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珍視映畫
-
2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厭奶指寶寶在4~6個月大時,喝奶量開始減少,胃口不佳現象。特徵是寶寶正常發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通常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食慾。發生原因有①疾病因素:首先要觀察寶寶一下,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所導致厭奶,如併發了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燒等,應該立刻就醫治療。
②心理因素:由於從出生開始,寶寶每天喝的都是同一種食物,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產生厭惡喝奶的情況,這也 是寶寶在提醒爸媽,該給他吃些不同的東西了。適時給寶寶流質食物,便會逐漸恢復胃口,如寶寶活動力佳、精神也好,只是食慾稍差,爸媽並不用太擔心。
③其它:不喜歡吃奶嘴:最常見的原因。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嬰兒已習慣了清新淡雅的母乳,敏感的寶寶不能很快適應配方奶的奶腥味,因而拒食。餵奶方式不對:因為奶瓶的角度不當,壓到舌頭,使寶寶喝不到奶,最好將奶瓶以45度角輕放到寶寶的嘴裡。注意力分散:寶寶好奇,只要周圍有聲響、有人走動,就停止吸奶,顯然其他事情對他說來,比吃奶有趣多了。
寶寶厭奶試試以下措施:①不要隨意更換配方奶粉。過了厭奶期寶寶會喜歡原來這種配方奶粉的。②不可強行餵奶。不同發育階段,厭食可能都會出現,這是正常現象。如家長著急,不等孩子恢復食慾就強迫他進食,他就會有牴觸行為,會加劇孩子的厭食感。③食物多樣化。可在輔食的種類和顏色上下點功夫,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④提供營養足夠的替代品。暫時多吃其它蛋白質高同時富含鈣的食物替代品,如豆腐、小魚乾、骨頭湯等。⑤給孩子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減少外界的吸引或刺激。⑥觀察寶寶的生長。無其它異常現象發生,如剛打完預防針、長牙期間、脹氣等,厭奶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後就會恢復正常,父母毋須過於擔憂。如寶寶食慾仍然不振,且出現活動力變差的情形,則有必要察看是否有其它疾病。
-
3 # 王洋Daisy
朱老師是之彥母嬰健康平臺營養顧問,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有著非常豐富的母嬰育兒經驗。
-
4 # 吉祥鋪子
寶寶厭奶期:
剛出生的寶寶在第1~3個月時,喝奶量增加得很快,體重也進展得很快速,正好比俗諺所說“一眠大一吋”;不過,醫師指出,有些寶寶大約到了第4~6個月時,會逐漸對母奶或配方奶失去興趣,奶量隨之遞減,此時爸爸媽媽無須太過擔心,因為只要寶寶維持一定的生長曲線、活力也正常,表示寶寶可能正在經歷所謂的“厭奶期 寶寶會厭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兩種,除此之外,醫師表示,有時寶寶正在長牙或是剛打完預防針,甚至是脹氣等造成的不適也會導致厭奶,但是這種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後就可恢復正常。生理原因
寶寶隨著月齡逐漸成長,只是喝母奶或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醫師說明,4~6個月大的寶寶進入厭奶期,正是提醒爸媽應該開始搭配副食品讓寶寶補充熱量,若是寶寶厭奶的情況比較嚴重。醫師建議,可以從4個月大開始就讓寶寶搭配副食品,可試著先從稀釋的果汁(例如:蘋果汁、葡萄汁)開始,或是吃米精等,讓寶寶嘗試配方奶以外的食物,不過醫師也補充說明,如果要讓寶寶食用麥精的話,最好等到寶寶滿9個月大之後,以避免寶寶產生過敏的情形。
寶寶會厭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兩種,除此之外,醫師表示,有時寶寶正在長牙或是剛打完預防針,甚至是脹氣等造成的不適也會導致厭奶,但是這種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後就可恢復正常。寶寶厭奶的原因
