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庫全叔

    廣州南越王趙眜墓,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墓中共出土隨葬物一千餘件(套),以玉器和青銅器最為重要。除絲縷玉衣外,“文帝行璽”金印、承盤高足杯、青玉角杯、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大玉璧、虎節、“蕃禺”銅鼎等都是極為重要的珍貴文物!

    這批文物,對研究秦漢歷史,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的開發,廣州早期的城市發展,漢、越民族和文化的融匯以及中國早期的海外交往,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堪稱嶺南文化之光。這裡重點介紹下面幾件:

    龍鈕“文帝行璽”金印,無疑是重要性最高的一件文物,它出自墓主身體胸部。長3.1釐米,寬3釐米,通高1.8釐米,重148.5克。這是迄今所見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又是唯一的漢代龍鈕金印。它的發現證實墓主是南越國第二代王——南越文帝。

    角形玉杯,為青白玉所制。外形仿犀角,中空,口橢圓,微缺,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上部。杯自口沿下淺浮雕一立姿夔龍,繞著器身迴環捲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至底成為圓雕。這杯紋飾層次分明,佈局巧妙,雕工嫻熟,為漢玉中一件稀世之寶。

    承盤高足杯是一件複合器具,由高足青玉杯、金首銀身游龍銜花瓣形玉片托架、銅承盤三部分組成,通高17釐米,工藝精巧,構思奇幻。秦漢統治者迷信神仙,以為用甘露和玉屑飲了就可長生不老。墓中隨葬的這件器物可能是墓主生前用來承聚甘露的承露盤。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蓋在墓主頭部右眼位置,直徑10.6釐米。青白玉,圓璧形,內外兩圈。內圈透雕一遊龍,兩爪及尾伸向外圈;外圈透雕一鳳鳥,立於游龍伸出的前爪上,冠及尾羽上下延伸成捲雲紋,把外圈空間填滿。此佩構圖主次分明,疏密得宜,是漢玉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這件青玉製成的玉盒,直徑9.8釐米。盒身如圈足圓碗;蓋面隆圓,頂部有橋形立鈕,內扣一絞索紋圓環。蓋一角原破裂,破裂處有鑽孔穿繩縫合。蓋和身佈滿八瓣柿蒂形淺雕紋、單線勾連雷紋、索形斜線紋等。蓋裡線刻雙鳳鳥。

    八節鐵芯玉帶鉤,是8塊雕玉由一根鐵條穿連組成,背部彎拱,長19.5釐米。鉤尾是一寬扁虎頭,張目露齒。鉤首雕成龍頭,鈕作扁圓柱體。

    大玉璧,出土於棺槨頭箱處。青玉質。紋飾分外區、中區和內區三部分。外區7組雙身龍紋;中區為籬格渦紋;內區3組雙身龍紋,加三個雙勾的“X”形紋間隔。三區紋飾及內沿之間均用陶紋作隔帶,外沿為單線弘紋。玉璧外徑達33.4釐米,是目前出土的完整的漢代玉璧中最大的一件,彌足珍貴。

    銅框玉蓋杯,杯身為一窗欞形鎏金銅框架,框內有淺槽,分作上下兩截,上截嵌入八塊如竹片狀薄青玉片,下截嵌納5塊心形青魚片。喇叭形座足。帶蓋,蓋面圓形隆起,外沿為鎏金銅框,頂嵌一塊螺紋青玉,通高16釐米。出土時尚見多層絲織物裹纏。

    這件虎節用青銅鑄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狀,虎威蹲踞之勢,虎口大張,尾部彎曲成“8”字形,虎身上的斑紋用60片金箔片錯成,在虎的正面有錯金的銘文“王今命車徒”五字,所以稱它為錯金銘文虎節。從銘文可知,它是一件調動兵馬的信符,也是迄今為止考古出土的唯一的錯金銘文虎節。

    這件“蕃禺”漢式銅鼎,扁圓腹,圓底,矮蹄足。鼎蓋刻有“番禺、少內”等字。番禺就是今天的廣州,它在秦朝時是南海郡的郡治,後來是南越國的都城。這件“蕃禺”銅鼎說明了廣州建城已有221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廣州城市建設史上的重要物證。“少內”是官職名,秦朝時設定,掌管財貨,漢朝沿用,“少內”銘文說明南越國對漢朝官制的仿效。

