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3
回覆列表
  • 1 # 新銳視點

    主要依靠敵我識別系統(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

    “本土鏈”對空警戒雷達天線

    IFF系統出現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在1936年英國首次將對空警戒雷達“本土鏈”投入實戰應用,且隨當時飛機的速度及飛行高度持續增加,靠目視已完全無法進行分別,IFF系統在“本土鏈”投入使用的同時,也隨即誕生。

    1939年,第一個IFF 應答器 IFF Mark I 被投入使用,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在收到“本土鏈”雷達訊號後,會間斷髮出一個迴應訊號,使安裝 IFF Mark I 的戰機在雷達上出現一個“波動扭曲”的訊號,以實現敵我識別。由於 Mark I 是在單一頻率上進行工作,如戰機在多個雷達覆蓋區間工作時,就必須進行手動調諧,實現對不同訊號的迴應,因此, Mark I 的安裝數量也較為有限。

    德國研製的FuG-25a "Erstling"敵我識別系統

    之後,英國方面繼續推出了可實現自動調諧的 IFF Mark II 。到1940年,Mark III 問世,實現了對特定詢問者“迴應”,而不是再直接回復所有收到的雷達訊號。此外,Mark III 還具有了有限的通訊能力,可對部分編碼進行傳送,這樣就有了一定的保密能力,可防止敵方戰機“渾水摸魚”。德國在同時期研製的 FuG 25a Erstling 敵我識別系統,也採用了類似的原理。

    在面對AIM-120這種採用主動雷達制導,所謂“發射後不管”的中遠端空空導彈時,其目標附近的友方也是需要和其敵我識別的。

    目前,美國及北約盟友間的IFF系統已發展至 Mark XII 。但基本原理還是對雷達波的“詢問—回覆”,只不過隨主動式制導雷達的應用,戰機除需要應對地面雷達、對方戰機、預警機等的探測外,在超視距空戰中,還需對採用主動式制導的武器鎖定進行快速“回覆”,以免造成誤傷。

  • 2 # DS影片

    現代戰鬥機分清敵我主要透過三種方式。

    一是目視識別。

    這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方式,在越戰期間,美國空軍的交戰規則就是戰鬥機在發射AIM-7“麻雀”中程空空導彈之前需要抵近目標進行目視識別,確認目標為敵機後才能發射導彈。這條規則幾乎使“麻雀”的迎頭射擊能力和超視距攻擊能力化為烏有。

    F-14“雄貓”戰鬥機裝備有電視攝像元件(TCS),能對目標進行遠距跟蹤與目視識別,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識別距離達到了3-5公里,有些F-14飛行員報告說可以識別14公里之外的飛機。TCS可隨動於機載雷達,在雷達發現目標後,TCS自動進行搜尋、捕獲與鎖定,生成的黑白影象可顯示在飛行員與雷達截獲官座艙下顯中。

    現代戰鬥機可使用瞄準吊艙對目標進行目視識別,美國空軍的“狙擊手”瞄準吊艙集成了中波紅外感測器,能在較遠距離上識別空中目標。

    二是敵我識別應答機。

    在收到友機無線電詢問訊號時,應答機能自動對訊號做出迴應,如果沒有收到應答,可能就是敵機。這種無線電敵我識別系統能在超視距上進行敵我識別,是一國空軍最機密的裝備。當年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日本後,機載的“矽-2”敵我識別系統就暴露給美華人,於是蘇聯空軍被迫為米格-25機隊緊急更換“口令”敵我識別系統。

    敵我識別應答機也存在先天缺陷。1994年4月14日,兩架搭載了26名士兵的Uh-60在伊拉克北部被F-15擊落,原因就是UH-60的敵我識別返回訊號不清晰,導致被F-15誤判成敵機。

    三是非合作目標識別

    時目前最先進的敵我識別手段,非合作目標識別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透過雷達探測目標的發動機風扇或者渦輪葉片,並與儲存在資料庫裡的資料作比較,從而告訴飛行員它所發現的目標是哪種飛機。但是為了使得非合作目標識別更加有效,戰鬥機必須正對著目標的進氣道或者發動機尾噴口飛行。如果目標是側向自己就可能判斷不出了。