寶寶會厭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兩種,除此之外,醫師表示,有時寶寶正在長牙或是剛打完預防針,甚至是脹氣等造成的不適也會導致厭奶,但是這種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後就可恢復正常。
-
5 # 醫知袋鼠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某個時期突然就不喜歡吃奶了,而且每次喝奶量也很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寶寶很有可能是進入了厭奶期,厭奶是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現象,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它可能出現在寶寶3、4個月大時,也可能到6~10個月大時才出現。而且通常多發生在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寶寶身上。
寶寶厭奶主要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對外界越來越好奇
寶寶剛出生時,聽力和視力發育還不健全,所以這時他除了吃就是睡。但在之後的幾個月,他的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便進入快速發育階段,寶寶慢慢的可以聽見和看見更多新鮮的事物,這會讓他對外界更敏感和好奇,所以,這時寶寶在吃奶時比較容易開小差,無法專注吃奶,因此在很多媽媽看來,就認為寶寶是厭奶了。
2、寶寶長牙了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後的第6~8個月就開始萌牙了,但牙齒的萌出會對牙齦神經造成一定的刺激,導致寶寶感覺牙齦發癢、牙齦疼痛等,這些不適就會讓他發生煩躁不安、哭鬧,甚至出現厭奶。
3、輔食新增不合理
如果寶寶是在新增輔食後出現的厭奶,那麼家長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給寶寶輔食新增的不正確,很多家長怕孩子吃不飽,就常常給寶寶喂很多的輔食,或者是在喂完輔食後沒多久又給他吃奶,但你要知道,小寶寶的胃容量很小,你喂這麼多他自然吃不下。
除了喂得過多,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家長會給寶寶喂些果汁、大人飯菜等,當寶寶在嚐到這些食物的甜頭後,會覺得比奶有味道多了,所以這也是導致寶寶厭奶的一個原因。
4、疾病因素
雖然疾病因素導致寶寶出現厭奶的情況比較少見,但家長也要考慮在內,比如寶寶有沒有鵝口瘡、皰疹性咽峽炎等,因為這些疾病均會造成口腔疼痛,而使寶寶厭奶。
-
6 # 孩子王育兒顧問
不少新媽媽在剛剛適應喂寶寶母乳這件事後,很快又來了新問題,疑似“寶寶厭奶了”的症狀出現了。前三個月吃的好好,到了4個多月為什麼突然興趣不大了呢?
今天我們請來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張酈君主治醫師為媽媽們答疑解惑,張醫生師從中國兒童保健學著名專家古桂雄教授,她覺得“厭奶”這個詞是大人們主觀加給寶寶的,其實屬於“餵養困難”的一種表現。那麼,我們一起看看寶寶“餵養困難”的生理病理原因,以及應對方案吧。
餵養困難的主要表現這種餵養困難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大部分孩子可持續2-3周可調整過來,也有的可以持續一月以上。
餵養困難的原因排除寶寶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食慾下降的情況,餵養困難的主要原因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讀。
1.媽媽們要學會把握寶寶生長髮育
²4個月後,寶寶自身能力發育,視力、聽覺、嗅覺、味覺的發育都比新生兒期有了明顯的進步,這些發育導致孩子對外界興趣增加,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²寶寶出牙可以伴隨著疼痛或發燒等因素影響其胃口;
²前三個月增長過快常常伴有過度進食,身體會存在一個自身調節的過程。
2. 以下錯誤的餵養方式,你中招了嗎?
接下來,媽媽們需要了解的是——
非病理性的餵養困難該怎麼調整和應對?
