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海春
-
2 # 搞哥讀史
隨著這一家族的逐漸壯大,並且後來成為“後金——大清”這一政權的最高統治者,就有了族內等級劃分的需求,而等級排序的基本原則是近親遠疏。
一、在天聰九年(1635年),當時還是後金皇帝的皇太極下諭旨,提出:
“宗室者,天潢之戚,不加表異,無以昭國體,甚或兩相詆譭,詈及祖父。已令系紅帶以表異之。又或稱謂之間,尊卑顛倒,今復分別名號,遇太祖庶子,俱稱阿格,六祖子孫,俱稱覺羅。”皇太極這道諭旨第一次提出了“紅帶子”的概念。實際上是在現有的愛新覺羅皇族內部,劃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即太祖努爾哈赤的嫡子,皇太極這一脈,是為帝系。
第二等級,為努爾哈赤的其他庶子,成為“阿格”。
第三等級,所謂“六祖子孫”,指的是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的後代。他們雖然也姓愛新覺羅,但屬於皇室遠支,故稱為“覺羅”,系紅帶加以區分。
二、紅帶子是皇太極發明的,而黃帶子的出現要更晚一些,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才成定製。與此同時,還有了更加詳細的規定。比如雖然皇帝和宗室都用黃帶子,但皇帝的帶子用明黃色,宗室則只能金黃色,愛新覺羅家族以外的官員,則用藍色或石青色腰帶,絕對不準僭越。
對應黃帶子和紅帶子,愛新覺羅的族譜也分為《宗室玉牒》和《覺羅玉牒》,分別用黃綾和紅綾作為玉牒封面,記錄近支和遠支皇族的成員姓名。如有宗室成員犯法,皇帝可以剝奪其“黃帶子”身份,並在《宗室玉牒》中除名,變為“紅帶子”的成員,社會地位和待遇都會相應差很多。
後來,由於宗室人口膨脹,嘉慶皇帝為了凸顯帝系的尊貴,還專門搞了個清朝帝系的族譜,稱為《星源集慶》,以示與宗室間的等級差別。
-
3 # 紅小豆館主
廉親王允禩畫像,即以黃帶子來表示宗室的身份
在清初,所謂皇族是指“六祖子孫”,也就是努爾哈赤爺爺福滿的六個兒子的後裔,在努爾哈赤時都統稱為“宗室”。到了皇太極的天聰九年,大汗頒佈了上諭:“天潢之戚,不加表異無以昭國體”,把努爾哈赤的子孫從“六祖子孫”中獨立出來,稱為“宗室”,其餘稱“覺羅”,覺羅並以系紅帶子來標明身份。到崇德三年,他又再次頒旨,於努爾哈赤子孫之外,在宗室的範圍中又添加了努爾哈赤親兄弟的子孫,也就是以努爾哈赤父親覺昌安這一支脈,定禮為宗室,系黃帶子,其餘“六祖子孫”乃為覺羅,仍系紅帶子。由此,黃帶子、紅帶子的區別正式出現。
譜書也以黃色與紅色相區分
這是愛新覺羅家族第一次為了區別內外、遠近所作的劃分,但與之後兩次不同,這次劃分,並不是因為其家族已經人口眾多而導致,實在與這些覺羅們的所作所為有著直接關係。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的時候,與滿洲的其它部族進行征戰,“六祖子孫”中的大祖、二祖、三祖、六祖的後裔,怕惹禍上身,曾聯手密謀殺害努爾哈赤,未得逞後,又謀殺了努爾哈赤的妹夫,處處下絆使壞,給努爾哈赤製造了重重困難。當努爾哈赤已經漸漸強大起來之後,這些覺羅們又見有利可圖,紛紛投效,努爾哈赤雖然不計前嫌,但他們又極不爭氣,逢敵時,每每畏敵退卻,使努爾哈赤極為不滿,覺羅們此時已經處於清政權的政治邊緣。到皇太極時,乾脆就做了黃帶子、紅帶子的劃分,以示區別。
-
4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清朝皇族的黃帶子和紅帶子實際上就是為了劃分愛新覺羅家族的直系和旁系。愛新覺羅家族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為正宗,努爾哈赤和他的四個兄弟舒爾哈赤、穆爾哈赤、雅爾哈赤、巴雅喇,這五人的子孫後代是直系子孫,腰間綁黃腰帶,因此俗稱黃帶子,正式稱呼是宗室;塔克世的兄弟,也就是努爾哈赤的叔伯的子孫後代,腰間綁紅腰帶,因此俗稱紅帶子,正式稱呼是覺羅。覺羅在政治地位上是遠遠不如宗室的。