    蟠龍託座2件,原有鎏金。龍的四足踩在一個有兩條蛇組成的支座之上。支座為雙蛇合體,蛇身分向兩邊外旋,各捲纏一隻青蛙,再向前延伸到正中會合,形成一個“U”形觸地。龍四肢微下蹲,額頂連出一個管型插座,一蛙蹲在龍口內,兩前肢擢住龍口的兩緣,狀態安穩。龍的背後與翼障下包角有一個連線圓箍焊接。

    人操蛇銅託座2件,是屏風右下角摺疊構件。力士俑跪坐,口銜一條兩頭蛇,身著短袖左衽長衣,下體穿露膝短褲。跌足,五趾裸露。雙手操蛇,雙腿也夾蛇,四蛇相互交纏。底下有一覆鬥形座,組成平面呈曲尺形的著地支點。

  • 2 # 文藏

    絲縷玉衣

    南越王墓共出土文物1000餘件(套),種類涵蓋玉、石、金、銀、銅、鐵、鉛、陶、漆、木、食品殘骸等30餘種。其中玉器有244件(套),數量多器形豐富,蔚為大觀。如71件玉璧、58件玉劍飾等都為國內之冠;絲縷玉衣、角形玉杯等也是獨一無二的稀世之珍。墓室7個部分中,僅後藏室無玉器出土。

    南越文王墓位於廣州越秀象崗山中,墓主為西漢南越國第二代王文王趙眜,下葬時間為公元前122年。整個墓室平面呈“士”字形佈局,有前後兩道石門,中軸對稱,前半部為前室、東耳室、西耳室,後半部為主棺室、東側室、西側室、後藏室。

    南越王墓未被盜擾,墓主身份姓名可考,位處漢帝國的邊陲,同時又是漢武帝時期少有的異姓諸侯王陵,因此其歷史、文物價值十分珍貴。與漢代其他諸侯王墓相比,它有不少獨特之處。如:形制特別,兼具崖洞墓、豎穴木槨墓特徵;隨葬器物文化源流廣泛,涵蓋越、漢、楚、秦、匈奴、甌駱乃至域外等地;墓中有15名殉人,地位之高,人數之多也屬罕見。

    墓室平面圖

    墓主身穿絲縷玉衣,玉衣上方墓主頭頂及肩部有3件精美玉器:獸首銜璧玉佩、鳳紋牌形飾、虎頭金鉤扣龍形玉佩。西側室發現有殉葬人7人及豬牛羊3牲的遺骸。該室出土玉器主要為殉人佩飾,共計12件,包括玉卮、玉璧、玉環、玉璜、玉鼻塞等。墓中此類玉器最多,品種豐富,從數量而言,組玉佩和玉劍飾是裝飾用玉中最大的兩類。而墓主頭部周圍出土的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等數件器物,構思奇巧,工藝高超,冠絕漢代。

    棺槨內器物分佈圖

    組玉佩,共11套,墓主1套,夫人7套,其他殉葬人3套。墓主組玉佩為其中佼佼者,原覆蓋於玉衣之上,由32個配件組成,玉元件包括雙鳳渦紋璧、透雕龍鳳渦紋璧、犀形璜、雙龍蒲紋璜、環、佩、翁仲、環、珠等,再輔以玻璃珠、煤精珠、金珠等小配件,從而形成了一套輕重有序、主次分明、色彩斑斕的華美佩飾。南越王墓出土11套組玉佩,在漢墓中首屈一指。

    玉劍飾一組

    玉劍飾,共58件,同樣在漢墓中為數最多。這58件玉劍飾,在墓主身邊15件,其餘43件藏於西耳室。從現有材料看,漢代形成了4件玉劍飾各有分工合為一套的組合樣式,其名字分別為首、格、璲、珌。以玉作劍的裝飾,實用性不強,南越王趙眜一方面傳承先祖趙佗尚武傳統,墓中隨葬兵器豐富且尤其長劍令人讚歎,另一方面也將自己愛玉之心與尚武之志結合,這批玉劍飾有相當一部分紋飾造型極其精美生動,是漢代玉劍飾發展水平的巔峰之作。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原放置於墓主玉衣頭罩之上,直徑約10.6釐米。其構圖分內外雙環,內環一遊龍居中,前後爪伸至環外,有一鳳鳥在外環中站立於龍前爪之上,扭頭回望游龍,鳳冠及尾部以抽象的紋飾似雲似水延伸於內外雙環間。整體構圖主次分明,龍鳳呈祥,妙韻天成,將“天人合一”“陰陽相調”的中國古代“和”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以今言之,這也是兩千多年前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自然體現。

