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卷千城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每當進入臘月,滿族家家殺年豬,相互請吃白肉血腸,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俗話說“一起臘月門,便有過年來。”清代定都北京後,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互相影響,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節日習俗。

    置辦“年嚼骨”

    所謂忙年,就是民間準備過年物品、置辦年貨的俗稱,故又稱“辦置年嚼骨”。人們趕臘月集買香臘紙、鞭炮、紅紙、年畫、糖、煙、茶、花椒、大料等物。在臘月近一個月裡忙年,包括從淘黃米、磨黃面、蒸饅頭、蒸黏豆包、做餑餑、做凍豆腐等。

    這期間婦女最累,白天黑夜忙活,還得為全家人做新衣服、鞋等。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時滿族家家戶戶都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2.貼對聯、窗花

    過年滿族姑娘和老太太還開始剪窗花、棚花,什麼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吉慶有餘、人壽年豐等吉祥剪紙,貼得滿屋生輝。年三十,滿族也要張貼對聯、福字,還要戴荷包。

    滿族歷來有崇尚白之俗,很長時間以來滿族春聯都是寫在絲綢織的白絹上,後來受漢族影響,才廣泛採用大紅紙寫春聯了。除夕夜裡還有掛樹燈籠的習俗,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天黑點燈,徹夜不熄。

    3.接財神、吃餃子

    除夕滿族也掛門神,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除夕當晚滿族要在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並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

    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俗稱“揣元寶”,年三十包餃子,講究有褶子,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忌日子過“禿”了。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子時煮餃子,當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

    4.初一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早點吃餃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給族中長輩拜年。新結婚的媳婦身穿鮮豔的旗袍,腳穿馬蹄底旗鞋,由大伯嫂子領著先給祖爺磕頭獻香,然後給族中長輩拜年。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

    以上就是滿族人過新年的一些民俗風情,和我們漢族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或許是得益於民族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風俗習慣也就逐漸的接近了。

  • 2 # 鄉村故事瘋一把

     滿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事,滿漢舊俗不同,久經同化,多已相類”(《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滿漢舊俗不同”,滿族年節有特殊的風情。

      春節: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旗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瀋陽市新民縣遼濱塔村瓜爾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宮廷中於臘月二十四日掛“天燈”,每夕上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稱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賀新春,謂之“拜年”。

      吃餃子叫"揣元寶" 滿族春節擷趣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習慣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薩其瑪",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 3 # 古城不倒翁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 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繼位後,順治元年(1644 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上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

    節前習俗

    滿族春節的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做成,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旗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瀋陽市新民縣遼濱塔村瓜爾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

    春節與元旦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宮廷中於臘月二十四日掛“天燈”,每夕上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日。[1]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

    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

    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 4 # 傳統銀文化

    中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民俗各異。

    尤其是“春節”

    今天我們來看下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

    滿族的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馬、白肉血腸、豆麵卷子(驢打滾)、蘇子葉餑餑、大黃米乾飯、火鍋等;喜飲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粱米衝的“糊米茶”。臘月二十三:滿族人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麵卷子等粘食。粘豆包逐漸被漢族接受,豆麵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稱的“驢打滾”。

    除夕: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馬,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薩其馬是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開啟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開啟。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這些擺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

    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燈籠竿,高挑紅燈。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滿族人家家皆早起,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然後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正月十五,元霄節,又稱燈節。滿族除接彩燈外,還製作“冰燈”,張燈三日。早年有舊俗,在瀋陽市四平街(今中街)舉行燈市,商家預製各式彩燈、懸於門際,有人物、瓜果、禽獸、魚蟹燈,奇技淫巧,角勝爭奇,還雜陳龍燈、獅子、高蹺、旱船、秧歌、燈官等劇,士女遊觀,填溢街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 5 # 好聲音琳妹妹

    滿族人過年的習俗跟漢族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龍抬頭。二十三做粘豆包、豆麵卷等粘實,除夕做薩其馬,貼對聯、窗花,掛箋、福字,互贈荷包。除夕下午擺供、祭祖!半夜吃餃子,然後掛紅燈、放鞭炮!初一互相拜年!到了十五吃元宵,賞冰燈、猜燈謎!一直到二月二、大家剃頭,吃豬頭!

  • 6 # 包頭市烏蘭計

    滿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事,滿漢舊俗不同,久經同化,多已相類”(《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滿漢舊俗不同”,滿族年節有特殊的風情。

      春節: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旗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瀋陽市新民縣遼濱塔村瓜爾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宮廷中於臘月二十四日掛“天燈”,每夕上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稱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賀新春,謂之“拜年”。

      吃餃子叫"揣元寶" 滿族春節擷趣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們會以結婚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