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田佳田
-
2 # 未來因果
我也在做生意也許我說的對你有點用,用多年心血換來的東西不可能免費告訴你太多。這個咋說呢!同行不同利,生意是死的人是活的,單品有單品的賣法坐商和行商又不一樣。我不知道你是搞批發還是零售這兩種也有差別,但核心是定價。比如說我對零售的客戶用了一種這樣的策略,客戶經常買的大路貨我基本上是按進價賣的可以說賣的多賠的多,但這個不要緊。原因是零售的客戶大多不專業也不會去深入對比,我的低價策略是要擊潰他們的心理價位,他們會下意識的認為我的貨比其他地方便宜,零售客戶的需求肯定不是這一兩種吧!他在買其他的東西,在我這他的價格防線比較弱有時對其他東西的價格可能記不住因為不常用。這時候靠其他東西把利潤拿回來,我買的東西有的賺錢有的做平有的的虧點總體是賺的一年下來零售方面利潤也就10個點左右全靠量大人多。從去年起利潤降的離譜有一個月才8個點過年後好點。原理我告訴你了,定價的方法內容太多不談了。盈利的核心是定價每一行都有每行的取利方法,你自己都搞不清利潤從那來想賺錢不可能。都是賺外行人的錢。
-
3 # 左山右海的海
我以前一直都有一個看法,賣東西就是賺一倍就可以了,例如一百塊的成本賣兩百塊。後來大環境不好了,能有個一半也可以接受,就是賺五十。朋友價就有個二十也就算了,但總體下來30-40%的毛利還是要保證的。如果一個行業,正常毛利平均下來只有十個點,說實話,我是不願意做了的,哪怕走量。薄利多銷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可實際上是慢慢做死自己,還累個半死。如果薄利多銷能實現,各個電商公司就不回死了,淘寶店就不會虧了。不能總是玩打價格戰的打法,你搞死一個競爭對手,還有千萬個競爭對手,你是打不完的。傳統行業不像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把對手搞死了,就再也起不來了,可傳統行業不是這樣的。所以還是想想辦法提高利潤吧,別指望一味的低價,可以長遠的做下去。
-
4 # 海上牧雲記
我做進口水果渠道分銷的,除了車釐子還有點利潤,其他貨利潤能有3個點都不得了了,還是毛利,純利很多貨有可能都是負數,有時候半年是小賺的,摔倒一次,虧了你去年一整年的收益,水果這個玩意要求非常的高,看這幾年大資金大財團進來廝殺,有幾個能活著出去的?專家都做的小心翼翼,外行進來純粹作死,現在還活著的幾個大電商,都是由行業內的巨頭為他們託底,比如我們。
-
5 # QQ空間使用者47291481
現在做超市的就是這樣,前些年保持個二十點左右利潤。百貨香菸拉平。二十點左右。如今不行了。電商繁榮了。百貨價格透明瞭。香菸漲價了,零售又漲不上去。生意不好做了。小超市小批發部多了,門檻低。好入行。批發部把價格都搞臭了。行業規矩都沒了。唉。真難呀。現在超市的毛利有十五就不錯了。開支七七八八的。也就是打工錢。
-
6 # 南寧楓橋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這幾年做什麼生意都難,拿我們這行來說,外行人不知道內行的苦衷,裝修看個總價,無論什麼材料,工藝質量,維保,總喜歡用Mustang的價格來壓正規公司,我們開始還會去解釋,最後乾脆也放棄了,我們只做實在,做口碑,當然很多低端全部放棄!
