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鴻哥
-
2 # 大愛中國書畫
西陵之戰,是三國後期吳國陸抗進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殺叛將步闡的作戰。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派陸抗討伐步闡。西晉朝廷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援救步闡,陸抗率主力對楊肇軍進行阻擊。兩軍接觸後,陸抗部將俞贊投降了楊肇,吳軍情況十分危急。陸抗針對俞贊可能提供給晉軍的情報,估計楊肇可能依俞贊之計先攻自己的薄弱環節,乃臨機應變,將計就計,連夜撤下夷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晉軍果然從原夷兵防守之處進攻,遭到吳軍沉重打擊。次月,晉軍無計可施,趁夜間逃遁。陸抗遂攻陷西陵城,將步闡等人夷滅三族,西陵之戰以吳勝晉敗而告終。這次對決史稱西陵之戰。是兩大名將之間的對決,如同一局精彩的摜蛋大賽。陸抗在一手差牌的情況之下屢出奇招,虛虛實實,讓人歎為觀止。成就了史上的經典之戰。他憑藉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力挽狂瀾,東吳得以殘喘。但不久病逝,讓人扼腕痛息。這是東吳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大勝,悲壯而悽美,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殘陽如血。西陵(今湖北宜昌)就是夷陵,222年,陸抗曾在此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後改名西陵,50年後,又一個傳奇在這裡上演。西陵的軍政一把手是步闡,丞相步騭的次子。272年,步闡接到詔令,讓他速回建業。步闡臉都嚇白了,難道是自己失職了,還是被人揹後告了黑狀?
這種心態在東吳很普遍,孫皓喜怒無常,舉止毫無規律,殺人隨心所欲。大臣們午夜夢迴,會習慣地摸摸腦袋,看看還長在脖子上了。步闡想:哪能去見這個閻王呢?驚恐之下,派人快馬飛報晉國,宣佈請降。西晉大喜,不僅得到一員猛將,還帶來了可觀的嫁妝。因為佔據西陵就可以順流而下,直指建業。晉武帝為接應步闡,派出的統帥是西晉一號名將羊祜。孫皓得知鉅變大驚,派出的統帥是東吳一號名將陸抗。
羊祜的總兵力有8萬人,沿著長江由西向東分成三路:1、東監軍徐胤,率水軍攻打建平(今巫山)作為外援;2、荊州刺史楊肇,率軍進攻西陵會合步闡; 3、他親率5萬人進攻江陵。分析羊祜手中的牌:前兩路軍相對是小牌,羊祜的主力絕對是一把“天炸”。陸抗手上有一把“炸彈”,但實力和“天炸”還是差一截的。陸抗的策略是:我讓你的另兩張小牌出不去,“天炸”爛在手上。當然實際的戰役遠遠比這個錯綜複雜。
東吳將領的想法是:他有炸,我們也有。就在江陵大家拿出來轟轟,轟死拉倒,勝負即分。陸抗看法是:我的“炸彈”不用在江陵,要去西陵對付他的小牌。話音剛落,飛來無數的板磚。諸將大吵:江陵在東吳腹地,一旦攻破,像把尖刀插進心臟,還切斷了西陵與內地的聯絡。你救下西陵,也成了一個被拋棄的孤兒。陸抗答:你們放心,江陵城池很堅固,晉軍打不下來。退一萬步講,打下又怎麼樣,在我們的包圍圈內,晉軍也守不住;西陵就不同了,南邊是少數民族地區,與我們貌合神離,一旦被晉軍攻下,必定望風投降。
陸抗的先鋒隊先趕到西陵後,接到陸抗一道奇怪的命令:在城外築圍牆,趕緊點。將領們瘋了:快出炸彈啊,轟死步闡再說。等晉的援兵來了,裡應外合,我們成了甕中之鱉。陸抗回答:西陵的城牆是我當年修築的,非常堅固,一時打不下來的。大夥兒還不服氣,陸抗說:那你們去試試。幾個將領真帶兵攻城,連攻幾次,無功而返。大家都閉上了嘴,埋頭一心一意築城牆。
