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部論語能不能代表儒家思想?
12
回覆列表
  • 1 # 聞道齊魯

    站在中國傳統文化這一立場上看,整部《論語》乃至整個儒家文化所講的也無非就是“仁義道德”四個字。但若真正深入研讀《論語》,則會發現,《論語》直接論述的卻並非“仁義道德”,而是“學、政、禮、仁”這四個字。從根本上說,《論語》論述“學政禮仁”,目的還是為了論述“仁義道德”,“仁義道德”與“學政禮仁”二者之間具有體用關係。“仁義道德”是“學政禮仁”的主體核心,“學政禮仁”則是“仁義道德”的外在運用。體用關係融會貫通於一切事物之中。在“仁義道德”中,更進一層的主體核心是“道德”,“仁義”是“道德”的外在運用,“仁義”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道德”。而在“道德”之中,終極核心是“道”,“德”是“道”的外在運用,“德”存在的終極目的是“得道”。

    “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一切由“道”生髮出來,一切又都歸之於“道”。在儒家、道家等學術概念產生前,中華所有文化統一於一個“道”字。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道”的闡釋角度、方法有了分歧,到東周後期,逐漸集中於儒家、道家。道家專注於對“仁義道德”主體核心的闡釋,所以有《道德經》。而儒家則側重於對“仁義道德”外在運用即“學政禮仁”的闡釋,所以有《論語》。

    《論語》產生、傳播的目的是教育人“得道”,這是儒家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是道家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也是整個古代傳統文化存在的終極目的。要“得道”就要理解“道”,但儒家思想認為“道”的主體至隱、至深,不能直接用語言闡釋,只能藉助於“道”的外在運用間接闡釋。以之類推,直至“仁義道德”,其主體核心都至隱、至深,都只能藉助於其外在運用來作間接闡釋。所以,具體到《論語》,其所能直接闡釋的只能是“學、政、禮、仁”的概念了。

    然而,“學政禮仁”的概念在《論語》中顯示的也不是很明確,往往隱藏於其它概念之中,這源於《論語》一書的編排思想。《論語》每一篇章的編排都特別講究,富有深刻含義。《論語》表面上是聖人的語錄,其實是一部理論性強、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思想著作,其在儒學中的地位,不亞於《聖經》在西方宗教中的地位,因而可以稱之為儒學經典,或簡言之:儒經。

    “儒”的甲骨文字形為“”,原指沐浴之人。古人一般在祭祀前沐浴,不僅是淨化身體的表示,更是淨化心靈的意思,所以“儒”就引申為遠古時期為人類“心靈”提供服務的一類人。這類人最初以“得道”之人的面目出現,或依附於氏族頭領,或被氏族推舉為頭領,是氏族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氏族聚集形成邦國後,這些人多為帝王師、帝王相,多掌管禮樂卜筮之事,主要助帝王順陰陽明教化。到春秋時期,禮壞樂崩,這一類人不再被帝王任用,身份發生了變化,成為專門以教授文化知識為職業而謀生的人。這一類人仍被稱為“儒”,但職業性質有了區別,有的儒是傳道之儒,教人做君子;有的儒則是授業之儒,只授人以技藝,易使人成小人。故當時孔子教育子夏:“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作為君子儒,其所教授的內容應當是“儒經”。在孔子之前,已有成熟的儒經,即《詩》、《書》、《禮》、《樂》、《易》,統稱“五經”。

    雖然人們把《論語》的作者定為孔子,但《論語》確實不是孔子的著作,因為孔子終生“述而不作”,在孔子有生之年,根本就不存在《論語》一書。就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來說,孔子作為“傳道”的夫子,傳授弟子依據的文獻,有現成的“五經”。所以,於孔子而言,只述“五經”即可,而不必作新的論述,更不必重寫新的文獻。

    “五經”為何如此“完善”?這要看“五經”的作用。從“傳道”角度看,“五經”包含了“得道”所需要的所有知識。一是《詩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正確運用思想。“詩”的表面作用是教導人運用語言,語言運用得好,思想才能表達得好,因此,透過正確運用語言可以把一個思想創造得超級精緻。“思想”是什麼?是這個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呈現什麼樣的世界。運用“思想”創造世界,恰是“道”的功能。掌握了這個功能,就能“得道”。二是《書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正確憶起人的歷程。“書”的表面作用是記述史實,“史實”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真實面目。這個世界由思想創造,而“事”就是由思想形成的,要想有什麼“事”,就要有相應的某種思想。所謂人的歷程,只不過是人的不同思想的完美綻放。“歷程”即“道”,透過憶起“歷程”,提醒人不要偏離“道”。三是《禮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遵循“道理”。“禮”的表面作用是使人直接瞭解如何去做當下的事,依據的就是“理”。“理”是從人類歷程中提煉出的通用的規律,是“道”之“理”,是這個世界變化的軌跡,亦是思想變化的軌跡,亦是“道”的軌跡。人能知“理”,則能快速“入道”。四是《樂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盡其性情,自由發展。“樂”的表面作用是使人創新,革除舊的思想,產生新的思想。創新是思想的創新,新思想就是“道”的展現,從“創新”中就能“見道”。五是《易經》,其作用在於指導人明白思想與世界之所以然。“易”的表面作用是變化,變化本身就是“道”。瞭解了“易”,就能使人直接“用道”。