    現代先進戰鬥機有源相控陣雷達分別率極高,僅憑雷達影象就能完成敵我識別。只是非合作目標識別只能識別機型,並不能判斷該機的國籍。

  • 3 # 沙漠之湖

    作戰飛機早期為了解決敵我識別的問題,一般是在機身機翼上,圖畫己方的軍徽標誌等來識別敵我,現在的空軍依然會在飛機上噴塗空軍標誌。還有就是訓練飛行員識別敵我各種飛機的外形,應該說飛行員的眼睛都是非常好的,可以在遠距離發展敵機,飛近了在識別敵我。

    但是有些敵我飛機的外形輪廓相似,比如德國的梅109和美國的Mustang,這兩種飛機很像,曾經多次發生誤擊的事故,所以後來Mustang在機翼上塗了白底三條黑線作為明顯的標誌,隨著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飛行速度加快,,只靠目視識別已經不能夠滿足戰場的要求,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敵我識別器開始普遍安裝在飛機上,就是一種可以自動應答的電子編碼一起,就像哨兵問口令一樣,答對的就是自己人,打錯的就是敵人,在雷達上就可以顯示目標的性質,從而識別敵我。

    戰鬥機在執行攻擊或防禦任務時,準確分辨敵我雙方戰機是很重要的,因此戰機上都安裝了一種用來識別雷達所發現目標的敵我屬性電子裝置。敵我識別系統的硬體由兩部分組成,應答機和問答機兩種型別。當己方其他戰機、艦艇、坦克和雷達站都裝有同類型識別系統時,就可以組成合作式目標敵我識別系統。

    應答機在收到己方詢問訊號時,它可以自動回答一組編碼訊號,供問方識別。問答機除了具有應答機功能外,還能主動向被識別目標發去詢問訊號。以此根據對方有無回答訊號,或回答訊號是否與預訂密碼相同,判斷敵我。

    戰機敵我識別器是一步機密性無線電裝置,為了保證順利識別和不洩密。一般國家戰機識別器收到已方規定的詢問訊號時就回答,否則不回答。回答密碼經常換,讓敵方摸不著頭緒。識別器有一級電路,在平時是閉鎖的,只有在己方雷達識別系統詢問時,它才開啟,隨後應答機才會產生密碼回答脈衝訊號。當飛行員跳傘逃生後,戰機隨慣性下降,識別器擁有的自毀裝置會將密碼電路毀掉,防止洩密。

    戰機敵我識別系統主要作用,降低誤傷機率。如今的武器打擊平臺精度高,破壞力大。各國對該技術進行了深度探索,對聲、光、電領域都進行了挖掘。但無論多先進技術也不能消除戰爭風險,畢竟這種系統靠人來操作。

    敵我識別器是各國空軍的一級機密,別連科叛逃到日本,那架米格25其實並不是美國的最主要收穫,美國最主要的收穫是米格戰機上邊的蘇軍自己的敵我識別器,這使得蘇聯被迫更換所有飛機上的敵我識別器,以一下子就是上萬架飛機,可謂損失巨大。

