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兒飛

    BBC的一部關於地球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在歷時3年的製作後終於開播啦!攝製組們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去到了40個國家取景,完成的這部作品非常精良,豆瓣和IMDb的觀眾評分都是9.9分,接近滿分!這部紀錄片去到了地球上不同的角落,足跡遍佈了島嶼、山脈、叢林、沙漠等不同地方,並且把這些地方的野生動物的故事生動地呈現給大家~目前播出的幾集中,有堪比驚悚動作片的小海鬃蜥逃過蛇口

    那麼這些鏡頭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為了捕捉到這些珍貴的鏡頭,製作組也花了不少心思,他們花費了三年去撰寫劇本,其中所有內容都是有動物行為學作為支撐的。《地球脈動》中另外一個讓人驚豔的鏡頭,是金雕滑翔視角,鏡頭隨著金雕一起翻越了阿爾卑斯山。其實就是把鏡頭綁在了金雕上面讓它飛越阿爾卑斯山

    棕熊跳舞的場面算是《地球動脈》裡的輕鬆環節,棕熊賣力地扭動屁股,配上搞笑的音樂,著實令人捧腹。

    誰知這樣一個看上去拍攝難度不高的鏡頭也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才拍好,一隊來自加拿大一個公園的棕熊研究專家先要勘探好地方,確定拍攝地。然後把遠端攝影機放在他們定好的樹下,結果發現適合拍攝的地方棕熊不喜歡,棕熊喜歡的地方又不適合拍攝,非常尷尬。。

    結合上面的幾個例子可以綜合出幾個常用的拍攝方法1人工訓寵,把鏡頭放在動物身上,利用動物的視角來拍攝,例如金雕飛越阿爾卑斯山這幾個片段。2預先偵探,先觀察動物們經常出現的地方事先放好經過偽裝鏡頭來拍攝,可以偽裝成石頭,木頭等等。3人為偽裝,比如將人偽裝成一棵樹或一隻同類動物進行拍攝,可以擁有較好的靈活性。

  • 2 # fuwuqiyichang

    有一些是偽裝的,提前把攝像機固定在那,遠端控制。比如地球脈動2中在山頂上拍到的豹子,不可能一直讓人在那守著,而且也沒有什麼植物,人也不好偽裝。還有一集在印度拍老虎還是什麼的,提前把攝像機固定在那,結果被熊還是大象給毀了。拍那個鷹在雪地裡為了爭搶食物,是在不遠處偽裝了一個棚子,有人在那守著拍到的,還有第二部裡鷹在空中飛翔的第一視角,很多是人為模仿的,兩個人綁在一個滑翔傘上,前面那個負責控制傘,後面那個是攝影師負責取景。但是在之前的紀錄片裡有訓練過一隻鷹,然後在背部裝了一個攝像頭。看到最危險的是在印度拍攝夜景,忘了是老虎還是豹子晚上跑到人類活動區捕食家畜,影象類似於紅外成像儀,能清晰看到活動動物的輪廓,也是攝製組偽裝在一個地方拍,結果有一隻竟然直接往他們的偽裝點走,太嚇人了,估計是聞到人的味道了。不過快接近的時侯,停住了,然後轉身走了。

  • 3 # 攜狼拍雪豹的王鵬

    瞭解所拍攝動物的習性、無限制的接近它們,才能拍到最好的或者更好的野生動物鏡頭。

    可以分解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會不會被動物發現,第二個問題是會不會被傷害。

    不管是不是BBC還是其它機構,在拍攝野生動物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野生動物是先人類發現對方的。主要是因為野生動物對野外的敏感度,例如,它的嗅覺是人類的幾百倍或者視力是人類的多少倍之類的,總之,在感官上,野生動物要比人類靈敏的多。總是在你沒有發現之前發現你,它就會發現你。人類先動物發現的機率是很小的。

    發現後,會有一個安全距離,每一種動物對人類或者其它動物有一種安全界限,沒有超過這個界限的時候,它還不會驚慌失措,甚至都不會跑掉。只有超過了這個距離,才會引起它的警覺,它是選擇逃跑或者進攻就屬於它的本能決定了。例如,我們有一次見到兩隻調情的棕熊,在距離大約400米的時候它們已經確定發現了我們(應該發現的更早),但是這兩隻龐然大物面對我們5個人並沒有任何其他動作,依舊互相挑逗,只到我們距離它們大概200米的時候,才有所警惕,但是依舊沒有采取行動,後來,我們牽馬的保護區的朋友實在等不住牽著12匹馬出現,兩隻熊才倉皇而走。

