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印跡

    在最開始的時候,“太監”和“宦官”這兩個詞語形容的並不是一個物件。早在戰國,宦官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在那個時候,宦官並不一定全是被“去勢”過的人。“閹人”這個詞語,最早應該是東漢才出現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太監”和“宦官”這兩個詞語形容的並不是一個物件。早在戰國,宦官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在那個時候,宦官並不一定全是被“去勢”過的人。“閹人”這個詞語,最早應該是東漢才出現的。

    而“太監”這個詞,從遼代才開始被應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內侍的只為重新設定。改革後,太監變成了宦官的上級,比宦官官位更高。同時,他還規定,只有宦官才能做太監,但是做太監的並不一定要求是宦官。

    清朝以後,伴隨著時間的演變,太監跟宦官的界限才逐漸模糊。公公這詞也是清朝出現的,因為太監整天伺候皇帝,最懂皇帝的想法,所以太監擁有很高的權利。為了討好太監,或者說表達對太監的尊敬,人們開始尊稱太監為公公。

    宦官一般都被叫做太監或者閹人,在現在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裡也被尊稱為公公。不過因為隨著時間發展,太監已經逐漸不再由非宦官擔任,所以人們也習慣性的將宦官、太監、閹人都當做同一類人了。 到了現在,也就更沒人會注意到這中間的差別了。

    不過人們統一稱呼公里被“去勢”過的閹人為太監,已經是清朝時候的事情了。儘管最早的時候,太監還是一個官職的名稱,但是由於閹人的壟斷,太監已經和閹人區分不開了。聚集在,唐朝和宋朝期間,都還有過非閹人擔任太監的記錄,但是清朝已經沒有了。

  • 2 # 春愁曉夢—V

    在古代,皇宮都有許多太監,為什麼皇上皇后的都要太監伺候?而為什麼又把太監叫公公呢?正常人為什麼不能伺候皇上,非要太監伺候呢?

    一、為什麼把太監稱為公公

    “太監”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不過那時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悉用庵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

    “太監”一詞,遼代才出現,明代,太監和宦官才發生聯絡;太監是宦官的上司,是高階宦官;充任太監的必須是宦官,而宦官卻不都是太監。

    到了清朝,太監才成為宦官的同義語。公公是對太監的尊稱,因為太監,特別是高階太監最接近皇帝,權勢極大,最瞭解皇帝的心思。

    在朝為官者有些時候不得不依靠太監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藉助大太監的權勢往上爬,要是直呼其為太監,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稱為公公,以示尊敬。

    至於為什麼正常人不能伺候皇上要太監伺候,是因為皇宮生活太多女性,怕他們和後宮的女性發生關係,導致後宮亂,畢竟皇上也不想戴綠帽。

    至於“公公”的稱謂到底何時開始,從由何而來,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般都是這樣稱呼,所以,太監都被尊稱稱為公公。

    二、太監稱為公公源於尊稱

    宦官習慣稱為太監、閹人,影視作品中也尊稱為公公。這些官職後來逐漸由閹人所擔任,久而久之這些官職名稱與閹人就成了統一的概念,故而閹人、太監、宦官在當下語境成為了幾乎通用的詞彙。

    本應包括臣隸及仕官在內,通常人們所言宦海、宦途、宦遊,其實仍舊是由“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為宮中閹人的專稱,大約是秦漢之後的事。

    以“太監”作為宮中閹人的通稱,是明清時代的事情。太監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晚至唐宋時期,朝廷中仍有太監官職的設定,所任者並非都是閹人。

    一開始,稱呼宦官為“太監”是為了表達尊敬、說明他們地位不同,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宦官整體尷尬的社會地位,所以時間一久,習以為常之後,“太監”就不再是一個尊敬的好詞了。

