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代表、航空發動機研發人員陳祥寶稱:“我國第五代戰鬥機配備國產發動機已為期不遠。發動機研發過程進展順利。”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效能將會有多大提升?
10
回覆列表
  • 1 # 郭學富JeffGuo

    有件事情一直被媒體忽悠著,那就是飛機的發動機不是想換就換,不是好的發動機裝上飛機就能飛,效能就更好!發動機的更換本身就需要能夠跟飛機配對,在飛機的配重比、尺寸空間、以及制動方式才會對飛機產生最小的影響!否則多買幾臺117s發動機先裝上不就不需要討論這麼多問題了,直接提高效能之後再說!

    以殲20來說,除了WS15之外適配的發動機只有AL31FM2,也就是現在使用的這款發動機,而中國產的也只有WS10B太行發動機WS10A還不如不換,而使用WS10B的主要目的也不在提高效能,而是提高產量,使用毛子發動機未來總是會受到制肘,而中國產WS10B產量又不夠,還有殲11D、殲10C、殲16等嗷嗷待哺!因此雙管齊下才是提高量產來說目前最有效的方式!真正要提高殲20的效能,只有等到WS15正式量產後,其推重比和適量噴管才能讓殲20成為真正的四代機,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效能才能滿足整體設計的需求!而WS15的研發經驗,才是讓中國軍工業邁入未來世界前沿的主要關鍵節點!

  • 2 # 樂樂生日

    據說中國產的渦扇10報廢之時僅僅是美製先進發動機第一次大修之時。雖然說的有點誇張,但在發動機輸出,保養方面還有很大的距離。現在中國產所有大型武器,不論是艦艇,飛機,還是坦克都得了“心臟病

  • 3 # 俺村我最窮之天天喝粥

    換髮後,首先可以初步達到基本設計要求,其次短期內會進行再次改進,重點是後機身部分,著重發動機尾噴的隱形修型。以及腹鰭的改進。以達到完整的隱形作戰能力。同期改進的還有加強電子感測器的分佈,電子裝置的效能會有再次提升!~~~~以上是我杜撰的!!

  • 4 # 裝甲解析

    根據官方報道,“空軍運-20、轟-6K、殲-20等一批高新武器裝備進入人民空軍序列”。這是官方首次證實殲-20投入現役。殲-20戰鬥機自亮相以來,振奮人心,但從試飛到定型,安裝的都是AL-31F-M1發動機。雖說發動機問題暫時解決,但推力不足等問題保守詬病。根據最新情報顯示,量產型殲-20很可能在近期換裝中國產發動機,推力達F-22的80%,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換裝的並不是傳說中的WS-15,而是WS-10B。為什麼換裝WS-10B而不是WS-15?效能超越F-119的WS-15何時才能服役?(WS-10B發動機)

    根據相關報道,改進型太行發動機WS-10B研製成功。WS-10B最大推力142.1千牛,使用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FADEC)。FADEC號稱發動機的大腦,該系統具備改變噴口面積、監控發動機狀態、診斷故障等能力。優勢在於能減輕發動機的重量。西方軍用航空普遍配備此係統。但缺點在於,WS-10B的壽命有所下降,但依舊達到了1500飛行時,配備WS-10B的殲-20具備抗衡F-22的能力。(裝備WS-10B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接受測試)

    號稱殲-20標配的推重比超過10的WS-15已經完成“初始飛行前規定試驗”的階段,但尚未轉入“科研試飛”階段。預計渦扇-15發動機可能要到2025年才可投入使用。當初中國在生產殲-11B時,俄方曾猶豫是否賣給中方發動機,考慮殲-10系列戰機出口時,也受到發動機制約。甚至中方某些戰機只能使用翻修的發動機。但當WS-10B入役後,這種情況會極大緩解。殲-16、殲-11D、殲-10D等戰機的有效載荷、作戰半徑等指標將會有極大提高。對於殲-16重型殲轟而言,WS-10B將使其可以攜帶更多武器。對於殲-11D、殲-10D等奪取制空權的戰機來說,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意味著可以掛載更多空戰武器,增加滯空時間,極大提高空軍作戰能力。(裝備WS-10B的殲-16多用途戰機接受測試)