圍城築成後,西晉大軍已至。步闡被困在城內,陸抗也到了西陵,在外圍一心一意地對抗晉軍。大戰一觸即發,就在關鍵時刻,東吳一將領俞贊逃往西晉。更麻煩的是,他屬於軍方的核心層,對吳軍的軍事實力一清二楚。也就是說,剛要出牌,手中的牌居然對方看到了。當晚,陸抗把薄弱處全部換上東吳精兵,把牌打亂了順序重新調整。第二天,西晉楊肇領兵攻打,果然攻打薄弱點,想撕開一個缺口,沒料到遭到迎頭痛擊,一時被打得暈頭轉向,死傷無數。自信心受到打擊,硬撐幾天後,楊肇半夜帶兵逃走。
陸抗隨後全力攻打西陵,救援無望,城池很快被攻破。西邊另一路徐胤軍,聽到訊息後不久也撤退。羊祜心思都被陸抗猜中這裡有個疑問,羊祜的主力難道一點作用都沒有嗎?並不是,因為“天炸”只能炸一次,就要找合適的機會,陸抗救援西陵之前,在江陵出的牌真假難辨,讓羊祜總是找不到機會出手。江陵城北部道路平坦,旁邊一條河流進入長江,陸抗命人興建大壩阻斷水流,大水全部湧向江陵城北邊,成一片汪洋。西晉全是陸軍,羊祜無奈調來船隻,準備水上進攻。但羊祜放出煙幕彈,對外宣佈:我們要去破壞大壩,等江陵城北大水退盡,變成陸地,我們的步兵大舉攻城。
沒料到的是,陸抗立即派人去毀掉大壩。大將們傻了:辛辛苦苦剛築好的大壩,怎麼又要毀了,不是幫了羊祜的大忙嗎?陸抗說:你們錯了,羊祜是虛張聲勢,他是想走水路,故意騙我們保衛大壩。陸抗還真是猜中羊祜的心思,實際他已把所有士兵和糧草都運上了船。哪知道江陵城大水已退,成了一片沼澤地,船隻無法前進。等到西邊的兩路軍都被吳軍擊敗後,羊祜選擇了撤退。西晉主力其實沒有受到損失,“天炸”被憋死在手中。羊祜已無心戀戰。高手對決,自己的每張牌還沒有出手就被對方猜中,再打下去太丟人了。這場大勝,對東吳來說,是意外之喜。然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就像中了大獎後,很多人並沒有享受到幸福生活,而是妻離子散。 晉軍的救援全線失利,與獲得戰略優勢的天賜良機失之交臂,領兵將帥不得不承擔罪責。羊祜被貶為平南將軍,楊肇被免為庶人。晉武帝本來對羊祜倚重有加,寄以統一江南之望,而此役失利,卻不得不嚴加處理。說明晉朝上下對此役的失敗是何等追悔莫及。直到西晉完成統一之後,已經是晉室臣子的陸抗之子陸機,追思其父的功勞,依然充滿了自豪感:“逮步闡之亂,憑寶城以延強寇,重資幣以誘群蠻。於時大邦之眾,雲翔電發報,懸旍江介,築壘遵渚,襟帶要害,以止吳人之西。而巴漢舟師,沿江東下。陸公以偏師三萬,北據東院。深溝高壘,案甲養威。反虜踠跡待戮,而不敢北窺生路,強寇敗績宵遁,喪師太半。分命銳師五千,西御水軍,東西同捷,獻俘萬計。由此看來,陸抗平定步闡之亂而收復西陵一役,其對於安定孫吳政權的貢獻而言,足以與陸遜擊敗劉備之役相媲美。
-
3 # 草莓愛旅行
晉有“魏+蜀”的領土,國力強盛。而東吳這邊,已經是下坡路的時候,更出了一位暴君——孫皓同學!暴君啊!這是什麼概念,其“傑作”如何?就不必多說了。如此弱勢還能打出一場漂亮仗,可以說超讚了!吳鳳皇元年(公元272年),陸抗的西陵之戰。可說之處有三:(1)出招正確——步闡造反,舉西陵降晉,晉朝發軍支援。陸抗起兵包圍西陵,圍而不攻,命士兵自赤溪到舊市築牆,對內則包圍步闡,對外則抵禦晉軍。將士百思不解:“當趁三軍最鋒銳的時候,速攻步闡。待敵援軍至,西陵已克。卻為何築牆消耗將士體力,又浪費了攻擊的絕佳時機呢?” 陸抗說:“西陵所處地勢堅固,糧食充足,而所修整和防守的器械工具,都是我以前規劃的。現在反過去打,一時間難以攻克,若敵援軍至,恐內外受敵。”將士們不聽,尤其是宜都大守雷譚。陸抗恐軍心有變,只好讓他們強攻一次,果敗,於是眾將只得乖乖聽陸抗吩咐。(2)識破——晉名將羊祜兵指江陵。眾將勸陸抗不應親赴西陵。陸抗則說:“江陵乃堅城,兵糧充足,無慮。就算失去,損失也不大。而若放任西陵不管,則恐南方群夷動亂,損失難以估計。所以寧失江陵,不失西陵。”