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你有兩個或者三個孩子,怎麼才算是公平呢?很多媽媽給孩子買衣服和鞋子的時候都會為難,因為給這個買那個不願意?或是這個買的便宜那個買的貴,花錢不一樣多孩子會不高高媽媽也為難?到底怎麼樣才算公平呢?
21
回覆列表
  • 1 # 財會新視野

    這也是很多人不要二胎的原因,都說一碗水不可能端平。同樣這也映射出多數不想要二胎的媽媽的兒時遭遇的“不公平”,或者是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滿意而導致的這種心理。他們的生活經歷以及來自父母對自己的影響讓他們享受不到兄弟姐妹帶來的安全感與幸福,同樣,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與自己有同樣的經歷,不要二胎。其實是一種對問題的逃避。

    話說回來,媽媽對兒女的愛怎樣才是公平的呢?首先要問自己,是不是發自自己的內心對孩子公平,一碗水端不平是表現出來的現象,在一個無私的媽媽的心裡,水是平的。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在外在做到絕對的平衡,即使拿著尺子量。

    孩子的成長中,對公平的體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孩子感性的認識,提升到問題層面上,就是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兄弟姐妹的感情好不好,除了給予孩子們物質上沒有太大的出入外,主要方面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一家人的環境,給孩子們創造機會,多多讓她們互動,體會到來自兄弟姐妹的愛,讓孩子們體會到,這個大家庭,離開誰都不行。當孩子將兄弟之情姐妹之宜上升到一定的溫度的時候,關於父母沒有辦法做到絕對的平等這個現實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

    我說的只是個大致方向,具體實施起來,需要父母的耐心與時間的積累。誰家的孩子誰瞭解最深,多多交流,與孩子們談心,引導孩子們相互吐露心聲,孩子們的純淨的心靈裡不應該有對姐妹的偏見對兄弟的猜忌對父母的不認可。

    父母需要做的太多,加油吧!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同時收穫一個幸福滿滿的家。

  • 2 # jingfang

    我有兩個娃,無論是買衣服,玩具,文具,食物,都是買的兩份,即使只帶著一個外出,買的東西都是兩份,並且要求把一份帶回去給沒有跟著一起出來的那個。

    即使是這樣,兩個孩子有些時候,都會覺得媽媽不公平,對另一個比對自己好。

    媽媽對孩子的愛,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有時候,考慮到其它的因素,多少都會有所偏頗,所以,也無所謂公平不公平。

    例如,小的那個孩子,總喜歡笑,而且安靜乖巧,自然,捱罵的次數少。對於老是調皮吵鬧的大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不公平的,因為媽媽老是隻是罵他。

    小的孩子呢,他總要撿大孩子的衣服來穿,撿大孩子的書來看,撿大孩子的玩具來玩,而大的孩子,用的都是新的,小孩子或許會抱怨,媽媽對他不公平,老是讓他撿舊東西。

    我個人認為,媽媽對孩子的愛,也是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如果在相同條件下,對孩子做出相同選擇,而且,都是對孩子個人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應該就是公平的。

    例如,孩子為搶一個玩具來玩,而相互打架,這個時候,總有一個會跑到媽媽跟前告狀或者哭鬧。媽媽該如何做呢?讓大的禮讓小的?讓小的不要和大的搶?其實無論選擇那一樣,都會有一個孩子會抱怨媽媽對他不公平。

    通常,我都會先問下緣由,問問誰先拿到的,又為何要爭搶,無論答案是什麼,最後,還是會勸孩子們,要不一起玩,要不一個玩了,再傳給另外一個玩。

    媽媽不要拿自己對不同孩子的愛,來比較。媽媽只要對每一個孩子都充滿愛,在每一個孩子需要你表達愛的時候,對孩子表達愛,不刻意的偏幫其中一個孩子,也不要讓其中一個孩子去欺負其它的孩子,這樣的愛,應該就是公平的愛了。

  • 3 # 90後寶媽愛分享

    例如:兩個娃年齡相差不大且都是男孩或者都是女孩的話,買衣服、玩具、鞋襪之類的都會挑同款式,同顏色的給小孩。這樣必免兩個孩子為了爭搶玩具而吵架,在小孩的心理也會認為媽媽對我們兩個都是一視同仁的。

    若兩個娃是一男一女的話,那就更好辦了。每次買東西只要買各自喜歡的就好了,兩人因性別不同,性格愛好自然也不一樣,不會出現爭搶的事情。

  • 4 # 蒲公英情感

    媽媽對兒女的愛怎麼算才算公平?

