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
2 # 輕史說
4月20日,習主席在視察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說道:““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中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大家都知道,“亞洲水塔”是青藏高原,因為長江、黃河、恆河、湄公河、印度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條亞洲重要的河流都是發源於青藏高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這七大河流,分別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和南亞、東南亞多個國家的母親河。在世界河流中,這七條大河也都有一席之地。
秦嶺之所以被稱作“中央水塔”,原因和青藏高原被稱為“亞洲水塔”類似。
秦嶺位於中國南北之中,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初中的時候就學習過“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發源於秦嶺的河流,雖然不如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那麼知名,但在國內也都是鼎鼎大名的。
發源於秦嶺的著名河流有: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漢江、黃河第二大支流渭河、長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此外還有丹江、唐白河等也是著名的河流。
上過地理課的人,不會忘記曾被各種分界線支配的恐懼:
中國南北方分界線在哪兒?一月份中國0℃等溫線在哪兒?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在哪兒?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在哪兒?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地區分界線在哪兒?南方水田與北方旱田的分界線在哪兒?
這麼多分界線,答案都是一個:秦嶺-淮河。不僅如此,秦嶺還被譽為“中央水塔”。
秦嶺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被稱為“中央水塔”,它又怎樣改變了中國?
中國水資源分佈圖。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於秦嶺-淮河重合
秦嶺的形成
秦嶺是古老而巨大的褶皺斷層山脈,總體呈東西走向,受地質構造運動影響又呈北仰南傾結構:南坡既長又和緩,溝長水遠;北坡陡且峻,斷層深谷密佈。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在古代,秦嶺有“九州之險”之稱。
請橫屏觀看
穿過秦嶺的四條古道。製圖:地球知識局
秦嶺,顧名思義,得名於秦國。眾所周知,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是秦國的根脈所在,古代秦人在這裡依靠肥沃的土地逐漸崛起,建立大秦帝國。
秦漢之前的古代地理認為,崑崙是華夏山脈的根,人們也把雍州(位於今陝西、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內蒙部分)以南的巨大山系視為崑崙的一部分,因此,秦嶺也曾被稱作崑崙。
從方位上看,秦嶺矗立在秦國都城之南,“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稱終南。”所以,秦嶺又被稱作終南山,或者南山。嬴政則認為,“秦為天下之脊,南山則秦之脊也”,於是將終南山改稱秦嶺。今天,終南山、大巴山、中條山、鳥鼠山、華山等都是秦嶺山脈。秦嶺最高峰太白山的主峰是拔仙台,海拔為3771.2米,是青藏高原以東海拔最高的山峰。
太白山拔仙台。拔仙台是以道觀命名,是傳說中當年武王討紂後姜子牙封神點仙的地方,拔仙台頂小觀上供奉著據說姜子牙封神點仙所坐的椅子,世人不可動坐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東西綿延400-500公里,南北寬達100-150公里,是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廣義的秦嶺(“大秦嶺”),西起甘肅省臨潭縣的白石山,向東經麥積山進入陝西,並且在陝西河南交界處一分為三,北為崤山,中為熊耳山,南為伏牛山,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綿延1600多公里,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為什麼是“中央水塔”
說秦嶺是“中央水塔”,首先在於以它為界形成了黃河、長江兩大水系。秦嶺以北為黃河水系,以南為長江水系。秦嶺一帶的主要河流包括渭河、漢江、嘉陵江、洛河等。
