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寧中公教育
-
2 # 清遠華圖
一、嚴格貼合題目要求,確定文章寫作主題。
在申論作文題中,如果題目要求:“請圍繞A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那麼文章需須緊扣A來寫作;如果題目要求“請根據給定材料N中提到的A(A通常為一句話),並結合你對給定資料的思考和對這句話的領悟,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那麼文章的主題通常是A這句話背後反映的本質,因此在寫作之前應該思考A的本質,並緊緊抓住本質來寫文章。這樣的問法在近幾年的國考中多次出現,是典型的綜合分析和文章寫作題型的結合。各位考生要多關注此類問法,並多練習,迅速抓住本質來確定主題,做到不跑題不偏題。
二、準確把握材料矛盾,確定文章寫作主題。
當文章題目要求中不限制主題時,主題通常由材料決定。考生要透過梳理材料邏輯,確定材料的核心問題,核心問題即文章寫作的主題。但是,在梳理材料過程中,考生通常會發現,問題不止一個,此時需要考生結合諸多問題來思考問題與問題之間的聯絡。如2009年國考真題,材料反映了2個主要問題,即:糧食問題和加工業問題,透過梳理這兩個問題之間的聯絡發現,有一個交集點-----產業結構問題。如例子所示,考生要抓住材料最核心最本質的問題。
三、理清關係很重要
申論文章主題的確定屬於文章的立意部分,文章的立意通俗的理解其實就是想清楚寫什麼和怎麼寫的過程,因為申論文章是議論文,所以文章的核心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中心論點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它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論說物件,一個是針對論說物件發表的核心觀點,而在此中間的物件又叫文章的主題,對於申論文章來說主題往往是唯一的,觀點因人而異。所以理解這一關係對大家來說是選好主題的第一步。
四、把握命題方式是關鍵
經過研究歷年真題發現,申論作文命題方式主要有四種,而每一種方式對主題的暗示各有不同,下面進行逐一說明。
-
3 # 肇慶華圖
一巧用題乾點睛
目前大部分國考考試當中,“結合材料中一句話”或者“以……為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的題目型別考查較多,所以審題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對這句話或者短語進行關鍵詞分析。所謂關鍵詞分析指兩種:一是內容關鍵詞;一是邏輯關鍵詞。
例:“幸福始終充滿缺陷”這是14年國考地市級題幹中的話,內容關鍵詞為“幸福”、“缺陷”,邏輯關鍵詞為“始終充滿”,“始終”是指自始至終,時間上的概念;“充滿”是空間上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幸福與缺陷是相伴相生,是統一的。
二回歸核心段分析
核心段指的是材料中能夠回答題幹問題,得出論點的段落。這一部分難點在於如何確定和尋找核心段落。通常有以下三種:一、出處段。既題幹中一句話的在材料裡所在的那一段,往往一般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核心段。二、首段或尾段。如果沒有出處段或者找不到論點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首段或者尾段,這種總結性的段落通常會有核心論點。三、非作文題目剩餘段。所謂剩餘段是指前邊小題部分沒有提到的剩餘的段落。如共八則材料,材料1-6和材料8都有提及,唯獨剩下了材料7,那麼我們在作文立意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材料7的主要內容。
三篇章整合確定立意
篇章整合是指在題幹或者核心段找到論點之後,再次迴歸所有給定資料,分析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關係,建立他們與核心論點之間的聯絡。換句話說,就是去其他材料尋找相應論據去佐證我們的核心論點,也再次驗證論點是否可以涵蓋全篇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此來確定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果題乾和核心段沒有找到論點,也可以透過篇章整合,看每一則材料的內容分別講的主題的哪幾個方面,梳理材料邏輯整理得出相關立意論點即可。
綜上所述,在申論文章的寫作過程當中,立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分數的影響也很大。而所有的文章立意,一定是題干與材料的結合,即:既滿足題乾的要求又符合材料的內容。抓住這一核心本質,輔以勤加練習,一定可以在申論考試中找到準確的立意,取得考試的成功!