總而言之,觀察寶寶的“厭奶”是哪種情況,一定要從體溫、精神狀態、活動量、睡眠情況、大便情況等判斷,如果是病理性的一定立刻就醫。要定期看孩子的生長曲線,而不是隻爭一頓奶的多少。
文:孩子王&雅培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7 # 小蘋果兒科醫生
很多寶寶在3~8個月的時候確實會出現不喜歡吃奶的現象,以前求之不得的甜奶水居然不感興趣了,很多媽媽都很困惑,有人還專門給起了個名字叫“厭奶期”。厭奶的寶寶吃奶就跟打仗一樣,十八般兵器全用上才能讓他吃一口,可苦了媽媽了,很多寶寶厭奶的媽媽都患了焦慮症。
那寶寶厭奶的原因呢?可以分為兩部分:
一、寶寶的原因
6月齡以後開始新增輔食了,很多寶寶喜新厭舊。
而且隨著寶寶視覺聽覺等其他感官的發育,他們不再一心一意的吃睡,二是對周圍越來越感興趣了,探索世界的慾望超過奶水,所以不肯好好吃奶。
還有寶寶生病了或者其他病理性因素也會導致孩子不吃奶,這個需要醫生進一步判斷。
二、媽媽的原因
新增輔食之後孩子的吮吸減少,導致奶水變少寶寶不願意吸奶。
或者媽媽哺乳期間咖啡因、吸菸或者刺激性食物導致奶水味道改變,寶寶也不願意吃奶。
還有媽媽的氣味或者奶頭髮生了變化,導致寶寶不願意吃奶。
那寶寶厭奶了怎麼辦?
總之原因很多,寶寶厭奶了之後一定要找到原因然後可迎刃而解。
首當然可以適當在奶嘴、奶水和吃奶環境等方面做出一些變化,比如奶嘴多樣化、在安全穩定的地方哺乳或者把奶做成其他寶寶喜歡的食物樣子、嘗試新的哺乳姿勢等等;寶寶如果生病了還可以求助醫生來解決,排出病理性的因素才能讓媽媽放心。
這些方法都可以試試。zj
-
8 # 許丹營養師
孩子厭奶,若是出現在新增輔食之前,可以不用特別處理。緩一緩,讓他想吃就吃,過1周就會恢復了。
若是新增輔食厭奶,很多情況下是由於輔食的味道好,導致他嫌棄味道平淡、單一的乳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讓輔食味道太重,尤其不要給孩子吃果汁之類。
若是孩子已經嚴重厭奶,那就要斷掉輔食,甚至包括有香味的鈣水,迫使他重新接受奶。如果他喜歡果汁,就在配方奶里加些果汁或者在乳頭上塗抹些果汁,引導他吃奶。以後再逐漸減少,知道他重新接受純奶。
-
9 # 新手媽媽養成記LM
厭奶的原因及症狀
1、食慾有周期,身體需休息:
這種型別多出現於之前吃的特別多,生長速度很快的寶寶。之前長太快,身體需要休息和調節。
知名的母嬰自媒體人橙子就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很多孩子的食慾都是有周期的。日本育兒泰斗松田道雄的書《育兒百科》中也提到“吃奶粉的寶寶在吃了三個月的奶粉之後,由於消化比母乳費勁,他們的腎臟和肝臟會負擔過重,需要調整休息,所以產生了厭奶現象。”
2、敏感餵養方式:
兩三個月以後的寶寶會遭遇各種敏感期,可能對餵養方式的細節更加註意,比如奶水流速過急或過慢,混合餵養的寶寶開始表現強烈的個人喜好,有的特別喜歡奶瓶,有的特別喜歡乳頭,而且和之前的喜好習慣完全不一樣。
3、好奇心導致的不專心貪玩
2個月以後,寶寶的視覺神經,觸覺神經都變得非常敏銳,他們的好奇心開始大大加重。餵奶的時候周遭稍微有點動靜就會分心,開始左顧右盼,忘了吃奶這件事。就像我們小時候邊看電視邊吃飯,一會就只顧看電視不好好吃飯了。
4、味覺發育導致對奶水缺乏興趣
寶寶味覺逐漸發育,會覺得奶水味道單一,不願意進食。一般會出現在4個月及以上的寶寶身上。
5、食道反流
嬰兒的食管括約肌發育不完善,胃中的奶液特別容易迴流到食道中,所以剛吃完奶的寶寶容易吐奶。而比較嚴重的,就會燒傷喉嚨或者食道,讓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異常疼痛,從而厭奶。
而且,不吐奶的寶寶不代表不會食道反流!