    銅承盤玉高足杯

    玉製容器在漢代目前所知極為稀少,據不完全統計,僅10餘件,而南越王墓中出土有5件之多,其意義非同一般。這其中,銅承盤高足玉杯,世所罕見。該器高17釐米,除高足玉杯外,還有金首銀身游龍銜花瓣形玉托架、木託座、銅承盤等部分構成。一件器物綜合運用玉、金、銀、銅、木五種材質,以玉杯為核心,呈三龍拱杯之勢,匠心獨運,造型奇巧,讓人聯想到史書記載同一時期漢武帝所建的仙人承露盤,它也許就是漢代五行及黃老思想對南越文化影響的體現。還有學者認為本器或為史籍中所載“方諸”的形象。

    角形玉杯

    墓主頭箱中出土的角形玉杯,更是國之瑰寶。它由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玉質溫潤,高18.4釐米,呈犀牛角造型,器表有一尖嘴獸紋飾,生動逼真。全器雕工細膩豐富,綜合運用了線雕、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透雕等多種技法,這標明該時期的玉雕在章法佈局、材料運用、技巧發揮等方面日趨成熟。它是漢代唯一考古出土的角形玉杯,其造型溯源,觀點紛呈,或認為與南越人對犀牛角的崇拜有關;或認為此物正是中國古代酒器“觥”,有罰酒之用;或認為這是西方“來通杯”的造型,應與海上絲綢之路所帶來的異域文化有關。本件器物工藝盡善盡美,造型引人遐思,是中華文明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寶。

    三枚玉質有字印章

    玉雜器可分為印章、帶鉤、六博棋子三種。墓中出土璽印共23枚,其中玉質印章9枚,6枚無文字,有文字的三枚隨墓主貼身下葬,分別是:“帝印”玉印,以螭虎為鈕,該印用“帝”不用“璽”,將“帝”“印”二字連用,獨具創新;“趙眜”玉印,覆鬥鈕,為墓主名章,為我們確認墓主姓名提供了直接證據;“泰子”玉印,覆鬥鈕,“泰”通“太”,是南越國預立太子制度的體現。

    龍虎合體玉帶鉤

    帶鉤在墓中共出土36件,其中4件為玉帶鉤,它們形體最大,造型精美,作工精緻,儲存狀況好,同出自墓主棺槨中。此4件玉帶鉤代表了漢代玉帶鉤的最高水準,如其中一件龍虎並體玉帶鉤,玉色青白,質地瑩潤,造型奇特,虎在鉤首,龍居鉤尾,兩體並連,龍張巨口,虎舉利爪,二者共奪一圓環,整個器物構圖簡練,式樣新穎,前所未見。

    金鉤扣龍形玉佩

    玉璧 區域性

    南越王墓玉器與漢代其他諸侯王墓相比,有其顯著不同。首先,在時間上顯示出時代跨度大的特點,涉及戰國、秦、漢等多個歷史時期。

    玉舞人

    其次,南越王墓玉器在空間上體現了多地域文化玉器雜處交融的特點,文化融匯現象十分普遍。

    總體而言,墓中楚式風格玉器最多,南越王墓發現後,我們曾對墓中玉器選樣18件(其中玉衣片10件),用科學儀器進行了分析測試鑑定研究,再結合史料,得出初步結論是玉料中有部分可能為本地自產,以韶關曲江地區可能性為大。

    玉劍首

    玉劍首

    玉劍首

    從玉料自產,部分玉器製作顯倉促,玉器種類豐富且多漢代罕見之器等角度考慮,我們有理由相信,南越國有自己的制玉工坊。制玉工匠有可能是在嶺南併入秦版圖時,由北方隨軍南下而來,或者在南越建立之後,由北方尤其是楚地遷徙而來,當然本地工匠亦在其中。這些偉大的古代工匠相容幷包,博採眾長,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嶺南玉器,這也是兩千年來嶺南地區開放包容創新之風的直接體現。

    玉劍首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1983年,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一個名叫象崗的小山丘。