    直接稱呼他們“太監”,無異於在提醒他們“閹人”的身份,對於這群格外敏感、心眼也可能更小的人來說,基本上就是指著鼻子罵。所以,公公表示對太監的尊重。

    除了“公公”這樣的尊稱,還有的人則稱呼太監為“老爺”,從稱呼上聽不出他們與正常人的不同,就會讓宦官覺得更加舒適。這樣聽起來,似乎也的確順耳很多。

    三、太監稱呼的發展演變

    據晚清宮廷中的太監回憶,“太監們不喜歡人們把他們直稱作太監,如果你把他們叫做公公,那簡直是罵他們八輩祖宗。”可見,在太監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人們能像普通人那樣的。

    根據宮廷裡太監們的記述,在當時“公公”也成了一個禁忌的稱呼,與最惡毒的罵人詞彙有得一拼,太監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爺”。

    這很有意思,在一開始“太監”是作為尊稱出現的,後來有了“公公”,而後這個詞彙也被拋棄了。再後來了,“公公”這個詞也成為遺棄物件。

    ​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太監這個群體缺乏被尊重,不管是什麼尊稱的詞彙,最終都會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不同,提醒他們身體的殘缺。

    所以,太監們更希望拋棄那些特殊稱呼,而被當做普通人,因此他們互稱“爺”,對待前輩則稱呼“師父”,哪怕是自謙,也要文縐縐的說一句“刑餘之人”,瀟灑的自嘲一番。

    可見,太監們的心思也十分的敏感細膩,渴望被尊重。一個“公公”的稱呼,從備受尊敬到跌落泥潭,所展現給我們的,就是古代宦官群體不為人道的無奈與悲哀啊!

  • 3 # 文史衙門

    我們對於太監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從影視劇的形象中得來的,太監由於受到了某種刑罰,使得該男子變得聲音細小,沒有喉結,不長鬍須,變成了典型的中性人。

    1.秦朝

    還記得胡歌主演的穿越劇《神話》嗎,裡面的趙高被閹割進宮的劇情。高要為了進宮做飯掙錢,稀裡糊塗的就被閹割,可見當時即使是廚子也要有這個過程。

    秦朝,宮內對服務後宮和皇上的人稱為“宦官”。秦朝直到元末民初,這種人又稱寺人、閹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

    2.明朝

    我們都知道,明朝是宦官最被重視的朝代,明朝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首領被稱作:掌印太監,從宦官裡面選出。

    其中職位低的宦官名“少監”或者“中監”,職位高的宦官叫做“太監”,所以“太監”兩個字是高官的稱謂。

    還記得電影《龍門飛甲》這句臺詞嗎:你問我西廠算什麼東西?現在我就來告訴你,東廠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廠來破。還有,你聽好,東廠不敢殺的人我殺,東廠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明朝朱元璋設立“東廠、西廠”,原因就是他們直接聽命於皇上,不受到任何其他官員的制約和監督。

    3.清朝

    到了清朝,太監已經不再具備職位的意義了,和宦官統稱為“太監”。

    清朝時期的太監最高的品級是三品,就類似“李蓮英”、“張謙和”這樣級別的太監已經不異於二品級別的官員,權利是非常大的,甚至宰相都要給幾分薄面,因為很多事情只要這些太監在皇帝耳邊吹吹風就很快能解決。

    短評:

    宦官制度的出現,從側面上反映了封建王朝的極端統治,在奴隸制社會中部分男性的得到的非人的折磨,很多宦官都是從小被處以閹割,手段極其殘忍,有部分的人死於流血過多,或者死於無法痊癒。對於這種沒有人道的做法,能感到統治者的殘暴無情。

  • 4 # 文史微觀

    太監原稱“宦官”,稱呼太監是明朝以後的事情。太監,原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在唐朝、遼時期都有太監官職的設定。

      明朝是宦官最為盛行的時代,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便於管理宦官,使能各司其職,廢內侍省,設九監、二庫、六局,後來發展為二十四衙門,即十二監、八局、四司,各設掌印太監領導,專管皇帝及皇室吃喝拉撒睡等諸事,後來又設立了由宦官負責的東廠、西廠、內行廠,對官府和百姓進行偵緝和刑獄,又插手干預財政、管理皇莊、經理倉場、提督營造等。