-
7 # 一生遊牧
印刷,服務小眾客戶,每年只挑兩三個客戶長期服務。毛利這個東西不好講,有些得虧本做,有些甚至白送。有些個例能達到1500%到2500%,這種訂單一般一年也就個把。一般正常毛利維持在50%以上,低於這個利潤的要麼就不做給別人做,要麼就直接贈送,也不能壓價格。
我的行業和客戶比較冷門,競爭對手也不多,普通人進來門檻很高。只能說劍走偏鋒,作為參考,不能效仿,也沒說假話,說假話沒必要,誰辛辛苦苦大清早碼那麼多字吹牛逼啊。
最後一句,創業只要不死,終有機會出頭,堅持下去,剩者為王。為其他同為創業人的兄弟姐妹們打打氣。
-
8 # 歐陽大拙
馬雲說: "做生意不賺錢是不道德的",他一語道破了經商的目的性。經商賺錢,天經地義,說出來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若非要說有,那也只能歸罪於所採取的手段。"利從義取",經商理應本著"誠信無欺"尚能長久,現舉個日本企業的例子,十幾二十幾年以前有一個叫做本田90的摩托車,質量之好,騎過的都應當知道,至今,竟然我看到還有人在騎。還有諾基亞手機,雖然進入智慧時代公司已倒閉,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它的良心之作,質量之好。人無信不立"誠信贏天下" ! 現代的華人心是躁的,只懂的掙快錢,豈不知,沒有信譽的人,就像牆上的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是不能長久的。經商除了誠信之外,還要學會變通,細分客戶,人有窮富之別,貨有等級之分,只有適銷對路,才能事業成功。最後再堅守賣正品貨,來創造良好口碑,抬起頭,把目光盯著前方而不是盯著投機取巧者"掙快錢”,做人是要有底線的,做事也要有操守,不義之才不取 。蠅蠅小利,不是大商所為 !
-
9 # 合肥網友
我也來說說吧,我是做實驗室儀器耗材的,可能有點偏門,主要客戶就是大學,食品藥品化工類有實驗室的企業。我是做的代理,做了四五年了,行業正常毛利潤是在10-20個點。利潤不高,主要看回款。私企現在已經不做了,利潤低,回款慢,要錢太難。外企和大學還是很尊重合同的。現在實體經濟太差勁,生意很難做,一些很大的企業看上去風光,有可能半年都沒發過工資了,貸款下不來,貨款收不回,所以買貨也是拖欠供應商的款。我們這些小公司哪裡耗得起,款到發貨我們賺個人工錢都願意做。總體來說就一句,錢難賺,屎難吃。
-
10 # 世外桃源的熊貓
我瞭解的行業利潤率100%以上。
比如招商加盟,保健品,收藏,理財等。產品本身成本不大,主要是廣告費花錢。一般一個專案一天花1萬的廣告費,當天營業額就能達到2~3萬,減去廣告費,基本都是利潤。滾動很快,以營銷為主導的行業,產品必須有幾個特點,1.效果不好評價,不然售後難,比如收藏品,好不好不知道。2.價格不可比較,市場上價格差距太大,但是,客戶相信你,就買你得了,你就賺到了。
關鍵就是廣告要做好,開始小規模測試,投入產出比合適就大規模推廣。基本上,以小博大,不可能虧錢。不投入生產,不壓貨。
廣告費怎麼花很專業,百度上使用者很多,比如你賣培訓,培訓的廣告費很貴,但是,搜尋語文,數學之類的詞,基本上沒有廣告,這些詞,不精準,也就沒有人買了,這就是機會,並且使用者多,稍微想點辦法,永遠不缺客戶。
-
11 # 傑哥童鏡
四CROWN淘寶店鋪路過。我是賣兒童用品的,有淡旺季,一年下來平均每天營業額一萬二左右。因為客戶群是年輕媽媽,售後問題相對較多,退貨的,破損補發的,敲詐的等等各種問題能達到百分之十,做生意麼這些很正常,只要不是很過分的要求,都不會虧了客戶。
我沒有賣很貴的東西,有時候成本5塊的東西會賣5塊再全國包郵。很多人會覺得虧死,但是懂淘寶規則的人都知道,只要他銷量起來了只賺不虧。
一年下來扣除成本,快遞費,人工和房租還能剩下一百萬差不多。除去吃喝各種開銷多100萬看起來很多,但是沒入過行的朋友真的不知道有多苦逼,有時候累到絕望為止,每年做淘寶猝死的人有好多,這個錢真的是辛苦錢。
-
12 # 三隻蝴蝶口罩
我個人是創業做生意的,我認識的創業做生意的人也比較多,我給你說幾個例子吧!