158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打天下,在初期靠的就是叔伯兄弟子侄等親屬的幫助,因此這些人都有很大的權力和地位。在初期一個是人數較少,另一個是創業艱難必須團結一心,因此愛新覺羅家族在努爾哈赤時期地位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到了清太宗皇太極時期就分出了黃帶子和紅帶子。
清太宗皇太極主政時期學習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改革滿族政權,將部落式的後金改組為封建集權的大清,建立嚴格的尊卑等級制度。雖然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但是因為血緣關係的遠近有了親疏之別,分為了宗室和覺羅,享受不同的政治、經濟、軍事待遇特權,而在宗室中又以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最為尊貴,把持皇位。
在滿清崛起於關外到後來入主中原的過程中,黃帶子是打天下的中堅力量,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人戰功赫赫、功勳彪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大清一統天下後,黃帶子享受到了最優厚的政治特權和待遇。在待遇上,宗室爵位分為九等,對應官職九品,每一個等級的宗室年俸都比相應等級的官員年俸多出50多倍,同時宗室還有御賜的田地、農莊等等;在政治上,宗室嫡子有世襲的官職可以繼承,庶子想走仕途可以參加類似科舉考試,但是難度遠低於科舉考試的特設考試,由皇帝決定名次授予官職;在司法上,宗室由宗人府單獨管理,宗室犯罪會降等處罰、甚至於不處罰,只要不得罪皇帝,宗室就可以無法無天;另外宗室的婚喪嫁娶、生兒育女,朝廷都有相應的補貼發放。可以說宗室只要不是敗家子,都能生活無憂。
1644年清朝剛定鼎中原的時候,黃帶子僅有數百人,而到了嘉慶年間黃帶子已經繁衍到幾萬人,成為清朝的沉重負擔。一方面是朝廷每年為了供養黃帶子最少花費數百萬兩白銀,這是一筆很大的花銷;另一方面朝廷根本沒有職務去安排所有的宗室,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閒散宗室”,這幫人整天無所事事、吃喝玩樂、禍害老百姓,清朝規定黃帶子殺人是不償命的,因此一般人也不敢得罪宗室,只能忍氣吞聲。
比如《嘯亭雜錄》中記載,雍正年間,有宗室成員整天在京城四處亂晃,看到年輕貌美的姑娘就當街搶回家淫樂,無人敢管;再比如嘉慶年間的“敏學事件”,黃帶子敏學找茬毆打街頭攤販,當天敏學沒系黃腰帶因此被步兵統領衙門捉拿,最後敏學帶領家奴砸了步兵統領衙門的堆撥房、毆打了執勤的兵士,敏學還叫囂“我是黃帶子,你可以去告我!”沒人能夠管束的黃帶子成了京城的頑疾。
-
5 # 號角催人紅旗飄
宗室腰間可以系黃色腰帶俗稱黃帶子,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石一枝的後代包括努爾哈赤和努爾哈赤的四個兄弟舒爾哈赤、穆爾哈赤、雅爾哈赤、巴雅喇,五人的子孫後代。覺羅腰間可以系紅色腰帶俗稱紅帶子,是指努爾哈赤祖父覺長安的其它兒子(塔克石以外)的後裔!另外宗室覺羅沒有在宗人府註冊的私生子稱為覺羅查。但在清朝末年河北山東的義和團都裹紅頭巾,扎紅黃腰帶打破了紅帶子,黃帶子的壟斷!