-
4 # 公務員官方考試資訊
然而現實中,學生的閱歷十分有限,怎樣積累寫作素材呢?想要在2018年公務員考試各省省考中突圍,本文建議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積累素材: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材料
日常生活是個無窮的寶藏,每當作家在書齋中思維枯竭的時候,都會到生活中尋找靈感,也就是平常經常提到的“體驗生活”“採風”等。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把生活素材轉化為寫作的材料。例如曾考到“傳統文化保護”這一主題,結合生活諸如“洋快餐氾濫”“傳統戲劇衰落”等身邊素材都可以作為很好的反面典型。
2、在教材課本中尋找材料
很多考生總想舉些“高大上”的事例,卻忽視了最容易上手的材料。如以往初高中語文課本都是名家名篇,每篇課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都有我們可以轉化為寫作素材的機會,因此要善於向以往課本“拿來”。不同專業往往有各類選修課程,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學有專長”,更是寫作時的絕好“寶藏”。
3、在平常作文中尋找材料
日常練習中每次作文都是針對最終考試的,因此平日的作文訓練就是一根根稻草,考場作文就是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機會。我們可以把平日訓練到的類似素材掐頭換面,嫁接移植到考場作文,這樣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質量有保證,畢竟曾經寫過一次,拿自己熟悉的材料當然又快又好了。
4、在新聞節目中尋找材料
每類新聞欄目裡都有相關素材介紹,他們的成長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要麼品質高尚,要麼毅力超人,要麼大公無私,要麼赤膽忠心……這些都是寫作的素材,我們可以把相關素材歸類存檔,為寫作建立一個素材庫,既溫習了該學科的知識,又有利於寫作,可謂一箭雙鵰。
【過招公考】提醒考生:備考時間有限,而且考試競爭非常激烈,建議考生從現在就開始複習,做好複習規劃,相信大家一定能在2018年各省公務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實現公職夢想!
-
5 # 使用者104467846268
在國考申論的備考過程中,作文往往是大家最為頭疼的部分,也是我們“成公之路”上的攔路虎。其實在大部分考生申論作文分數偏低主要是因為沒有抓住核心話題,即俗稱的“跑題”。一旦跑題,作文分數會很低,這次考試基本希望也不大了。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如何抓住文章核心話題,選取正確甚至最佳立意,是我們寫申論文章的關鍵。
一、巧用題乾點睛
目前大部分國考考試當中,“結合材料中一句話”或者“以……為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的題目型別考查較多,所以審題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對這句話或者短語進行關鍵詞分析。所謂關鍵詞分析指兩種:一是內容關鍵詞;一是邏輯關鍵詞。
例:“幸福始終充滿缺陷”這是14年國考地市級題幹中的話,內容關鍵詞為“幸福”、“缺陷”,邏輯關鍵詞為“始終充滿”,“始終”是指自始至終,時間上的概念;“充滿”是空間上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幸福與缺陷是相伴相生,是統一的。
二、迴歸核心段分析
核心段指的是材料中能夠回答題幹問題,得出論點的段落。這一部分難點在於如何確定和尋找核心段落。通常有以下三種:一、出處段。既題幹中一句話的在材料裡所在的那一段,往往一般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核心段。二、首段或尾段。如果沒有出處段或者找不到論點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首段或者尾段,這種總結性的段落通常會有核心論點。三、非作文題目剩餘段。所謂剩餘段是指前邊小題部分沒有提到的剩餘的段落。如共八則材料,材料1-6和材料8都有提及,唯獨剩下了材料7,那麼我們在作文立意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材料7的主要內容。
三、篇章整合確定立意
篇章整合是指在題幹或者核心段找到論點之後,再次迴歸所有給定資料,分析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關係,建立他們與核心論點之間的聯絡。換句話說,就是去其他材料尋找相應論據去佐證我們的核心論點,也再次驗證論點是否可以涵蓋全篇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此來確定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果題乾和核心段沒有找到論點,也可以透過篇章整合,看每一則材料的內容分別講的主題的哪幾個方面,梳理材料邏輯整理得出相關立意論點即可。
綜上所述,在申論文章的寫作過程當中,立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分數的影響也很大。而所有的文章立意,一定是題干與材料的結合,即:既滿足題乾的要求又符合材料的內容。抓住這一核心本質,輔以勤加練習,一定可以在申論考試中找到準確的立意,取得考試的成功!中公教育祝大家成功上岸。
-
6 # 中公教育焦作分部
一、準確的角度提出論點