  • 4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戰鬥機空戰中敵我識別是很重要的一個程式,你得知道對方是敵是友才能下手,總不能上了天就不分敵友見了就打吧?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哪個能打哪個不能打呢?我們從頭來看看。早戰鬥機的識別,靠飛機上的標誌。一戰時期,包括二戰中,飛機速度慢,機載武器都是火炮,機槍之類的武器,射程有限,因此空戰形式通常都是“狗鬥式”的。都是目視以內,而且還需要更近才能打的準。因此,這個時期的空戰都是追逐戰,相互追逐,反追逐,從後面咬住了,開炮,就是這個樣子。那時的飛機機體上都有明顯的標誌,如各國的機徽,顏色。甚至是根據自己喜好畫上喜歡的圖案,這個在一戰,二戰中的戰鬥機上非常流行。也有集體性的標誌,如二戰時由美國黑人組成的第332飛行大隊,就採用統一的樣式《紅色機尾》(拍成電影)。敵我識別技術的由來。英國首先於1935年提出了在攻擊前首先由無線電確認對方身份的措施。當時並不僅限於空空作戰,那時的空戰都是視距內,而重要的是地對空打擊。由於雷達的實現,能遠距離發現飛機,但很難確認是哪部分的飛機。於是就採取由地面透過無線電詢問的方式確認飛機身份,防止誤擊。現代敵我識別技術被普遍採用,並得到發展。現在的敵我識別已經從過去的詢問式發展成了機載自動應答技術,即“敵我識別應答器”。並和機載雷達系統,地面雷達系統,水面艦船雷達偵測系統通連為一體。敵我識別系統有兩部分組成,一是詢問器,二是應答器。首先詢問器根據需要透過設定好的編碼發出認證指令,應答器收到後會自動回覆自己的編碼。如果不回覆或回答錯誤,即可確認敵方飛機。這個就類似於部隊中的“口令”。“口令”也是由兩部分組成,即“口令”,“回令”。因此保密是最重要的,如果被敵人知道了,將會有大損失。戰鬥機也是這樣。敵我識別系統在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造成了巨大損失。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暴發的第一天,埃及防空部隊就擊落了以色列89架飛機,但也把自己的69 架飛機給打下來了,敵我識別器沒有很好的工作是其重要原因。此後,各國加大了“敵我識別器”的投入力度。“敵我識別系統”是一個國家的絕密工程,始終處於對抗反對抗,壓制反壓制,欺騙反欺騙,干擾反干擾的鬥爭中。伊拉克戰爭期間一架 英軍“旋風”戰鬥機返航回來的途中,遭美軍“愛國者”導彈的攔截而機毀人亡;美軍一架F—16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又把自己的“愛國者”導彈陣地炸了個底朝天。這顯然是敵我識別系統出了問題。因此隨著現在空戰進入了超視距領域,防空導彈的射程越來越遠,敵我識別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成為防止誤擊的重要保障。當然,也面臨被幹擾,壓制的巨大壓力。因此圍繞敵我識別器的“矛”與“盾”的較量會繼續下去。(個人觀點,歡迎指正,關注兔哥)(圖片來源於網路,一併謝過!)

  • 5 # 哨兵小虎

    崤山小虎第363條回答。

    區分空中戰鬥機的敵我屬性是一個“非常重要嚴肅”的事情,但戰鬥機的敵我識別技術的發展卻是有“一定鮮活”的歷史的。

    戰鬥機的敵我識別技術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目視式階段。

    飛機最初應用於戰爭,主要就是為了偵察地面。那時候敵我雙方飛行員由於沒有攻擊手段,空中見面了,還相互招收示意,氣氛是相當融洽。

    直到後來機炮、高射機槍的問世,區分敵我才開始成為問題,那怎麼辦呢?只能靠飛機顯著位置的顯眼圖示(標識)來識別。比如國旗、圖案等。我們現在看到的飛機塗裝文化便是由此發展而來。

    二、無線電“口令詢問”式。

    “目視式”詢問的最大弊端在於要看到對方才算數。但戰鬥機隱蔽突然的特性,顯然目視式無法滿足敵我識別的需要。

    伴隨著雷達的誕生,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其他的敵我識別方式,此時,“口令式”的敵我識別詢問方法誕生。

    正如,“站住幹什麼的”?“口令”?一樣。無線電口令詢問式則是使用事先編輯好的一串列埠令(密碼),由地面雷達照射到到空中目標,空中飛機根據口令,對地面雷達的詢問,回覆另一半“口令”,回覆正確,即為友機,不回覆和回覆不正確即為敵機。

    隨後這也成為現在主流的敵我識別器的原理。只不過,現在的發射方式、和口令密語早以日新月異了。

    三、多樣式詢問方式。

    單憑無線電口令詢問式,也不是萬能的,比如美國的愛國者就多次誤擊己方的飛機。尤其是遇到敵我識別器故障、損壞或受干擾無法工作時,更容易造成誤傷。

    這時,多樣性的敵我識別方式應運而生。廣大飛行員和地面控制人員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

    比如:靠時間區分、靠航路區分、靠禁飛區區分、靠飛行動作區分、靠高度區分、靠語音通話區分等。

    比如:在空中規劃A、B兩條航路和C區禁飛區。周圍佈設防空兵器。

    規定:單數分鐘抵達B航路入口且沿航路飛行者為友機,進航路100公里需到高度到3000米保持。

    比如:A飛機10點04分抵達B路入口,在入口處機動等待,10點05分進入航路B,並按規定100公里到高度3000米保持。

    B飛機10點05分尾隨A飛機抵達入口,也在入口處機動,10點06分進入航路B,並目視A飛機下降高度後,在60公里處也跟隨下降到3500米高度。

  • 6 # 幗之利刃

    戰鬥機上都裝有敵我識別器,是透過機載雷達自動詢問和答覆的,只要是一方的,都有相同的通訊密碼,一般不會和敵方混淆。

  • 7 # 戰爭之王

    早期戰鬥機一般都是透過塗裝,外形等分辨的,而如今一般都是透過各種電子裝置進行識別,但是塗裝等依然有很大的作用。

    一戰中飛機開始作為軍用武器,而為了進行敵我識別,一般都是採用各具特色的塗裝,比如一戰德軍王牌飛行員里希特霍芬的座機就是採用的紅色塗裝。同時,各國航空兵也開始採用各種標誌,畢竟有時塗裝很難分辨,但是標誌是很容易區分的,比如德軍採用的鐵十字,英軍的圓形標誌等,就是很容易區分的。

