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然植物140903140
-
2 # 我就是登寶麻麻
當今社會,即使二胎政策開放,仍然有很多家庭卻不願意生,究其原因,我認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養育孩子成本過大。如今,養育一個孩子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最大開支了,從懷孕起,給寶寶準備各種東西,到生孩子住高檔病房,再到孩子出生以後買奶粉、買紙尿褲,孩子上早教,再大一些上各種輔導班,還要給孩子辦各種游泳、遊樂等等會員卡,還要參加各種夏令營、遊學等活動,哪一筆都是開支,一孩已經著實讓很多家庭有些吃不消,更何況再來一個。
第二,生下來沒人給看孩子。孩子不是生出來就完事了,養育一個孩子是個長久的事情,尤其是最初的三年,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本身的工作忙壓力大,如果一方辭職全職帶孩子顯然是很多家庭做不到的,面對如今這麼大的生活成本,更需要兩人都上班來養家。如果要二胎,就需要家裡老人幫忙,而很多家庭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老人無法幫忙帶孩子,僱保姆又難以找到合適的,一想到這些,很多家庭也就作罷。
第三,沒有神一樣存在的隊友。不論養育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都是兩個人的事情,都需要兩個人共同付出辛勞和努力,而不能單單指望媽媽一個人的辛勤付出,生二胎更是如此,這就需要爸爸扮演起重要的家庭角色。顯然,很多家庭的爸爸根本做不到,甚至還存在一大批隱形爸爸,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媽媽也就放棄了生二胎的念頭。
第四,為避免二胎的到來耽誤下班後的充電時間。如今,我們年輕人職場壓力大,大多數人也不再滿足於自己僅有的那些知識,不可避免的需要在下班後需要再充電學習,而生二胎必然會打亂原本上班、下班、充電學習的生活節奏,畢竟一個人年輕奮鬥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而生育的黃金年齡正好也就那麼幾年,衝突之下很多人也就放棄生二胎了,畢竟已經有一個孩子了,創造良好的條件好好培養一個孩子也足夠了。
第五,為給老大高質量的陪伴。其實,在之前我也是相生二胎的,覺得生二胎就是給孩子以後留個伴、留個親人,但是當我看見姐姐生二胎後,有時候無瑕估計老大時,我突然就不想生了。儘管姐姐的二胎足夠乖,姐姐和姐夫也盡最大可能平衡給兩個孩子的陪伴時間畢,竟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從原來對一個孩子全身心的投入,現在突然要分開給兩個孩子,老大的心理落差肯定會很大,當我看見當姐姐的二胎哭鬧姐姐不得不哄二胎時老大自己百無聊賴地自己和自己下象棋時的場景時,就會忍不住覺得還是不要二胎好了,就給老大高質量的陪伴。不過,這樣的情景也不會持續太久,當二胎再長大一些就可以和老大愉快玩耍,但畢竟在剛開始生二胎的前一兩年會對老大心生愧疚。
然而,不論怎樣,生不生二胎都是個人的選擇,都要做好利弊權衡,不管是一孩家庭還是二孩家庭,都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3 # 上海南市大叔
兩孩政策開放,但是很多家庭都不願意生,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問題,不少年輕夫妻上班工資少,嬰兒配方奶粉年年上漲,生下的孩子沒有人帶。現在,請保姆帶孩子要包吃包住,每月要支付壹萬多元,很多年輕夫妻生下的孩子都是雙方父母幫忙帶,扶養一個孩子已經很吃力,扶養二個孩子更吃力,所以很多年輕夫妻都不願意生。
-
4 # 靜夕8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其實是對想生孩子的家庭賜予了一道尚方寶劍。但也有很多家庭,不願意生,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閨蜜家有一對雙胞胎,都是男孩兒。每次買東西的時候,閨蜜都買兩份兒。如果買一份的話是分配不平均的,孩子們會有意見另外,然後要一起學鋼琴,一起學圍棋。一起上其他的興趣班。兩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這個花費是特別高的。
第二,影響家人的生活質量。不是說重男輕女,但是現在普遍的社會風氣是,如果是男孩兒的話,以後勢必要給買車買房。一般的家庭的話,以前可能週末或假期計劃出去玩,但是多一個孩子,就會要考慮花銷和成本之類的。
第三,不一定有人帶。老人年紀大,身體素質跟不上,不一定能幫忙照顧孩子;請人又不放心;要有一個人放棄事業迴歸家庭又不捨得;等等。
-
5 # 言勸