    換裝WS-10B以後,殲-20的機動性將極大提高,但依舊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飛行效能與美俄五代機也有差距,所以WS-15才是殲-20的最佳動力。希望裝配WS-15的殲-20早日服役,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空中長城。(殲-20與殲-10B並列停放)

  • 5 # JamesZT

    殲20換裝發動機可以提高機動性,增加航程,小幅降低發動機紅外特徵。其他下述五代機的特徵還有些欠缺。中國對殲20的改進,應當更注重五代機,六代機的特徵。四代戰機特徵:500 個感測器, 高機動性,例如Su-35, F-15。 五代戰機特徵:感測器大資料融合, F-35 有4000個感測器, 美軍定義F-35是”飛行感測計算機”. 綜合航電系統, 美國海軍陸海空一體化火控. F-35 作戰不需要攜帶武器. 多次試驗, 利用F-35的感測器,制導系統,引導軍艦發射的反彈道導彈擊落地對地導彈. 雷達隱身,紅外半隱身。超音速巡航, F-35 可以指揮25架無人駕駛飛機. 典型戰機 F-22, F-35. F-35強在中國落後的感測器和發動機的PHM系統, F-35的發動機F-135 的PHM 系統非常先進。其中涉及大量先進感測器。另外,F-35 可以監測到1900公里外的空對空導彈發射, 中國沒有這樣的紅外感測器。X-47B(MQ-25A)已經是8000個感測器。因為無垂尾的飛控非常複雜。

    六代戰機特徵:超級雷達/紅外隱形: 無垂尾, 發動機進氣道上置, 發動機出氣道機身上置, 發動機尾氣紅外抑制層. 超音速巡航. 靈巧表皮(表皮具有20000個感測器), 高度網路化, 超高靈敏度感測器, 可以無人/有人駕駛,鐳射炮. 典型預研戰機: Northrop, Boeing, LMT.

  • 6 # 科學壹加壹

    就目前情況來看殲20最有可能換裝渦扇10B發動機,為太行發動機改進型號,其加力推力增加到14.5噸,推力已達到F22的90%,且使用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但是取得這種效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那就是壽命有所下降。減少了約200飛行小時。而最新的渦扇15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投入使用!

  • 7 # 無有才

    為殲20準備的是渦扇15大推力發動機,由於殲20是重型隱身戰機,推力達不到的話影響效能的發揮!換裝中國產大推力發動機後加上優良的氣動佈局和超大航程就具備了對周邊三代機壓倒性優勢,就是F35來了也佔不到便宜,將來對付鬼子更加得心應手!為中國軍工崛起點贊!

  • 8 # 知識就是力量啊

    其實發動機效能有很多專案標準:1-推重比。2-耗油率。3-向量。4-推力。5-效能。6-價格。

    1-推重比確實重要,這就相當於汽車的鋁缸體這種減重設計,越輕減重越好,但不是絕對的好,它受其他條件限制,比如同樣外觀大小,a型推力10t,重3t,b型推力15t,重5噸,按說a型推重比高,但是更大的推力,相對於體積還是透過其他設計,綜合考量的。引用法國陣風戰鬥機的M88發動機說明一下:採用的新技術主要有三維有粘葉輪機氣動計算方法、單晶渦輪葉片、粉末冶金渦輪盤、樹脂基複合材料(PMR-15)外涵機匣、陶瓷基複合材料噴管調節片和餘度式全權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與阿塔9K50相比,M88-2長度短40%,重量輕45%,推重比高88%。初始故障間隔時間100~150h。

    2-耗油率不用說了,油耗省同樣油量作戰半徑增大,但同推重比一樣,如果有了大推力,耗油問題一樣可以透過設計進行最佳化,不是絕對的。任何發動機的設計都有它的側重點,比如火箭發動機推力和推重比那都是無與倫比的,但是“耗油率”我滴媽呀。。。。但是去宇宙空間只能靠它不是。。。蘇聯戰鬥機發動機耗油大點比如米格29那個冒黑煙的rd33可靠性還是不錯的。