    廣州象崗山原是越秀山群崗重最西邊的一個小崗,海拔近50米,明洪武十三年拓北城八百丈,開鑿象崗山以為北門,從此象崗山與越秀山隔斷,成為一座獨立的小崗。因開鑿山體而拓寬而成的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北路,一直是明清時代出入城北的主要通道。

    故而清代在象崗山上興建鞏極炮臺。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基建部門為建設公寓樓而推平象崗山,當時還只是一個喧鬧的建築工地,要修建幾棟宿舍。

    1983年6月8日,建築工人開始在削掉了17米的山頂上挖掘地基,突然就挖到了許多巨大的石板。石板之間隱約露出一些裂縫,透過縫隙看去,下面黑乎乎的一片,好像是一個地下室。

    民工紛紛猜測是不是地主老財藏寶的地方,或者是日軍侵華時修建的秘密軍火庫,於是就有人找來工具,試圖撬開石板探個究竟。事後人們才知道,這裡就是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南越王墓是嶺南地區發現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畫石室墓,是中國迄今發掘的儲存完好的數座漢代大墓之一。

    這種墓葬既有中原地區漢文化的特徵,又能看到江漢地區楚文化的一些痕跡,還摻雜著嶺南地區百越少數民族的文化因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中國。隨後他派大軍平定嶺南,修築番禺城作為南海郡治。前204年,隨秦軍遠征嶺南的南海尉趙佗乘秦王朝覆滅之機,武力吞併桂林和象郡,自立南越國,定都番禺,自稱南越武王。

    趙佗一生致力於和輯百越,發展地方經濟,使番禺迅速崛起,成為中國古代最大古都之一,其功績受到歷代人民的崇敬和懷念。

    南越王墓的主人——趙眜,則是趙佗的孫子。

    在主棺室中,身穿玉衣的墓主人身體兩側各佩有5把裝飾華麗的劍,除此以外還有5把劍放在牆邊,每一把都用絲絹裹纏。 經過清理,10把寶劍漸漸露出了它們的廬山真面目。這些劍,有的鑲金,有的嵌玉,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柄特長的鐵劍,竟有146釐米長,這是迄今見到的漢代古劍中最長的。

    據史料記載,漢朝出於防備心理,一直限制鐵器貿易。而且,呂后還下令絕對禁止任何鐵器流入南越國。可如今,在南越國君的大墓竟出土瞭如此多的寶劍,這就給歷史提供了另一種解釋。看來,距今2100多年的南越國,已經有了成熟的鑄鐵技術,在歷史的記載背後,還有著鮮為人知的傳奇。

    同時,南越王墓還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多達240多件(套),約佔全部隨葬品1千多件(套)的十分之二。種類有玉衣、玉璧、組玉佩、玉印、玉劍飾、角形杯、玉盒、帶鉤、玉舞人等19種,是漢代考古的一次空前發現。

    在各種玉器中,不乏佼佼者,這裡不能盡述。其中最引人注意和興趣者,如墓主身上的20多件大玉璧和夫人們佩帶的組玉佩,使人們對漢代玉佩的組合和形狀有了一個較全面的瞭解。如各種形式的龍鳳透雕的造型奇特的玉璧、玉佩,故其中一件龍鳳紋雙重玉佩被造作南越王博物館的館徽。

  • 4 # 收藏家雜誌

    漢人崇玉、愛玉,並將葬玉發展到極致,遠在嶺南的南越王墓也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有10件玉人。這些玉人無論工藝、造型、紋飾都各有特點。例如出土於西耳室C258玉人(圖1),長2.65、寬1.2、厚0.2釐米,形象為兩並肩站立的小人,雖然五官及肢體形態均難以分辨,背面尚可見線刻的發紋、衣紋、裙裾紋。

    與此玉人相似的還有主棺室墓主人組玉佩上的4件小玉人構件(圖2),它們大同小異,都是平頭、圓臉,雙手合攏於胸前,似作垂拱交襟狀的小人造型,呈跪坐的姿勢。在禮儀規範、等級制度森嚴的漢朝,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是必備的。雙膝在前,腳底踩著地面坐在地上,是現代人常見的坐姿。漢代人的標準坐姿是兩膝著地,小腿貼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稱之為跽坐,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跪坐方式。這4件小玉人行漢人的坐姿禮儀。