母嬰自媒體人橙子列舉了食道反流的症狀,超過3個,就很有可能是食道反流:
1,經常拒絕喝奶,即便明顯餓了
2,體重增長曲線大幅掉落
3,幾乎每頓都會幹嘔
4,幾乎每頓都會吐奶
5,沒有喝奶的時候也經常有乾嘔或者吞嚥的動作
6,長期有酸的口氣
7,喝奶時或者一個小時之後,經常出現打挺蹬腿等顯得非常難受的動作。
8,睡覺當中,經常醒來大哭
9,極端喜歡豎著抱,除非睡著否則一旦躺平就大哭不止
6、長牙
4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有的開始長牙,造成口腔不適,從而拒絕吃奶。
還有一種就是病理性厭奶,主要是由於急性感染,慢性疾病等病因導致的食慾下降,這類情況,寶寶除了不吃奶外,還會有明顯的不適,比如莫名大哭不止,腹瀉,發燒等等,這類情況應及時就醫。
以上這些原因,有的寶寶是其中一種原因,有的是好幾種都有。
-
10 # 久隱290
粉哥導讀:寶寶在四五個月的時候,不再像前三個月那樣專注吃奶,而是吃吃又停停,並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擾而不吃奶了,這一時期稱為生理性厭奶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厭奶期呢?這個時期的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呢?
一、厭奶的原因
1、生長髮育的因素
1、4個月後,寶寶自身能力發展,對外界事物興趣增加,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2、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厭倦了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喝奶的興趣下降;
3、出牙、大腦跳躍期等生長髮育的因素,影響寶寶的胃口;
4、前期增長過快(通常伴有進食較多),身體的自身調節。
2、餵養方式的問題
1、過度依賴奶睡,寶寶不吃奶就不睡,整體作息混亂;
2、從3個月發展到4個月,餵養的間隔應逐漸由3小時延長到4小時,如果忽視這種變化,在寶寶還沒有進食訴求的情況下依然“到點塞奶頭”,可能導致寶寶厭奶;
3、強迫進食:寶寶表現出不想吃奶的時候強迫他進食,是造成厭奶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4、流速不對:奶嘴口太大或太小,媽媽的奶陣過強或者出奶速度太慢,都會造成寶寶不滿;
5、整日陪伴的媽媽要去上班,突然改用奶瓶餵養,寶寶拒絕接受奶瓶,進而發展為厭惡進食。
二、厭奶的表現
1、醒著不肯吃奶,要睡覺了迷糊了才吃;
2、白天吃得很少,晚上頻繁醒來要吃;
3、抗拒餵奶訊號,比如看到奶頭就哭,橫過來抱就打挺,硬塞給他喝的話會吐奶;
4、吃吃停停,很容易因外界干擾(比如有人走動、有其他聲音)而停止吃奶。
厭奶的持續時間有長有短,大部分寶寶持續2-3周時間就會自行調整過來,也有的寶寶會持續1個月以上,雖然吃奶少,但是不會影響生長髮育,如果時間再長就要諮詢醫生啦。
三、厭奶的對策
1、營造安靜舒適的用餐環境避免外界的干擾,保證吃奶過程的連貫。
2、及時新增副食品,當寶寶開始厭奶,寶媽也可以考慮開始新增輔食。在寶寶四五個月大時,可以把握寶寶對食物的好奇心,開始新增牛奶以外的食品,以補充熱量和營養。
3、嘗試補一點鋅,或者益生菌,唾液分泌物有一部分是鋅元素化解的酶,缺乏時會影響味蕾對食物不敏感,產生厭食現象。這種情況寶媽就要檢查寶寶的微量元素了,根據缺乏程度進行鋅劑補充,建議選擇葡萄糖酸鋅製劑,它屬於有機鋅,吸收率較高。另外補充益生菌也對寶寶厭奶有一定的作用。
4、不要頻繁更換奶粉,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厭奶情況發生在更換新的配方奶粉後,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新的配方奶粉的口味,或讓寶寶不適應。此外,家長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由少增多的新增方式。
5、增加活動量,拉長吃奶的間隔。
6、更換合適的奶嘴,母乳奶陣太強的在餵奶時用剪刀手或者躺喂幫助減緩流速,出奶過慢的可以用吸奶器泵出來瓶喂。
7、新媽媽在上班前提前一個月訓練寶寶吃奶瓶,這樣當媽媽上班的時候,小寶寶也能很快適應。
四、這些厭奶要小心
以上厭奶行為及改善主要針對生理性厭奶,那麼有些厭奶可能是寶寶生病引起,爸媽要注意區分哦。
如果生病,除了厭奶,寶寶精神狀態不佳、煩躁易怒、還有其他身體上的異常爸媽就要小心了。