    3-向量噴管是未來發動機的發展重要專案,飛機以前是透過氣動面進行操控,效率不如發動機推力轉向來的直接,評價一個飛機的機動能力最終還是要看向量技術的介入。看看導彈的發展就知道,先進的導彈已經沒有氣動控制舵面了,直接就是燃氣舵推一隻大鉛筆!這恰恰給人一個提示,有可能下一代戰機氣動控制面會進一步消失,增加的是發動機向量控制!氣動控制面的減少意味著什麼?隱形呀!隱形!知識點!

    如果中國的下一代戰鬥是一個“箭”型外形請別驚訝,它一定是一個具有全向量控制,深度隱形,高速巡航的戰鬥雞!

    4-推力大固然好,但是還要看綜合因素。F135發動機推比10.5、加力推力19噸級別、軍推13噸級別、質量1700千克,其19噸的加力推力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裝備戰鬥機的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能夠企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F135相對於F119雖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實際上是在同樣核心機基礎上用流量、高速效能換推力。F135雖然推力超群,但是其高速效能卻是下降的。

    都說f35的發動機很牛逼,推力大,但是怎麼沒人說它太粗了,以至於空氣阻力太大,加速性並不好,而且飛不快呢?f35最大飛行速度只有M1.6-M1.8,對比F22和殲20的M2.2是不是太慢了?而且F35不可能超音速巡航了,誰叫他長的那麼胖,就像拖拉機的柴油發動機勁大,爬坡無障礙,但是誰見過柴油機下賽道pk法拉利跑車呢?

    美國黑鳥sr71裝兩臺f135發動機,能3倍音速巡航嗎?哈哈,因此下一代發動機的要求是不單推力大,還要飛的快!叫“”變迴圈發動機“”,中美兩國都在搞,這才是終極發展路線!黑鳥偵察機的m3.0超音速巡航使它服役至今沒有一架被擊落過!它用的就是第一代變迴圈發動機,以此證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可惜它沒有任何攻擊能力,實在是個敗筆!

    5-最後的效能就是發動機穩定性,耐久性等穩定因素,話說毛子的三姨夫早期版200小時大修大家都記得吧,現代飛機不是易耗品了,從接手到訓練完成,到執行任務,退役。往往一用就是幾十年,區區200小時就是笑話了,2000小時,甚至與飛機機體同壽命才是好發動機。說到耐久性,就要說材料,說到材料就一定要說金屬錸!錸的使用暗示著渦輪冶金技術的兩大進步:提高鎳基高溫合金的效能;尤其重要的是,可以製造出用於單晶葉(微博)片的合金。這兩項技術都能使渦輪(尤其是高壓渦輪)在更高溫度下工作。這樣的話,設計者就能加大渦輪壓力,進而提高作業效率;或者發動機可以加快燃料燃燒的速度,進而產生更大的推力。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把作業溫度維持在較低水平,擴大實際作業溫度和渦輪機最高允許溫度的差值,這樣就能延長使用壽命。人們還可以兼顧兩方面的考量,同時提高發動機的效能和耐用性。

    6-對於價格我還是那句話:不以價格為衡量標準的對比都是“耍流氓”。戰爭就是你死我活,就是消耗,海灣戰爭說明高技術的重要性,也恰恰說明沒有國力,你打不起高技術戰爭!給你國力匹配的武器才是最好的!卡扎菲一戰消耗掉了法國的彈藥庫,最後連水泥訓練彈都用上了!俄羅斯打is連二次世界大戰的老炸彈都扔了,說明仗還是要打的起才行,天天喊打,那要看你賠的起不。話說美國全球鷹無人機是好,某歐洲帝國買了區區10幾架的錢購買中國無人機幾十架了,問題是你打的還不一樣是is,都幹一樣的活兒,搞什麼高階呀!這倆貨效能差不多,但是價格天上地下!