    不過後來航空技術發展起來,戰機速度越來越快,而且在外形上很容易判斷失誤,此時目視識別已經很難奏效,就發生了很多誤擊事故。比如蘇聯王牌飛行員波克雷什金就曾誤擊過己方的蘇2攻擊機,就是因為沒見過這種當時還屬於機密的新式戰機,不過最終被免於審判,否則蘇聯空軍就損失了一個未來的王牌。

    後來電子技術開始發展起來,各種電子裝置開始出現,比如敵我識別器,收到詢問訊號後,應答機會自動回覆設定好的資訊,進而完成識別,不然就是敵機了。同時,現代戰機紅外特徵、戰術編制等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識別工作。

  • 8 # 思遠防務

    戰機作為速度很快,飛行機動效能很強的機型,是如何做到靈敏而準確的敵我識別的,而敵我識別究竟又有著多大的作用呢?

    敵我識別在戰場上具有特殊而不可取代的作用,自古以來如何在紛亂的戰場上識別敵我雙方就是一個被擺放在各國軍隊面前的巨大難題。在一戰二戰戰場上,雙方軍隊往往透過特殊標識和記號來區分敵我軍隊,但即使已經付出了巨大努力要想完全做到的零失判斷誤依舊很難,因此這個問題直到現代才被解決。

    戰後飛機的效能發生了突飛猛進的提升,要想在分秒必爭的空戰中讓己方飛機和地面防空系統正確判斷哪些是友軍哪些是敵軍是必須解決的大問題。早期的F4,F5等戰機還是採用無線電訊號聯絡的方式才能確定,對不上暗號和代號的就不會是友軍,但是這種方法麻煩而且耗時間,不具備很強的實用性。

    直到敵我識別天線的出現才真正解決了這一問題。在發生了多起誤傷友軍事件後,美軍研發了裝備在戰機上的敵我識別系統。其主要裝置就是安放在機頭的刀狀天線。這種裝置能夠透過對附近空域的飛機發送訊號來判斷是否是友軍飛機,如果是,那麼對方飛機會自動傳送迴應訊號,否則就是敵軍飛機。

    透過裝備敵我識別天線的方式,美軍和其盟友的戰機被誤擊的機率大大降低。海灣戰爭還發生過愛國者2導彈擊落英軍狂風戰機的烏龍事件。但在敵我識別裝置在F16,F15和F18等主力戰機上普及後,這種誤傷就幾乎沒有再出現過。因此陣風,颱風和鷹獅等戰機也開始大規模列裝敵我識別系統。

    如今西方國家的主力戰機已經實現了全部的敵我識別裝置普及,因此此後其在作戰時將不會再遇到無法分辨敵我雙方飛機的危險情況,隨著敵我識別系統重要性的提高,蘇27和米格29等俄製戰機在改進時也紛紛開始裝備,可見敵我識別裝置的確能給空戰中的判斷問題帶來相當大的改善。

  • 9 # 利刃號

    現代空戰,由於戰鬥機的高速度和雷達的高敏捷性,導致戰機稍縱即逝,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上,如何迅速發現敵機,擊落敵機就成為了每一個飛行員的生存技能,面對雷達顯示屏上的無數個點,如何區分出誰是敵機誰是友機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第一次登上戰場,當時的飛機飛行速度還很慢,飛行員們都要進入目視距離才能交戰,所以飛行員們為了區分敵我,通常都是在機身上塗上容易識別的色彩,比如國旗、圖案等,來告訴戰友是自己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華人開始將雷達投入應用,這是一種對付空中目標非常有效的武器裝備,但在雷達部署前,皇家空軍就想到了,所有的飛機在雷達上都是一個個點,那麼如何從這些點中區分出哪些是自己人的飛機,哪些是納粹空軍的飛機呢?