二孩政策開放,但是有很多家庭不願意生,換句話說不敢生,都有以下顧慮。一是養育孩子成本太高。現在這社會,高消費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一般工薪族的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就覺得壓力山大。幼兒園、學前班和上學校,都要最好的,每年學費都上萬,父母一方的工資就全搭了進去。如果再要二胎,全家喝西北風去。二是帶孩子的問題。有的家庭大寶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大,已經很辛苦了,要二寶不可能再讓老人帶。如果自己帶吧,一是帶不好,二是耽誤掙錢。請保姆吧,既不放心,又要花錢。三是孩子的將來問題。要兩個孩子勢必會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影響孩子的教育質量。養育一個孩子的錢,投在兩個孩子身上,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將來。再有,兩個孩子長大後,讀書、工作、婚嫁等等,如果“啃老”就是剝了父母的皮賣,也無濟於事。
不過,有條件的家庭還是要兩個孩子較好。兩個孩子好養,也有個伴。父母老了,兩個孩子有親人,他們還可以相互幫襯。
-
6 # 90後托馬斯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這要是放在80年代年估計會有好多人搶著生恨不得生個十個八個。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願意生,沒有多餘的錢來養第二個孩子,現在的人賺錢的的能力永遠趕不上消費的能力!養一個就要花費他們半輩子的錢!再說現在科技那麼發達,人們越來約會享受了!哪會再去想生二胎啊
-
7 # 使用者92317031011
謝謝邀請…我以前想法也是一個就行了…畢竟老大已經上學了…什麼事情都會自己做了…再要一個又要從頭開始想一想頭都大了…可是身邊朋友都要了二胎…就動心了…決定要二胎…現在老二快三歲了…累並快樂著…孩子帶給你每一天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兩個孩子等到我們百年以後不在了…他們互相有個照應…可以相互幫襯…想一想也不錯啊…是現在社會快節奏…高效率…但是有人才有一切啊…
-
8 # 山西高家二少
很多老一輩人都對於生養孩子的想法都是一隻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趕。殊不知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然而對於這類固執又自負的人,跟他們說童年陰影等無異於對牛彈琴,自以為是往往是這類人的通病。
孩子的成長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所付出的精力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所需要的財力也不是個小數目。
對於二胎這事,我感覺是,付出最少的那個人,往往嚷嚷的最歡。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養不起、壓力大,但是對於很多家庭多養個孩子還能承受,不想生一個是覺得養兩個太累,不願意再受一次罪;也不願意讓孩子受罪。
養兩個怕自己不會平衡兩個孩子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健康,一個孩子瘦弱,難免關照瘦弱的;一個優秀一個平庸,難免偏愛優秀的……總有一個會內心失落。
其次,是養兩個怕自己不能給她們最好的,而讓孩子起點底。還有很多零碎的事情如養二胎還要先換房等等。這筆鉅款也實在難以承受。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很多感覺只有在生長在很多孩子的家裡才可以感受。
-
9 # Justwant212606827
第一、經濟壓力。
第二、個人壓力
說一下經濟壓力,都知道當今社會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有多大,現在不是過去一個孩子也是樣,兩個、三個也是養的時候了,那時候只有養活就行,現在不光養活還得養好。
養活容易呀,有吃的、喝的餓不死,養好就不容易了,首先孩子吃、穿、用、這些滿足的前提還得玩,
吃的方面咱不說吃人間美味,至少得營養均衡吧。
穿的咱不穿各大名牌那至少得跟得上潮流吧,得乾淨整潔至少還得有幾套換洗的吧。
用的方面不說得用多麼好的的至少也得差不多拿的出手吧。
玩就更不用說了,哪個遊樂場是免費的,現在有時爬個山還得收費,更別說出門旅遊了。
再說說個人壓力吧,這個指有沒有人幫你帶孩子,條件好的僱保姆,但是現在網路上保姆虐待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有錢也得掂量掂量敢不敢用。
不僱保姆那得有別人幫忙吧,都知道一個孩子帶的都焦頭爛額的,兩個孩子不得額頭冒火啊,所以得看雙方老人有沒有能幫忙帶孩子的,即使不用幹別的,最起碼你做飯、做家務時有人幫你看著別讓孩子出事吧。
怕的就是需要幫忙的時候沒人站出來,孩子有事一堆人站出來指責你,自己累的要死要活最後得一身埋怨,何苦來著。
所以以上兩個條件滿足不了誰願意生二胎呀。
-
10 # Robin麻麻育兒新知
這個問題我很有感觸,我是標準的85後,從二線城市來到上海,985院校畢業。我本人很喜歡孩子,在生第一個孩子之前,我是堅定的二胎主義者,但是現在,我選擇猶豫,為什麼?
