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樸素愛屋

    說起老子五千言,大家都知道是《道德經》,這樣叫了兩千多年了。其實在秦漢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並不是現在《道德經》這樣,道篇在前,德篇在後,次序正好是相反的,這個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老子五千言叫《德道經》更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先從1973年的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說起。

    40年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尤其乙本在兩篇後分別有“德”“道”二字,明確分出篇名。帛書《老子》是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寫本。漢文帝叫劉恆,治國採取老子無為而治的方略,休養生息,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朝盛世。

    帛書《老子》道篇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與現在通行本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同。古代著書行文要避皇帝的諱,皇帝的名字常人不能用,所以到了文帝劉恆這兒,“非恆道”就變成“非常道”了。這也說明,帛書《老子》成書至少是在漢文帝之前。

    另為佐證的是,在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老子德道經》寫本,多以《德經》為上卷,《道經》為下卷,不分章,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上下二卷(《道經》在前,《德經》在後)次序不同。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經》上,《道經》下。不僅如此,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

    紫氣東來

    目光穿越歷史向上追溯,漢武帝繼位的第八年,即公元前134年,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的儒生根據統治者的封建統治和獨尊儒術的需要,偏離了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儒學原意,出現了為封建帝王服務,愚忠皇權,禁錮百姓思想的犬儒文化,並開始大量改寫古代經典,其中老子五千言德篇與道篇的次序也顛倒了,導致後人只知《道德經》而不識《德道經》。

    就是在漢代時期這個順序就被顛倒了。順序顛倒,實際上就把老子的本意弄顛倒了。

    《老子》五千言,在書寫過程當中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的。“道”,如果沒有淳德為基,則難以感格、體悟和進入其中。只有透過修養這個“德”,具備“五德”,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闡釋的“仁義禮智信”都齊備,五歸化於一,才能夠有資格達成這個“德”。“德”豐滿不缺以後,才能夠品嚐“道”的滋味,知道“道”是怎麼執行的。因為“道”不可言,言語道斷。這個境界已經沒辦法用語言來描述了,那麼就要用“德”來去體會。讓人們首先培養心靈的道德品格,獲得道德能量,然後再來認識自然大道,認識天地的自然規律,這樣就能夠很輕鬆地把《易經》讀通、讀懂。

    從大量經驗來看,誦讀通行本《道德經》五千言和誦讀帛書本《德道經》五千言,效果是有區別的。所以在篇序上,我花了很長時間校勘《德道經》,也把我的學生調動起來,進行了大量的史料考證以後,重新校訂了一個版本,可能對大家會有點參考意義。

    我們根據老子《德道經》的原意,進行版本恢復。當然,在恢復當中對很多關鍵內容也進行了校勘。比如說,“治水”章,在帛書《老子》的原著當中是“上善治水”,但是漢代以後就被篡改成了“上善若水”,自此人們基本上就讀不懂《老子》了。

    一個“若”、一個“治”,兩者的含義是絕對不同的。“若”,著重於理性的朦朧,強調要“仿效”水的品格和精神。而自然界的水有清有濁,具有雙重屬性,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為災為患,濁惡之水和災患之水並不具備“上善”屬性。老子說的是“治水”,那就是非常典型地表明,要用至美和至善的東西來“治”自己的生命之水。

    實際上,我們華人在展開八股文教育以後,就缺乏了直覺和靈感,無法從祖先們最簡單、最原始、最接近自然真理的符號當中,去解讀其中深刻的科學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如果能夠真正把我們整個民族和孩子們的直覺和靈感都培養好,就應該採用早期最原始、最真實、最接近《老子》五千言原著本意的《德道經》來進行誦讀。