題目要求和給定材料是論點的兩個來源,也許是一箇中心論點和幾個分論點。論點是整個文章的窗戶,根據內容要求,抓住關鍵詞,角度明確的提出論點是很重要的。擬定文題、結構選擇、論述內容都以論點為核心,因此,能否準確、犀利地提出論點直接影響到作文的立意,從而直接關係到作文的成與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閱卷老師拿到答卷後首先去搜你所提的論點,論點模糊或角度把握不準,則該文就會被打入三類或四類文章當中去了。有的考生對問題的認識並不錯誤,但不同的角度提出論點的方法不理想而導致後面駕馭不了,總是進進出出拐彎抹角,整個表述過程不夠通順不夠明確,總徘徊跑題或偏題的邊緣。
二、層次清楚,邏輯清晰
部分考生不能有效的把握整體思維、謀篇佈局,概括能力欠缺、分析材料時分不清主次、輕重、緩急,甚至表象與根本原因都分不清,陷進零散的材料中,拔不出清晰的邏輯結構。因而提對策方案也是沒有系統性,層次不清,說一個算一個,邏輯混亂。其實這種現象一般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去把握和整理整體思路而造成的混亂迷惘,心理上先輸掉的預先失敗導致的。所以我建議考生考試之前需須針對性的克服這個困難,鍛鍊和提高自己的駕馭材料能力是很需要的。
三、語言流暢,說話踩點
文字表達能力是申論考查的能力之一,大綱明確要求考生熟練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申論寫作不同於普通的寫作,不能夠像寫散文詩歌那樣主觀的、情感豐富的表達,而是需須要求語言樸實、規範、嚴謹,而且實話實說、長話短說,但也可以追求適度的生動性,因而避免平淡直白,增加說服力、感染力是需要的。
在此基礎上,根據客觀要求,掌握關鍵資訊點是很重要的。有的考生說話說不到點子上,蜻蜓點水,抓不住要害,車軲轆話說得多,後來變成一鍋粥。所以應該學習精煉準確的表達方式,有的內容講不透的情況下找個合適的例子來補充是可取的。
四、結構完整,有一定的高度、寬度、深度、力度
申論寫作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和“論點、論據、論證”是建立文章結構而言的,但這僅僅是解決基本框架的建立。寫作的內容還需要以下四個維度空間的填充才可以達到有骨有肉的標準結合。
高度---著眼長遠利益,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善於昇華主題。
深度---注意思想的深度,對問題的分析和認識不能太膚淺,特別是原因的分析。
廣度---寫作時視野廣闊,善於應用散發性思維,主客觀、內外因、過去現在將來……
力度---有切實有效的解決問題的對策,有可行性和針對性。
-
7 # 上海華圖教育
想答出符合考場要求的申論試卷,符合命題者的需求,避免出現失誤,同時在一小時內拿到高分,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麼怎麼才能在一篇1000字左右的考場文章中拿到更高的分數呢?其實這就需要我們動點心思,華圖教育專家在這裡就給大家講講考場上那點事兒,讓各位同學對申論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和認識。
一、看得見的才是“真”。國考申論作文部分的閱卷,每份試卷的停留時間不到一分鐘,很多同學考完後都反映自己寫的妙筆生花,但考完後發現分數並不理想,這主要由於你寫的內容,考官看不見。考場作文需要將觀點放在比較明顯的位置,而“不會考”的考生,通常像寫散文一樣,形散神聚,讓考官難以把握他的“神”,這就導致考官沒有辦法體會到考生的觀點,從而讓文章被降入較低的檔位。所以作文在作答時,總論點出現在標題、開頭、結尾的位置,分論點出現在中間段落明顯位置(通常在段首)時,才更容易讓考官看得見。
二、寫得對的才能“穩”。在申論寫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寫對,透過近幾年申論分數情況來看,作文如果寫到了二類文(24分以上),那就基本能夠保證申論成績不會“拖後腿”。而在作文閱卷過程中,文章立意正確是二類文的基礎要求,一篇申論材料,通常可以推斷出2-4個分論點,因此在這裡推薦大家採用“五段三分”的結構作答,寫三個分論點,能夠凸顯出材料的三個不同角度,透過“總分總”的結構,讓考官可以更好地判斷正誤。當然了,考場上考生也可以透過寫“過渡段”、“思辨結構”等其他結構進行文章寫作,但上述結構其實寫起來並不太容易,作為初學者,更好地還是要從基礎來練習,五段三分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結構。
三、寫得好的拿高“分”。在考場寫作時,想要拿到更高的分數,就需要掌握文章寫作的基本方式。一篇1000字的議論文,開頭部分通常150字左右,需要在首句或者尾句點明文章的總論點;分論點三段,儘量做到結構勻稱,不要出現字數相差過多的情況,建議每個分論點寫250字左右即可,可以進行分析論證,也可以進行對策論證;結尾100字左右即可,需要做到回扣文章總論點,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做昇華,將文章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凸顯考生的思考能力。
很多考生都想在考場上追求個性,認為固定了寫作的結構,無法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這樣的觀點其實沒有錯誤,但目前申論文章依然採用標準化閱卷,往往不失誤就是成功,透過標準化的結構,提高文章寫作的思想深度,提高自身的理論高度,同樣可以打造不一樣的文章。除此之外,華圖教育專家認為考生還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1審題時要.能概括題幹關鍵詞或材料核心主題;2.透過分析材料要能準確提出分論點;3.文章邏輯主線要明顯,能形一條清晰的思路線; 4.層次分明、符合社會實際。
-
8 # 邢臺中公教育