-
6 # 史論縱橫
簡單來講,黃帶子與紅帶子是用來區分愛新覺羅家族子弟的嫡庶尊卑的。
明萬曆十一年,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因祖父、父親被明軍殺害,起了叛明自立的念頭。勢單力薄的努爾哈赤最後能夠一統女真,建立大金,離不開愛新覺羅家族子弟的鼎力相助。當時愛新覺羅家族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家族,人丁不旺盛,大家都團結一致跟隨努爾哈赤東征西討,自然不去分親疏遠近。
隨著努爾哈赤征戰四方,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愛新覺羅家族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丁開始興盛。皇太極在天聰八年,曾授予徭役豁免權的六祖子孫有200多人。所謂的六祖子孫,指的是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兄弟六人留下的子孫。
努爾哈赤一生共有16子,其兄弟穆爾哈齊、舒爾哈齊、巴雅喇大概貢獻了30位兒子。就是說皇太極一輩就有堂兄弟近50人。
皇太極有11子,他的兄弟中也不乏子孫福氣大的,據統計皇太極的子侄達到了76人。再加上他堂兄弟的子嗣,血緣親近的子侄有百眾之餘。沾親帶故的宗族子弟更是數不勝數。
家族成員的日益壯大,在家族中明確親疏遠近就顯得尤為必要,畢竟皇權要掌握在努爾哈赤一脈,任人也要儘量“唯親唯近“。於是,皇太極下旨:以努爾哈赤、皇太極一脈為尊,世代繼承皇位;努爾哈赤其他兒子的後代,都稱為“阿格”,就是宗室子弟;六祖子孫皆為“覺羅”,就是皇室旁支或者遠親的意思,系紅帶子,用以區分努爾哈赤的子孫。而皇帝與宗室則系黃帶子,不同的是皇帝用明黃色,宗室用金黃色。
黃帶子、紅帶子是愛新覺羅子弟重要的身份象徵。黃帶子的待遇要遠高於紅帶子,紅帶子的待遇也優於普通官員。朝廷要用國庫收入供養黃帶子,分房、分地、分奴才,尤其是清朝後期黃帶子已經爛大街了,供養他們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財政負擔。
不愁吃喝、無所事事的黃帶子平日裡就溜溜鳥、鬥蛐蛐、聽聽小曲打發時間,日子美得很,偏偏還要仗著老祖宗積德,出去橫行霸道、胡作非為、強搶民女的事情時有發生,奈何無人敢管、無人能管,誰讓人家和皇帝是近親呢?
-
7 # 楚邾
清代規定,以皇太極祖塔克世為顯祖,子孫為宗室,系金黃帶,其餘則為覺羅,系紅帶。故以黃帶子稱宗室、紅帶子稱覺羅。
之所以這樣區分,可以將清朝皇室看做一個大的宗族,所謂“宗室”和“覺羅”之分其實只是支系不同,換句話來說,我們以塔克世為始遷祖,那麼塔克世以後其子孫是一支或一房,塔克世其兄弟等是為其他房支。那麼顯然,帝系一支的宗室享有的權力要遠大於非帝系的覺羅。
其實不止有宗室和覺羅之分,僅宗室還有區分,比如近支宗室和遠支宗室。近支宗室最早出現在乾隆年間,主要是指康熙皇帝及其子孫,如乾隆五十年,曾提及“永芝雖近支宗室”,這裡的永芝系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恭勤貝勒胤祜長孫、固山貝子弘曨長子。
近支宗室與遠支宗室的顯著的區別在字派上,近支宗室用胤(允)、弘、綿、奕、載、(奉)、毓、恆、啟、燾、闓、増、祺等字派,而遠支宗室則另起字派,如康熙皇帝的哥哥福全,後裔字派有保、廣、誠、亨、豐、常、松、柏、清和保、廣、亮、恆、文、祥、繼、文、魁兩套,與近支宗室相對應。
影視劇中的福全
當然,無論是宗室和覺羅之分,還是近支宗室和遠支宗室之分,都是因為皇權所帶來的影響,皇族人口日益繁衍,但享有相應的權力的皇族範圍越來越小。如果將其放在宗族的角度來看,其實和一個大的宗族逐漸發展的過程類似。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常以黃帶子代表宗室、紅帶子代表覺羅,但並不能將其完全相等,即並不是所有的宗室都系黃帶子、所有的覺羅都系紅帶子,且系黃帶子和紅帶子的也不一定是宗室和覺羅。
其一,無論黃帶子還是紅帶子只是象徵身份,除此二者之外,還有紫帶子。一般而言,系黃帶子的宗室犯罪,可能會降級,配紅帶子;系紅帶子的覺羅犯罪,因為血緣關係還在,也可能會降級,系紫帶子。即紫帶子多是指被黜革的皇族成員。