    命喪在野生動物嘴裡的攝影師並不是沒有,日本的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星野就是死在北極熊的嘴下。被野犛牛追逐過的極限遊客也很多,我們這些常年在山裡拍攝野生動物的人被野犛牛追逐也是人人均有類似經歷。

    當然,BBC拍攝野生動物有很多辦法,有些動物的行為鏡頭實際上並不是在野外拍攝的,而是在動物園等地拍攝,這個在網上搜一下能夠找到相關的案例。

  • 4 # 隨風而逝乖乖娃

    他們不怕艱難險阻,不怕苦,不怕死,拔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想盡各種辦法,晝夜潛伏,在陸地,在森林,在冰川,耐心等候,用假攝影機,航拍,潛入水底,他們也會被動物發現,近距離和食肉動物接觸,他們也怕被發現,但是他們在拍攝過程中儘可能不讓動物發現,為了記錄地球上各種動植物的精彩瞬間,讓我們領略大自然精華,想盡辦法,把美好的東西呈現給全人類,這就是BBC紀錄片中的攝影師!尤其喜歡他們拍的紀錄片巜獵捕》,不管是畫面還是配樂,解說,都是精華中的精華!經典中的經典!

  • 5 # DOCO熱紀錄

    談到紀錄片,

    想必大家都會提起王牌BBC

    攝影考究

    每一幀畫面都美到讓人窒息;

    敘事精良

    個體故事背後總透露著

    生命的可敬和自然的偉大。

    ▲ 《地球脈動》

    ▲ 《冰凍星球》

    在現今的紀錄片領域裡,

    BBC可以說是天下無敵

    曾聽一個朋友說過:

    “能超越BBC的也就只有BBC了”

    DOCO君斗膽代表紀錄片愛好者

    對這句話舉雙手贊成。

    ▲ 部分BBC紀錄片的豆瓣評分

    這不,為了表示對BBC的喜愛,

    今天又要為大家推薦一部BBC紀錄片了。

    只不過,這部紀錄片的攝影師

    很多都不是人!!!

    是不是覺得DOCO君在瞎扯呢?

    那就先讓我們看看它的豆瓣評分吧!

    是的,就是這部《荒野間諜》,

    豆瓣9.5分,而且一水好評

    它是2017年BBC新開播的一檔紀錄片,片子主角是偽裝成各種動物、石頭、甚至是便便的攝像機

    它們打入真正的動物團伙內部,提供了很多一手的攝影素材,它們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愛的間諜了。

    ▲ 便便間諜

    ▲ 間諜葉猴

    ▲ 間諜河馬

    除了上圖的便便間諜、河馬間諜、葉猴間諜之外,還有猩猩間諜、小鱷魚間諜、白露間諜、烏龜間諜等34個間諜動物

    製作團隊一聲令下之後,間諜動物開始出任務了:

    它們潛入世界各地30多種動物的大家庭中

    努力地以假亂真、蠱惑動物心,還要沒臉沒皮地和人家同睡。

    (哎,這工作不容易啊!)

    終於,黃天不負苦心間諜,它們拍到了很多動物的可愛瞬間

    ▲ 猴子把正在學跳水的幼候推下水

    ▲ 土撥鼠打kiss

    ▲ 猩猩打盹

    ▲ 公猩猩在母猩猩面前大戰間諜動物

    ▲ 喜歡偷竊藍色珠寶的園丁鳥

    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幕發生在葉猴中。間諜小葉猴進入真實葉猴的生活中後,很快獲得了真猴子的信任。

