,我所信奉的教育理念。願做眼中有光、靈魂有愛,手握戒尺、心懷敬畏的老師!
回覆列表
教師一定要有紅線意識,亂收費就是一條紅線,千萬不能逾越,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什麼形式,金額多少,都堅決不收學生及家長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