    我們在研究歷史過程當中,運用兩部著作,一部《黃帝四經》、一部《老子》五千言的帛書版本,基本上就可以把這個歷史概貌清楚理順,是我們知道道德根文化。為什麼在十六世紀以前,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科學發明創造,我們國家和民族一直都走在西方的前面?然而在十六世紀以後的明朝,出身不好的朱姓皇帝為了給自己的臉上增光,希望效法唐朝認老子為宗親的方法,開始使用朱姓宗親朱熹的理學作為科舉制度,從而開始了“八股出而經說亡”的國民學習模式,我們不僅從漢代丟失了《黃帝四經》,丟失了真正的老子《德道經》,還把萬經之首的《易經》誦讀也丟棄了。只採用儒家的《四書》來進行國民教育以後,我們民族的創造力就明顯地萎縮了,就落到了西方各國的後面。這裡面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注重培養國民和民族精神當中的直覺和靈感,而只是片面的注重通過後天的智識,單純學習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經驗,而缺乏發明創造的能力。因為發明創造都是要建立在對前人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然後透過自己的直覺和靈感,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產生髮明創造。

    熊春錦老師在“之乎者也”中的奧秘——為什麼提倡誦《德道經》而不是《道德經》一文中說:

    道德根文化基因應用的三階段:“古文階段”、“文言文階段”與“白話文階段”。

    在研究道德根文化大系統中,一般將古文階段定義為秦代以前較為合理。然後,可以將五四運動之前的歷史時期,定義為文言文階段。而將五四運動以後定義為白話文階段。古文的功用,主要是供人們誦讀吟詠,特別是內觀配合誦讀吟詠。中國的文和字,其中許多文字,都是對體內某一性慧現象的全息性定形和定名,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在誦讀和吟詠時,配合內觀,也就是在與這些慧性組織、結構、性體進行呼喚和交流,極為有益於啟動和啟用人體內的性慧系統。

    而且,古代形成和制定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行文特徵,全都與修身的內求法直接相關,四言是要求人們在唸誦吟詠時主動從上到下對應於人體的三腔一體,要求同步內觀文或者字的出現。也就是內觀顱腦腔、胸腔、腹腔的正中央,也稱之為上、中、下三個丹田,再加上人體內的地,這個地就是陰蹻(前列腺)區。這種誦讀方法,在方法歸類中屬於“歸一法”,“中和法”。

    而五言、六言、七言則是分別增加語音對胃腑、喉區、頭頂百會的同步振盪。而人體內中脈上的這七個點,恰巧又全部都是啟動人體性慧基因,產生和形成天人合一的關鍵路徑和通道。只是在這七個點上,又以三腔一體最為關鍵。因此,四言律就成為古文中最為多見的一種行文定律。

    《黃帝四經》、老子《德道經》全都儲存並且運用著這種行文律,而且在關鍵處的應用,常常令人歎為觀止。我們只要誦讀一下道篇第一章,就會有這種感受。這種確保文化與修身緊密結合,兼顧性慧基因啟用的定製,也就構成了中國古文全都以誦讀、吟詠為學習主要方法的機制。

    在現代人的眼中,古文之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在古代那種書寫材料貴重,在龜甲和竹簡上書寫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我們的先人卻不畏困難地、高頻率地使用一些看起並無實際價值的虛詞。“之乎者也”幾個字,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幾個字在秦前的古文之中比較多見,在秦漢以後才逐步減少下來。其中也是古文的終結,文言文的興起作為一個轉換。實質上則是“道德根文化”向“儒學文化”的全面轉換。由於前人並未回答古文中為什麼要頻繁使用“之乎者也”,而且自漢儒時代起,這幾個字的應用開始脫離了道德根文化時期使用的方式。因此,在白話文時期,人們就將之乎者也全都冠以文言虛詞,而且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其實,人們僅僅站在漢字基因和文言文的角度上,是無法正確解讀“之乎者也”現象的。而且如果沒有修身內證的基礎以及內求慧觀的能力,以及長期堅持認真誦讀的實踐經驗配合,那麼也就難解“之乎者也”之謎,只能盲從於智識者的解析之中。