其二,系黃帶子、紅帶子的並不一定是皇族人員,有功的大臣也可以。如雍正年間岳飛後裔,名將嶽鍾琪就曾被授予黃帶子,乾隆年間富察傅恆之侄富察明瑞也曾恩賞黃帶子。
-
8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朝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權,其許多制度都與歷代中原王朝有著很大的不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諸如滿、蒙、漢軍八旗制度,包衣制度等等。對皇族進行二次分類也是清朝特有的制度之一,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歷朝歷代,為了凸顯皇族的重要性、保證皇族血統的純正性,通常都會將皇族與普通貴族、官僚、百姓區別對待,地位崇高、待遇從優,從而形成了歷史上各個朝代數量都頗為龐大的“宗室”群體。而清朝和歷代中原王朝又有所不同,不僅將皇族與普通貴族、官僚、百姓進行了區別對待,而且還將皇族進行了二次分類,形成了所謂的黃帶子、紅帶子。
所謂黃帶子、紅帶子其實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清朝官方的正式稱呼為宗室、覺羅。所謂宗室、覺羅,其實都是同一個祖先,都是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只不過按血緣親疏遠近進行了二次分類而已。後金以及之前很長一段時期,愛新覺羅家族成員並沒有按血緣親疏進行嚴格區分。直到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正式去汗號稱帝,為了讓直系以及近支的天潢貴胄們顯得“與眾不同”、地位更加崇高,皇太極正式下詔,將愛新覺羅氏家族依照血緣親疏遠近,劃分為宗室、覺羅。自此,正式出現了所謂的黃帶子、紅帶子。
宗室,指的是清顯祖塔克世(清太祖努爾哈赤父親)的直系後代,即努爾哈赤、穆爾哈齊、舒爾哈齊、巴雅喇兄弟四人的子孫後代(塔克世第四子雅爾哈齊絕嗣,因此這一支的宗室實際只有雅爾哈齊一人,至於有無過繼嗣子,本人沒有查到相關史料,不好亂說)。這些人被允許使用金黃色腰帶以示尊貴,故俗稱為黃帶子,其宗籍由宗人府掌管,錄入玉牒黃卷。清朝的黃帶子地位非常尊貴,哪怕是最低等級的閒散宗室,他們相對於旗下的普通貴族、官僚、百姓,地位依然是“主子”(這裡所說的主子和所謂的大小旗主不是同一個概念,就不鋪開說了)。記得很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一個情節:和珅在蘭州城的飯館裡和“金大煙袋”鬥富,後來被“金大煙袋”的手下給抓了,起初和珅還頗為桀驁。但是,當彼時身份已經和普通百姓無異的“金大煙袋”露出腰上的黃帶子時,身居高位、起初頗為桀驁的和珅最後只得下跪磕頭賠罪。雖然這只是電視劇的劇情,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僅如此,黃帶子還擁有許多特權,簡單舉幾個例子:首先是宗室爵位、俸祿,這是清朝宗室黃帶子們才可以享受的封爵系統,地位崇高、待遇從優,就連覺羅(紅帶子)也無權染指。即便是最低等級,即無爵之閒散宗室,都賞穿戴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廳局級)武職頂戴袍服。其次,這些人還擁有司法特權,黃帶子們觸犯律法,國家系統的司法部門是無權過問的,只有管理皇族事務的宗人府才有權處置。而且,黃帶子們觸犯律法一般都是要減低量刑的,即便殺人,也不會被判死刑,這也就是清朝一些提籠架鷹、不學無術的不法黃帶子們經常叫囂什麼“老子很久沒殺人玩了”的原因之一。不僅殺人不會被判死刑,這些人就算被判圈禁、流放等徒刑,也會得到非常妥善的安置,即便失去一定自由,但也是衣食無憂。這兩點是最主要的,其他還有很多特權,就不一一列舉了。