先說說何謂“題”,這裡說的題是指文章主題,通俗的說文章主題是指申論文章中核心主題,也就是命題人想要透過這一份試卷來表達的觀點,或者說申論文章主要圍繞什麼事去寫。在中公教育,我們稱之為立意。主題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這篇申論文章的分值,申論評分標準當中“作文跑題”、“切題”的“題”就是指主題。主題不準確,即為“跑題”,按照標準一般為四類文;主題準確或較準確,即為“切題”或“基本切題”,文章才能拿到相應的分值。因此,確定申論文章主題,在文章寫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況下,在近幾年申論考試過程中,申論文章主題只有一個,也就是說一篇文章核心觀點只有一個,或者說只能圍繞一件事去寫。且文章主題一般與申論的材料主題相同,也就是說,準確找到了材料的主題,就可以確定文章主題了。下面介紹兩種確定主題的方法:
方法一、根據題幹得出寫作主題也就是立意。
如何從題幹當中得出作文的寫作主題呢?第一步我們要找題幹當中的關鍵詞,包括一些名詞、動詞、關聯詞等。第二步就是要看題幹當中的邏輯關係,分析到底是轉折,遞進還是因果。以2016國考市地作文題為例,題幹如下:“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
我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透過閱讀題幹,發現有這麼幾個關鍵詞“好政策”“滿足公民意願”“滋養理性”“滋養德性”。接著往後看還能找到什麼,我們又發現“不僅僅”“更是”“乃至”,這三個詞體現的是一種遞進的關係。所以,我們透過分析題幹,知道這一年考查的主題是“好政策”,那麼三個分論點分別是“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好政策可以滋養公民理性”“好政策可以滋養公民德性”。但是把這三個分論點並列寫上去可以嗎?這樣寫也可以,但是要注意,這樣寫得分並不高。因為這樣沒有體現三者一個遞進的關係,所以,最佳分論點應該是“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願”“好政策還可以滋養公民理性”“好政策更可以滋養公民德性”。
我們再來看一道真題,以2017年市地的作文題為例:請深入理解“給定資料5”結尾劃線句子“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聯絡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先找關鍵詞,發現有“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提高智慧”“提高情操”。還有一個條件關聯詞“只要……就……”,要想提高智慧和情操,我們得向水學習。我們可以發現這句話的主題是“向水學習”,那向水學習有什麼裨益呢?我們可以提高智慧和情操。怎麼樣向水學習呢,唯有“靜下心來”。這樣的話,我們的三個分論點就出現了:“向水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智慧”“向水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情操”“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更好的向水學習”。
方法二、分析材料內容,得出材料主題,從而得出文章立意
材料主題為材料主要表現的問題,因此,透過分段整理材料內容的方法,可以分析出材料的主題。以國考2013年副省試題為例,各則材料內容總結如下:
材料1:案例型材料,大學生村官策劃傳統婚禮,及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材料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及現狀
材料3:菊兒衚衕等歷史建築由於遵循“傳統文化肌理”保留了文化資源,受到好評
材料4:媽祖文化的由來到媽祖文化發展壯大,再到媽祖文化的現實意義
材料5:平陽鶴溪缸窯的輝煌歷史與衰弱現狀
材料6: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一些言論,最後發出呼籲
統觀以上材料內容,表面上似乎關聯性不大。但透過觀察,可以看到,材料1說的傳統民俗文化,應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材料3屬於物質文化遺產,材料4、5可以歸類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可見,留則材料主要說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合起來即為“文化遺產”,即為材料主題。而文章中分論點也是圍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一主題來進行的。
再來看一下2016年副省試題為例,各則材料總結如下:
材料1:以“中國範兒”引入,提出大國意識和公民素質
材料2:透過“兩會代表”的問題和建議論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材料3:以學者F之口提出“不學禮,無以立”,提升素質的必要性
材料4:介紹黎明作品展,以“中國元素”“中國符號”展現“中國精神”
材料5:社會上普通民眾對如何提升國民素質的一些看法
材料6:中國教育問題,技術層面走的太快,靈魂跟不上
透過上述材料,我們發現整篇材料都是在講公民素質,與學者F說的“不學禮,無以立”不謀而合,所以這個材料主題是“國民素質與大國素質”,材料緊緊圍繞國民素質中出現的問題、國民素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國民素質等內容展開,系統闡述了提升國民素質對公民意識自覺、民族素質提高乃至民族復興大業的重要性。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分論點也是這三個,脈絡就很清晰了。
