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舌尖小饞貓
-
2 # 愛喝啤酒的大宇
當你這個標題映入眼簾的時候,我圖片的傷感了,特別特別的難受。因為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我最難忘的一道菜是我爺爺最愛做的疙瘩湯,在我小的時候每次早上起來爺爺都會做疙瘩湯,在那個時候我是十分牴觸的(總吃都會吃膩的)有些時候甚至會發脾氣,鬧性子。
而現在想吃也吃不到了。這就是我最難忘的一道菜
-
3 # 囡囡媽咪
我是陝西岐山人,周公故里所以對岐山臊子面有特殊的感情,吃一碗哨子面就感覺到過年了一樣。(小時候物質疲乏)現在雖然沒有那麼貧窮但是對臊子面的感情從未改變。簡單介紹一下哨子面,臊子面的特點就是—酸、辣、香、薄、勁、光。附圖一張給大家看一下嗯,香得很!
-
4 # 吳琦大
那當屬姥爺最拿手做的疙瘩湯。我三歲之前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姥爺最喜歡給我做的就是將發好的面和稀,倒入燒開的水中,等煮成麵疙瘩以後再撈出,一口一口餵給我吃。
再後來,我上了初中,姥爺就開始做加了蘿蔔條,蔥花,雞蛋的疙瘩湯,當時我姥爺說叫鹹湯,區別就是加了蘿蔔條和雞蛋絲,但是對我來說確實喝不膩。後來聽姥爺說這是我太姥姥教給他的,太姥姥會做的菜不多,我媽小時候也是喝這個長大的。後來有了我妹妹,又有了我表弟,都是喝姥爺疙瘩湯長大的。
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機會喝到姥爺的疙瘩湯了,因為現在遠在千里之外上大學,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後來實在想喝,就問我姥爺做法,做出的味道卻不如姥爺好喝。為什麼獨獨對這道簡單的菜如此留戀,因為它承載了我太多的回憶。還記得我奶奶只會做米粥,每天熬了米粥送來,實在是不及姥爺鹹湯十分之一好喝。現在想想,還真是羨慕小時候的自己。
(圖源網,告侵刪。)
-
5 # 我是865
各個地方 各個名族 各種口味 各人愛好 各所不同 每個地方都有好吃東西 每個地方都有特色小吃 像內蒙就有好幾種好吃的 都分佈好幾座城市 像我們這邊的特色 莜麵 騷麥 焙子 手抓肉 燉骨頭 我最喜歡我媽做的燉豬骨頭
-
6 # 夏日煙花
我們小時候家裡非常窮,七十年代左右,過年能吃上,一頓肉餡餃子是很美味得,在哪個年代就是過新年才能吃到肉餡餃子,是很期待的美味佳餚。
-
7 # 九月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母親燉的五花肉最好吃,還有炸雞肉,每到過買上幾斤,用地鍋燉好只後放在大盆裡,什麼時候吃的時候,在用燉肉白菜和海帶一起在燉,真的很好吃,炸雞肉和苔菜在一起燉很香,現在我們有時候還吃。
回覆列表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生活,有幸福開心的時刻,有難過傷心的時刻。小時候的生活,除了學習之外,就是玩和吃。尤其咱們90後這一代,雖說並沒有過過那種因為沒有糧食餓肚子的情況,但是也好不了多少。童年的時候,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家裡殺豬和過年的那段時光了。因為只有在這段時間,才能吃到更多的美食。
我小時候最難忘的一道菜,或許不能說是一道菜。小時候豬油是還可以隨便吃的時候,我想很多家庭都會專門熬製一缸豬油吧!熬豬油的油渣,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呢?小時候,媽媽圍著灶臺熬製豬油,把油渣給我們院子的幾個小傢伙們吃,而這個油渣就成了我小時候,最難忘的一道美食。或許它稱不上是一道菜,但它絕對是我記憶力深刻一道美食。
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油渣會成為我記憶力最深刻的美食呢?因為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太好,雖說不太好但是比農村周邊的幾家人可好太多了,最少小時候,我們家保證三天能吃一次肉。可是別的家就不太容易了。那年我媽媽剛剛熬好一鍋豬油,我就帶著一群小夥伴跑回家了。媽媽挨個發了好幾個油渣給每個小朋友。雖然我吃的不多,但也隔一段時間就能吃。可是其中有一個小朋友(我只記得叫小龍,具體叫啥已經忘記了),我媽給了他好幾油渣,他只吃了一個,剩下的全部裝兜裡了。我們玩了一圈,就跟著他去他家玩了。我發下他居然把油渣帶回去給他媽媽吃了。
當時也沒帶在意他的舉動,回到家給我媽媽說了一下,媽媽告訴我,他家窮,吃的少,你不準去說,就當不知道。正因為他的這個舉動,讓我深刻的記住了媽媽做的油渣,記住那個童年裡一起玩泥巴的小夥伴。真事,可能只有90後初期的朋友能夠有點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