    由於飛機速度的提升,在看到敵機的同時對方就已開火,根本沒有留給飛行員們判斷敵友的時間,所以目視法已不適合當時的空戰,英華人就想到了一種類似哨兵“口令”的無線電詢問法,地面中心透過口令詢問空中飛機,如果對方回答正確,就是自己人,如果回答錯誤或者沒有回答,那就是敵人。

    這種問答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現代的敵我識別系統基本都是這種原理,但是詢問與回答的方式與途徑都發生了變化,典型的敵我識別系統一般分為兩部分,詢問器和應答器,詢問器不斷髮出設定好的無線電編碼指令,應答器則對收到的己方詢問自動回覆相應的回答編碼。

    隨著超視距空戰的愈發普遍,敵我識別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能夠迅速的識別敵我才能最快的做出合適的應對,所以敵我識別系統是一個國家的絕密情報,一旦被敵國掌握,很容易被利用來冒充己方對自己國家進行打擊,而且既然是系統,就會有損壞或者漏洞,這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是致命的。

    2018年9月17日,俄羅斯的一架伊爾20偵察機就被敘利亞政府軍的S-200防空系統擊落,就是因為以色列飛機利用了雷達系統的漏洞,在被鎖定後飛到了伊爾20的身後,雷達系統根本無法區分誰是敵方,誰是友方,本能地選擇了較大的目標進行了攻擊,造成了悲劇。

  • 10 # 軍武資料庫

    說到戰鬥機的敵我識別,這件事可以展開說了。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各個國家就開始在戰機上塗上了代表國家的機徽。

    起初一戰時期的空戰根本沒有雷達進行搜尋,因此這些塗裝在飛機上的機徽在目視範圍的空戰中還是可堪一用的。

    到了二戰時期,有了雷達系統,透過雷達系統可以識別出空中的飛行物,但還不能識別出這架飛機是哪個國家的。因此當時在地面和飛行員之間就做了一個統一的排程操作。例如德軍的戰機BF-109,在這架飛機的駕駛艙儀表盤右上角有一個小指示燈。

    這個指示燈連線著一個無線電接收器,當接收到特定的無線電訊號後就會亮起來。這時,駕駛戰機的飛行員就會做一個上翻筋斗或者橫滾操作。透過改變機體位置改變一下雷達訊號的反射強度。這就起到了一個敵我識別的作用。

    這個現象最早是英國飛行員在空中發現的,他們發現德國的戰鬥機機群經常會做一些無意義的筋斗或者橫滾動作然後再回到原始的飛行方向上。後來透過監聽對比無線電訊號發現這些戰機是隨著特定無線電訊號來做出異常機動的。這就成了一個敵我識別的暗語。

    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應答敵我識別裝置,英國則做得比德國更出色。

    它接收雷達訊號中一組間隔40納秒的8位摩爾斯電碼訊號,這組訊號如果匹配應答機上的訊號,那麼就會增益輸出雷達波相同頻率的無線電波。這時在雷達上就可以形成一個更加明亮的光點。

    雷達兵就可以直觀的看出來這個目標比別的目標更亮——自己人。

    當然了,這種方式看似很智慧,但如果調節不好增益範圍的話則會對雷達訊號形成很強的干擾。

    但透過無線電載波訊號得以識別敵機和友機的方法的路線是正確的。在二戰後期無線電技術和電子技術就飛速發展起來了。敵我識別則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相當成熟了。

    現在的方式採取的是無線電問詢器+應答機的模式。

    在戰機中一般會安裝一個敵我識別(IFF)應答機。

    這個應答機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密碼處理機,當應答器接收到問詢齊器的加密訊號後,在內部運算出一個答案然後哦反饋這個訊號,如果這個答案和約定的答案相符那麼就是一架友方戰機。

    舉個例子

    雙方約定了一個Key=25

    雙方約定的一個計算公式就是 X+Y*key-Z

    應答器發出一道問題 X=5,Y=8,Z=9

    這時應答器英國回覆資訊196就可以驗證是自己人了,當然,應答器和問詢器之間的“問答”要比咱們舉例子的內容複雜得多。而且軍方之外知道這些密碼演算法的人估計都得被滅口。