覺羅,指的是清景祖覺昌安(清太祖努爾哈赤祖父)兄弟六人,即所謂“六祖”的其他子孫後代。但是,在這些人當中,覺昌安的兒子們有不少是被授予了宗室爵位的,例如覺昌安第五子塔察篇古,在順治年間被追封為恭恪貝勒。但是,從他兒子祜爾哈齊的曾孫瓦爾瑪後來因功受封三等男爵位來看,覺昌安其他兒子的子孫後代應該還是被劃入了覺羅行列的。這些遠支的愛新覺羅家族成員被允許使用紅色腰帶以彰顯身份,俗稱紅帶子,其宗籍同樣由宗人府掌管,錄入玉牒紅卷。紅帶子們同樣擁有經濟、司法等諸多特權,但較黃帶子要差一些。此外,紅帶子們雖然也是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卻無法染指宗室爵位,他們能獲得的只有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爵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爵”。
除了黃帶子、紅帶子之外, 清朝的愛新覺羅家族成員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群,即紫帶子。這些人是因犯事或權利鬥爭被革除紅帶子的本尊及其後代。清朝初期,被革除宗室、覺羅的人,通常不再錄入玉牒,久而久之,其後代與旗下百姓無異。康熙年間,清聖祖為了避免皇族後裔流落民間日久而不可尋,同時也為了避免旗下選秀選中本家女子,出現人倫尷尬,遂命將革除紅帶子及其後裔重新錄入玉牒,附於紅卷之後,允許其使用紫色腰帶,以示身份,即所謂的紫帶子。同時,清聖祖還命將革除宗室及其後裔同樣重新收錄玉牒,附於黃卷之後,允許使用降一等的紅色腰帶,即所謂革除宗室紅帶子,其待遇也基本參照覺羅。順帶說一句,清末著名的大臣伊里布和良弼就是革除宗室紅帶子。
此外,還有一個特例,即清朝的所謂的“滿洲聖人”達海(覺爾察氏)家族。達海因創制新滿文有功,其後代被特別允許使用紫色腰帶,以示褒獎。同時,其家族女性成員可免於參加旗下三年一度的選秀。當然,關於達海後裔的紫帶子身份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有待商榷。
清朝的黃色腰帶、紅色腰帶、紫色腰帶是有特殊含義的,因此普通貴族、官僚、百姓是不能隨便使用的。清朝一些有特殊功勳的大臣有時候會被皇帝賞賜四團龍補服、寶石頂、三眼花翎、黃帶、紫轡等宗室顯貴才能享受的待遇,但基本還是象徵意義高於實際意義,非經允許該大臣是不能隨意穿用的。
-
9 # 澹奕
封建王朝都擁有規模龐大的皇室宗親,皇族後裔也分個大宗小宗,清朝也並不例外。清朝皇族宗室,分為“宗室”與“覺羅”兩個部分,簡單來說宗室是努爾哈赤與其親兄弟的後裔,而覺羅就是努爾哈赤的叔伯子孫後,黃帶子是嫡脈近支,紅帶子是遠支。
宗室的腰部系黃帶子,而覺羅系紅帶子,用於區分兩者的身份。而由皇太極發明的紅帶子,比黃帶子出現得還要早。清朝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族譜,也分成《宗室玉牒》與《覺羅玉牒》兩個部分,分別用明黃色與赤紅色的封面。
以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為大宗,而塔克世的兄弟們的後裔為旁支小宗。
清朝皇族都會系黃帶子,而黃帶子並不一定就是皇族,也可能就是個皇族遠親。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嚴格規制服裝顏色的古代,明黃色並非普通人能夠使用,即便官居極品之人。
清朝,無論是腰間繫黃帶子還是紅帶子,都是屬於“龍子龍孫”的特殊群體。清制,黃帶子的官爵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但也只有長子能夠繼承,其他的子孫沒有資格,所以就成為了所謂的“閒散宗室”。
雖然清朝規模龐大的宗室覺羅並沒有明朝那樣待遇優厚,但也被賦予的很多特殊權勢。比如黃帶子即便殺人,也是不償命的,地方官衙也沒有審判的權利,只能交給管理皇族的宗人府處置。
在清朝,也有不少嫡脈皇族宗室,因為獲罪被割去黃帶子,從宗室玉牒中除名,貶為覺羅,地位待遇一落千丈。
-
10 # 不書
在說滿清那些橋段裡,我們總能聽到什麼“黃帶子”與“紅帶子”的稱謂。大家都知道,滿清有很多規矩,其中“帶子”就是腰帶,不同的帶子象徵不同身價。 在清朝,除卻補子與頂戴花翎不同外,腰帶也有講究。