比如寶寶出現腹脹,可能不會馬上表現除腹瀉等消化不良現象,但是寶寶不思飲食了,拍拍腹部出現嘭嘭的響聲,打嗝還有酸臭味,那就要小心了,需要給與消食健胃的藥物緩解,就不要強迫寶寶進食了。
寶寶長期便秘也可能會出現厭奶,如果寶寶伴隨便秘,媽媽就得看看飲食結構及日常護理有沒有不合理的,該做調整的需要及時調整哦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錢錢。(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收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11 # 七寸憂傷
飯糰育兒
18-09-1416:12琳琳家的寶寶最近到了厭奶期,還是原本的奶粉,可寶寶就是吃的特別少,眼看寶寶的體重逐漸下降,琳琳和家人都只能乾著急。後來琳琳帶著寶寶去推拿,這才使寶寶的厭奶有所緩解。其實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出現厭奶是正常情況,寶媽不用特別在意,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要從多個方面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寶寶安全度過厭奶期。
為什麼會厭奶?
一般寶寶到了4~6個月大的時候,就不再像之前那樣專心致志地吃奶了,這是因為寶寶逐漸開始注意身邊的環境,以及餵奶的人。總是會吃吃停停,很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和聲音吸引。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覺得寶寶不好好吃奶就停止餵奶,這樣寶寶攝入的營養量會不足。由於寶寶成長對於營養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厭奶會導致寶寶體重變輕,免疫力也會下降。那麼應該如何改善寶寶的厭奶症狀呢?
奶瓶
首先要看寶寶使用的奶瓶是否符合寶寶的年齡,有很多的寶媽1年都不給寶寶換奶瓶,這樣還是不對的。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對於奶水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如果奶嘴的孔洞太小,會造成寶寶吮吸困難,吃奶會很累。這時寶寶就會有厭奶情況的產生,長時間厭奶,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寶媽要給寶寶選擇寬口徑的奶瓶,這樣寶寶吮吸很輕鬆,吃得也會多一些。
奶粉
隨著寶寶的年齡不斷增加,寶寶的味覺也會有一定的改變,長時間食用同一種味道的奶,難免寶寶會覺得厭煩,想要換換口味。不過家長也不能盲目給寶寶換奶粉,要根據寶寶的體質以及月齡,來選擇合適的奶粉。在轉奶時,也要格外的注意方式和時間,防止寶寶會消化不良。
餵奶環境
知道寶寶容易在吃奶時被吸引,家長就要注意餵奶的環境。最好選擇寶寶熟悉的地方,不要在人太多的地方餵奶,這樣寶寶容易分心。在寶寶吃奶時,儘量選擇安靜的時間段,這樣不受到外界的打擾,寶寶就能比較專心的吃奶了,家長可以在寶寶吃奶完畢後再和他玩耍。
這段時間的厭奶期,會隨著寶寶逐漸成長就自動消失,所以家長不用過於在意。但是在這期間,家長要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如果寶寶月齡比較大了,家長可以給寶寶適當新增一些輔食。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錢錢。(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收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12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寶寶厭奶對剛做媽媽的女性來說是件很頭疼的事,雖然厭奶對寶寶的發育並沒有多大影響,但媽媽難免會擔心,寶寶在4~6個月大時胃口不佳喝奶量逐漸減少,此時媽媽不必過度擔心,這是寶寶常有的厭奶現象,通常在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如果寶寶產生厭奶反應,此時媽媽應該怎麼做。