    前面我們已經剖析了文理基因誕生,源自於內取諸身,外取諸物。是一個內觀與外觀的整體應用過程。之乎者也幾個字,其實全都是源自於性慧的內觀,誕生於性慧基因的基礎之上。而且,這幾個字全部都對修身,對啟用人體內的性慧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正如《黃帝四經》中所說:“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內觀中的這些特殊點和區域,以及變動過程,在慧觀下被發現以後,運用文理記錄下來,並且賦予讀音,這就是形名立。形名一旦這樣被確立以後,那麼,只要呼喚、誦讀、吟詠它,不論它是在太極黑境還是太極白境,都會響應。我們在研究時一定要高度注意,道德根文化中的古文,特別是經典,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都是供給人們誦讀吟詠學習記憶的,書寫記錄儲存的功能反而處在次要的位置上。而且,這種誦讀吟詠還應當結合修身的內觀,發揮啟動啟用人體內性慧基因的功效。因此文理的象形性和“名”的讀音性就是其中的靈魂。同時抓住形名而誦讀,並且運用內觀配合,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經典誦讀開慧益智的功效。下面我們將這四個字分別作一下分析。也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

    一、“也”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也”字,在古文中使用的頻率極高,例如《德道經》五千言中出現了179次。在《黃帝四經》中則出現了86次。“也”字一般全都應用於句子的尾部,作為最後一個字結束,很容易被人誤解成句末語氣詞。其實之所以用在句末。那是因為它在人體內特定的位置所決定的。也字在人體內所觀察到的位置:男性是在前列腺區域,女性則在子宮後穹隆下方。《說文解字》也指出了:“女陰也。象形。”但是概念比較模糊,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到它是蛇的形狀,本義是蛇,但是卻並不是指外界的蛇,而是像伏羲與女媧圖一樣,是指的身體內的靈蛇,先天腎氣中的腎火。

    關於人體內的靈蛇,我們已經專題講過在此不再重複。只需牢記,“也”的文理形態,就是體內的靈蛇,而“也”的讀音,就是呼喚體內的內蛇。如果在經典誦讀中再加上主動內觀陰蹻配合形名,也就是掌握了其中的真諦。

    《大悲咒》是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著名佛經。而且她是專門供人們進行誦讀的經典,沒有進行中文之義的翻譯。屬於讀音直譯的經典。如果我們將這部只供誦讀的經典,與老子《德道經》中的“之乎者也”幾個字相比較,就不難發現一個共性的秘密。佛經同樣極其高度地重視“也”字的呼叫。佛經中的“也”,只是取音而不取字,凡是“也”字音的地方,全部都用夜,耶、曳進行替代。這種取字音不取字形的方法,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區別佛學與道學和儒學的區別性。另一方面是經文誦讀時聲調頓挫的需要。統計了一下,《大悲咒》全文417個字。類似“也”音的字多達33個。“之”音, 1個,“乎”字音的6個。“者”字音的3個。同樣可見也字音字使用頻率之高。為什麼這部佛學經典使用也字音如此高的頻率呢?因為古印度的文化,對體內的靈蛇同樣瞭解非常詳細。並有專門的方法進行習練,從而調動自己的先天腎氣能量,實現天人合一。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漢代儒學對老子五千言中這個“也”字的編修情況。我們僅抽出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進行比較分析:

    而且,在帛書的道篇第一章中,開始是四言連續四句,然後緊接著二句七言,再一句五言,接著在二句四言之後接著一句五言,再又回到四言句四句。全章共十四句,也字卻使了八句八次,佔據全章的一半以上。也說明啟動先天腎氣的重要性。這一現象如果沒有修身的實踐,是很難正確理解這種高度重視啟動和啟用體內先天腎氣的應用,在經典中是比較少見的現象,同時的。漢代之所以出現將這非常重要的八個“也”字全部刪除的奇怪現象,只能說是一種丟失內求法以後的愚智行為。不知誦讀時同步進行體內精氣神調動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失傳於古文誦讀的靈魂。

    我們可以現場試一試:我們運用在上中下三丹田和這個前列腺,昔肌群,來由上往下誦,《德道經》中的道篇第一章:

    道可道也,(一開始誦你自己的會陰一定會自動收縮,但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自己就會跳動,就會像噴泉一樣有能量,整個人就成了一,一體。)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每一個字都落實到特定的位置。)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第五句第六句,只不過是用了七,就在七個位置上把它逐一地觀想出來。熟練以後是很容易的。)

    故恆無慾也,

    以觀其眇;恆有欲也,

    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我們同步運用一下這種“歸一法”,體驗以後必有所感。所以這種經典誦讀配合內觀合一,就是古文的特點。古文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沒有標點符號,其中的為什麼,大家可以自己解答了。

    二、“之”字與人體的對應關係

    “”字,在古文中出現的頻率同樣極高,它在《德道經》中出現了271次。在黃帝四經中出現了205次。為什麼要高頻率使這個字?同樣是因為古文需要內觀修身,配合誦讀吟詠而啟用體內的精氣神,開慧益智。而且,之字本身就是原生於人體之內,而不是體外。《說文解字》將之字分析為地上新長的草。而有些學者依據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將之字分析成上面是一隻腳丫子,下面是地。這些定義都有理,但是並不準確,背離了道德根文化是修身文化這一靈魂,忽略了文理基因是“外取諸物,內取諸身”的原則。

    “之”字下面的一橫,的確是代表象形於地,但是它是象喻身國內天地中的地。它象形於體內小腹區域內的這個“地”,而上面的結構,則是其小無內地象形於細胞的結構形態,象形於以陰蹻為地向上傳輸靈蛇腎氣能量的管道。人體中脈就是一體三支。這一人體內的組織結構現象,修身有素者都會具有切體會。只是我們的祖先早就將這種內觀所得,象形化地予以文理基因化,並且在古文中大量使用,讓人們內視它,呼喚它,使它早日發揮向上傳輸自已體內的先天腎氣,並且儘快連線身外的大天,獲得更多的能量,實現天人合一。這些運用的方法,都充分表明了我們古代聖人們細緻入微的關懷、關心著我們後代子孫,保證中華子孫們的智慧開啟。

    老子《德道經》中使用之字最為典型的是第十四章《尊貴》,全章76個字,之字就使用了16次之多。全章如果分成20句,就只有四句沒有用之字。這種高頻率地在體內依據黃帝的形名學說,透過誦讀吟詠而呼喚體內細胞組織結構或者體內“地氣”即腎氣,向上傳輸的現象,離開“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則,是不可能出現的。而且老子在本章中使用之字16次的現象,也與人類胚胎髮育中,卵細胞分裂的二、四、六、八、十六之數高度巧合,十六構成分裂基礎,也並非偶然。

    “之”字在古文中的應用,由於它在體內的象形,是小腹腔內的內觀組織結構形態,這也就基本決定著它在古文語句中使用的位置,大多數必定會在句尾,但是由於能量的向上傳輸性,它也可使用在語句的中部和接近語句的最前部,但一般不會使用於語句的最前端。現代人用“之乎者也”構成一句,將之字用在句端,其實也就明顯地犯下本質性的錯誤,說明我們現在的愚智的確是純粹只用大腦,所以這個“之”也跑到大腦裡邊來了,只是沒有根,下邊的都不通,只是一個腦瓜子,向著天而已,形像而質不像。是愚智的一種必然結果。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德道經》第十四章 尊貴

    (其餘內容省略~)

    《老子-德道經》的雙一章是整個五千言的總綱,是開啟眾妙之門的金鑰匙,故初學建議以熟讀背誦雙一章開始!