宗室為杏黃,覺羅為紅,普通皆為藍。你在那蒙古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做王爺,做公主,都得用藍腰帶。 根據清代祖制,從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一輩算起,他的兒子、如努爾哈赤、舒爾哈齊等的子孫,都稱宗室,也叫黃帶子。塔克世的哥哥弟弟、也就是努爾哈赤伯伯叔叔的後代則稱覺羅,也叫紅帶子。 宗室的黃色必是杏黃色,明黃色除皇帝外,只有皇太子才可酌時使用。
隨著清朝統治的持續,養尊處優的皇室子弟在不斷繁衍,成員成幾何倍數增加,犯錯與不思進取的越來越多,他們之間的身份差異也越來越大。
有些人因為犯錯,開始由原先佩戴黃帶子被懲罰降為紅帶子,甚至被貶為庶人。比如古爾泰,他是清太祖的第五子,後來由於試圖謀逆被革去了爵位,他的子孫後代也被降為了紅帶子。
也有其他很多晦澀原因,有一些宗室成員被革去了黃帶子,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的血管裡流淌的還是皇族的血液,其尊嚴倒也不容被過分踐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為了維護那些被革去了黃帶子宗室成員的臉面,當然也是為了維護自己臉面,出了新規定:那些被革去黃帶子的宗室成員,其名字仍然被允許列入皇家族譜《玉蝶》中,只是他們的名字要排在最後面,下面還要以紅帶子做上標記,同時為了避免他們和覺羅們出現混淆,稱他們為“已革宗室紅帶子”。【黃帶子正在逗鳥玩】
北京老話: 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說的就是琳琅滿目的腰間配物。”
小小的腰帶也代表著封建禮制的森嚴等級,加上其他的頂戴、朝珠、車轎等等,無不處處、時時提醒你,人是有三六九等的。
-
11 # 參習處
所謂紅帶子、黃帶子,就是古代男子的腰帶。圍紅帶子的是覺羅,圍黃帶子的是宗室。用腰帶的顏色作為區分愛新覺羅族人與皇帝血緣關係的遠近。
這帶子據說現在不好找。當年有一本書介紹過,大致意思是說,每個新生的宗室或覺羅,都會上報到北京的宗人府或瀋陽的故宮。到時候,就會發下來一條紅色或黃色的腰帶。這腰帶跟隨此人一生。到死的時候,還要把腰帶上交朝廷,統一銷燬。
至於其他的區別,無非是待遇上的。宗室中的爵位普遍比較高。而覺羅中的爵位則相對比較低。甚至大多數覺羅也就比普通旗人略強一些。而在分佈上,宗室大多集中居住在北京。而覺羅很多都住在東北。
說了怎麼區分。下面談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愛新覺羅家族的第一次分割是從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開始。覺昌安是建州左衛都督福滿的第四子。福滿有六個兒子,卻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了覺昌安。這就引起了其他兒子的不滿。因為福滿本身就不是長子一支的,他坐建州左衛都督之後,就有另外的支系不滿。
於是,包括福滿的其他兒子和福滿的叔伯兄弟的兒子,聯合在一起反對覺昌安。幸虧覺昌安父子抵擋住了這次反擊。等到建州左衛被覺昌安經營得風生水起之時,其他的五個兄弟也與覺昌安一起,號稱“六貝勒”。雖然反對的聲音被壓下去了,也是面和心不合,私下裡小動作不斷。
等到努爾哈赤起兵反明的時候,其他五個貝勒的後人,再次聯合一次,反對努爾哈赤反明
努爾哈赤七大恨都發出去了,一幫子堂叔伯、族兄弟在背地裡發誓,要殺了努爾哈赤,以盼望明朝能夠原諒。努爾哈赤的妹夫和童年的好夥伴,也在這次事件中被殺。這就不止是扯後腿了,簡直是形同水火一樣。
可努爾哈赤在打敗這些同族,並俘虜了其中一個為首的堂叔之後,並沒有殺掉對方。也算是仁義寬厚了。
最終努爾哈赤兄弟勢力越來越多,眾多同族也不得不歸附在他的麾下。
從努爾哈赤起兵到多爾袞進北京,兩代人中,大多數都是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及他們的兒子。努爾哈赤兄弟子侄數十人,各個龍精虎猛。所以才在清朝建立後,成為國家統治的有力保證。這些人的後裔,也自然的成為了繫著黃帶子的宗室。