不要強迫餵奶: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如果喝奶太少會營養不均衡,甚至會影響後天的發育,於是採用揠苗助長的方式,強迫寶寶喝奶,但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反而會讓寶寶對吃奶產生恐懼和牴觸心理,其實只要寶寶的身高體重等發育狀況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並不需要這樣做,這時媽媽更應該思考,如何協助寶寶接受輔食,替代寶寶在厭奶時流失的營養。
改變餵食方式:如果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爸媽可以嘗試改變餵食方式,採取較為隨性的餵食方式,以多餐少量為原則,等寶寶想吃奶的時候再喂,也可以透過消耗些寶寶的體力,如肢體按摩,伸展活動等,當他感覺到飢餓的時候,進食狀況就會有所好轉。
營造餵食環境:當寶寶進食時周圍的環境要儘量選擇人少安靜的地方,因為此時的寶寶開始對外界的事物感到好奇,包括聲音,有人挑逗都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覺得這些東西比進食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奶嘴洞大小要適當:有些時候並不是寶寶不想喝奶,可能是由於奶瓶嘴上的奶洞太小,寶寶喝得不順暢,因此喝奶量才減少,建議媽媽在餵奶前先將奶嘴洞倒過來檢查一遍,看奶能否順利的流出,通常最佳速度是1滴每秒,呈溫和的直線型最好,滴得慢或太快都對寶寶不好。
不要經常換奶:看到寶寶厭奶,家長可以考慮更換其他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要給寶寶一點時間適應,如果要更換一種牌子的奶粉也不要一下子全換掉,最好和其他牌子的奶粉混搭,並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記錄下來,如果排便正常,則表示寶寶適應良好,可以更換新牌子的奶粉。
保持良好心態:照顧寶寶的人,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照顧寶寶的人如果心情焦慮或者強迫寶寶喝奶時,寶寶都能感受得到,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抗拒心理,因此順其自然自然的態度來應對寶寶的厭奶,是家長們必備的心態。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3 # 漫步雲端yunyun
孩子厭奶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寶媽不用太擔心哦,學一點緩解厭奶小妙招就可以輕鬆應對的。
我家寶寶從不挑食,母乳、奶粉、白開水、加了金銀花的白水、米粉...都是很爽快咕嚕咕嚕地,一口氣吃完。但是有幾天也是突然不喜歡吃奶了,以前每天固定地吃900毫升,那時只吃六七百了。
分析了下原因:
1.新增輔食的影響。
那時候剛新增輔食1星期,有了對比,就不再滿足於奶粉的味道了,開始有點挑食了。
2.眼睛耳朵更靈敏,東張西望,吃奶不專注。
寶寶越來越大了,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很好奇,聽到聲音也到處張望,吃吃停停,不專心。
3.吃奶的時間間隔太短。
之前都是4小時吃一次,一次160-180毫升,加輔食後就有點亂了。有時候3小時就吃奶,不好好吃,吃不完。
厭奶了怎麼辦?
1.輔食慢慢加,控制量,一點點來。
我們每天就喂一勺米粉,把米粉的量控制住,主食還是奶粉為主,不能主次顛倒了。
2.吃奶的時候,讓寶寶安安靜靜的吃。
旁邊不要有人在,不逗他玩了,把電視和兒歌都關了,讓寶寶安安靜靜地吃奶。
3.把吃奶的時間算好。
按時餵奶,如果吃了輔食,之後的下一頓就少衝點奶粉。
4.不強行餵奶。
寶寶不吃了就不要強行喂他,不然他會更抗拒,只要精神好,能玩能鬧,過幾天厭奶期過去就好了。
厭奶是正常的,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及時解決就好啦~
-
14 # 仨個寶寶
何為厭奶期?
一般寶寶長到3、4個月的時候,會有某一個階段開始討厭吃奶,具體表現為:
1、進奶量減少,時間變短;
2、吃奶習慣變差:從前吃奶大於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吃眼前奶。現在呢,任何風吹草動就停止吃奶,吃吃停停,什麼都比吃奶有意思。
3、嚴重者只要跟餵奶相關就拒絕:比如看見奶頭、奶瓶哭;抱著轉成餵奶姿勢哭;直接塞過去哭。
為何只是聽了聽就覺得生無可戀了??
為什麼會厭奶?