      宦官因為權勢膨脹,於是拍馬屁的人就多了,太監原本是少數上層宦官的稱呼,而到了明朝,不論其職務高低,無不點頭哈腰,以尊其長官之例,通通戴上了“太監”這頂高帽子。久而久之,太監便成為了日常用語。到了清朝,太監便成了宦官的通稱。

      其實,在中國古代史籍中和古人的世俗用語中,太監還有許多別的稱呼,粗略地算了一下,也有幾十種之多,現在以最為常見的稱呼簡單介紹之。

      寺人:原指商、週二朝宮廷內使用的近侍小臣。後來專指經過閹割的宦官,“寺”音同“侍”。故稱為寺人,寺人是早期宦官的稱謂,西周春秋之時已見於文獻,而佛教在西漢末年才傳入中國,所以,不能將“寺人”和“僧人混為一談。

      宦官:又稱宦者,為戰國以後對閹人的專門稱呼。秦漢至清朝以前的官方文書中,宦官、宦者是常用的正規稱呼。

      閹人:又稱閹官、閹尹、奄人、奄官等。男人去勢曰閹。勢指的是人和動物的睪丸。閹本作奄。“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在《周禮》中記載,奄人一般承擔看門的任務,所以在“奄”字上加一個“門”為“閹”。

      腐人:又稱腐夫,即閹人的意思。腐人由腐刑而得名,腐刑即宮刑。“宮刑,其創腐臭,故曰腐也。”《漢書》中又有一說:“腐:宮刑也,丈夫割勢,不能復生子,如腐木不生實。”

      中官:又稱中人、中臣、中使、內官、內臣、內監等。宦官多在宮中或內廷服役,這是相對與外朝而言,因此多以“中”、“內”之名冠之。宦官充使稱中使,權勢宦官稱為中貴。

      貂璫:貂、璫皆為漢朝宦官佩戴的飾物。貂,即以貂尾為冠飾,璫指的是冠首金屬器物。“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銀璫左貂,光武以後,專任宦官,右貂左璫。”(《漢公儀》),後代據此以“貂璫”為宦官的別稱、代稱。

      此外,宦官還有一些其他稱呼,通常是這樣的,一是宦官的上述主要稱謂分別組合和演化,如“宦寺”、“閹寺”、“貂寺”、“婦寺”、“中璫”、“內璫”、“閹宦”、“內使”、“宮監”等等。

      還有一種是具有感情色彩的稱呼,其一尊稱如“公公”、“老爺”;其二鄙稱“宦豎”、“閹豎”、“內豎”;其三專指閹割了生殖器官,如“刑人”、“刑餘”、“淨身”;其四是以宦官的職務來稱呼,如“黃門”,因漢朝皆以宦官充任黃門令、中黃門、小黃門等職而得名。

  • 5 # 東門歷史

    太監是由大監一名演變而來,太監一詞最早出現於北魏,為女官稱號,而太監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太監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存在,那時候一般稱奄人,宮刑最初是為維護一夫一妻制婚姻秩序刑罰方式,一旦男女之間發生不正當的關係,男子就會被處於宮刑,“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宮。“宮,淫刑也,男子去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宮刑是作為男子死刑的減刑而存在的。

    後來宮刑的施行範圍不斷擴大,成為僅次於死刑的一種刑罰方式,並逐漸蔓延於淫罪之外的其他各類重型罪犯。西漢景帝時期就有規定,“死罪欲腐者,許之”,即准許以宮刑代死刑,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就是以宮刑代替死刑。

    太監一詞的由來

    太監一名始見於北魏,最開始並不具有我們今天所說的太監的含義,北魏孝文帝置女官大監管理內事,在女侍中之上,因為古人的“大”有時候也可以寫作“太”,故“大監”也作為“太監”,此時的太監一般用來指宮廷內部高品級的女子,如北齊時,北齊後主高緯的皇后穆黃花(字舍利)就被稱作為“舍利太監”。