而那些本來就血緣關係遠,還在之前給努爾哈赤一家扯後腿下絆子的同族們,能得到一條紅帶子,已經很不錯了。
到了皇太極時期,有了第二次分割。那時候,只要是愛新覺羅姓氏都系一條紅帶子。並沒有黃帶子。皇太極為了表明身份,加以區分,才下旨“遇太祖庶子,俱稱‘阿格’;六祖子孫,俱稱‘覺羅’。”宗室系黃帶子,覺羅仍然系紅帶子。
但這裡的覺羅,就包括了另外兩支族人。原來,覺昌安有五個兒子,除了四子塔克世(努爾哈赤之父)。其中有兩子無嗣,另有兩子留下了後代。分別是:長子敦禮和五子塔察篇古。但也索性被歸為紅帶子。
於是塔克世的直系後代就是宗室黃帶子,除塔克世一系之外的福滿的直系後代就是覺羅紅帶子。
而福滿的兄弟們,就連紅帶子和愛新覺羅的姓氏也沒有,而分別是舒舒覺羅、伊爾根覺羅、阿顏覺羅、西林覺羅、扈倫覺羅、阿哈覺羅等。
回覆列表
清朝的皇族愛新覺羅氏,在崛起初期的16世紀80年代只是一個人口很少的家族,包括努爾哈赤的六祖(六位爺爺那一輩的親兄弟)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在以後近半個世紀裡,儘管生活動盪,戰事頻仍,這個家族的成員還是獲得了很大發展,到17世紀30年代前後,至少也有幾百人。
大明崇禎七年,即後金天聰八年(1634),被皇太極授予徭役豁免權的六祖子孫達180人之多,其中長祖德世庫之裔25人,二祖劉闡之裔12人,三祖索長阿之裔110人,四祖覺昌安(景祖翼皇帝)之裔18人,五祖包朗阿之裔9人,六祖寶實之裔8人。覺昌安之子塔克世(顯祖宣皇帝)一系即皇室近支的人數尚不在其內。(據《清太宗實錄》)
當時,塔克世的5個兒子努爾哈赤、穆爾哈齊、舒爾哈齊、雅爾哈齊、巴雅喇均已過世。除雅爾哈齊早歿無嗣外,努爾哈赤共有16個兒子,8個女兒,其中長子褚英在建國前已被處死。穆爾哈齊有子11人,舒爾哈齊有子9人,巴雅喇有子9人。共計塔克世的諸孫有45人。
到皇太極一輩,以他的兒子為多,共有11人。此外,褚英3子,代善8子,阿拜7子,湯古代2子,莽古爾泰6子,塔拜8子,阿巴泰5子,巴布泰3子,德格類2子,巴布海1子,阿濟格11子,賴慕布1子,多爾袞無子,多鐸8子,費揚古無子。這時皇太極的子侄,已有76人,如果再加上他29個叔伯兄弟所生的兒子,比較親近的子侄應有一百數十人之多。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所生子之所以在同輩兄弟中居多,主要是身居最高統治地位,妻妾成群的緣故。據統計,努爾哈赤有後妃16人,皇太極有後妃15人。
家族成員不斷增多,產生了明確血緣親疏的需要,而這種需要與等級制度的不斷完善又是相輔相成的。在家族內部,汗(皇帝)的近親始終佔據核心地位。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諭言:
“宗室者,天潢之戚,不加表異,無以昭國體,甚或兩相詆譭,詈及祖父。已令系紅帶以表異之。又或稱謂之間,尊卑顛倒,今復分別名號,遇太祖庶子,俱稱阿格,六祖子孫,俱稱覺羅。”
覺羅,本為氏族舊號,愛新覺羅只是其中一支。皇太極卻持此舊族號為等級名號,特標明愛新覺羅六祖子孫。阿格(age ),原義兄長,在此作為努爾哈赤諸子的專稱,比“覺羅”更為尊貴,使他們從六祖眾多血胤中凸顯出來。
崇德元年(1636)建立清朝時,仿行歷代王朝之規則,追尊皇帝先祖,以皇太極祖塔克世為顯祖,子孫為宗室,並設宗室封爵以優渥之。初封和碩親王6人,多羅郡王1人,多羅貝勒2人。不久析為九等: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章京(後稱鎮國將軍)、奉國章京(奉國將軍),凡不入此等者統稱宗室。宗室均系黃帶為標誌(俗稱黃帶子),其餘六祖子孫仍稱覺羅,系紅帶為標誌(紅帶子)。
這樣,清朝的天潢貴胄依據與帝系的血緣親疏,正式析為兩個等級。在這以前,金國制度粗疏,汗家族成員貴則貴矣,並無規範化的名號。最初努爾哈赤只賜叔侄子弟為“貝勒”、“臺吉”,爾後又有大貝勒、小貝勒、和碩貝勒、議政貝勒、執政貝勒等名號。但是,這些尊號只是汗家族內一部分人權力、地位的表徵,並不能標明整個汗家族的貴族身分。崇德元年的規定為清朝宗室貴族的特殊地位提供了正式的法律依據,同時也就標誌著這一貴族集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