以上兩種方法是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出來的確定文章主題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方法歸方法,想要掌握方法還需更多的練習和思考。同時,以上兩種方法希望廣大考生能綜合掌握,“撥得雲開見月明”,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做到快速分析和提煉,完成自己滿意的文章。中公教育專門開闢了申論頻道,從各類通道蒐集有用資訊,為考生量身定製,方便檢視學習。
-
9 # 梧州公職考試資訊
很多備考者都會誤認為申論就是寫作文,然而恰恰寫作文又是自己的短板,不知道怎麼去補足短板,提高自己?在這裡,中公教育專家先給大家糾正個誤區:申論考查大家好幾種能力,不單單是文章寫作,所以申論整體分數的提升一定是幾種能力綜合考量的結果。申論試卷考試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目的答案主要來源於材料,主觀題的總分論點也是從材料中得出來的。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準確的確定文章立意的方法和技巧來給大家聊一聊。
一、題乾點睛法
這一方法主要是要求我們認真閱讀題幹,從題幹中提煉關鍵資訊。核心思路為:找到題幹中的核心句--確定核心句中的關鍵詞--梳理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確定總分論點。我們透過一道真題來給大家展示一下確定過程:
【2018年國考副省】請深入理解給定材料5中劃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絡實際,寫一篇文章。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1000~1200字。
按照題乾點睛法的確定步驟:
1、確定核心句。在這個題幹中“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這句話就是核心句;
2、確定核心詞。在這句話中,“科學、藝術、古文化、想象力、重要作用、源泉”這幾個詞語是關鍵詞;
3、梳理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在這幾個關鍵詞中,“科學、藝術、古文化、重要作用”這四個詞語都是圍繞著“想象力源泉”這個詞來談的,所以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為“想象力的源泉”透過“科學、藝術、古文化的重要作用”來體現。
所以在這個題幹中總論點為“想象力的源泉”,分論點分別從“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的不同源泉構成來體現。
二、材料分析法
並不是所有的作文題幹都會給我們提供這麼多有效資訊,有些作文題幹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主題或者話題,比如2017年國考副省以“以水為師”為題寫一篇文章、2018年國考市地級試卷以“試談‘有’與‘無’”為題寫一篇文章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從題幹中只能分析出中心話題是什麼,而並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去論證中心論點,因此就需要結合給定資料進行分析來確定文章分論點。
運用材料分析法來確定總分論點時,可以遵循這樣的一個思維邏輯來從材料中去確定:找到題幹中話題、主題或者句子的出處段--題幹中參考範圍即核心材料--第一則或者最後一則觀點型材料--客觀題作答沒用到的材料--結合全篇材料,在這個基礎邏輯上去確立是否存在高頻詞、高檔詞、連續三個呈並列或遞進關係的詞語以及核心句,以此來提煉文章的總分論點。在此透過一道真題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016國考副省】“給定資料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絡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自選角度,見解深刻;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在這個題幹中,透過運用題乾點睛法只能確定出命題人出這個題幹就是讓我們圍繞著“學禮以立”這個話題來進行文章寫作,可是究竟應該怎麼寫?從哪個角度開始寫?我們便無從得知,所以就需要結合給定材料來進行剖析確定。按照材料分析法的基本邏輯先從出處段中去確立:
給定材料3出處段:
“不學禮,無以立。”F說,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得怎樣做人、處世。或者說,一個人不懂得基本的規矩,就難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禮”與“立”做更寬泛的理解,那麼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或許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提出要“嚴明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出處段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這句話中透過4個“是否”形成遞進關係分析了學禮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就可以確定出來學禮既可以立公民意識、立民族素質、立民族文化精神,更可以立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因此透過此可以確定出這篇文章的總分論點。