原先江陵地勢平展,道路通順,陸抗就命令張鹹建大河堤阻水,逐漸使水位平起來,用以杜絕敵軍叛賊。今羊祜南下,見此狀況,於是揚言要拆毀堤壩,好讓步兵透過。陸抗得知後,馬上讓人“提”羊枯拆除堤壩,眾將不解,怎能順敵軍心意做事?遂勸陸抗,不聽,終將提拔拆毀。羊祜得知後,知道自己企圖借水路運糧的計劃被陸抗看穿,就只能從陸路運糧了。(3)將計就計——晉將徐胤領兵進逼建平,楊肇率援軍救步闡。陸抗部署,以張鹹軍繼續堅守江陵,孫遵軍巡備安岸,抵禦羊枯軍,留慮、朱琬軍抵抗徐胤軍,陸抗則憑藉西陵外圍牆,內戰步闡,外敵楊肇。可此時東吳又有士兵叛亂,將軍朱喬、俞贊投降晉軍。陸抗知道自己的弱點會因此而洩露,東吳的部分蠻夷兵訓練不精,敵人一定會攻擊他們把手的位置,於是將主力兵和蠻夷兵互換位置。正如陸抗所料,楊肇果攻此處,吳軍憑藉圍牆和主力軍,大破之,楊肇軍潰逃。陸抗欲追擊,卻恐步闡蓄養實力,又處於要害位置,而自己的兵力也不夠分配。於是假做追擊,嚇跑楊肇。最終攻破西陵,晉軍撤退。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4 # 非凡品鑑
古語有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吳計程車兵戰鬥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有陸這個好的統帥才會讓士氣高漲,所向披靡。
-
5 # 是與魚還是與君
1.劉備報仇心急,比較瘋狂追擊,中了陸遜的計。
2.劉備的蜀軍,長途跋涉,根本後來就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再加上贏了幾場戰鬥。
3.蜀軍追擊吳軍到了秋季,吳軍統帥陸遜。已經把位置給蜀軍留好了,乾柴樹立茂盛的地方。蜀軍選擇了安營紮寨。這個時刻吳軍機會就終於來了,功打的劉備的蜀軍兵敗如山倒。
-
6 # 星空駱駝
西陵之戰的背景
西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72年,這個時候東吳戰略家魯肅一直倡議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蕩然無存,這個時候曹魏的王國已經成為了司馬氏的囊中之物,放眼整個中國阻礙晉國統一全國的只剩下了位於長江之南的東吳,晉國想要統一天下的心思昭然若揭,而東吳也懷揣著想要滅掉晉國一統天下的夢想。
西陵之戰背景是東吳與晉國的對立,兩者互相想要吞併對方,西陵之戰的導火索也就是西陵之戰直接的背景因素則是西陵督步闡的叛變。步闡是東吳的西陵督,世代生活在西陵,步闡所駐守的西陵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如果晉國能夠得到西陵就可以做到直指東吳都城建業,如果東吳失去了西陵就會失去了長江防線的門戶,但是這個時候喜怒無常的東吳君主孫皓徵召昭武、西陵督步闡前去覲見,對於自己這位主子的心思無法猜透的步闡於是心驚膽戰,擔心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錯誤,要被孫皓召去問罪,又擔心是因為不知道誰向孫皓進了讒言,所以孫皓要將自己召去問罪。
步闡左思右想,覺得孫皓召見自己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思來想去,最後決定不奉召,而是連夜派人前去晉國表示自己投降晉國的意願,西陵督步闡投降,這在晉國來說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於是非常高興的封步闡為都督西陵諸事、衛、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兼任交州牧,封步闡為宜都公。步闡派將侄子步璣、步璿派到洛陽去當人質。聽說步闡叛變孫皓大怒,派陸抗率兵前去征討西陵,於是西陵之戰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了。