生長髮育因素
1.身體生長的自我調節
首先我們得知道,孩子的生長速度是有節奏和週期的。
寶寶不會一直長那麼快:
0-3個月,4周約長600-800克是正常;
3-6個月,4周約長460克-600克是正常;
6-12個月,4周約長280克-360克是正常。
新生兒時期吃得特別多或吃奶粉的寶寶,前期增長過快,臟器需要調整休息,厭奶屬於身體的自身調節。
在寶寶出生的頭一年裡,他的生長速度是逐漸減緩的,所以生長所需要的耗能自然也就減少。
為什麼4-6個月最容易出現厭奶?
因為這段時間生長所需要的耗能減少,而相應的活動量卻沒有跟上來,所以需求量自然會減少。
等6個月之後,坐、爬、走這些大運動相繼跟上,即便生長速度仍在減慢,但是由於體能消耗大,寶寶的食量也不會太少。
還有一個原因,隨著寶寶的生長,他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會增強。
比如從前吃600毫升奶才能吸收的營養,現在吃400就可以滿足,奶量自然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想不明白的,為什麼寶寶明明吃得少了,卻貌似一點也沒受影響,難道他就不餓?
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孩子忠於身體需求的本能。
你心心念唸的厭奶,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真的不需要喝那麼多。
2.
精神發展的自然結果
過了三個月後,寶寶的視力和聽力都變好了,這個階段,寶寶對外界的動靜格外敏感,更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爸爸走來走去在擦地,瞅一瞅;奶奶叮叮噹噹在炒菜,聽一聽。
總之,啥事都比吃奶有意思。
餵養方式因素
1.被強迫餵食
寶寶不想吃奶的時候強迫他進食,是造成厭奶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長期厭奶的寶寶。
這一點奶粉寶寶更明顯,因為奶嘴更容易強塞。
不美好的進食體驗會讓寶寶把“喝奶”和“不愉快”聯絡起來。
處理厭奶,最忌硬來,他不想吃的時候千萬不要強喂。
比起對寶寶造成的心理傷害,哄著、騙著、硬塞著多喂的那口奶真的太不值得。
其實不只是餵奶,只要是涉及“吃”這件事,最有用的作為就是“無為而治”。
沒有願餓著自己的孩子,除非他是故意用“跟家長作對”的方式表示他對餵養方式的抗議。
2.輔食新增時機不合適
4個月後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
如果輔食加的過早,刺激了味蕾,尤其是吃到味道較重的果汁、菜汁之類,寶寶就會覺得奶水或配方奶的味道過於平淡,從而失去興趣。
如果輔食加的過晚,寶寶可能會厭倦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導致喝奶的興趣下降。
所以,在合適的時機新增輔食也是寶寶發展的自然需要。
不宜過早也不能過晚。
正常新增輔食之後,奶量下降屬於正常現象,只要不少於600ml就可以。
3.流速不合意
總的來說,3個月之後的寶寶,多少有那麼點“矯情”了。
本來此時吃奶就算不上最想做的事NO.1了,如果再趕上奶嘴流量太大或太小,媽媽的奶陣過強或者出奶速度太慢,這種體驗不合朕意,自然就更不寵你了。
有的寶寶被奶陣嗆過之後,就不願再吃了;有的嫌奶嘴流速太慢,吃起來費勁,也就不願吃了。
但是,這個問題也只是一個階段,慢慢的,孩子就能學會如何處理各種情況。
比如對於奶陣:
3個月之內的孩子可能就是,硬上,被嗆也要接著吃;
4-6個月的孩子可能就是,你嗆我我就不喝你了;
但6個月之後,奶陣上來你再看,人家嘴一撒、臉一別,沒事兒人似的優哉遊哉的等著你這廂噴泉噴完,再掛著一頭一臉的奶水尋回來接著喝。
還是那句話,吃是生理需求,寶寶才不會因噎廢食。
病理性因素
1.缺鐵性貧血
一般缺鐵性貧血會導致食慾不好。
4個月後部分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缺鐵。
不過,足月生產的健康寶寶,在6個月前鐵需求還不大,可以等6個月新增輔食之後,透過新增高鐵食物(比如強化鐵米粉或肉類)補充,也足以保證健康。
2.胃食管反流
如果寶寶一吃奶就大哭,幾乎每頓都吐奶,而且體重增長曲線大幅掉落,要考慮是不是胃食管反流。
有些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發育不太好,流進胃裡的奶就很容易反流回食道,讓寶寶有燒心感,嚴重的還會灼傷食道,導致厭奶。
胃食管反流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只能等待寶寶自己發育完善。但可以透過豎抱、墊高床墊、拍隔、少吃多餐或服用一些修護食道、減少胃酸的藥物緩解。
除了等待,還能做什麼?