    《魏書·職官分紀·內官》:“國朝太宗置尚宮及太監,並知內省事。又改內省為尚書內省。令尚宮、太監並號尚書。”

    《北齊書·斛律後傳》:“後主皇后穆氏,字舍利。有幸於後主,宮內稱為‘舍利太監’。”

    太監在唐代時作為外朝官職大監的別稱;宋代時作為皇城內高階女官的職稱;至明朝時,由於太監職位都由奄人所擔任,於是“太監”變成了高階宦官的稱謂,併為清朝所繼承和發展,成為所有奄人的統稱。

    所以,我們今天太監的使用,是在唐朝以後,經過明清兩朝發展,才用太監稱呼奄人,唐朝以前一般稱宦官,又稱寺人、奄人、閹人等

    其它稱呼

    寺人:原指商、週二朝宮廷內使用的近侍小臣“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後來專指經過閹割的宦官。“寺”音同“侍”,所以“寺人”也被稱作“侍人”“常侍”,這也是是奄人的早期稱呼,如三國演義第二回的十常侍亂政。

    宦官:又稱宦者,為戰國以後對閹人的專門稱呼,秦漢至清朝以前的官方文書中,宦官、宦者是常用的正規稱呼,不過由於宦官有時候也可以代指古代官員,所以宦官也被稱作“中官”,以此區分,如何進打算誅殺十常侍時,袁紹就說“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盡誅之。”

    閹人:又稱圈官、閹尹、奄人,男人去勢日閹;勢,指人和動物的睪丸。閹也可以寫作奄,《周禮》中就說“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由於最初的奄人多承擔看守門庭的職責,因此“奄”加“門”為“鬮”。明朝著名的九千歲魏忠賢曾就被罵作“鬮豎”,和他走得近的就被罵作“鬮黨”。

    中官:又稱中人、中臣、中使、內官、內臣、內監等。一般是在內廷服役的奄人的稱呼,這是相對於外朝而言,因此多以“中”、“內”名之。

    貂璫:貂、璫皆為漢朝高階宦官佩戴的飾物。後來也被用來代指奄人,“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銀璫左貂。光武以後,專任宦官,右貂金璫。”以貂、璫的左右來分辨宦官中的官員和奄人,明朝著名的大太監馮保就曾被稱作大貂璫。

    黃門:由於黃門除了可以指黃門侍郎以外,還可以指天生沒有生育能力的男子,"世有男子雖娶婦而終身無嗣育者,謂之天閹,世俗命之曰黃門。",所以黃門也可以指奄人,漢朝時黃門令、小黃門、中黃門等,都由奄人所擔任,侍奉皇族,所以奄人也可以稱作黃門。

    除此之外,宦官還有其他一些稱呼,如“公公”、“宦寺”、“中璫”、“內璫”、“閹宦”、“內使”、“宮監”、“老爺”、“內豎”、“刑人”、“淨身”等等。

  • 6 # 碧落曉藍說歷史

    太監和太監製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奇葩產物。在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的複雜政治鬥爭和腐朽的生活中,都有著太監的身影,典型的如漢朝、唐朝等。可以說,太監在歷史上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甚至於漢、唐兩朝的多位君王都命喪於太監之手。

    太監,在中國古代典籍中也被稱作寺人、閹(奄)人、閹宦、宦者、中官、內官、內侍、內監等等。太監這一稱謂,是在唐代出現的。據史籍記載,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皇帝命改掌管乘輿、服飾的殿中省為中御府,改監為中御太監、少監。因其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所以人們就把早已存在、沿用已久的宦官,通稱為太監了。