西陵之戰的過程
東吳的西陵督步闡叛投了晉朝,東吳的君主孫皓大怒,派陸抗前去征討步闡,晉武帝派荊州刺史楊肇到西陵迎接步闡,車騎羊祜統率步兵進攻江陵,巴東軍徐胤率水軍攻打建平救援步闡。西陵之戰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爆發了。下面說一下西陵之戰過程。
陸抗率領的東吳軍隊有叄萬之眾,而晉朝的軍隊卻有八萬之多,這還不算步闡的軍隊,所以從人員上來看陸抗完全出於劣勢,於是陸抗命令西陵各軍築造高峻的圍牆,從赤溪一直到故市,內可用來圍困步闡,外可以此抵禦晉兵。對於江陵地區陸抗讓江陵督張咸興造大壩阻斷水流,這樣可以斷絕晉軍侵犯和內部叛亂。羊祜於是想借著大壩阻住的水用船運送糧草,於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揚言要將大壩破壞掉好讓步兵透過。陸抗聽到這個訊息讓張鹹迅速毀壞大壩,諸將都非常不理解,勸阻陸抗,但是陸抗一意孤行,大壩被破壞後羊祜只好改用車子運糧,耗費了非常多的人力和時間。眾將看到這個結果才對陸抗心悅誠服。
十一月,楊肇到達了西陵。陸抗命令公安督孫遵沿著南岸抵禦羊祜,水軍督留慮抵禦徐胤,自己親率大軍憑藉長圍與楊肇對峙。朱喬營中的都督俞贊後來叛逃到了楊肇那裡。陸抗判斷俞讚了解吳軍虛實。夷兵平時的訓練不夠,敵人必定先打夷兵防守的地方。於是連夜將夷兵防守的地方換成了精兵猛將,第二天楊肇果然來攻打夷兵防守的地方了,這個時候早有準備的東吳軍兵將楊肇殺得大敗而逃。陸抗於是攻克西陵,殺死步闡和與他同謀的將吏幾十人,全都夷滅三族。
以上就是西陵之戰過程,西陵之戰陸抗以少勝多獲得了戰役的勝利,這與陸抗出色的判斷力是分不開的,陸抗堪稱是一代名將。
西陵之戰的影響
西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72年,這個時候劉備的西蜀早已經被曹魏滅掉,而曹魏的政權也已經被司馬氏篡奪,這個時候東吳與司馬氏的晉朝已經是互相覬覦的情形,雙方都想要將對方滅掉統一中國,完成自己一統天下的夢想,當然,從雙方的力量上來看晉朝的實力遠遠要強於東吳,所以東吳可謂是岌岌可危,下面說一下西陵之戰影響。
西陵之戰影響一:西陵之戰給了相對來說比較弱的東吳一個錯覺,特別是東吳的君主孫皓看到西陵之戰東吳在陸抗的領導之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所以一改往昔擔心晉朝會滅掉自己的恐懼,而覺得自己還是可以與強大的晉朝相抗衡的,甚至是覺得自己有著一統天下的機會的。據說西陵之戰之後孫皓覺得自己是天命神授,神明在庇佑自己東吳,甚至是一度認為自己有著統一天下的能力,於是讓術士尚廣為他占卜是否能得到天下,尚廣為占卜之後說“吉。庚子年,青色的車蓋會進入洛陽。”於是孫皓大喜過望,真的覺得自己有著統一天下的實力,一定會得到神明的庇佑,從此之後一心一意想要統一天下,多次對晉朝用兵,卻荒廢了自己的政令整治,徒耗國力,最終很快被晉朝滅掉了。西陵之戰是東吳滅亡前最後一場勝仗。
西陵之戰影響二:西陵之戰之後晉朝西陵之戰的統帥被問罪,羊祜被貶為平南。楊肇被免去官職成為平民。
透過以上的講述可以瞭解到西陵之戰影響最大的是東吳,西陵之戰的勝利使得東吳君主孫皓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加速了東吳的滅亡。
西陵之戰的評價