    第一章論德(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①;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②。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④。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⑤。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⑥;

    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⑦。

    第四十五章觀眇(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①。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②。

    有,名萬物之母也④。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⑤。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⑥。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透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 2 # 只緣無事可思量

    《老子》是一個了悟(生死輪迴)的(覺者),《道德經》是(覺者)修行過程中的(實踐經驗)。《道德經》有緣(流傳於世)是有(德)之人的(福)報,(福德)多少取決於(有緣)對(道)的(領悟)。對(有緣無德)的人來講(老子)只是個人(道德經)只是一夲書,所以不會關注(老子)和(道德經)就是看了(道德經)也只能算(消磨時光)。

  • 3 # 道之人137113144

    老子與道德經不是一回事,但是,又是一回事。道德經以好,德道經以吧!都是後人整理出來的結果,和老子的原話本意都有了出入。但是,道德經以好,德道經以吧!上面的語言又都基本是老子講過的話語。我的經驗,開始,自然要認真讀書本,但是,到了一定成度,就不要死認書本,要用學會的心法去觀察去推理去感悟宇宙的萬事萬物,從中找到道理和原理得出真理,在去傳播道,讓有緣人從迷茫中走出來,集自己的功德。要記得感謝那麼不管是認同還是輕視你的人,他們都是你的有緣人,都是你的階梯。

  • 4 # 真理144300345

    是同一本書,本來就叫老子,漢初奉行黃老之學,漢景帝把老子升格為道德經,經是最高規格的,是以經作為標準,不容質疑,不容更改的。當然這個書在傳播過程中,是有不同版本的。馬王堆發現的版本應該是現存最早的版本,和流行的版本有些不同。不過這種事不能太較真,理解意思就可以了,真要扣字眼,這就沒法讀了,春秋時的古人有一個惡習,追求言簡意賅,微言大義。結果給後人理解起來帶來很大麻煩,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說明以陶淵明的學識,讀古書也感到很吃力,往往不理解書中的含義。每想通一處,就興奮異常。陶淵明可是魏晉時期的人,距離現在都1700年左右,他都讀書費勁,何況現在的人。上學的時候問過老師,為什麼那個時期的人寫書那麼簡略,難道不怕別人不理解嗎?結果老師也不知道,到現在我也沒搞清楚那時的人為什麼這麼幹,雖然我有幾個猜想,不過也不知道對不對

  • 5 # 兜率閃輝光小兜

    不加書名號,老子是人名。加《》,是老子的著作,是一本書的名(《老子》)。《道德經》是書名,內容和《老子》完全相同,只是書名不同。老子著作此文時,沒有標題,後人以作者命名為《老子》,以該篇長文章的內容命名則為《道德經》,史上一度也稱其《德道經》,也有人稱此文《五千言》,《五千文》的,是以此文章的字數命名的。

  • 6 # 趙雪琴

    我覺得是不是一本書並不重要。不是一本書的可能性很大。就象後人給前人寫傳記那樣,也不希奇。既於是《德經》在前,還是道經在前也不重要。因為,過去寫都是豎著從右向左寫。古人認為東為龍為首,西次之。再就是沒紙張用竹木條寫字,便是自然會豎寫了。現在變平寫了。除對聯之外百分之八十都這樣。我的理解應該不是一本書。《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也對,因為,現在人看書都是從上往下看,古人都是從後往前翻。很常。

  • 7 # 一隻特立獨行的pigger

    如圖所示,《老子》又名《道德經》

    本書共八十一章,也有六十八章的版本,但原內容是一樣的,只是譯者分法不一樣。在書裡,老子用洋洋五千言,把老子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老子思想以“道法自然、返璞歸真、清靜恬淡、無為不爭”為主,相對於儒家思想而言屬於“消極無為”的態度。

    主張為人要像大自然學習,並進而達到像嬰兒一樣天真無邪。為人要保持赤子之心、返璞歸真。主張不與人爭、不為人先、守柔處下、少私寡慾、無知無慾,達到“毋我”的境界,進而萬物合二為一,以求得主體之自由自在、逍遙自得!