    在一次玩耍中,真猴子不小心把間諜猴子擠落到山崖,當時所有的猴子都以為它死了,全部圍在了它身邊,默默地為它開了一場追悼會

    有的猴子母親還趕快把自己的孩子拉到身邊,似乎怕發生同樣的“悲慘”之景。

    這個發現震驚了研究葉猴十年的科學家,也讓人們對這種情感豐富的靈長類動物有了新的瞭解。

    人們誇讚間諜動物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誇讚創造間諜動物的人

    早在16年前,BBC就已經用偽裝成石頭的攝像機拍攝獅群的日常生活了。

    而今過去了16年,偽裝拍攝的間諜動物可以說更加高階了

    ▲ 偽裝成石頭的攝影機

    對於間諜野犬來說,初次見面就對真野犬搖尾巴示好,而且很快贏得了野犬的信任,說明肢體語言是獲得真實動物認可的關鍵所在。

    ▲ 間諜野犬搖尾示好

    別看間諜野犬的個頭小,其實它的表皮之下隱藏著一副具有關節的金屬骨架

    它由一個複雜的電子系統控制,可以模模擬野犬的各種動作,所以即使和真野犬面對面,也不容易被識破。

    ▲ 間諜野犬內部骨架

    海獺的製作也是一件特別費心的事情,創造者需要一絲不苟地將人造毛髮一根根地穿入海獺的矽膠皮中,這需要極高的耐心和細心。

    ▲ 製作海獺

    狐獴不喜歡外來者,為了保證動物間諜身上有狐獴的氣味,工作人員在它的身上塗抹了狐獴的糞便

    ▲ 間諜狐獴

    間諜白鷺是動物間諜中最幸運的,在它執行任務的3年裡,唯一一次重傷就是被大象用鼻子甩了一臉泥,不過竟然也毫髮無損。

    但是,和它一起潛入象群的好基友(便便間諜、木頭相機、間諜烏龜)運氣就沒那麼好了。

    便便相機和木頭相機被大象當成了小皮球,間諜烏龜也被好奇的大象一腳踩扁。

    ▲ 被踩扁的間諜烏龜

    間諜猩猩是這一系列裡最高階的臥底,它的頭部有30個活動部位,製作過程長達半年。

    它的表情很豐富,還能與其他猩猩互動,並且還能和真猩猩比賽鋸樹枝。

    ▲ 你能看出哪個是間諜嗎?

    這麼精密的設計,主要是因為猩猩不僅擁有超高智商,同時行動還很謹慎,想讓間諜猩猩不被識破,製作團隊只能用心良苦啦!

    《荒野間諜》中的每一個鏡頭都是野生動物不易被發現的珍貴生活瞬間。

    導演約翰·唐納在談到“動物間諜”時說道:

    “越深入到動物中間觀察他們的生活就愈發有共鳴,越研究動物的行為就越洞見自己的生活,因為從動物身上我們看到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反映。”

    觀察動物其實也是在觀察人,《荒野間諜》的每一個鏡頭都讓我們意識到每個動物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以及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和人類一樣的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每個生命都是偉大的,都值得我們敬重。

  • 6 # sill佛莫

    真巧我前幾天剛剛看了BBC關於拍攝的影片,之前我也很好奇也很納悶他們是怎麼拍攝到那麼自然的。首先我想說BBC的拍攝組真的太厲害了,不僅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還要有相當大的知識儲備,什麼高山深海叢林草原南極北極他們都要去,而且又時候要拍攝一些珍貴的畫面都要冒著身命危險,他們要對周圍環境生物十分了解。其次,他們還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有一些鏡頭的拍攝,用當前的攝影機是沒有辦法拍攝的,尤其是在自然狀態下,因此他們就自己動手改裝攝影機來拍攝。

    其實如何拍攝到動物在自然狀態下的行為而不被動物發現這個問題肯定是最困擾攝影師的,。他們在拍攝時用了一些機器人而且偽裝成要拍攝的動物外形,有的可以以假亂真(我看過一個拍攝的是烏龜的在那一動不動,結果被另一隻公烏龜給上了(Σ⊙㉨⊙)哈哈哈),當然有的也會被發現,尤其是剛剛進入動物群體中間時,會引起動物的好奇。

    關於很多近距離的鏡頭是怎麼拍攝的,大家可以到B站上找影片 ( BBC NHU創新六十年)有一系列的關於拍攝的影片。

  • 7 # 糊色朗

    說到就紀錄片,BBC團隊可是地球上最牛逼的了,不管上天入地,他們的攝像手段非常多,他們的團隊裡面還有很多各種生物相關的動物學專家,尤其是關於非洲動物和海洋生物方面的專家,人才和裝置都配套得非常專業,各種航拍手段和潛水拍攝已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了,主要難度在於瞭解動物習性和環境氣候以及特殊攝像裝置這些方面。

    我看過一些紀錄片拍攝現場的幕後影片,很多裝備都是需要特殊改造或者改良而來,不同的環境還要根據不同需要隨時用到直升機或者快艇,而且有時候還需要動用一些不起眼的小玩具,比如遙控飛機,遙控船等等,用於特殊拍攝。