西陵之戰發生的時候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不存在了,東吳與晉朝可以說是隔江相望,對對方都充滿了覬覦之情,西陵之戰之前作為比較弱小的東吳總是懼怕晉朝會攻打自己,是充滿了恐懼之心的,但是西陵之戰的勝利使得東吳的領導者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是充滿了恐懼之心的,但是西陵之戰的勝利使得東吳的領導者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開始了對晉朝的連年用兵,最終加速了其滅亡,下面做一下西陵之戰評價。
西陵之戰評價一:西陵之戰東吳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一場由於陸抗的機敏判斷和出色的指揮才獲得的一場戰役,東吳以區區三萬的兵力戰勝了晉朝超過八萬的兵力,這場戰役是東吳滅亡之前的最後一場勝仗,這場勝仗對於東吳的統治者來說是一支強心劑,讓東吳統治者從此之後對當時的局勢失去了正確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西陵之戰加速了東吳的滅亡。
西陵之戰評價二:西陵之戰是東吳取得的一場勝利,這場勝利使得晉朝對西陵的救援全線失利,西陵步闡的叛變使得晉朝取得了西陵這個戰略要塞,可以說使得晉朝在地理位置上獲得了滅亡東吳的天賜良機,但是由於將帥的指揮不利造成了這一天賜良機化為烏有,而且還損兵折將,於是晉朝的統治者不得不對統兵將領加以懲罰,羊祜被貶為平南,楊肇被免為庶人。可以說西陵之戰使得晉朝想要透過這場戰役滅亡東吳的計劃落空,統治階層可以說是悔恨莫及。
西陵之戰評價三:這場戰役的勝利與當年陸抗的父親陸遜擊敗劉備的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戰役相媲美,這場戰役使得晉朝快速滅亡東吳的計劃落空,使得東吳的壽數延長了八年,但是戰後雙方的實力對比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也就無法改變東吳最終被晉朝滅掉的結局。
三國志陳壽:抗貞亮籌幹,鹹有父風,奕世載美,具體而微,可謂克構者哉!所以後世何充有言:所謂陸抗存則吳存,抗亡則吳亡者。西陵之戰是陸抗個人能力的最好體現。
後世不察權以計謀自立,而區區欲效權之畫江為守,是不察夫形勢甲兵之最弱也。古人惟陸抗知此。抗言於孫晧曰:"長江峻川,限制封域,乃守國之常事,非智者之所先。"審抗此言,則當時之形勢為不足言,而所謂智者所先,則有道也。抗可謂善論孫氏形勢者矣。
-
7 # 揚生解史
西陵之戰中吳國大勝,是吳國對晉的最後一場勝利,此戰完全是陸抗個人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因為晉軍的大意,最終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戰敗了。
西陵之戰概況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晉武帝得知訊息後,就想趁機滅吳,於是派荊州刺史楊肇到西陵迎接步闡,另派車騎將軍羊祜統率步兵進攻江陵,再派巴東軍徐胤率水軍攻打建平救援步闡。
而東吳則派陸抗率兵討伐步闡,陸抗在西陵用計大敗楊肇,斬殺步闡等叛將,迫使西晉名將羊祜無功而返。這就是史稱“西陵之戰”的戰役。
西陵之戰後,孫皓加封陸抗為都護。而晉朝羊祜卻獲罪,被司馬炎貶為平南將軍。楊肇則被免去官職成為平民。
西陵之戰吳國大勝的原因一、斷敵人糧道:
陸抗命令江陵督張鹹毀壞堰壩,阻斷了晉軍水上糧道。羊祜只好改用車運糧,由於大水的阻隔,晉軍運糧延時費力,導致主力部隊不能按時到達西陵。
二、大打心理戰:
陸抗命令部隊築牆挖溝,做持久戰打算,對敵人形成強大的心理壓力。因為晉軍的糧草供應跟不上軍需。
三、將計就計,擊破晉軍:
陸抗陣中都督俞叛逃晉軍。陸抗認為:"俞贊是軍隊中的舊官吏,瞭解我軍虛實。必定獻計攻打我軍薄弱環節的夷兵。"於是當夜更換夷兵,全都用精兵把守。第二天,楊肇果然攻打原來夷兵防守的地方,陸抗下令反擊,楊肇大敗。