    儘管太監這一稱謂在唐代首次出現,但這一類人歷史上早已有之。《詩經·秦風·車鄰》篇中有“未見君子,寺人之令”。這個負責傳達、沒有姓名的寺人,就是秦國君王的太監。《詩經·小雅·巷伯》篇:“寺人孟子,作為此詩。”這個作詩的孟子,就是周幽王的太監。漢代思想家鄭玄在註釋《周禮》時,還曾寫道: “奄,精氣閉塞者,今之謂宦人。”這裡明白無誤地說明了奄人的生理特徵。在《左傳》中,也記述了一些太監,如晉國的勃貂(披)、齊國的刁、宋國的伊戾等等,都是太監,這些人都因為在政治上起過重要作用而名噪一時。

    秦朝時,最著名的宦官首推趙高。趙高曾侍奉始皇帝嬴政,秦二世時位至丞相之尊。趙高當政時,權傾一時,指鹿為馬這一典故即與其有關。後來,趙高更是逼迫秦二世自殺。

    東漢時,宦官禍國,危害甚重。即便是手握重兵,政由己出的大將軍梁驥,何進之流,也相繼被宦官集團排擠致死。宦官集團還屢興大獄,僅兩飲“黨錮之禍”,便將朝廷中小有名望的志士賢人幾乎誅、逐殆盡。五名權閹,一日封侯;十常侍,把持朝政。

    唐朝立國後,不準太監干政,太監可擔任的最高的官職是內侍,其品級也只有四品,規定不得超過三品。唐玄宗執政後,寵用宦官,打破了唐太家的定製,宦官高力土、楊思勖、黎敬仁、林招隱、尹鳳祥等,貴寵一時。高力士主持內侍省,四方奏表,均先呈他過目,然後由他取決是否送給唐玄宗。一般政事,他有權作出決斷。其他權閹,或持節討伐,或出使列郡,或主書院、教坊。安史之亂以後,宦官集團利用了皇帝與藩鎮的矛盾,不斷擴大權力。

    到了唐德宗時,皇帝為防止武將稱兵作亂,將禁軍全交宦官統率。中唐以後,不僅文宮武將仰宦官之鼻息,就連皇帝和后妃也被太監玩弄於股掌之上了。唐玄宗在太監李輔國的挾制之下,憂鬱身亡;唐憲宗、唐敬宗則是遭太監黴害而死的。唐穆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密昭宗則完全是在宦官的擁立之下,才得以登上皇帝寶座的。

    朱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鑑前代之失,規定太監“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庭。”同時,還鑄一鐵牌,上刻“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立於宮門。此外,他還明令朝廷各部主官,不得同太監有公文、私書往還。

    明朝寵用太監,始於永樂帝。燕王朱棣在奪取皇位時,因為有許多太監充當耳目,所以即位後對太監多委以重任。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莫過於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明代最著名的太監莫過於魏忠賢。魏忠賢與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極受寵信,被封為“九千歲”,自己也在民間養了不少“義子”,諸如“五虎”、“五狗”、“十亥”、“四十孫”等。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登位以後,魏忠賢遭到彈劾,被流放鳳陽,在途中畏罪自殺。

    有清一代,太監的品級被壓得較低,並且不許領軍。直至同光時期,西太后慈禧垂簾聽政時,安德海、李蓮英等大太監才備受寵用。

    總之,太監與封建王朝相始終,歷朝歷代都出現過太監干政之事,只有輕重不同而已。歷代帝王雖然對太監處處防範,但又離不開太監,這使得太監成為雖無實權,卻往往能干預政治的一個特殊群體。

  • 7 # 無為影視剪輯

    在古代,皇宮都有許多太監,為什麼皇上皇后的都要太監伺候?而為什麼又把太監叫公公呢?正常人為什麼不能伺候皇上,非要太監伺候呢?