秦嶺北坡短而陡峭,流水峽谷並排而立,如同群龍吐水,人們將之統稱為秦嶺七十二峪。製圖:星球研究所
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渭河,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的鳥鼠山,流經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漢江則是長江最大的一級支流,由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向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
嘉陵江則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鳳縣代王山,幹流流經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由重慶朝天門匯入長江。洛河則是陝西省內長度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渭河。
這些河流的水資源深刻影響著流域內百姓的生活。
除了發源於秦嶺的河流,秦嶺還調控著南北方的降水。春夏季節,太平洋季風攜帶大量水分,一路向西,遇到這裡山脈林立,高海拔的冷空氣凝聚,變成雨水降臨山中;冬天,從西北方向來的季風不但使這裡的氣溫降低,還帶來大量水氣。因為秦嶺山脈地形複雜,海拔較高,這裡又堆積了大量積雪,難以化掉,為秦嶺地區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儲蓄了源泉。
秦嶺雪景
從河流分佈上看,秦嶺水資源儲量220多億立方米,約佔黃河水量的1/3、陝西水資源總量的一半,是陝西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其中,秦嶺南坡水資源儲量182億立方米,約佔陝南水資源總量的58%,是嘉陵江、漢江、丹江的源頭區,每年可向北京、天津等地供水100多億立方米,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區;秦嶺北坡水資源儲量約40億立方米,約佔關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的51%,是渭河的主要補給水源地,也是西安市等地的主要水源區。
當然,秦嶺的水資源並非完全由自然決定,人類活動也會對它產生重要影響。20世紀90年代,西安遭遇了長達150多天的大旱。2300多眼自備井遍佈城市的角角落落,城區出現多條地裂帶,明城牆、鐘樓底座出現裂縫,大雁塔傾斜;石砭峪水庫乾涸,灃峪河、田峪河斷流,工廠停工,排隊提水的市民著急上火,西安陷入了歷史罕見的水荒。
人們將希望的目光彙集到發源於秦嶺太白山的黑河。作為渭河南岸的最大支流,黑河沿途綠蔭覆蓋,人煙稀少,水流清澈,水質甘甜,是得天獨厚的理想水源。因此,黑河金盆水庫應運而生。這座秦嶺北麓最大的水庫如今供應西安七成用水,平均每天供水76萬噸。水庫建成17年來,已累計向西安提供用水40億噸,向周邊提供農業灌溉用水4億噸,並向生態補水7億噸。有人說,沒有秦嶺,就沒有黑河金盆水庫這麼大規模的水;沒有這麼大規模的水,就沒有西安市民的安居生活。從秦嶺流淌而出的清水,綿綿不斷地滋養著一方百姓。
黑河金盆水庫
南水北調工程也與秦嶺息息相關。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時首次提出南水北調的構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歷經半個世紀的勘測、規劃和論證,南水北調工程形成“四橫三縱”為主體的總體佈局,從長江流域沿東、中、西三路調水到黃淮海流域。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庫,水庫70%水量來自發源於秦嶺的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所以,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源地在湖北,其源頭卻是秦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雖然源頭在丹江口水庫,但從根源上講,源頭在秦嶺
據統計,自2014年12月12日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以秦嶺為源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經提供了300億立方米的水,沿線6000萬人口受益,緩解了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等省市供水問題,優化了中國水資源配置格局。
除了全國意義上的南水北調,被稱為陝西省的南水北調——引漢濟渭工程於2014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一工程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工程,旨將秦嶺南部漢江水以年均15億立方米的流量引入渭河,補給渭河流域地區。這相當於每年把100多個西湖的水量從陝西南部穿越秦嶺,調配到陝北和關中。
引漢濟渭工程,源頭也是秦嶺