晉軍失敗的原因此時吳國國力已衰退,晉名將羊祜率軍八萬多,吳軍不過三萬。加上此前陸抗為一無名之輩,而羊祜則是名滿天下的名將。他一開始看不起陸抗,在江陵按兵不前,使吳軍有充分的時間,作好防守準備。再者, 羊祜只派楊肇這支偏師深入險地,兵少而糧草不繼,致使失利。
西陵救援失利後,羊祜認識到: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尚有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在主持軍事,平吳戰爭不宜操之過急。於是,他採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尋找合適時機再出兵滅吳。
結語正是因為陸抗的個人能力,及羊祜的大意,才使吳國在西陵之戰大勝。
-
8 # 浮沉的歷史
西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72年,從時間上看此時已經不屬於三國時期了,而是晉、吳並立時期,此時三國中的蜀國和魏國兩國早已經滅亡。
西陵之戰的起因是吳國的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投降晉朝,吳軍和晉軍圍繞著爭奪西陵而爆發的一次戰爭。戰爭的結果以吳軍大獲全勝而告終,從戰爭的記載來看,吳軍的統帥陸抗無疑是此戰吳軍能夠獲勝的主要原因。
陸抗是吳國丞相陸遜次子,於吳孫皓建衡二年(270年)四月,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在陸抗之前的事蹟中由於沒有參加大型戰爭的機會,因此也就無法體現其軍事能力,直到西陵的爆發,陸抗大展身手的機會才終於來了。
晉朝在接納了步闡投降後,立刻就派遣了三路大軍支援步闡,牽制吳軍即將對於西陵城的圍攻。到了272年十月,吳軍在陸抗的統帥下已經全面包圍了西陵城,而晉軍的援兵還在路上趕來。此時,按照吳軍諸將的作戰構想,要在晉軍援軍來到之前速戰速決拿下西陵城,否則吳軍將會處於腹背受敵的危局之中。但是陸抗力排眾議,認為西陵難以迅速攻克,必須先圍困住西陵,做好防禦工事以免晉軍援軍的到賴,靜觀戰局的變化。
以逸待勞大破晉軍接下來的一系列戰鬥,充分展現出陸抗高超的軍事謀略。陸抗在得知羊祜一路五萬大軍已經逼近吳軍軍事重鎮江陵時,陸抗沒有感到擔憂而是派遣一部份軍隊駐守,親自帶領軍隊直撲西陵。因為陸抗知道,吳軍的主要威脅是楊肇帶領的直接支援去西陵解圍的晉軍。
同年十一月,楊肇帶領的晉軍趕到西陵附近,羊祜的步軍和徐胤的水軍也已經投入到了戰場上。陸抗面對敵眾我寡的態勢,陸抗分兵對抗威脅較的羊祜和許胤,親自帶領主力對抗楊肇的軍隊。吳軍憑藉著先前修築的堅實壁壘抵抗晉軍,這時吳將朱喬所部的都督俞贊叛逃到晉軍,並且透露了吳軍部署軍力。這種情況使吳軍更加不利,但是陸抗卻利用了這個機會將計就計,反而大破了來襲的晉軍。隨著楊胤軍隊大敗,西陵叛將步闡很快就戰敗被殺,羊祜和徐胤也無功而返,陸抗取得來西陵之戰的勝利。
從上面陸抗指揮的過程來看,陸抗個人軍事才能起到的作用遠大於吳軍作戰能力的作用,但是此時吳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至少防守的能力很強。
-
9 # 南方鵬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當然,羊祜也不是熊將,但在西陵之戰的表現,他的軍事素養與指揮才能是不如陸抗的,這也與兩國的形勢有關,而兵士的戰力則沒有明顯高下的表現。三國鼎立,253年司馬昭三路五道大軍討伐蜀漢,鄧艾偷度陰平直取成都,僥倖滅亡蜀漢,其時的東吳已經非常緊張,吳主孫休派出三路大軍星夜兼程或圍魏救趙或直指要害援救蜀漢,兵至中途蜀漢已亡,從此,東吳朝野籠罩在亡國的恐懼中。等到孫皓上位,局勢更加惡化。