    你要是真有錢像沙特一樣60億買4艘濱海戰鬥艦也行,問題是圖實惠的話同樣60億可以買17艘054a了!足夠稱霸一方了!何必呢?最近有新聞說的紅旗2打下來了沙特的f15戰鬥機,這不恰恰說明價格不是決定戰爭的決定因素嗎?要知道沙特的f15那可是最後一批最先進的f15呀!四+++++++++++++++++++代!

    好了落到正題,殲20發動機換了會怎樣?那當然是好了!話說老al31的效能眾所周知,就主力戰機被人掐脖子這個問題就不能忍,哪怕國發效能跟al31一樣也要換。但是事情往往是進步的,我相信國家精英搞出的發動機肯定超過毛子,肯定有向量!這是早晚的事兒,畢竟國家綜合製造實力和教育水平擺在那,不服你就看著。

    所以我相信,不管殲20裝備了渦扇15還是渦扇10都比進口好。至於具體效能,哈哈那是秘密!

    最後參考一下法國陣風戰鬥雞的M88發動機引數來說明發動機綜合因素的重要性,大家不要總盯著推力看,那只是一個指標而已

    進 氣 口 環形,帶可調進口導流葉片和鈍頭進氣錐。

    風 扇 3級軸流式。

    壓 氣 機 6級軸流式,前3排整流葉片可調。在第4和第5級之間設引氣口。

    燃 燒 室 環形。多孔氣膜冷卻。L/H=2。

    高壓渦輪 單級軸流式。渦輪葉片為氣冷,用AM1單晶合金。輪盤材料早期為Astroloy粉末冶金材料,

    生產型用N18合金。

    低壓渦輪 單級軸流式。氣冷。

    加力燃燒室 整體式。採用9根徑向穩定器和單圈環形穩定器組合。

    尾 噴 管 引射式。喉部面積和引射噴口面積均可調。噴口調節片用碳化矽基陶瓷材料製成。

    控制系統 ELECM的雙餘度FADEC。

    最大加力推力(daN)

    M88-1 8318

    M88-2 7500

    M88-3 8000~9300

    中間推力(daN)

    M88-2 4871

    加力耗油率[kg/(daN·h)]

    M88-2 1.80

    中間耗油率[kg/(daN·h)]

    M88-2 0.898

    推重比

    M88-2 9.0

    空氣流量(kg/s)

    M88-2 65

    M88-3 72

    涵道比

    M88-2 0.5

    M88-3 0.3

    總增壓比

    M88-1 24

    M88-2 24.5

    M88-3 27

    渦輪進口溫度(℃)

    M88-2 1577

    M88-3 1577

    最大直徑(mm)

    M88-2 1003

    進口直徑(mm)

    M88-2 696

    M88-3 790

    長度(mm)

    M88-2 3538

    M88-3 3618

    質量(kg)

    M88-2 850

    M88-3 985

  • 9 # 自己一言

    中國產“峨眉”小涵道比推力向量渦扇WS-15發動機在效能方面~~1.推力<推重比>足夠大/2.全數字化電子控制系統/3.可靠性高(耐久<2000小時>/穩定)。借鑑前蘇R-79型,趕上俄製AL-31型。最重要的是解決一直老大難問題 之不再受制於人。僅供參考,謝謝您的邀請!

  • 10 # 浩海一超級航母群

    殲20配裝國發很快會成為世界頂尖戰機!這是無可質疑的,當前形勢下,中國不可能研製一款落後於F22的戰機,這是中國軍工彎道超車的傑作。殲20具有後發優勢,絕對具備壓制F22的戰力,它生來就是為了剋制美軍F22,更是F35的剋星。

  • 11 # 驚風狂言

    要看換裝中國產哪個型號,換裝WS10B太行發動機,提升空間並不大,目前沒有公開資料,估計WS10B的主要提升應該是油耗問題與全面中國產化升級!若換裝WS15量產換裝,殲20就是質變!

