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蜂蜜是怎麼來的,真的是蜜蜂經過消化後的“嘔吐物”?
14
回覆列表
  • 1 # 1778401

    蜂蜜是蜜蜂採集花蜜、植物甜汁或蜜露,混入自身分泌物後,經充分釀造而成的甜物質。蜜蜂唾液中,含有豐富的轉化酶類,蜜蜂在採集與釀造活動中,採集蜂在自界中採集,從吸入蜜汁到蜜囊開始時,便混入唾液即加入了酶,回到蜂巢中交給內勒蜂,內勒蜂在釀蜜工序中,蜜蜂們各有分工,有的產熱燥溼,有扇風加速空氣流通,有的靜歇某處從蜜囊內將蜜汁反芻到喙,透過喙的彎縮拉伸,使留存喙處的蜜汁,以珠狀與膜狀之間反覆變化,使液麵擴大充分降解水份……這種迴圈往復不斷吸入蜜囊又反吐即嘔吐充分加入酶值和降解水份,是一種酶促生物化學反應,至封蓋時加酶結束,封蓋後尚未轉化的多糖、雙糖,仍能在酶的直接作用下繼續轉化,保存於蜂巢中一段時間達到完全成熟才能成為以葡萄糖和果糖為主體,並富含有機酸、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天然色素、芳香性物質,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蜜蜂分泌物。蜜蜂的這種釀蜜過程就是在不斷吸入蜜囊又反吐實際上就是人們常說的嘔吐而完成的蜂蜜結晶狀態的變化過程:從蜂巢中剛取出的蜂蜜是液態狀,在自然狀態的溫度10至20攝氏度的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逐漸變渾濁至大量絮狀物產生再到整體結晶,結晶完畢後有一段時間其結晶體較為綿硬,用筷子一查一個洞,隨時間推移其整體結構(即結晶體)逐漸變軟,隨著氣溫升高逐漸發泡漲瓶後呈現結晶的稀糊狀,意蜂蜜會呈現一部分液態狀,當溫度達40攝氏度以上會變為液態狀,在45至50攝氏度讓其結晶粒完全溶解,待冷確至20攝氏度時加入0.5%的結晶蜜攪拌均勻,出現反結晶現象,其變化過程同上,只是結晶粒比原來粗而硬,在任何溫度下不會發泡漲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來了,吃什麼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