    說那麼多廢話,現在回到問答主題,為什麼不被發現?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還要根據動物習性進行各種偽裝,有時候還要安營紮寨定點守拍,這還不夠,還要高效能超長焦高速攝像機,他們拍紀錄片不僅難度高,而且具有比較高的危險性,比如在非洲拍獅子或者獵豹捕獵,或者極地拍攝北極熊,又或者潛水拍攝鯨魚或者鯊魚等等,如果不是非常瞭解這些動物和環境因素,根本不可能順利進行。

  • 8 # 萬物有的說

    大家好,我是萬碎爺,

    動物記錄片的很多鏡頭,

    其實是由偽裝攝像機拍攝的

    有人說生命之間一定是有共性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樣。當時我還以為這句話只是對人類潛在本質的一種肯定,直到看了《荒野間諜》,一部零距離窺探動物生活的紀錄片......

    為了窺見攝人心魄的真實,動用科技的先進力量,將攝像機進行逼真的偽裝,最終成就出一幀幀令人動容的畫面。

    被挑選出的出色偽裝者有大象戰地的糞便攝像機、白鷺攝像機;葉猴戰地的白毛猴攝像機;狐獴戰地的眼鏡蛇攝像機,以及土撥鼠攝像機、灰松鼠攝像機、鱷魚攝像機......

    就在人類把這些偽裝者推進荒野自然的那一刻,驚心動魄的偷窺行動隨即拉開大幕!

    01

    拍攝大象需要幾步(部)?真相:答案詳見兩部偽裝機

    巧妙的偽裝,先從一隻會動的糞便攝像機說起,這是大象專用。

    大象很難監控的目標,那麼龐大的身形、光是粗壯的大腿,靈活的長鼻子,就夠搞破壞的。

    更別說,它也是挺聰明的,象不太會主動踩踏自己糞便,所以糞便攝像機到位了。

    不知道非洲荒野上威武的象群,看到這坨奔跑的屎會有怎樣的複雜心情!

    大部分象似乎都已經退避三舍,唯獨一個最有好奇心的,腦袋跟著這一坨平行移動,大概是有點懵。

    於是一切都無法逃脫“糞便的眼睛”,這隻剛學會走路的小象,跟在母象後面,一不留神就來了個滑稽的碰瓷,爬起來繼續吧!

    畢竟走路這件事兒,別人的腿幫不了。

    另一位偽裝者白鷺,也被安排在大象的生存空間,彼此相處甚歡。

    因為白鷺是大象最熟悉的鳥類,幾乎不會受到大象的傷害,卻不免在玩耍時遭到戲弄。

    看,這不就被一頭興奮的母象朝頭上丟了一大坨泥巴…...完了,泥巴擋鏡頭。

    02

    猴子有當人的潛質?真相:至少它的哀傷讓人動容

    來到印度,一隻白毛紅面板的小猴佇立在拉賈斯坦邦的荒野上。

    然而誰能想到,它的身體竟然是由塑膠頭骨和金屬四肢骨架構成的,動作也全被電腦系統控制......與眾不同的右眼,正是一個4k高畫質攝像機。

    事實確實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透過“白毛猴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很多猴群戲耍的情景,本性調皮是真的。

    然而悲劇發生!一天,這隻白毛猴從樹幹掉到地上,爬不起來了。

    猴子們紛紛跑到它的身邊,抓耳撓腮,大概是覺得死亡已至。卻並沒有四散而去,靠得近的猴子還試圖去摸它的心臟,去聞它的鼻息。

    猴子的確是充滿靈性的,不然怎麼說是人類的祖先的親戚!

    在它們對同伴離去,感到哀傷的同時,土撥鼠們卻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之中,到底有沒有點同情心!!

    03

    打地鼠打得很過癮?真相:嗯,秀恩愛死的快!

    捂眼不要看,光天化日之下!大型虐狗現場......

    看到此情此景的偽裝者土撥鼠,真是相當入戲了!彷彿發出了來自一隻單身狗的嚎叫!

    相比起“電燈泡土撥鼠”,偽裝者眼鏡蛇就有點危險了。不得不說,喀拉哈里沙漠裡的這群狐獴可真講義氣!

    04

    玩王者農藥老被團滅?

    真相:敵軍5秒抵達戰場,躲不開

    偽裝者眼鏡蛇要耍威風,橫檔住了狐獴的去路,想著憑藉自己的紅燒肌肉嚇嚇它們......