1. 發製品的出口,我對面的老闆是做發製品出口生意的,它主要是批發,量是比較可觀的,就是利潤太低了,它主要出口給國外的一些發製品銷售公司,然後發製品公司貼牌後零售。至於他們零售的利潤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對面老闆批發的利潤是2%到5%之間。當然他這個生意也有一個好處,基本上沒有庫存,都是接了訂單再去工廠裡面訂貨。
2. 化妝品
化妝品是暴利,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具體有多麼高可能大家就不知道了,認識一個做化妝品的老闆,在國內的話多少有一點或者一些知名度,利潤確實是非常高的,能高到什麼程度呢?能高到讓一個商人,幾乎很難不動心:去想做這樣的生意。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化妝品從出廠到終端,中間還是有幾個層級的,利潤存在一個攤薄的過程,所以說化妝品的暴利未必是讓廠家賺了。
3. 霧霾口罩行業
我個人是從事口罩行業的,在這個行業裡面認識的行業的人士也比較多,相比較其它行業而言,這個產業沒大有人願意深入去做,因為行業很小,很混亂,利潤很低。我們行業一個做批發代運營的,去年大概做了8000萬的銷售額,批發的口罩就不計其數了,有一天我們在一塊兒聊天的時候,他給我說,你知道我們一個口罩賺多少錢嗎?“2分五釐錢”……
很多人都覺得,口罩很小,沒什麼技術含量,我一直想做出一個有技術含量的產品,經過三年的努力,我研發了一款中草藥配方,可以實現抗菌抗病毒,同時防霧霾而且舒適性特別好,獲得了國家專利,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和支援,在部分城市也進入了藥房和母嬰店,感謝很多代理商的支援,言歸正傳,說到利潤,肯定要比“兩分五釐錢”要好很多,我覺得做任何生意吧:創新是硬道理!越來越多的人,他們需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好產品。
-
13 # 使用者5856366374
純利百分之三百,做了8年,入行20年有餘,這個行業入行辛苦。需要經驗累積,不算冷門,應該是朝陽產業吧!但是需要靈活運用,我不是老闆,但所待過的店老闆基本會完全和我溝通,現在入住的店工作8年,幾個股東基本會聽我說事,因為我比老闆都內行!
-
14 # 爬在樹上看看
我也說一說,我這個行業比較冷門,開鎖行業,在很多人眼裡很神秘,有些人一輩子沒叫過開鎖,有些人一個月要開幾次鎖,甚至有些客戶,一次要開上百個鎖。就如前面有人提到的,華人很多,一個城市幾百萬人口,萬分之一的開鎖機率,那每天就有幾百人需要請人開鎖,我們開家門一般150起,汽車鎖保險櫃普通的開一次200,豪車和高階保險櫃開一次五百六百甚至上幾千,對於技術好經驗足的人來說,平均開一個鎖也就10分鐘的事,理論上來說,如果業務來的時間合理,一個人一天開十幾個地方沒有問題,正常人都算的到,一天多大的收益。但這個行業,業務不是那麼穩定,今天忙可能開十個,明天淡可能只開三個,很難講,忙點累點掙得多,閒點輕鬆點掙的也不少。我們這行業,進來是有門檻的,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畢竟技術和經驗擺在這,當然也有很多人壓根不知道竟然還有專門開鎖這樣的職業。術業有專攻,行行出狀元,別看有些鎖店破破爛爛,做的早的老闆一般都買了幾套房,外人看不出,但內行都知道。開鎖這個行業,最不好的一點是,24小時服務,人家急的時候,飯點沒規律,但仔細想想,跟其它行業比,又有哪個行業能做到這麼低投入、高毛利潤、無賒賬、無墊資?而且到80歲都還能做,哈哈,所以,知足了。
附圖一張,保時捷跑車無損開鎖,只需要2分鐘。(^_^)
-
15 # 江蘇金三石電力裝置
今年剛好30,創業四年。我主要做電氣裝置的:電纜橋架,母線槽,壓型板,格柵板,鋼跳板等金屬製品。
創業頭兩年還好,毛利率在25%左右,現在只能在15%左右徘徊,還要壓10%的質保金……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想做個第二產業,不知從哪裡入口,有點迷茫了,唉……
-
16 # 不負此生不負己心k
我是做絞股藍茶葉的,絞股藍相信還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是啥,說白了就是一種可以有效緩解高血壓和三高的名貴中藥材,只是可以當茶喝。在別人眼裡都認為這是個很好賺錢的行業,利潤也很好。可是隻有自己知道毛利潤一斤只有40元而已。
-
17 # 劉倩手機化妝師
我愛好畫畫,就選了一個跟畫畫有關的行業!手機化妝,就是在手機上畫畫。每天畫幾幅畫,賺點辛苦的手工費,很開心!毛利潤70%,可是純手工製作,費時費力,累的頸椎都出毛病了!除去看病,就剩開心了!