-
10 # 黑龍江中公教育
透過梳理近五年的真題我們可以看到,申論試卷申發論述部分主要是考查議論文的文章寫作。既然文體為議論文,那麼這篇文章就需要有中心論點來支撐。而文章立意即文章的中心論點,也就是今年申論考試的主題、命題人想表達的觀點。既然文章立意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選擇並確定呢?依據“題幹為王”的確定方法,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來逐步進行確定。
一、題乾點睛法
這一方法主要是要求我們認真閱讀題幹,從題幹中提煉關鍵資訊。核心思路為:找到題幹中的核心句--確定核心句中的關鍵詞--梳理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確定總分論點。我們透過一道真題來給大家展示一下確定過程:
【2018年國考副省】請深入理解給定材料5中劃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絡實際,寫一篇文章。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1000~1200字。
按照題乾點睛法的確定步驟:
1、確定核心句。在這個題幹中“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這句話就是核心句;
2、確定核心詞。在這句話中,“科學、藝術、古文化、想象力、重要作用、源泉”這幾個詞語是關鍵詞;
3、梳理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在這幾個關鍵詞中,“科學、藝術、古文化、重要作用”這四個詞語都是圍繞著“想象力源泉”這個詞來談的,所以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為“想象力的源泉”透過“科學、藝術、古文化的重要作用”來體現。
所以在這個題幹中總論點為“想象力的源泉”,分論點分別從“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的不同源泉構成來體現。
二、材料分析法
並不是所有的作文題幹都會給我們提供這麼多有效資訊,有些作文題幹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主題或者話題,比如2017年國考副省以“以水為師”為題寫一篇文章、2018年國考市地級試卷以“試談‘有’與‘無’”為題寫一篇文章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從題幹中只能分析出中心話題是什麼,而並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去論證中心論點,因此就需要結合給定資料進行分析來確定文章分論點。
運用材料分析法來確定總分論點時,可以遵循這樣的一個思維邏輯來從材料中去確定:找到題幹中話題、主題或者句子的出處段--題幹中參考範圍即核心材料--第一則或者最後一則觀點型材料--客觀題作答沒用到的材料--結合全篇材料,在這個基礎邏輯上去確立是否存在高頻詞、高檔詞、連續三個呈並列或遞進關係的詞語以及核心句,以此來提煉文章的總分論點。在此透過一道真題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016國考副省】“給定資料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絡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自選角度,見解深刻;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在這個題幹中,透過運用題乾點睛法只能確定出命題人出這個題幹就是讓我們圍繞著“學禮以立”這個話題來進行文章寫作,可是究竟應該怎麼寫?從哪個角度開始寫?我們便無從得知,所以就需要結合給定材料來進行剖析確定。按照材料分析法的基本邏輯先從出處段中去確立:
給定材料3出處段:
“不學禮,無以立。”F說,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得怎樣做人、處世。或者說,一個人不懂得基本的規矩,就難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立身行事。而如果把“禮”與“立”做更寬泛的理解,那麼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或許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提出要“嚴明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出處段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否“學禮”,是否懂得規矩,還事關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這句話中透過4個“是否”形成遞進關係分析了學禮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就可以確定出來學禮既可以立公民意識、立民族素質、立民族文化精神,更可以立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因此透過此可以確定出這篇文章的總分論點。
-
11 # 揚州中公教育
在國考申論的備考過程中,作文往往是大家最為頭疼的部分,也是我們“成公之路”上的攔路虎。其實在大部分考生申論作文分數偏低主要是因為沒有抓住核心話題,即俗稱的“跑題”。一旦跑題,作文分數會很低,這次考試基本希望也不大了。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如何抓住文章核心話題,選取正確甚至最佳立意,是我們寫申論文章的關鍵。
