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愛肉丸子先生

    蘭陵王,姓高名孝瓘(又名肅),字長恭。高歡之孫,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北齊宗室、將領,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之一。

    蘭陵王曾與段韶征討柏谷,又攻打定陽,且多有戰功。563年突厥攻入晉陽,他奮力將其擊退。次年邙山之戰,高長恭率領五百騎兵再入周軍包圍圈,成功替金墉解圍,威名大振,士兵們為此戰作《蘭陵王入陣曲》謳歌他的英勇。

    後來他的堂弟北齊後主高緯聽到《蘭陵王入陣曲》,不知不覺來了句:“(此戰)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但是坦率的蘭陵王快言快語說了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這下高緯不樂意了,自己得江山怎麼成了他的家事,就賜毒酒鴆殺了蘭陵王,享年三十三歲。北齊自毀長城,四年後北齊國亡,也算得上是罪有應得。

    廢話說了這麼多,我們來看看蘭陵王是不是真的是每次打仗都戴著面具。

    唐朝人崔令欽記載說:“蘭陵王長恭性膽勇,而貌若婦人。”可見蘭陵王貌美堪比婦人,身為四大美男子當之無愧。宋朝的葉廷珪也有言:“北齊蘭陵王體身白哲而美風姿,乃著假面以對敵,數立奇功。”這就提到了蘭陵王戴著面具作戰。

    其實戴著面具作戰似乎是高家的一貫作風,唐初名將段志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之孫段安節:“戲有代面,始自北齊。神武(指的是高歡)弟有膽勇,善鬥戰,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後乃百戰百勝。”似乎將高長恭誤認為是高歡的弟弟。

    這些都是個人的評價和描寫,有些比較久遠,未必可信。

    我們從史書中來找找印記,《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記載:“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同樣在《資治通鑑》也有此類記載——

    蘭陵王長恭以五百騎突入周軍,遂至金墉城下。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周師在城下者亦解圍遁去,委棄營幕,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

    都是提到的蘭陵王“免冑示之面”,胄為何物?胄就是盔,古代戰士戴的帽子。似乎蘭陵王戴的不是面具。

    但是從《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中看:“西魏晉州刺史韋孝寬(北齊名將)守玉璧,城中出鐵面,神武使元盜射之,每中其目。”

    再從《資治通鑑》對侯景的記載來看:“建康令庾信率兵千餘人屯航北,及景(侯景)至徹航,始除一舶,見賊軍皆著鐵面,遂棄軍走。”

    可見當時北朝的頭盔並不是指保護頭部的,還是武裝到牙齒,把臉遮住只留眼睛的面具。蘭陵王戴著面目猙獰的面具達到威嚇敵人的意思,後世就演義為其每逢打仗必戴面具一說。

    不過戴著面具騎著大馬都是特別帥氣。

  • 2 # 趣萌文化

    我來回答下您的問題。

    說起蘭陵王,相信大家都是在王者榮耀中瞭解到的那個頭戴面具爆發極高的脆皮噩夢,那在真實的額歷史當中,蘭陵王也戴面具嗎?他是怎麼死的?

    北齊和北周子在邙山這個地方曾經有過一場惡戰,北齊名將蘭陵王率領500鐵騎兩次衝入敵陣,殺敵無數,一直打到洛陽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敵人團團圍住,城上北齊守將只見來著戴著面具,不知是敵是友,正在猶豫之際,蘭陵王突然摘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張美輪美奐的臉龐。500將士在蘭陵王的帶領下,和城上守軍配合更是越戰越勇,結果北周的軍隊在上下夾擊之下潰敗而歸。

    蘭陵王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總戴著面具,這恐怕還是漂亮惹的禍,史書上說他貌柔心壯,白的像個美婦人。他的美貌不是歷來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這樣征戰沙場怕別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了面目猙獰的面具就能起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可惜的是,歷史上並沒有他的畫像流傳下來,這倒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想象空間。蘭陵王貌美、勇猛、愛兵如子,私生活嚴謹,近乎完美,但就是這樣一位絕世美男居然落了個冤死的結局。

    當時邙山之戰勝利之後高緯開慶功宴,宴席上高緯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蘭陵王聽後感動地回了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就是這家事兩個字招來了殺身之禍。聽了這話皇帝就睡不著了,你和我還想分家不成,這不是要篡位奪權嗎?一般人說錯這話倒也未必會怎麼樣,但蘭陵王是戰將又有地位,皇帝是怎麼也不能放過他的。

    蘭陵王說錯話後深感大難將至,整日惶恐不安,儘管一再低調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終是躲不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劇宿命。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後主高緯派使者看望蘭陵王,送來的額禮物竟然是一杯毒酒。萬念俱灰的蘭陵王將毒酒一飲而盡,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亂糟糟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諸葛亮不學餘玠一樣構建山城防禦體系而是執意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