對於寶寶厭奶,除了順其自然等待恢復,還可以做這些。
保持環境安靜
比較敏感的寶寶,媽媽們可以重視一下環境,交代一下家人,保證餵奶期間安靜不被打擾,保證吃奶過程的連貫。
延長吃奶間隔
他越是吃得少,怕他餓著,越是塞得勤。
殊不知,你越是塞得勤,他越是厭的厲害,這是一種惡性迴圈。
最好的方法是拉長餵奶間隔,3小時不想吃就4小時,4小時不想吃就5小時,餓了總會吃一點,不想吃就是不餓。
增加活動量
飢餓欲是刺激進食的唯一方式,4個月的寶寶可以多趴。
現在天氣暖了,也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東瞅西望也是很耗神的哦。
讓餵養更合意一些
奶粉餵養的可以更換合適大小的奶嘴;
母乳餵養奶陣太強的,在餵奶時用剪刀手或者躺喂幫助減緩流速;出奶過慢的,可以用吸奶器泵出來瓶喂。
-
15 # 瘋狂爸比
3~ 4個月的寶寶常會突然間不愛吃奶了,持續的時間一般在半個月到1個月。這種現象就是“厭奶”。導致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多種,要區別對待。
寶寶生病、使用抗生素、內熱或者是氣候(夏季溼熱、秋冬上火等)都會導致厭奶。這種情況稱為“ 病理性厭奶”,要及時治療疾病,病好了,寶寶的飲食也就恢復正常了。
寶寶還可出現“生理性厭奶”。出現這種情況的寶寶腸胃正在適應新的營養需求,處於吸收轉型期,無須治療。寶寶3個月前主要以消化吸收奶裡的脂肪為主,身高、體重增長很快。3個月以後,寶寶的身體自動調整,增加吸收奶裡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的比例,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新增鐵、鋅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了。這樣的轉型時間段分別是3~ 4個月、6個月、12個月,隨著時間和吸收營養素比例的逐漸改變,寶寶會進入幼兒體形階段,這個時候就會顯得比嬰兒階段瘦一些,這屬於自然規律,很正常,父母不要過分擔心。吸收轉型期對寶寶小小的胃腸和肝腎都是一種挑戰,最好讓寶寶自己適應,這樣激發出來的免疫力非常強。
寶寶出現生理性厭奶是身體開始自我調整的表現。所以,媽媽要深呼吸,調整好心情,你的溫柔和耐心是對寶寶最大的鼓勵和支援。
回覆列表
寶寶喝奶量開始減少,胃口不佳,不禁讓家長擔心營養不夠。其實這是寶寶常有的“厭奶”現象,父母先不要煩惱,只要細心找出寶寶厭奶的原因,就可採取適當的對策。 原因1:身體不舒服(例如在長牙、打預防針、生病等) 方法:如果是長牙,可用較大孔洞奶嘴喝奶,減少吸吮時造成的疼痛。或把奶粉與麥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調成奶糊,用湯匙餵食。原因2:因好奇導致不專心、貪玩。 方法:餵奶時,周圍環境最好不要有讓寶寶容易分心的嘈雜聲音、事物等,以便專心進食。 原因3:生理性厭奶,胃口就是不好,厭奶超過2個月以上,體重、身高發育不良。 方法:可補充寶寶專用維他命,或請教醫生,是否使用開胃藥調整腸胃功能,增進食慾。 原因4:味覺開始發育,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 方法:不要強迫餵奶,因為寶寶可能產生抗拒。提供輔食最好用多樣化的食物變換不同口味;而且儘量用天然口味,不要新增調味料(一週歲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