    誰成想!狐獴也是沒在怕的,人家壓根兒就是不顧身價性命的主兒。

    身軀瘦小又怎樣,不斷騷擾,反覆試探,頗有一副逼得眼鏡蛇知難而退的架勢…...

    然而眼鏡蛇也不退讓。

    好!夠本事。

    群起而攻之!怎麼樣,兄弟們5秒抵達戰場,兇狠的毒蛇,你認不認輸?

    不管這場凶多吉少的博弈了,心疼一下人類的高科技裝備吧!又陣亡了一隻。

    說到陣亡!還要提提記憶力超群的灰松鼠們,人品堪憂!

    05

    做人不厚道不行?真相:做松鼠不厚道都吃虧

    秋天到了,北美洲的灰松鼠都在儲存過冬的食物。

    聽說它們每年要埋藏約一萬顆堅果,為冬天囤積糧食,也是辛苦。

    不過,話說回來,怕捱餓的灰松鼠真是太不厚道了,就一顆也要從別人手裡搶!

    我們的偽裝者松鼠這下就倒黴了,最可怕的是,被搶走的是攝像頭!!

    不敢想,要是到了冬天,餓瘋了的灰松鼠挖出來一個攝像頭,是不是也要啃一啃,應該很咯牙!

    聊咯牙,又突然想到鱷魚的牙齒咬合度問題。

    06

    鱷魚的大嘴很兇猛真相:對小鱷魚溫柔如水

    不過這次要說的卻是它口中的溫情。

    畢竟鱷魚攝像機在未出殼的小鱷魚身邊蹲伏了好久,搞得像自己生了一窩蛋。

    小鱷魚在陸地的破殼而出後不久,母鱷魚就會將小崽子們都含進嘴裡,運回水中。

    一路上小鱷魚從母親的牙縫兒裡搖動尾巴,絲毫沒有損傷。

    看到這麼溫情的畫面,不僅讓人感嘆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往往也是最溫情的軟肋。

    無論是大象的粗狂龐大,猴子的調皮古怪,土撥鼠、狐獴的“情感”、還是灰松鼠的食物大戰,都無不是一場場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的生活。

    跟我們人一樣一樣的!

  • 9 # lcxyj9

    BBC紀錄片的拍攝是由一個強大的團隊組成。並有當時或現時最精良的影像裝置。就拿2006年BBC出品的《地球脈動》正版藍光碟

    來說,利用高畫質攝像機,耗時四年,在全球超過200處外景拍攝。在看這部片時,有拍攝花絮,花絮演示拍攝老虎時,是把攝像機裝在大像鼻子上的,還有就是拍攝豹、獅子等,有的是機械攝像,並可以行動。還有先用麻醉槍麻醉一頭動物,在脖子上安裝跟蹤裝置,在甦醒後放入大自然。走到哪都知道。再動用無人機成直升機跟蹤拍攝。比如在西藏拍攝雪豹,攝影師在山對面守候幾個月才發現兩隻雪豹及有一隻雪豹捕捉山羊的珍貴精彩畫面。

    目前BBC團隊攝影師用更好的4K攝像機,比如2016年拍攝的《地球脈動2》利用模擬機械攝像,和遠端控制拍攝,不過在BBC紀錄片團隊裡,拿到最一手的拍攝素材的成員,他們其實不是人,他們是動物間諜。工作人員為了取得自然界動物的信任,搞了一群安裝了攝像頭的動物間諜安插在動物圈成了以假亂真的動物攝像師

    週末如果不知道看什麼片,不如選這部BBC紀錄片《地球脈動2》,

    它分為6個系列,可以說是自然系列紀錄片的最高水準,工作人員跑遍204個地區,鏡頭延伸到了地球的叢林,島嶼,雪山,沙漠,草原……。製作無比精良,當然工作人員們也吃了不少苦頭……,看完能感動到哭。

  • 10 # 工業泵圖紙design

    我是見過幾位知名攝影師的作品,他們並不是忽然就拿出那麼好的作品,而是先跟自己需要拍攝的動物近距離接觸,跟隨,這種互相瞭解的時間會很長,直至目標動物減少對攝影師的戒備心,這時候攝影師就可以近距離拍攝了。

    這樣的攝影工作向來是非常危險的,目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人拿的出這種作品。國內的全是買國外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扶弟魔,怎麼會有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