一、巧用題乾點睛
目前大部分國考考試當中,“結合材料中一句話”或者“以……為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的題目型別考查較多,所以審題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對這句話或者短語進行關鍵詞分析。所謂關鍵詞分析指兩種:一是內容關鍵詞;一是邏輯關鍵詞。
例:“幸福始終充滿缺陷”這是14年國考地市級題幹中的話,內容關鍵詞為“幸福”、“缺陷”,邏輯關鍵詞為“始終充滿”,“始終”是指自始至終,時間上的概念;“充滿”是空間上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幸福與缺陷是相伴相生,是統一的。
二、迴歸核心段分析
核心段指的是材料中能夠回答題幹問題,得出論點的段落。這一部分難點在於如何確定和尋找核心段落。通常有以下三種:一、出處段。既題幹中一句話的在材料裡所在的那一段,往往一般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核心段。二、首段或尾段。如果沒有出處段或者找不到論點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首段或者尾段,這種總結性的段落通常會有核心論點。三、非作文題目剩餘段。所謂剩餘段是指前邊小題部分沒有提到的剩餘的段落。如共八則材料,材料1-6和材料8都有提及,唯獨剩下了材料7,那麼我們在作文立意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材料7的主要內容。
三、篇章整合確定立意
篇章整合是指在題幹或者核心段找到論點之後,再次迴歸所有給定資料,分析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關係,建立他們與核心論點之間的聯絡。換句話說,就是去其他材料尋找相應論據去佐證我們的核心論點,也再次驗證論點是否可以涵蓋全篇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此來確定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果題乾和核心段沒有找到論點,也可以透過篇章整合,看每一則材料的內容分別講的主題的哪幾個方面,梳理材料邏輯整理得出相關立意論點即可。
綜上所述,在申論文章的寫作過程當中,立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分數的影響也很大。而所有的文章立意,一定是題干與材料的結合,即:既滿足題乾的要求又符合材料的內容。抓住這一核心本質,輔以勤加練習,一定可以在申論考試中找到準確的立意,取得考試的成功!中公教育祝大家成功上岸。
-
12 # 呈貢師大中公教育
在國考申論的備考過程中,作文往往是大家最為頭疼的部分,也是我們“成公之路”上的攔路虎。其實在大部分考生申論作文分數偏低主要是因為沒有抓住核心話題,即俗稱的“跑題”。一旦跑題,作文分數會很低,這次考試基本希望也不大了。因此,昆明中公教育如何抓住文章核心話題,選取正確甚至最佳立意,是我們寫申論文章的關鍵。
一、巧用題乾點睛
目前大部分國考考試當中,“結合材料中一句話”或者“以……為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的題目型別考查較多,所以審題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對這句話或者短語進行關鍵詞分析。所謂關鍵詞分析指兩種:一是內容關鍵詞;一是邏輯關鍵詞。
例:“幸福始終充滿缺陷”這是14年國考地市級題幹中的話,內容關鍵詞為“幸福”、“缺陷”,邏輯關鍵詞為“始終充滿”,“始終”是指自始至終,時間上的概念;“充滿”是空間上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幸福與缺陷是相伴相生,是統一的。
二、迴歸核心段分析
核心段指的是材料中能夠回答題幹問題,得出論點的段落。這一部分難點在於如何確定和尋找核心段落。通常有以下三種:一、出處段。既題幹中一句話的在材料裡所在的那一段,往往一般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核心段。二、首段或尾段。如果沒有出處段或者找不到論點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首段或者尾段,這種總結性的段落通常會有核心論點。三、非作文題目剩餘段。所謂剩餘段是指前邊小題部分沒有提到的剩餘的段落。如共八則材料,材料1-6和材料8都有提及,唯獨剩下了材料7,那麼我們在作文立意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材料7的主要內容。
三、篇章整合確定立意
篇章整合是指在題幹或者核心段找到論點之後,再次迴歸所有給定資料,分析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關係,建立他們與核心論點之間的聯絡。換句話說,就是去其他材料尋找相應論據去佐證我們的核心論點,也再次驗證論點是否可以涵蓋全篇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此來確定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果題乾和核心段沒有找到論點,也可以透過篇章整合,看每一則材料的內容分別講的主題的哪幾個方面,梳理材料邏輯整理得出相關立意論點即可。
綜上所述,在申論文章的寫作過程當中,立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分數的影響也很大。而所有的文章立意,一定是題干與材料的結合,即:既滿足題乾的要求又符合材料的內容。抓住這一核心本質,輔以勤加練習,一定可以在申論考試中找到準確的立意,取得考試的成功!昆明中公教育祝大家成功上岸。