-
18 # 智天使9
主要做活動布展的,一般毛利率在5%~45%之間。因為報價後就定了。如果出現運輸成本增加、下雨天人工成本增加、算錯費用等。是不能再向客戶索取費用的。
-
19 # 黃朝曦
我是潮汕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鋪養全家”的潮汕文化,將經商的觀念融入到我的骨髓中,祖輩父輩都是安安穩穩的教師,到我這裡卻非要闢出一片新天地。“出名要趁早”,有時候是時過境遷的哀嘆,有時候是名利追逐的急切,作為“超人”李嘉誠的老鄉,我從小耳濡目染很多財富故事和人物,所以早早立下志向成就財富夢想。但是即便在經商文化浸濡的潮汕,在讀書、玩耍的年齡,去實踐財富夢想似乎並不受人支援。我現在做珠寶行業,給明星設計定製珠寶,利潤還行吧,一直在轉型套索中
-
20 # 回憶影迷
1、不是什麼最賺錢,是怎麼賺錢。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往往蘊含著商業世界最大的真理。不是這個生意能不能賺錢,而是你能不能把他做賺錢。當我們成天才找生意,找方向時,忘記了一點,什麼生意都可以做,什麼生意都能做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當我們進入一個生意後,這個生意怎麼做才能賺錢,怎麼去調整,怎麼去改良,才是這個生意的核心。別成天找賺錢的生意了,沒有什麼可以一本W利的,也沒有什麼可以最佳價效比的。生意與賭運氣一樣,沒有什麼絕對的。就是有,也沒人會在這兒向你傳播。
2、“轉=賺”,這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商業特徵。“賺=轉”,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多暴富者遵循的商業準則。你有10W元,一年做100W的生意,你只有10個點的利潤,和一年做10W的生意,你有30個點的利潤,你說誰賺錢多。有的人用了10W能做100W的生意,有的人,用10W只能做到10來W的生意,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人與人的不同。快速週轉,時代使然。商品短缺時代,“囤積居奇”發大財,然而今天誰這樣做,誰就是“傻根”;在商品過剩現金為王的今天,最重要的發財手段就是在產品更新換代之前“快速出手,多多出手”,其中最有效的是:低價格。 過去,最有效的賺錢手段是賣高價——提高利潤率。今天,最顯著的賺錢手段已變成賣低價——提高週轉率。過去利潤高但是最終賺錢少,因為賣得少;今天利潤低但是最終賺錢多,因為賣得多。價格戰曾經備受責難,那是因為它損害了尚未開竅的、遵循傳統利潤模式的別的廠商的利益,但毫無疑問卻受到了鈔票最熱烈的追捧。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週轉方式和週轉週期。房地產幾年才能交差,保暖內衣以一年為期,餐飲業則要求每天達到多次翻檯率,以月為週期的行業更是數不清楚。你可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加快週轉如格蘭仕;可以提高品牌含金量刺激購買實現週轉如海爾;你可以扁平化如美的;可以零庫存如戴爾;也可以像聯想用ERP。總之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你必須殫精竭慮,必須食不甘味,必須為改變資金週轉率有所作為。 如果說企業的本質是執行,那麼生意的本質就是週轉。事實上執行和週轉都是一種技巧,是技巧就有千變萬化。那麼,想辦法用更好的技巧讓它們轉得更快吧,美國GE的傑克.韋爾奇在思考這個問題,中國偏遠鄉鎮上賣幹副瓜果的小攤小販也在為這個問題犯難。從這個角度而言,韋爾奇和小攤小販們的生意本質相同,他們有著同樣的商業才智,也面對著同樣亙古不變的商業難題。
3、一開始,就是你的定位。一開始做生意,你就要定位好,生意就是人與人發生經濟關係的事,所以一定要定位好。我認為,一定要作出正確的定位。任何人做什麼生意,一開始就要定位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種相互尊重的關係,也是一種雙贏的關係。人與人的不同只是從事的工種不同,沒有任何的高低等之分,所以,對於一開始就單邊做法的人,我是不與之作生意的。不是說你對我好我就和你做生意,也不是說要我去對你好才能做在生意。
回覆列表
很抱歉,這個我不知道,不能給你合適的答案!利潤肯定很低嘍,因為一般都不是什麼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行業,利潤又會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