首先,不免俗的說,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遠比十年前高的多。說幾個數字吧,上海月嫂費用15000一個月,早教中心一年的費用大約15000,各類興趣班一年費用多在15000-20000之間,私立幼兒園一年的費用在4w~18w之間(跨度較大,因為有從普通到雙語到國際不同型別),有人說讀公立的,那麼學區房幾百萬我就不說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適合上的興趣班的種類越來越多,一個孩子少說也會有2-3個興趣班同時在上,興趣班費用在4-5w的屬於基本水平。
各類遊樂場,去一次200-400元,看一次兒童話劇或音樂劇,一大一小500元,江浙滬短期親子游,稍微好一點的親子酒店,一晚上800起。我們簡單算個賬,一年52個週末,104天,除去生病和天氣等因素,算一年中有60天需要出門玩吧,一天玩加吃,500塊肯定打不住,這就3w多了。一年短期旅遊至少初夏秋各一次,去一次交通費加住宿遊玩,一家三口差不多2000元吧,出國出省遊一次,花費保守估計1w塊。這一項旅遊費就是將近2w。
算個總賬,幼兒園一年費用平均數8w,興趣班4w,遊玩費用5w,一共17w。這還沒有算孩子的吃穿基本費用。孩子吃飯穿衣的花費一個月少說也得一兩千,保守估計2~3w吧。20w一年養一個孩子,貴嗎?
其次,養兩個孩子的精力,會使得夫妻中至少有一個是彈性工作制或者全職。還是以上海為例,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基本上是下午三點半~四點下課,這個時間朝九晚五的爸媽們都沒下班呢,怎麼辦?老人來幫忙。可是老人年紀大了,能幫忙照顧孩子起居飲食,沒法幫助孩子輔導功課啊。孩子下課早,回家只能玩耍,即使老人看著做作業,效果肯定也不好,試問現在有幾個孩子是怕爺爺奶奶的?都寵上了天。再大一點,孩子開始上課外班了,一大一小,同一時間,一個要往東邊送,一個要往南邊送,怎麼辦?現在的學科課外班,還都要求家長回課,甚至陪著聽做筆記,試問,倆孩子,我聽誰的課?
不得不說,現在的基礎教育機制,已經是家長為主學校為輔了。作業不佈置了,減負嘛,但是考試難度一點不降啊,高考指揮棒還在那揮舞著呢,減了誰的負?減了老師的!家長的負,不斷在增加。如果說一個孩子還能咬牙堅持的話,倆個孩子就得要了父母的老命。
最後,我們也要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這一代和父母一輩不同,我們的成長環境決定了,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放棄自我,捨己為孩子。做不到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我們需要自我的空間,兩個孩子,佔據了太多心力,留給自己的太少太少。
以上。今非昔比,請各位媽媽們考慮清楚。
-
11 # 果果媽育兒經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心底裡是希望兒女雙全的,那樣才覺得完美,雖然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是對於大多人而言不是不願生,而是不敢生。有錢人就不說了,三胎,四胎都可以,而普通大眾不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經濟原因。
當今社會家庭生活成本太高,壓力大,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不敢盲目生老二。能生老二的年紀大概在25-40之間,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大部分普通家庭,每月都有房貸,車貸,還有信用卡賬單,生活開支,子女教育開支這些必須的固定開支,還有其他改善生活質量的開銷,這些加起來已經讓一個家庭負擔很重了,如果再新增一個孩子,那麼很多家庭都將無法承擔這個孩子的生活成本。
第二,精力原因。
現在各行各業競爭都激烈,不管是上班還是自己做生意都壓力很大,加班熬夜都是常態,很多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作業,陪孩子玩耍,夫妻兩人照顧一個孩子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多餘精力照顧另一個,有多餘時間都想好好休息或者給自己點自由時間。
第三,觀念原因。
我們常常會聽到長輩說我們那個年代那麼窮的,哪個家庭不是好幾個,我們不都是活的好好的嗎。以前人們養育孩子的觀念就是吃飽就好了,社會變了,人們的觀念也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們都是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了。哪個家庭不想富養自己的子女,提供好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多一個孩子,那麼追求養育質量的理念可能就不能很好的實施了,多一個孩子了不僅僅是多一張嘴的事。
我認為不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無非就這三大點,人生不易,生活不易,現在大多數人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所以不要再給自己增加更多壓力了。
-
12 # 親子游戲分享
作為一個二胎家庭,我來說一個事情:去年4月份,大寶得了肺炎,小寶被傳染了支氣管炎。上午帶著大寶去輸液,下午帶著小寶去打針。來來回回跑醫院,一共折騰了十天,且不說花錢多少,直接瘦了5斤。箇中心酸,只有自己才懂。。
不願生二胎的一般都是有所顧慮,讓我們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吧!