    WS10A就是目前有部分所裝備在殲10與殲11(蘇27中國產化)的航空發動機(包括梟龍),目前的WS10B估計是與俄羅斯AL31FN發動水平持平(最多油耗降低,耐用性超越比較難),主要是發動機材料研發上(俄羅斯電子產品不行,但工程材料研發上可是很牛的),我們材料研發起步較晚!

    WS15為向量技術發動機,裝備後可以直接使殲20實現超機動性與超音速巡航能力。目前應該正在研發測試中吧,某些地方借鑑了米格141上的R79與F22上的F119發動機,估計3年內還無法實現量化換裝,進口的蘇35上有,但毛子焊死了(進行技術保護),就從我們進口蘇35這個事情上講(很多人認為是為了雪豹E),我們的WS15還有一段路要走。

    目前的殲20換裝WS10B說明我們的發動機已經攻克了核心技術,WS15應該也快了!

  • 12 # 魂舞大漠

    殲-20是國家重器,當然要實現百分之百中國產,其中尤重發動機,我們所量身打造WS-15“峨眉”,華人關注推力,推比等效能如何?有人拿F-22的F119比較,F-119推比10,十分邪惡,這是我們追趕的目標。至少目前有待努力。

  • 13 # 白虎堂

    殲-20作為中國第一款中國產隱形戰鬥機,已經在第十一屆珠海航展上正式亮相。之後殲-20又多次出現在訓練試飛活動中,這意味著這種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已經初步具備使用條件了。目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流程化量產和標配發動機發展,而量產的問題也受到發動機技術的影響,因此換裝中國產發動機是一項核心關鍵工作。

    資料圖:殲20

    在珠海航展上,許多人親眼目睹了殲-20的試飛表演,對其飛行效能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整體來看,殲-20的氣動佈局是成功的,鴨翼設計賦予其極高的機動效果,如果有了推力更好的發動機,殲-20的效能必然可以實現更大的提升。而據媒體報道,殲-20目前可能首先選擇最佳化之後的WS-10B型發動機,之後再逐漸更換WS-15。也就是說,不同批次的殲-20會採用不同的發動機方案,其效能也將呈現階梯式遞增趨勢。

    對於殲-20而言,換裝中國產發動機,最大的效能提升是在於推力的增大。因為殲-20本身有機動性很強的鴨翼設計,發動機的向量效果帶來的邊際加成效果可能並不明顯,中國產發動機並不需要強調向量技術,這是殲-20和F-22、蘇-35等機型的不同之處。當然,推力是必須大的,因為殲-20屬於重型機,本身的最大起飛重量能夠達到35噸以上。大起飛重量的好處是讓飛機有更大的載荷能力,當然也需要推力更大的發動機給予支援。

    資料圖:大推力發動機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WS-10B的加力推力為140KN,而WS-15的加力推力則為155KN,也就是說如果殲-20使用2具WS-15發動機的話,其加力推力基本上等同於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由此可以推測,未來配備WS-15發動機的殲-20,也能夠實現和F-22一樣的超音速巡航效能,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殲-20也能以1.5馬赫的速度進行長時間飛行。

    大推力發動機的另一個好處是提升戰鬥機的極限飛行速度,殲-20是超音速戰鬥機,其最大飛行速度需要達到2.5馬赫以上。有了大推力的中國產發動機,這種超音速飛行能力將能夠得到強化,並且將更加穩定。

    資料圖:現代智慧化發動機技術一般使用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

    另外,中國產發動機還可能有一些其它方面的效能提升,比如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的最佳化、發動機重量、體積的減小、使用材料的增強、發動機使用壽命的增加。這些改進成果對於戰鬥機自身的效能提升都有促進作用,所以也很值得我們期待。

  • 14 # 南國軍情

    戰鬥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是現代工業製造的金字塔塔尖,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代表著一個國家工業實力最強、最為明顯的標誌。因為渦扇航空發動機上萬個零件,是每一個航空設計者,高效能機床、技工技師辛苦配合下一起完成的。這些都缺一不可。

    但是在渦扇發動機領域卻一直是中國戰鬥機的痛,中國空軍長期無法得到高效能的渦扇發動機。

    在航空界有句話只要發動機好,連大石頭都能飛起來。殲-20戰鬥機機動性,未來如何大規模提升,靠的就是發動機。之前很多訊息曾經傳出,殲-20隱身戰鬥機即將換裝中國產渦扇-15大推力發動機,中國戰鬥機航空發動機領域差一點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說中國六代機甚至要趕超美國了!