    一、為什麼把太監稱為公公

    “太監”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不過那時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悉用庵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

    “太監”一詞,遼代才出現,明代,太監和宦官才發生聯絡;太監是宦官的上司,是高階宦官;充任太監的必須是宦官,而宦官卻不都是太監。

    到了清朝,太監才成為宦官的同義語。公公是對太監的尊稱,因為太監,特別是高階太監最接近皇帝,權勢極大,最瞭解皇帝的心思。

    在朝為官者有些時候不得不依靠太監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藉助大太監的權勢往上爬,要是直呼其為太監,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稱為公公,以示尊敬。

    至於為什麼正常人不能伺候皇上要太監伺候,是因為皇宮生活太多女性,怕他們和後宮的女性發生關係,導致後宮亂,畢竟皇上也不想戴綠帽。

    至於“公公”的稱謂到底何時開始,從由何而來,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般都是這樣稱呼,所以,太監都被尊稱稱為公公。

    二、太監稱為公公源於尊稱

    宦官習慣稱為太監、閹人,影視作品中也尊稱為公公。這些官職後來逐漸由閹人所擔任,久而久之這些官職名稱與閹人就成了統一的概念,故而閹人、太監、宦官在當下語境成為了幾乎通用的詞彙。

    本應包括臣隸及仕官在內,通常人們所言宦海、宦途、宦遊,其實仍舊是由“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為宮中閹人的專稱,大約是秦漢之後的事。

    以“太監”作為宮中閹人的通稱,是明清時代的事情。太監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晚至唐宋時期,朝廷中仍有太監官職的設定,所任者並非都是閹人。

    一開始,稱呼宦官為“太監”是為了表達尊敬、說明他們地位不同,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宦官整體尷尬的社會地位,所以時間一久,習以為常之後,“太監”就不再是一個尊敬的好詞了。

    直接稱呼他們“太監”,無異於在提醒他們“閹人”的身份,對於這群格外敏感、心眼也可能更小的人來說,基本上就是指著鼻子罵。所以,公公表示對太監的尊重。

    除了“公公”這樣的尊稱,還有的人則稱呼太監為“老爺”,從稱呼上聽不出他們與正常人的不同,就會讓宦官覺得更加舒適。這樣聽起來,似乎也的確順耳很多。

    三、太監稱呼的發展演變

    據晚清宮廷中的太監回憶,“太監們不喜歡人們把他們直稱作太監,如果你把他們叫做公公,那簡直是罵他們八輩祖宗。”可見,在太監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人們能像普通人那樣的。

    根據宮廷裡太監們的記述,在當時“公公”也成了一個禁忌的稱呼,與最惡毒的罵人詞彙有得一拼,太監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爺”。

    這很有意思,在一開始“太監”是作為尊稱出現的,後來有了“公公”,而後這個詞彙也被拋棄了。再後來了,“公公”這個詞也成為遺棄物件。

    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太監這個群體缺乏被尊重,不管是什麼尊稱的詞彙,最終都會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不同,提醒他們身體的殘缺。

    所以,太監們更希望拋棄那些特殊稱呼,而被當做普通人,因此他們互稱“爺”,對待前輩則稱呼“師父”,哪怕是自謙,也要文縐縐的說一句“刑餘之人”,瀟灑的自嘲一番。

    可見,太監們的心思也十分的敏感細膩,渴望被尊重。一個“公公”的稱呼,從備受尊敬到跌落泥潭,所展現給我們的,就是古代宦官群體不為人道的無奈與悲哀啊!各位看官,你說呢?

  • 8 # 文史漫談

    中國的太監從殷代就有了。甲骨文上有“寺” 的字樣, 是陰莖,則表示切斷,“羌”則是殷朝西方的少數民族。這片甲骨文是敘述殷代的武丁王將抓來的羌人閹割後成為宦者以祭神。這片甲骨文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宦官記錄。

    西方直到希臘文明晚期才有關於“閹人”的記載。在古希臘的記載中,大約公元六世紀時波斯的東方專制君主就採用閹人走位後宮官吏。希羅多德的《歷史》中寫道,波斯人認為太監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賴,並大加讚揚。