晉朝內部對於平定東吳一直有不同意見,比如司馬家重臣賈充就一直持反對態度,阻止吞吳步伐的進行,而作為荊州前線統帥、夏侯霸女婿、司馬師妻弟,晉朝的荊州諸軍都督,假節的羊祜,除了在荊州前線對東吳將士大打攻心戰之外,見到步闡來投,大喜過望,以為時機難得,卻由於誤判而錯失良機,面對陸抗虛實並用、示敵以弱的策略,應對失誤,把主力放在強攻江陵上,被陸抗分兵一守一攻,一一擊退,西陵被東吳收復,步闡被陸抗擒殺。此仗足見陸抗家學淵源的指揮藝術。
回覆列表
西陵之戰是發生於公元272年,因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晉兩國爭奪西陵的戰爭。西陵守將步闡有數萬人,應該是包括老弱。陸抗率吳軍三萬人包圍西陵。晉朝派八萬人支援。晉將羊枯率軍五萬進軍江陵,晉將楊肇率軍接應步闡,晉將徐胤率水軍攻打建平(秭歸)救援步闡。
陸抗採取的策略是在西陵周圍修築工事,以圍困步闡和阻擊晉軍。當時吳軍諸將皆認為應趁晉軍尚未到達前攻下西陵。陸抗對諸將講:西陵城堅,糧草、防禦器械充足,我曾擔任西陵督,所以知道很難攻下。(陸抗在公元259年時擔任西陵督)晉軍到達時,我們將腹背受敵。但是吳軍諸將還是認為應先打西陵,陸抗就讓他們試一下,結果不利。於是諸將都接受陸抗修築工事的策略。攻果無利,圍備始合。
這時晉將羊枯率軍五萬準備從襄陽南下進攻江陵。吳軍諸將皆勸陸抗應回援江陵。陸抗堅決不去。陸抗講江陵即使讓晉軍攻下,也不能久據。寧願放棄江陵也要保住西陵,何況江陵固若金湯。吾寧棄江陵而赴西陵,況江陵牢固乎?雖然陸抗講不擔心江陵,但還是令駐守江陵的吳將張鹹築大壩以阻攔晉軍。而晉將羊枯卻準備好船運輸物資,並假裝派軍破壞大壩。陸抗乾脆讓江陵督張鹹毀掉大壩。羊枯率大軍行軍至當陽縣得知大壩已毀,不得已改為陸運,因此耗費巨大。祜至當陽,聞堰敗,乃改船以車運,大費損功力。
陸抗一邊圍困西陵,一邊沿長江佈防。江陵督張鹹固守江陵、公安督孫遵在長江南岸巡邏防禦晉將羊祜、水軍督留慮和鎮西將軍朱琬駐守建平以拒晉將徐胤水軍。陸抗則率三萬,憑藉防禦工事拒晉將楊肇。吳將朱喬、俞贊投降晉將楊肇。陸抗非常擔心,因為兩人熟悉吳軍事情況。肯定會向晉將楊肇獻策攻打吳軍薄弱處,就是吳軍由夷人組成的那部分。陸抗立馬派精銳部隊加強防禦。果然如陸抗所料,晉將楊肇攻打夷兵處。因為有所準備,晉軍大敗。一個月後晉將楊肇無計可施,而且糧草將盡。於是趁夜退軍。計屈夜遁。陸抗假裝全軍追擊,晉軍非常害怕,只得趕快跑路。陸抗派偏師追擊,晉將楊肇所部又大敗。晉將羊枯、徐胤這兩路軍得知,只得退軍。肇大破敗,祜等皆引軍還。晉軍一退,陸抗率軍全力攻西陵。而西陵城叛軍,因為外無救援,很快就城破。抗遂陷西陵城
西陵之戰東吳這邊宣稱戰績俘獲萬計,晉國則沉默。但從晉國對羊枯和楊肇的處置來看,也是大敗。羊枯貶職,楊肇免職。楊肇的失敗則是因為人馬少和糧草供應不上。而羊枯同樣也有糧倉供應的問題,但羊枯也並未能發動像樣的進攻。有司奏:“祜所統八萬餘人,賊眾不過三萬。祜頓兵江陵,使賊備得設。乃遣楊肇偏軍入險,兵少糧懸,軍人挫衄。背違詔命,無大臣節。可免官,以侯就第。
下面列一些三國時一些戰役的支援速度,以對比此次晉軍的支援速度。公元228年司馬懿得知新城孟達準備起事。司馬懿率軍日夜兼行八天行軍一千二百里。晉書: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公元228年蜀漢兩次北伐,魏將張郃率五萬人從洛陽率軍晝夜兼行支援西線,皆在半個月到達。三國志:晨夜進至南鄭。隴西郡距離洛陽兩千裡兩百里,陳倉也有一千五百里。公元231年蜀漢北伐,攻祁山。司馬懿從長安率軍救援。晉書:晨夜赴之。公元242年五月吳軍三路伐魏,六月援軍到達並擊敗吳軍。公元252年十一月魏國三路伐吳,十二月吳軍於東興大破魏軍。三國志:晨夜赴救。公元255年正月毌丘儉、文欽於壽春起事,司馬師從洛陽率軍十餘萬平叛,閏正月平定。晉書:倍道兼行。公元255年八月姜維率軍北伐,九月陳泰、鄧艾等率軍趕到隴右。三國志:晨夜進前。