    殲20如果想更換髮動機,對殲20來說是一件大事。這是因為一旦戰鬥機換髮動機,其航電、火控全部要發生變化。因此,殲-20要裝上中國產渦扇-15發動機,那麼其型號就不應該用現有的。因為改動太大,單純的為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出現的渦扇-15戰鬥機,而拖延殲-20戰鬥機的服役進度,顯然是不科學的。近日,機身塗有15號機的,第15架生產的殲20A進行了試飛。

    未來中國要想取得發動機突破,必須在關鍵零部件、工藝加工、航空發動機材料、風洞、氣動佈局等等方面取得了關鍵突破。筆者衷心的希望中國發動機爆發式增長。

  • 15 # 諸葛小徹

    目前,殲20採用的發動機是俄羅斯的99M(AL31-F-M)系列發動機,最大推力為13.5-14.5噸,推重比在8左右,屬於第四代發動機。普遍認為,該發動機對於殲-20這樣的四代機來說,推力不足,因此殲20目前並不具備真正的超巡能力,所以嚴格按4S()stealth 隱身;supercruise 超音速巡航;super maneuverable 超機動性;sensor 先進感測器)的標準來看的話,現在這個狀態的殲20還不能算是一款真正的四代機。

    而且由於目前殲20的發動機沒有配備向量噴口,因為機體平臺的機動性潛能尚不能發揮到極致。同時,殲20是目前四代機中唯一擁有腹鰭,應該也是由於WS15進度滯後導致的權益之策,對隱身和機重都有一定負面影響。

    未來,殲20將換裝的中國產發動機是WS15峨眉,雖然具體技術資料尚在保密之中,一般認為最大推力約為16到18噸,屬於推重比10級別的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目前推斷殲20的空重低於20噸,與F22差不多,由於WS15比99M稍重,換髮後重量會稍有增加,但WS15預計推力也大於F22的F119-PW-100,基本可以抵消機重的差異。

    鑑於殲20由於一開始就定位於發動機暫時不如人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利用氣動佈局去獲得高機動性,在發動機趕上來後,相信機動效能完全可以趕超F22。當然,前提是配備的WS15是向量版的。而且,由於是中國產發動機,飛火推一體的融合程度相信會比進口發動機要便利和更高階。可以期待,殲20首先是可以獲得真正的超巡能力,其次是比現在更為優異的纏鬥機動能力。

    最後,無論是否採用F22那樣的二元向量噴口,發動機噴口的隱身處理也肯定要高於目前,腹鰭應該也會取消,到時殲20將獲得360度無死角的高隱身效能,成為一架真正的四代機。

  • 16 # 兵器瞭望臺

    殲-20目前使用的是渦扇10B發動機,渦扇-10“太行”發動機可謂是中國的爭氣機,30年的艱苦研製才換取了今天的成果,也是幾代人的努力。渦扇10B發動機推力增加到了14.5噸以上,基本滿足了殲20的飛行需要,採用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也算是和西方標準對接,中國在完成渦扇10B發動機的研製之後也正式邁入了航空發動機製造強國的隊伍。渦扇-10發動機起初是參考了CFM-56發動機設計,後者也是當今世界發動機的常青樹,基礎型號是GE公司F101的核心機。

