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李克勤和容祖兒、羅文和陳奕迅的合唱,換氣聲對比就很明顯。是什麼使兩代歌手對換氣控制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同樣被認為唱功一流的陳奕迅和庾澄慶,陳的換氣聲比庾大很多,說明換氣聲與唱功高下毫無干係,那麼為什麼老一輩歌手要注重換氣聲?意義何在?
回覆列表
-
1 # 明明LMM
-
2 # 1606Tattoo工作室
因為這麼些年以來流行歌曲的發展趨勢一直在變化,早期港臺歌星的唱法主要以突出人聲密度的唱法為主,羅文,鄧麗君,徐小鳳,蔡琴等等都是如此。也是老粵語歌曲獨有的風格和韻味。
後面香臺音樂有一段時間進入苦情歌時代,出現了一批情感充沛,聲音滿是感染力的歌手,彭佳慧,張惠妹,辛曉琪,林憶蓮等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
再後來隨著流行音樂風格的逐漸多樣化,西方音樂元素的帶入,逐步的進入多元化時代,歌唱方面除了感情豐富的情歌也多了勁歌熱舞說唱等等,周杰倫,鄭秀文,等等都是,從單純的追求密度到追求聲音特色的發展。
再發展到後面音樂做質感做細節的現在,和李宗盛,林夕,黃偉文等音樂人對詞曲的變化發展有關。出現了很多有別於傳統,有特點有風格的音樂形式,王菲,陳奕迅等歌手在演繹的時候更注重歌曲細節量,詮釋力的表達,給聽者的感覺更像在述說,而不是傳統的演唱,歌曲對人的共鳴程度也更強。
-
3 # 3838智力開發
沒有那麼複雜,很簡單的原理,以前錄歌是模擬混響,換氣聲錄出專輯很難聽,現在都是數字混響,人聲做了後期,換氣聲做出來很好聽,包括走音,尾音長短,抖動處理都能做的很好,就沒必要在意這些了
-
4 # 守竹園的老熊
早年的臺灣、香港樂壇受日本樂壇的影響,所以唱法普遍帶有東瀛風格(這裡只說音樂,噴子請自重),尤其是80年中末到90年代末,這種風氣非常盛行。當然也有部分是其它唱法,如蘇永康的港式藍調。音樂這東西,本來就是主觀大於官觀的,火遍神州大地的《小蘋果》,於我而言就是一首噪音……愛聽啥聽啥去吧……
上世紀歌手歌手唱法和現在歌手唱法不同。上世紀歌手唱法和現在歌手唱法雖然都屬於通俗唱法 。但是來源不一樣,上世紀內地歌手唱法基本都是美聲,民族唱法中借鑑的一些技巧。上世紀港臺歌手的唱法借鑑日本唱法,日本學習歐美,關閉唱法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錄音裝置不是很發達,專業歌手注意對於氣息的運用,技巧方面用的比較少,歌曲難度一般不是很大,所以歌曲流傳度很廣,人人會唱。現在歌手基本都學習歐美關閉唱法,唱功上更進一步,歌曲難度也增加。各種技巧更是複雜。但是這種唱法並不是都是優點,上世紀歌手相當於功能手機,優點是待機長,手機使用壽命長,故障率少 。缺點就是不方便上網。現在歌手相當於智慧手機,待機差,容易中毒,宕機,優點就是娛樂性強,綜合性加強,上網方便。所以關閉唱法也不是都好也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