    古羅馬帝國時期,皇帝也會選擇宦官當差,克勞狄烏斯,尼祿的宮廷都有宦官的蹤跡。直到帝國後期,戴克裡先正式引入東方宮廷的禮儀,閹人作為後宮服務人員也正式得到制度確認。此後東羅馬帝國延續了這一制度,閹人擔任的宦官甚至成為皇帝不可或缺的政治助手。以後的阿拉伯和土耳其也有。

    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建立後,建立起完善的後宮管理制度,閹人擔任的宦官也成為必要。波斯和拜占庭的閹割技術無疑為阿拉伯帝國提供了數量充足的宦官。七百年後同為伊斯蘭世界的奧斯曼帝國繼承了阿拉伯帝國的宦官體系。同時奧斯曼蘇丹還會專門在巴爾幹半島挑選清秀的基督教男童,強迫他們改伊斯蘭教並閹割,留在後宮給予高質量的教育和軍事訓練,形成蘇丹的禁衛軍。

    中世紀的歐洲國家沒有太監製度,因為其實對任何國家而言,太監製度都是和後宮制度相連的。那時的西方一直沒有中國這樣的後宮制度,因此也沒有太監。但是中世紀歐洲教會歌手為了保持嗓子尖細,在發育前是閹割的,不過這不算太監。

    中國是有歷史記載較早的採用閹人充當後宮官吏的國家。早在《周禮》中,後宮官職既有“寺人”,“內豎”,“內小臣”等。全面在後宮採用閹人服務充當宦官的是東漢。東漢開國時光武帝便全部選用宦官充當內廷郎官,而在西漢內廷郎官往往由世家子弟擔任。這就給宦官參與國家政治提供了道路,導致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和政治動盪。

    中國的宦官制度還傳播到我們的近鄰:北韓,越南。有趣的是,學習中國最努力的日本並沒有把中國的宦官制度引進,幕府將軍的“大奧”由女官服役,而不是被閹割的男性。可能是日本沒有成熟的“閹割”技術吧。

    總之,用閹人做後宮官吏是世界文明普遍的現象,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八到六世紀,此後在歐亞大陸傳播。

    在古代中國,閹割和宮刑有很大關係。後世一般認為宮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出現,其最初的作用是懲罰不正當的男女性關係,即“女子淫,執置宮中不得出;丈夫淫,割其勢也。”《伏生書》雲:“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官。” 由此可以推見,宮刑是在一夫一妻製出現以後的事,否則,就不存在什麼對男女不正當的性交關係的懲罰了。但是,以後在奴隸主和封建統治階級殘酷的迫害下,宮刑的範圍擴大了,成為濫施懲罰、壓迫民眾的一種嚴酷手段了。

    這種擴大始於何時,目前已很難查考,但至遲到周穆王時,已規定“宮罪五百”。在《周禮》中,宦官被稱為閹、寺、豎。周朝時將受了宮刑的男子稱為“寺人”。“寺” 是 “士” 、“寸”二字構成的,“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史書所稱“士人”即男人;而“寸”像一隻手拿著一把小刀。“士”和“寸”合連一起就是用刀割去陰莖。

    宮刑使用的範圍越到後世越擴大。例如到了戰國時期,《列子·說符篇》載,有人曾勸秦王以仁義治班固:《白虎通》國,秦王說,“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 以後,竟將這些進言者處以宮刑。《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造阿房宮築驪山時竟發隱宮刑徒七十多萬人服勞役,這裡的“隱宮”是指宮刑,可見受宮刑的人有多少!宮刑在漢朝更為普通。漢武帝時就規定了某些死刑可由宮刑來代。漢武帝生性殘酷,他在位時,正史上有記載的大臣受宮刑的就有司馬遷、張賀、李延年等人。

    “太監”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商朝就有,不過那時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宦官“悉用庵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太監”一詞,遼代才出現,明代,太監和宦官才發生聯絡。太監是宦官的上司,是高階宦官;充任太監的必須是宦官,而宦官卻不都是太監。到了清朝,太監才成為宦官的同義語。

    宦官制度起源於先秦時期,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定了宦官。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其來源或由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東漢時,侍從皇帝的中常侍專由宦官充任,其時,外戚勢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牽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團專政局面。到了唐朝末年,宦官掌握了神策軍、天威軍等皇帝的禁衛機構,其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宦官擔任。宦官掌握皇帝的禁衛機構,權傾天下,甚至達到可以誅殺大臣,廢立皇帝的地步!