    在太行發動機的研發過程中,還參考了AL-31F的控制技術,因此我們可以看出AL-31F的控制機匣的位置與太行有些類似。但是從技術上將,美國F110發動機才是太行追趕的第一個目標,許多人認為渦扇10B發動機是AL-31FN的改進型,事實上不是這樣的,AL-31FN是安裝到殲10上面的,而渦扇10B發動機面向中國大量的重型戰鬥機,重新設計了部分機身後殲10才選用了AL-31FN,也可以看出,AL-31FN不一定是適合殲10戰鬥機。而使用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無疑滿足了常規飛行需求,效能提升不敢說很大,但關鍵是中國產了。殲20等待的是渦扇15發動機,這是一種比肩F-119的發動機,推力強大,如果殲20換裝渦扇15,那麼飛行品質才有了極大的提升。進行超音速巡航應該是沒有問題,如果加上二元噴管,那麼隱身能力就有了質的飛躍。

  • 17 # 老大隨時隨地看著你

    其實中國最好的發動機是在研的ws-26。推重比達到驚人的12,最大推力18.5噸,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可使殲二十輕鬆實現超音速巡航,而且油耗大大降低,航程可增加1680公里,全壽命約9800小時,接近世界最先進的水平,第一次大翻為4500小時。已經在高空試車臺超過80天,最重要的一點是,該型號是中國獨立設計製造,有我們自己的設計理念,這已經超出了單純一臺發動機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已經脫離模仿,進入創新時代,發動機一旦形成自己的設計製造和研發體系,就等於打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為科學家加油吧!

  • 18 # 豬頭炳1

    看到用拖拉機的柴油發動機和法拉利發動機去比較也太無知了,法拉利的發動機安在拖拉札上,拖拉機效能馬上升了幾倍,速度快兼且耙田也力度十足,和拖拉機本身發動機相比效能各方面也有天壤之別,因為發拉利這種含高科技高效能的發動機馬力超強,那標稱幾百匹馬力不是快那麼簡單也是爆發力和力量的衡量,這麼先進高效能的發動機看食油量也這麼大就知有多大力量,在網上也能查到發拉利發動機裝在拖拉機的影片看耙田就知有多大力

  • 19 # 麥田軍事觀察

    殲-20作為中國第一款五代戰機,早已為人們瞭解,自其首飛開始,一直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物件。如今已正式服役,其研發重點已轉入改進與提高階段,那麼更換中國產發動機,只能說是改進專案之一,但是大家不要過分誇大其作用,這只是一個正常的安排。

    中國的裝備發展強調自力更生,既便進口的東西再好,我們也依然更偏愛於中國產貨,這與效能並沒有直接聯絡。殲20採用俄式發動機原本就不是計劃,只是因為配套發動機的進度沒有跟上來,暫時代替。以中國產代替是計劃內的,WS15為殲20的預選發動機,上機只是時間問題,沒有是否會上的問題。

    無論從生產安排,技術發展等角度說,使用中國產發動機不僅是避免受制於人,主要是我們自已決定怎麼趕。WS15的效能確實要比,目前的俄製發動機更好,一旦換裝,確實對效能有不小的影響,比如:超音速巡航能力,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以1.0馬赫以是的速度進行長時間飛行。目前是否可以,難說,擔是換髮後,絕對可以保證。

    但是不要對換髮有太大的期待,不要以為換髮了就可以比F22,把一切希望寄託於此,WS15效能更好,只能“錦上添花”,而不是“解圍”,畢竟飛機為一個空中平臺,僅僅發動機好,不等於一切就好,受多因素限制。現代已五代機時化,已經不再是僅靠機動就可以了,隱身性,航電、武器等等,那樣不重要那?

    中國航空技術的最後一個短板,也就是發動機,WS15的服役,實際為我們克服短板的重要一步,技術意義不小,但在客觀上,對殲20的效能只是提升,但不是質的飛越!

  • 20 # 環球武備

    這個提升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新的WS-110加裝了隱形鱗片,可以很好的改善殲-20後部的紅外和雷達隱形效能,其次由於新WS-10是新型增推版據說加力推力可能達到14.5噸以上,比過去裝備的只有不到13噸推力的AL-31F強了不少,所以殲-20很可能已經具備了1.2倍音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所以總體來說這次提升是非常全面的,可以使殲-20完全達到了“4S”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遴選的報名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