秦嶺怎樣改變了中國
開啟中國地圖就會發現,秦嶺橫臥在中國版圖的中央,北接黃土高原,南握四川盆地,不僅以地理位置,更以顯著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點,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和地理標誌。如果沒有秦嶺,可以這樣說,中國將不成為今天的中國。
秦嶺南坡阻隔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輸送的潮溼海洋氣團的入侵,使其不能影響到中國的西北內陸地區,北坡又起到了阻擋青藏高壓寒潮的向南入侵。北上和南下的大型天氣系統在此交鋒,像兩隻軍隊,互相碰撞、消減,造就了中國地理的多樣性。
中國主要山脈裡,秦嶺居中
雖然我們常說南北方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但站在淮河兩岸看南北,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飛得足夠高,在秦嶺上空看南北兩側,景觀則大大不同了。
秦嶺兩邊的地貌。製圖:地球知識局
秦嶺的主體在陝西。陝西的自然環境可以由秦嶺為界劃為三大區域。秦嶺以南為陝南,秦嶺北面是由渭河沖積而成的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再向北,是黃土高原的中心地帶——陝北。秦嶺東西橫亙,擋住了由東南往西北、從太平洋帶來的水汽,使秦嶺以北氣候乾旱,黃塵飛揚,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觀,而秦嶺以南則降雨豐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如果沒有秦嶺,南北景觀差異不會這麼大,也就缺少了地理景觀的多樣色彩。
黃土高原
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給人蒼涼的感覺,但秦嶺以南的四川盆地則是“天府之國”的景象,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秦嶺擋住了北方頻頻南下的寒流,使得這裡氣候更加宜人。據氣象學家林之光研究:在冬季,每當來自北方的強冷空氣把霜凍區一直推進到位於熱帶南海之濱的廣東時,由於秦嶺的遮蔽,遠在廣東之北800多公里的四川盆地竟可以無霜無凍,因此,秦嶺使四川盆地成了一個遠離霜凍之害的比南方更南方的大暖盆。如果沒有秦嶺,黃土高原可能南擴,四川盆地也將是一片黃土景象。
四川盆地以北就是秦嶺
在河流上,秦嶺之南的漢江因兩岸植被繁茂,土地侵蝕弱,泥沙含量小,因此,南水北調要調漢江的水去北京;秦嶺之北的渭河卻濁流滾滾,勝似黃河,這是秦嶺南北河的差異。
在物種上,秦嶺之南,有專吃竹葉的大熊貓、有離不開水田的珍稀鳥類朱䴉、還有羚牛和金絲猴,而秦嶺之北,卻見不到這些動物的蹤影。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朱䴉已經接近滅絕、甚至已經絕跡之時,中國鳥類學家卻在秦嶺發現了七隻朱䴉,如今,野外的朱䴉已經超過600多隻,它們是秦嶺七隻朱䴉的後代。70萬年前,秦嶺熊貓種群是地球上僅剩的熊貓種群。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在倒數第二個冰川期,約30萬年前就從四川分開,兩種熊貓沒有太多遺傳交流,秦嶺大熊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為棕色,而四川大熊貓胸斑為黑色、腹毛為白色。
大熊貓秦嶺亞種
在農業上,陝南多茶園、橘園、稻田,而陝北則多蘋果園、棗園、麥田。秦嶺以北,耕作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秦嶺以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
秦嶺南北,一面是亞熱帶,一面是暖溫帶;一面的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而另一面在800毫米之下;一面多雨、一面多雪;一面是溼潤區,一面是半溼潤區;一面是常綠闊葉植物佔主導,一面則為落葉闊葉植物;一面土壤偏酸性,一面土壤富含鈣質。
秦嶺更是南北統一的象徵。縱觀中國的王朝版圖,跨越了秦嶺的王朝,才算是大一統的王朝,反之,只不過是半壁江山,甚至偏安一隅。真正有志於統一中國的政權,必然要爭奪秦嶺,秦嶺是軍事屏障,誰先控制秦嶺南北,誰就擁有了博弈的主動權,好時機就率先落入誰的手上。
秦嶺古道。即便修了這麼多道,在古代中國,秦嶺依然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山。
正是秦嶺的出現,使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多了生機,少了單調。沒有秦嶺的中國,難以想象。
參考資料:
陝西日報:秦嶺 中華大地的“中央水塔”
學習時報:為什麼說秦嶺是中國的中央水塔
馬東來:秦嶺在中國地理學中的重大意義和對人文的影響
孟慶任:秦嶺的由來
星球研究所:秦嶺淮河有什麼特別?為何能分割中國?
海潮地理:地球三姐妹,江河分水嶺,秦嶺對中國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