@phoebe威武:生育不適合窮女人。
@兇手大拿:不願意生二胎說明男人的收入不足以承擔家庭開銷,或者男女也逐步趨於平等。女性為了工作,麻煩,保姆價格太高等原因肯定不願意生2胎。
@彪大馬:不生二胎的家庭認為自己不會失獨。如果能預測未來,第一個孩子會意外死掉,他們立馬就生二胎了。
@王美麗:不生二胎的理由,不願意再得一次產後抑鬱症。
@心路:閨女快5歲了婆婆都沒幫過忙,現在還叨叨讓生二胎。。我願意生的時候我會生,不願意生叨叨也沒用。
@愛媽媽小王:在養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感受到了“歇斯底里”的壓力,房價、教育成本、傾注的時間精力,都像一個大老虎在身後僅僅跟隨,要了孩子就無法確保父母的生活可以維持在理想的水平。
@梅花芬芳:現在的小學老師一年收禮20多萬,在教育方面,每生一個孩子,都是給老師榨油的。
想生二胎的媽媽多多少少都會有上面的問題困擾,簡單說就是房子、教育、看病這三項,好在現在國家已經在著力改善了,房子上面已經在逐步推進租住並舉的宏觀調控,目前房價已經在回落;教育方面已經下發不讓補課的通知了,讓孩子的課外負擔在減輕;看病方面也在大量的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增加基礎醫院的擴建,增加醫療資源。
總的說會越來越好,二胎其實最難的也就是前三年,熬過以後守得雲開見月明。兩個孩子作伴成長,不孤單。等我們老去時,兩個孩子就是世上彼此最親的人!
-
13 # 蒽呵呵910
2016年放開生二孩,大家沒有都跑去生孩子,箇中原因哈,
首先年齡這個門檻把奔四的攔下了,大齡產婦風險多多,70、80正在人生事業的上升期,90後都是在兩代人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的,生下的孩子誰帶,這對50、60的父輩們,從沒有這些想法,這輩人幸勞一生,熬到退休還要屁顛屁顛帶孫輩,
現在人生存壓力大,每天為了工作早出晚歸,經濟壓力,孩子還沒出生胎教及出世後的教育成本、扶養時間、精力……
艾麼艾麼養不起
-
14 # 心臟外科劉醫生
繁衍後代是自然界的天性,很多動植物甚至一生只為繁衍後代而活,然而人作為高等生物,這種單純的傳宗接代思想已經漸漸淡化。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國家為了發展,鼓勵大家生育。這時的繁衍成為一種任務和光榮的職責,加上作為生物本身對於延續後代的願望,自然出現了人口爆發性的增長。由於那個年代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不高,多生一個小孩僅僅意味的多添置一雙碗筷,生活成本並未增加太多。相反,等到孩子長大成年,所帶來的勞動收益卻是巨大的。這時候的人們是願意多生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由於人口基數過於龐大,政府不得不採取了計劃生育的政策,每家每戶只能生一個。其實這時大家的生育願望是很強烈的。由於改革開放,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人有了存款和結餘的錢,那時買房子並不用掏光存款或者舉債,甚至有分房分配工作,夫妻往往有精力去撫養教育兩個或更多的小孩,再加上政策的反對,人常常會產生逆反情緒。你越不讓生,我偏想生。於是有了宋丹丹“超生游擊隊”裡的經典場景,恰恰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心態。再加上當時華人重男輕女的現象較為普遍,一胎生了女孩的常常想再生一個。在一些偏遠落後的農村,政策實行起來並不容易,依舊維持了一家生好幾個的現象。然而越生越窮,由於缺乏教育,生的多並不意味著就能實現經濟上的翻身,反而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負擔。