    反映到現代的雷達系統上則是可以看到不同目標之上就有了不同的標註資訊。

    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敵我識別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了吧?如果仔細看看雷達上面的圖片,上面的四個目標中有兩個是N/A是未能識別出來的目標,剩下兩個目標則是已經識別出來的目標。如果結合目標向量來看己方的戰機正在衝向其中的一個未知目標。如果在和平時期,己方飛機會飛到目視距離進行檢視,但如果是戰爭時期,那麼無線電問話喊幾句就會發射導彈了。

    不僅僅是戰機有敵我識別的方式,坦克、艦船都有各自的敵我識別手段,甚至普通計程車兵在執行特定任務的時候也會攜帶一些簡單的敵我識別裝置。

    例如這名士兵頭盔上的訊號燈也是一個敵我識別的小工具。

  • 11 # 刀v鋒

    作戰飛機早期為了解決敵我識別的問題,一般是在機身機翼上,圖畫己方的軍徽標誌等來識別敵我,現在的空軍依然會在飛機上噴塗空軍標誌。還有就是訓練飛行員識別敵我各種飛機的外形,應該說飛行員的眼睛都是非常好的,可以在遠距離發展敵機,飛近了在識別敵我。

    但是有些敵我飛機的外形輪廓相似,比如德國的梅109和美國的Mustang,這兩種飛機很像,曾經多次發生誤擊的事故,所以後來Mustang在機翼上塗了白底三條黑線作為明顯的標誌,隨著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飛行速度加快,,只靠目視識別已經不能夠滿足戰場的要求,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敵我識別器開始普遍安裝在飛機上,就是一種可以自動應答的電子編碼一起,就像哨兵問口令一樣,答對的就是自己人,打錯的就是敵人,在雷達上就可以顯示目標的性質,從而識別敵我。

    敵我識別器是各國空軍的一級機密,別連科叛逃到日本,那架米格25其實並不是美國的最主要收穫,美國最主要的收穫是米格戰機上邊的蘇軍自己的敵我識別器,這使得蘇聯被迫更換所有飛機上的敵我識別器,以一下子就是上萬架飛機,可謂損失巨大。

  • 12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自從有了超音速飛機和高速防空導彈,沒有時間透過視覺手段識別友軍。敵我識別系統(IFF)是一種能夠以最快的計算機速度確定飛機意圖的電子系統。相關係統用於民用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美國在軍用敵我識別系統的開發和製造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以美軍為例,現代敵我識別是一個雙通道系統,一個頻率(1030兆赫)用於詢問訊號,另一個頻率(1090兆赫)用於應答。該系統進一步分為四種執行模式,兩種用於軍用和民用飛機,兩種嚴格用於軍用。

    美國聯邦航空局規定,所有在美國控制空域飛行在3000米或更高高度的軍用或民用飛機,都必須配備一個能夠自動報告高度的敵我識別應答器系統(這就是軍用和民用飛機都使用這兩種模式的原因)。

    每種操作模式都會從受到挑戰的飛機上獲取特定型別的資訊。模式1有64個應答碼,用於軍事空中交通管制,以確定什麼型別的飛機在應答或執行什麼型別的任務。

    模式2也僅用於軍事用途,要求識別特定飛機的“尾號”。在這種模式下,有4096個可能的回覆程式碼。

    模式3/A是標準空中交通管制模式。它在國際上與自動高度報告模式(模式C)結合使用,為所有按照儀表飛行規則飛行的飛機提供積極控制。這種飛機由機場起飛控制器分配唯一的模式3/A程式碼。在目視飛行規則下飛行的通用航空飛機並不處於持續的積極控制之下,並且這種飛機使用1200的通用模式3/A程式碼。在任一種情況下,飛行員或機組人員手動將分配的程式碼輸入應答器控制單元。

    起飛後,飛機很快就離開了起飛區。此時,飛行員透過無線電被指示在特定的無線電頻率上聯絡特定的途中控制器。途中控制器提供額外的飛行指令,並可在其控制區發生衝突時分配新的模式3/A程式碼。在一次橫貫大陸的飛行中,飛機會經過幾十個這樣的區域,直到被移交給目的地的進近管制員。

    在密集飛行區域,也就是許多飛機在較小區域飛行的地方,飛行員可能會被要求“大聲呼叫輸入/輸出”。然後飛行員按下轉發器上的輸入/輸出開關,轉發器顯示為一個獨特的顯示器,有助於確定飛機的準確位置。特定的模式3/A程式碼用於表示飛機緊急情況和無線電故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幫我看看這乾隆年的自攻螺絲值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