  • 8 # 亦路514

    是一本書,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叫法。《老子》應該在《道德經》之前的叫法,後來統一叫做道德經。

    我只是簡單說一下老子這個人與道德經成書的事情。

    老子這個人是存在的,不過他是否寫了道德經是有存疑的。

    論語裡有記載,孔子向老子問禮,但論語並沒有提及道德經一書。

    莊子作為道家兩個著名人物,是在老子之後的最出名的道家。他寫的書中,沒記錯八次提到過老子,顯然老子的確是位有道之人,但莊子也沒有提及道德經,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很多學者考證,道德經成書大約是戰國末年。

    相應的呂氏春秋其中一部分與道德經的提法類似,而韓非子也提到老子與那本書,當時還不叫道德經。我們知道呂不韋與韓非都是戰國末期的人,而之前,或許史料記載有遺失,流傳下來的並沒有對道德經的描述,只有對老子簡單的描述。

    而且學者發現道德經的文筆也不太統一,如果是一個作者,文筆應該是統一的,那麼道德經很可能是幾個人完成的,不過這幾個人顯然也是灰常厲害的人物。

    另外,函谷關那事就是個故事,不是真實。

  • 9 # 乾得堂

    《老子》是成書之初的書名。以認識論方法論的基本探討為原則。因其對認識論的深入探討,使文化學人對於世界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對自然的認識產生了認知體驗上質的飛躍。也就是說,以往的認識僅現於事物的表面與平面。而新的認識論則是從事物的內在本質以及多方位的認識角度提供了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新視角。這樣一種全新方法論與認識論把人的社會實踐推到幾乎空前的繁榮。因為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優越性以及正確率使得當時的學人以及後來的學人把《老子》作為一種不可名狀的神奇之學。在《老子》至《道德經》的過渡期間,最著名的高人有兩位,戰國的鬼谷子,秦晚的黃石公。二人所傳,前者為孫武、孫臏。因兵法的詭異著世。後者的張良以謀計為勝。共同的基本特徵以奇取戰爭勝利為人稱道。其實二者所奇不過是《老子》認識論方法論的基本應運,對於時事社會的基本認識精神與正確的實踐行為的推祟。因其在壯闊的軍事鬥爭中的勝算而轉為《老子》從認識論變成為本體論。既對待正確社會實踐的實際行動轉化為精神崇拜的偶像。《老子》在經歷了春秋中期至漢初的幾百年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與社會的變遷之後,出現了新的書名《道德經》。這是從《老子》至《道德經》的發展過程。所以兩者的內容雖一致,卻理解與解讀相距已遠。作為本體論宇宙觀的《道德經》從此而成為道家思想的經典。而遠離了認識論方法論的《老子》。(畫為自寫)。

  • 10 # 興文192025802

    儒家打敗道家後,雖然強佔了道家很多經典,但是,就象孔子預測的那樣,儒家永遠不懂道家經典。儒家認為道光與德有關,就把《老子》改稱為《道德經》,這應驗了孔子的預測一一儒家永遠不懂道家經典。道與萬事萬物都有關,因此,老子在道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思想家、政治家、戰略家、道德家、養生家、教育家、預測家、戡與家等多門頂級學問,至今無人超過。《中庸》來自《老子》中的"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大學》來於《老子》的"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兩千多年來,儒家將道家的經典搞爛了都不懂。我有孔子揭露和批判儒家暗殺老子的卑鄙行為和揭露儒家虛偽、懦弱、色厲內荏的本質的偉大著作《象像》,如果國家需要,我將無償奉獻。

  • 11 # 自然自姌

    什麼年代了,看看國際上都在研究什麼?發現什麼?別老守著黃帝內經,道德經,本草綱目,孫子兵法,自娛自樂了。要不整出點實實在在能看見的東西,能用上的理論出來,為國爭光。不看看科學每天都在預言成真,不看天氣預報多麼神奇,不看日食月食預測多嗎精確。這些看得見的神奇不去思索,而在哪意淫超科學。人家艱苦卓絕的研究,實實在在的成果,你們一句話就完事:中國早就有預言了,早就高於科學之上了。你看多輕鬆,根本不用學數學哲學去思考,直接搞定。

  • 12 # A0000竇洪彬

    道德經,是老子親自寫的,但書中並不是寫的老子自己的故事。而書是寫的教人們如何運用去做才能做到:,家庭好,工作事業好,身體好,子孫好。這是一本為人處事的真經。值得大家去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家裡幾乎閒置的小車發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