    這個問題對很多媽媽來說,估計都沒有一個特別肯定的答案。因為現實生活中有的會偏向大的,因為是自己第一個孩子,有的偏向小的,有的偏向兒子,還有的偏向所謂聰明的、性格好和漂亮的等。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看待問題是感性的,無論你再怎麼注意有時候孩子都會覺得你不那麼公平,只能說盡量的減少他們之間的矛盾和心裡的落差感。

    物質方面的公平:當你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無論孩子在不在一起都買雙份,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有差別對待,家裡有什麼吃的用的不要老是喊誰讓著誰,就算吃的東西只有最後一個那也最好一人一半,如果他們自己相互謙讓那就最好。

    精神方面的公平: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有時反而很敏感,你一點的小細節都會讓他們覺得你“偏心”,所以當孩子發生矛盾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指責大的一個,或者老是偏袒其中你覺得好的一個,要問清到底是誰的錯,不要老是當著幾個孩子的面去指責另外的孩子,更不要在背後說孩子不好的話,說不定這話就被一個告訴另一個了,也不要動不動就說誰聰明誰笨的那些話,這樣孩子就會從心裡認為你對他有看法,那樣的話你以後再怎麼做估計都很難讓他消除心底裡的陰影了。

    如果家裡有幾個孩子媽媽或者其他家人就要學會去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那將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和成長有很不好的影響,這種影響嚴重的話還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中多培養這幾個孩子之間的感情(比如教育他們要有和睦、禮讓、團結、互助、友愛的觀念),他們之間的感情好了自己就會去對另一個好,就算吵鬧之後也會又好起來。

  • 5 # 隨風共同成長

    首先需要要講的是,父母的偏心真的會帶來教育的災難。

    在廣州東莞市,曾經發生過一名14歲的女孩親手殺死9歲妹妹的刑事案件,而這個女孩的殺人動機就是因為怨恨父母的偏心。這位14歲的女孩父母都是打工者,她從出生之後就沒跟父母在一起,而是被送回了重慶老家,直到9歲父母才把她接到身邊,這個時候她的妹妹已經跟著父母一起生活了5年。因為從小缺少學習上的幫助和指導,女孩學習成績很不好,所以父母早早地讓她輟了學,再加上朋友少,她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與人交流。而與她相反,她的妹妹乖巧伶俐,學習成績又好。所以父母對她的態度越來越厭惡,還要求她事事讓著妹妹。2014年6月30日的晚上,這個女孩對妹妹說:“你閉上眼睛,我和你玩個遊戲吧,給你一個驚喜。”當妹妹閉上眼睛後,她從背後用左手勒住妹妹的脖子,然後右手拿著水果刀扎向了自己妹妹……“你們不是心疼妹妹嗎?我就挖你們的心頭肉!”。這是她對警察審詢時所說怨恨的話:“我恨我爸媽,他們偏心。”

    其實這個案件中女孩被父母留守到老家已經有著被遺棄感,她缺少與父母的親子依戀,自然心存不滿和怨恨,事後又因為父母的偏心而把這種怨恨不斷髮酵和激發 ,最終釀成了悲劇。

    所以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不過很多時候,父母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對於老大孩子而言,父母之前所有的愛都是給他一個的,弟弟妹妹的出生讓父母至少要分出一半精力,這會讓他被剝奪感。而且因為年齡小的弟弟妹妹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顧,這種情況下,年齡大的孩子多少都會有著不滿和嫉妒。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孩子覺得父母偏心呢?

    一、父母要更注重孩子精神上的同等對待,而非物質上的簡單公平。

    很多父母認為只要自己給孩子買了同樣的物品,在物質上不虧特彼此,給每個孩子的東西都一樣,就能體現自己的公平公正。其實不然,就像老大經常都覺得父母偏心弟弟妹妹一樣,這種被剝奪感並不是父母給他和弟弟妹妹買了相同的禮物就能消除的。

    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同等對待,比如父母對年齡小的孩子表達喜愛、親吻時,也要注意老大的感受,給他一定的擁抱、撫摸和誇讚,不能全身心都投入在小孩子身上,而忽視老大的感受。

    二、多聽孩子的心聲,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的,而且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最渴望的愛和物質上也有著顯示的區別,父母盲目地用自己認為公平的方式方法去對待,很難獲得孩子認可。

    比如年齡小的孩子喜歡顏色鮮豔,外形可愛的玩具,而年齡大的孩子可能更喜歡動手參與強,操控性強的玩具,不僅如此,男孩與女孩對玩具的顏色和形狀也會有著完全不同的喜好。父母要想讓每個孩子都滿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征服每個孩子的意見,儘可能照顧好每個孩子的感受。

    而且不僅僅是在物質和禮物上 ,在遊戲方式和教育方式上也需要多徵求不同孩子的意見。

    三、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喚醒其身份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出生順序的不同,對孩子的性格特徵影響很大。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家庭裡的老大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對家庭表現出更大的責任感,這或許是因為照顧比自己弱的家庭成員是人類的天性。加上哥哥姐姐更有照顧和教育弟弟妹妹的機會,所以他們的智商都比後出生的子女普遍要高。

    後面出生的孩子則比起老大有著更多的是叛逆性和反抗意識。因為他們的愛是從先前的哥哥姐姐獨享的愛裡分過來的,他如果能引起一些關注,多一些爭奪,就會多一份“收穫”。而且弟弟妹妹除了父母之外,往往還會有哥哥姐姐的“雙重管制”,所以反抗意識會更強烈一些。

    父母需要利用孩子出生順序所帶來的特點,喚醒老大孩子的責任感。讓哥哥姐姐從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獎勵和誇讚,當照看弟弟妹妹成為他生活中的一種成就感,那種不公平感就會消失不見。

    當然這種照看行為和活動是在徵求孩子的意見的基礎之上,而不能成為強派給孩子的任務,同時多給予肯定,少給予批評。

    總之,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應該有著更多獨生子女所不能享受的成長快樂,但這需要父母公平公正的心態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字寫的不好,老師電話打來說了。求助晚上回家怎麼和孩子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