    南越王墓中還出土了5件玉舞人。玉舞人在戰國時期已有出現,盛行於漢代,在漢代玉製裝飾品中最為獨特,極具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從目前已發掘的漢代墓葬中出土的眾多精美的玉舞人可知,玉舞人是當時極為流行的佩飾之一。南越王墓中出土的5件玉舞人,蘊含了許多資訊。

    例如,C137圓雕玉舞人(圖3)出土於西耳室,高3.5、寬3.5、厚1釐米,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唯一一件漢代圓雕工藝的玉舞人,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它的造型為一舞者,長袖飄舉、折腰扭胯,猶如楚辭漢賦中的“翩若驚鴻、宛若游龍”,跳的正是漢代流行的長袖舞。不少專家認為,長袖舞源於楚舞,據《墨子·兼愛》中記載:“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說明楚王喜歡纖細的身材,當時的楚人為了迎合楚王喜好,寧可不吃飯也要保持身材的苗條。從出土文物中跳長袖舞人的形象來看,嫋嫋長袖纖纖細腰是它們共有的特徵,為此我們可以認為舞人以細腰為美,某種程度上是受楚國風尚的影響。由於漢代受楚文化的影響,使得長袖舞風靡一時。從兩漢詩賦和漢墓出土實物表明,身為楚人的漢代統治者們對楚舞非常迷戀,劉邦的戚夫人“擅為翹袖折腰之舞”、漢武帝的李夫人“妙麗善舞”、漢成帝身邊的趙飛燕“身姿輕盈,能作掌上舞”。但是,從目前嶺南地區考古情況來看,當時嶺南地區的舞蹈主要可分為翔鷺舞、羽舞、武舞、蘆笙舞、建鼓舞、盤鼓舞、群舞、杵臼舞,這些舞蹈形象具有明顯的祭祀意義,與古越人的禮儀文化息息相關,大多現於銅鼓、畫像石、壁畫上。從南越王墓出土玉舞人的情況來看,南越國宮廷可能並不盛行越式舞,而盛行長袖舞。玉舞人的髮飾為梳一右向橫出的越族髮飾—螺髻,表明應該是一位越族女子,其穿著卻是右衽長袖衣、繡裙。史料記載,漢民族服飾的特點是交領、右衽,古越人身著左衽服飾。玉舞人的右衽服飾穿著應為漢服,具有典型的漢文化特徵。《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曾描述南越王趙佗魋結箕倨見陸賈⑤,可見南越國時期的服飾還是以越族服飾為主。這件小巧的玉舞人身著漢服,頭盤越族螺髻,跳著楚舞,口部微張,似喃喃細語作詠歌狀,是漢越文化交融最好的印證。

    另外3件玉舞人出土於埋葬四位夫人的東側室。E135玉舞人(圖4)是右夫人組玉佩上的構件。其做工精細,運用線雕手法刻畫出一人身著長袖連衣裙,右手舉至頭頂,左手放置於細腰前,長袖下垂,整體似舞蹈的形態。玉舞人頭頂和腳底各有一小孔,且在腰部還掛繫著一套線雕玉佩飾。

    E125玉舞人(圖5)做工稍顯粗簡,是部夫人組玉佩上的構件,線雕一人左手上揚至頭頂,右手下垂於身下,並衣袖及地,作翹袖折腰的舞蹈狀,正反兩面內容相同,是部夫人組玉佩上的構件。

    E158玉舞人(圖6)是從東側室清理出的泥土中篩出,紋飾、造型與E125玉舞人相似,左右上揚,右手和衣袖下垂於身下,作翹袖折腰的舞蹈狀。

    C259玉舞人(圖7),為小人跳舞的形象,兩面均以線刻勾勒出五官、肢體動作、衣裾。右手高揚甩在頭頂,聳左肩,左臂捲曲向後。扭胯,提右腿抬膝。舞姿稍微與其它玉舞人不太一樣,類似於猴舞。這幾件玉舞人的做工包含了線雕、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透雕,體現出當時漢代高超的制玉工藝,這些工藝出現在南越王墓的隨葬品中,是漢越交融的見證。從玉舞人的精細程度看,每個玉舞人的質量各不相同,或許是為了體現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差別。從4位夫人身上出土的玉舞人我們可以窺探出南越王4位陪葬夫人的身份高低,體現出當時的等級森嚴,這種上下尊卑的制度,是王朝君主專制下的產物,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君主專制,說不定,在當時的南越國宮廷內,也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宮鬥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定義nba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