-
13 # 浙江中公事業單位
浙江公務員申論題目中文章寫作佔到40分,能夠把文章的立意寫準確,最少可以拿到24分的及格分。如果卷面能夠再整潔些,那麼文章拿到25-28分的二類文分數也不是沒有可能。前面的非作文題目拿到45分左右,後面的作文25分,最終申論才能上70分。以上分數保障的很重要一個因素就是文章的立意是否能夠把握準確。看過近幾年國考題的考生都應該對國考的文章題目命制不陌生,暫且不說能不能寫好這篇文章,只是能把總分論點寫對,這個就已經能夠難倒不少考生。其實,考場上時間很緊張,如果一點點去分析材料中的觀點,最後得出文章立意,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公教育專家這裡給大家分享兩點確定文章立意的“巧”辦法。
一、詳細分析題乾的引導資訊
題幹中到底有什麼?這些資訊又有什麼用處?這是困擾很多考生的問題,也是難題。到底如何解決,這裡不妨給大家舉個例子看一下:2016年市地的作文題幹要求從“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題幹這句話給了我們你很多資訊,只可惜很多考生置若罔聞。仔細審查題目其實不難發現,這句話的關鍵詞有:好政策、意願、理性、德行幾個詞彙,再結合其間穿插的關聯詞:不僅僅、更是、乃至,就可以得出基本結論,這篇文章我們要圍繞的核心是好政策,需要具體展開的方面是意願、理性、德性,並且需要在分論點論證時儘可能體現出遞進關係。這樣,總分論點就出來了,也就是我們非常想得到的立意。透過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題幹中所包含關鍵資訊的得出,最少我們要遵循好三個階段:1、確定關鍵句;2、確定關鍵詞;3、確定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多國考題目都有這樣的共性,大家不妨自己親自去試試,典型的有17年的題目;15年的題目、14年的題目。
二、認真檢視給定資料的關鍵環節
申論科目前面給出的材料篇幅很長,不去借鑑肯定是不行的,但全篇詳細梳理也是不現實的,那麼如何運用好關鍵環節。下面給大家看兩個例子:2016年副省題目中寫到“不學禮,無以立”來自於給定資料3,我們就應該首先關注給定資料3中這句話的上下文。只要我們能把這個方向確定好,接下來的步驟其實就是把該段落進行細化分析了,不論從針對性上講,還是從時間上來說,效果明顯都會高很多,正確率也會提升不少。在比如2015年市地的文章題目中寫到“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這句話來自於給定資料6,而且文章有明顯的劃線標記。我們就可以詳細去關注材料6中這句話的上下文,透過簡短梳理,我們就能發現其實這句話本身是有問題的,這樣我們就能迅速得出總論點,也為分論點的得出提供了正確的方向一句。透過以上例子大家不難發現,所謂材料的關鍵環節主要存在於題幹中給出話題的所在材料段落,如果能夠再輔助的結合下整篇材料的其它資訊情況,那麼最終得出正確的總分論點也就不是難事了。
當然,所有的技巧都是建立在踏實的大量備考複習基礎上的,畢竟題乾和材料的情況千變萬化。我們只有把近幾年的題目進行較為詳細的系統梳理,才有可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基本作用。所以,以上方法的提供,大家切忌死記硬背和死搬硬套。否則不僅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反而會誤入歧途。文章寫作的基礎在立意,希望大家在這個大前提下進行相關的複習,祝大家備課愉快,考試順利。
回覆列表
申論作文的寫作模式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策論文,一種是政論文。
申論策論文寫作技巧是:
第一部分:提出問題( 概括材料,擺出問題、危害、惡劣的影響、原因、教訓等,字數控制在200字以內)。
第二部分:分析原因(原因通常在材料裡,根本原因在相關的大政方針裡。原因+材料裡的事例、分析的文字。通常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等關聯詞,顯得條理清楚,思路清晰。字數在300字左右)。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在這一部分針對分析的原因一一對應提出對策並加以論述,字數在400-600字)。
第四部分:結尾(結尾部分照應材料、照應問題、照應開頭。通常使用“總之...,只要...之類的語言對文章進行一個總結。字數在100字左右)。
申論政論文寫作技巧是:
第一部分:提出論點(概括材料,開門見山地提出觀點、或治本措施、或大政方針、政策的某一層面內容、或重要的精神、指示、意見等,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分析論點(論述材料反映的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一般寫三到四點,主要是自己對一公佈的大政方針的把握進行提煉概括;在材料裡面有表述的從在材料裡找出來;也可以從材料圍繞某種精神給定事蹟中提煉出精神,然後展開論述300-400字)。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提出落實建議或學習的措施並加以論述,如為什麼要用這條建議?想要達到什麼效果?結合材料具體做法有哪些?400-500字)。
第四部分:結尾(照應材料、 照應問題、 照應開頭。100字左右)。
一般而言,策論文的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比較符合考生的思維習慣,而且在前面作答過程中也涉及了一部分與分析問題原因和解決問題措施的內容,思路會更清晰,當然,具體的寫作還是根據個人所擅長的模式進行,不管採取哪一種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