如今,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趨嚴重。國家為了改善這種狀況,維持社會發展的穩定,放開了二胎政策。然而二胎政策影響的這一代人,恰恰是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他們被父母悉心呵護長大,衣食無憂,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思想逐漸開放。即使父母腦海中還殘存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到這一代人,已經被看得很淡。而這一代人除了學習壓力增加,苦讀十年考上大學,畢業後又面臨就業壓力。即使透過繼續深造後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買房的壓力也是難以克服。高知識分子原本走出校門就年紀偏大,再奮鬥幾年,婚姻生育全耽誤了。在大城市,別說生育了,不願意結婚的都大有人在,生二胎的事更是遙不可及。當然,二胎政策讓一部分大齡產婦看到希望,很多也是迫於家庭的壓力,比如為了求個男孩。但這並不被推崇,畢竟優生優育才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
放開生育的政策對多數中產家庭來說毫無吸引力,畢竟多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想要解決複雜的人口問題,不可能光靠一兩個政策,還有更多的社會問題還亟待解決和完善。
-
15 # 君清傳媒
對於很多人來說,結婚生子是一生當中擺脫不了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農村的年輕人而言,到了適當的年紀就免不了被家裡人催婚,結婚之後又要被長輩唸叨抓緊時間生孩子,這似乎已經是大家達成的某種共識。不過,如今農村很多年輕的朋友即使結了婚,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也表現得並不積極。
然而農村一直流傳著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老話,在大部分人看來,孩子不僅是上一輩人生命的延續,也能讓一個家庭變得更完整和有希望,因此農村的很多長輩都抱著“不生小孩就是錯”的想法,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農村年輕人又為什麼不願意生小孩呢?
“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多大呀?就我們現在這點收入,連自己的生活都不一定能顧得過來呢,哪裡還能負擔起一個孩子?”說這話的是我老家的一個表哥,到目前已經結婚兩年了,家裡的人也明裡暗裡地催過好多回,但小兩口卻一直沒打算要孩子,主要原因就是養孩子的成本實在太高。
“從出生的那一刻算起,每個月的奶粉錢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再加上玩具、衣服和要存的教育費用,一年沒個兩三萬根本下不來”,而表哥夫妻二人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現在每人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五六千,要存下這麼多錢實在有難度。
況且,要想保證孩子未來無憂,兩人要做的還不止如此,“我們倆都有自己的工作,怎麼才能給小孩更好的照顧?除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以後的工作、結婚和大大小小的日常瑣事都要一一照顧到,我實在不敢保證自己有那個能力”,表哥說,村裡和他一樣想法的年輕人並不少,雖說目前國家已經開放了二胎,可很多年輕夫婦卻一個孩子都不願意要。
不過對於兩人的這種想法,雙方父母卻並不能理解,農村人傳宗接代的觀念本身就比較根深蒂固,在大人們看來,不要孩子不僅是不合規矩和逃避責任的表現,更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家裡人更是因為這個問題鬧了好幾次不愉快。事實上,雖說整個社會的觀念已經改變了不少,但在生兒育女這件事情上面,仍然有不少人抱著不要小孩就是錯的想法。
回覆列表
生活壓力大,小孩上學私立收費太貴,公私手續太麻煩,也接送不了,生個小孩手術費和奶粉要上萬,家裡兩老人也幫不上,開一個店我一個人打裡,老婆再要,我可能吃飯都成問題,自己要買菜要煮.飯,一想到我不瘋就是傻,男人不好做啊,特別是沒掙到錢的,這事你說的不算,.洗腦的事,它底掙到錢先?我覺得一個夠了,這是為老婆好,女人生多壽命短,老得快,拿外華人一比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