東吳步騎皆不如晉國,西陵之戰以吳國勝利告終,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即長江之阻。歷來北方政權要滅掉南中政權以統一天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成。原因就在於南方政權依靠重險之固和長江之阻。北方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並不能發揮戰力。公元274年陸抗臨終前向吳主上疏提醒一定要加強西線防禦,要防範晉國益州水師順江而下。這關係著國家的安危。從中也說明陸抗並不擔心長江以北的晉軍。上疏曰:"西陵、建平,國之蕃表,既處下流,受敵二境。若敵汎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縣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機,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曹魏一直不能越長江滅吳,就是因為沒有一支強大水師。西陵之戰時,晉國也並沒有一支強大水師。公元272年羊枯向司馬炎建議讓王濬在益州打造水師。歷經七年,晉朝因有水軍才得以滅吳。這個問題曹操早就意識到了。但赤壁之戰大敗後,曹操就幾乎沒有打造水師。原因在於北方人不習水性,再者水師成本太大。晉書: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曹操時期,其眾謀士反對伐吳的原因就是因為步騎在南方難以發揮戰力。九州春秋:今舉十萬之眾,頓之長江之濱,若賊負固深藏,則士馬不能逞其能。曹丕曾三次大舉伐吳,也是因為長江之阻而無功而返。公元223年魏軍已經圍困江陵半年,當時魏諸將皆認為江城城破在即。董昭卻建議召回大軍,不然就回不來了。三國志:加江水向長,一旦暴增,何以防禦?就不破賊,尚(夏侯尚)當自完.....軍出旬日,江水暴長。曹丕認為無功而返就是魏國的軍隊發揮不出戰力。就是沒有一支強大水師。魏氏春秋:文帝嘆曰:"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
東吳取勝還是一個原因,就是其政權結構。東吳是依靠江東豪強對抗強敵。鄧艾就看透了這個原來,認為短時間難以滅吳。因為江東世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憑藉武力和權勢,完全可以獨霸一方自保。三國志: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東吳對外戰爭往往是大敗,防禦戰爭往往是大勝。江東豪強的私人武裝,往往是父死子繼。比如陸遜人馬就是由兒子陸抗統領。韓當的人馬由兒子韓綜統領。韓綜後來帶著自己的私人武裝及家屬投降魏國。將母家屬部曲男女數千人奔魏。蔣欽因為沒有兒子,其部曲由弟弟蔣休統領。周泰人馬由兒子周邵統領。凌操人馬由兒子淩統統領。
三國時的部曲都是豪強大姓自己招募的人馬。他們只對於主人忠誠,而不是對君王忠誠。依附於他們的百姓少則數千戶,多則萬戶。公元209年廬江郡雷緒被曹軍擊敗後率部曲及家屬投降劉備。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蜀漢和曹魏也有部曲的存在,但沒有東吳那麼普遍。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對驃騎將軍顧榮講:“寄人國土,心常懷慚。”顧榮是東吳丞相顧雍的孫子。司馬睿講寄人國土,當然是指他建立的東晉是寄居在江東士族的土地上。由此也可見江東士族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