    秦漢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宦官由少府管轄。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鑑於秦亡教訓,間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勢力。元帝以後,宦官勢力復萌。東漢時,侍從皇帝的中常侍專由宦官充任。他們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右皇帝視聽。其時,外戚勢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牽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團專政局面。

    唐宋時期:唐代,宦官由內侍省、掖廷局、宮闈局、奚官局、內僕局、內府局管理。掌管宮內的簿冊、門衛、病喪、倉庫供應等事項。各局長官稱令或丞。唐太宗時,對宦官限制較嚴格,規定內侍省宦官最高官階為三品,數額亦有限制。太宗死後,制度漸弛。中宗時,宦官總數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達千人,玄宗時,宦官多而濫,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監門將軍銜者大有人在。安史之亂後,宦官勢力膨脹,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還染指軍權。肅宗時,設觀軍容使,專以宦官中的掌權者充任,作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從德宗朝開始,宦官掌握了神策軍、天威軍等禁兵的兵權。軍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宦官擔任。因軍政大權被宦官集團把持,不僅文武百官出於其下,甚至連皇帝的廢立也由他們決定。在憲宗到昭宗期間登基的9個皇帝中有7個是由宦官所擁立,兩個被他們所殺。宦官專政成為中、晚唐社會的一大痼疾。宋代也設內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現象不如外戚專權嚴重。

    明清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對宦官管理較嚴,規定宦官不得識字,壓低其官階,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職銜,並懸鐵牌於宮門上,明示不許干政的警戒。從永樂朝始,宦官漸受重用。皇帝親信的太監經常被派出巡出洋,擔任監軍。永樂十八年(1420)設東廠,由宦官執掌,從事特務活動,諸事直接報告皇帝。宣宗時,改太監不得識字的祖制,在宮內設內書堂。令學官教授小太監識字。成化十三年(1477)在東廠外另設西廠,以宦官任提督,加強特務統治。此外,宦官任職機構膨脹,宮廷中設有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等12監。惜薪、鐘鼓、寶鈔、混堂等4司及兵仗、銀作等8局,總稱為二十四衙門,各設專職掌印太監。宦官人數激增,至明末多達數萬之眾。英宗時,掌權宦官王振網羅部分官僚為黨羽,形成閹黨,開明代宦官專政先聲。此後,宦官之禍迭起。成化年間的汪直、武宗時期的劉瑾、熹宗時期的魏忠賢等,都是權傾朝野、勢力顯赫的權宦。他們專橫跋扈,排斥異己,巧取豪奪,屢興大獄,加劇了明朝政治上的腐敗,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

    鑑於明朝宦官為害之烈,清朝統治者採取了一些限制措施。清初規定:宦官歸內務府管轄,具體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稱宮殿監辦處,設總管、副總管等職。康熙時總管宦官為五品,雍正時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門”為“十三衙門”,人數大幅度縮減。順治時設定宦官千餘人,乾隆年間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過此數。宦官升遷降調由內務府移文吏部決定。宦官犯法,內務府可先拿後奏。尤禁其干政。順治帝仿朱元璋舊制,鑄鐵碑立於交泰殿,明文規定凡有不法行為,均凌遲處死。這些措施得到較好貫徹。雖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寵宦安德海、李蓮英等屢犯例禁,朝臣為之側目,終未出現漢、唐、明宦官的專權現象。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也結束了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封建社會的宦官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闆每天很忙,沒時間思考,沒時間吃飯,是不是手下員工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