    “五經”作為五種元素,正符合中國古代“五行”文化的思想,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之間相生以及相剋的思想。按五行相生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此為順“道”而生,順生而成世界。《詩經》對應五行之“木”,逆生《書經》,《書經》對應五行之“水”,逆生《禮經》,《禮經》對應五行之“金”,逆生《易經》,《易經》對應五行之“土”,逆生《樂經》,《樂經》對應五行之“火”。“五經”即世界,從世界逆“道”而行,反其“道”而行,則逆生而成“道”。“五經”對於“道”的修養的真正意義就在於此。

    對孔子來說,以“五經”作為“傳道”的文化知識,已經很完善了,除了應時代需要稍作刪改以外,用不著再增加新的知識,故其“述而不作”。但是,如果後人都如孔子“述而不作”,則《論語》就不會被編纂出來。而事實是,孔子之後,由於社會變化太快太大,人們對“五經”的瞭解己經變得困難。對一般人來說,“五經”內容太多太深,難以把握,更談不上用其“得道”。要想更易於把握“仁義道德”並“得道”,就需要有更契合社會需要的新的文獻知識。《論語》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的。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代儒家集體編篡的成果。孔子一生教導的弟子多,當時所留下的言論更多,應該遠不止於《論語》一書包含的內容。事實上,與《論語》同時產生的,還有一部《孔子家語》,其內容就遠多於《論語》的內容。但相對於《孔子家語》,《論語》卻更具“經典”性。《論語》中的每一句話,不大可能是照搬孔子的話,而應是高度概括了孔子在某時、某地因某事而發表的言論。然而這種概括,應該是極具智慧的,是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論語》內容看似一句句散亂無章,其實是一部邏輯嚴密、體系完備的思想文化著作。可以說,《論語》是春秋後期對中華古代文化的一次集中整理和描述。這種整理和描述與此前“五經”有繼承又有極大不同,因為繼承了“五經”的基本思想,所以就其思想來說,是有源頭的,並不是由孔子或他的弟子們自身生髮出來的,而是來自更遙遠更神秘的遠古——堯、舜甚至黃帝時代。就文化核心而言,其與遠古文化應該是一脈相承的,但其表述方法與此前“五經”等文獻相比卻是前所未有,首開先河。這種表述,有明有暗,有隱有顯,看似散亂無章、難以把握,其實是對所要傳達的核心思想的一種更好、更科學的表述方式。

    《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義道德”。“仁義道德”是最難以表達的概念,倒不是古代語言的侷限——以採用當時語言理解當時概念來說,古代的語言並不比現代語言更有侷限——實在是“仁義道德”的概念不是語言所能直接表達的,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種思想在《道德經》、《金剛經》中都有相似的表述,如:“道可道,非常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教更有一句最直接的話,叫“言語道斷”,也就是說,若用語言表達“道”,表達出來的那個,已經不是“道”了。“仁義道德”的不可言傳性決定了只能從兩個途徑去把握:一是透過自身實證,二是透過語言意會。自身實證是冷暖自知的事,除了自身感受,無法從他人的實證經驗中得到任何訊息,故於修道而言意義不大。而語言意會,則是透過語言對“道”進行理解的事,除了自身知識,意會的程度與語言表述方法有直接關係。語言意會的一個特點是:透過描述它物,藉以理解此物。所採用的方式多是比喻、借喻、寓言等寓意方式。為使意會更全面,就需要更多更貼切的寓意內容。內容本身相互之間不一定有必然聯絡,但其背後意會出來的寓意,相互之間卻可能有很強的關聯性或邏輯性,從而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整部《論語》恰恰契合這個“語言意會”的思路,依照這個思路去理解《論語》,或許能得到更多領悟。

  • 2 # 誠敬學修苑

    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誠可信也。

    有人認為,《論語》只是仁義道德的說教。其實不然,《論語》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寶典,是一個完備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體系。《論語》不是編給小人看的,是編給君子學習研究和實踐的,或者是編給有志於成為君子的人學習參究的。

    如果你只是想把《論語》作為心靈雞湯,作為個人奮鬥的指南,我看你沒有必要學習《論語》。因為你的目的出發點與《論語》完全相悖,你不會學到《論語》真正的含義。如果你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你立志要為社會服務而讀書,我建議你看一看《論語》,或許你能看進去,能瞭解到《論語》的真實含義,並且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甚至會人不知,你會體會到學習《論語》的喜悅、快樂和不慍。

  • 3 # 閒看秋風999

    當然自成體系。但現在看來,又可分為幾個部分,即"精華","糟粕","有爭議"等三個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一)值得發揚的精華部分

    《論語》一書中有孔子的不少至理名言,或大致不錯,值得後人學習,永遠牢記的,例如下列各說:

    1.論知識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

    也。”(2·17)“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1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樂之者。”(6·20)“我非生而知

    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2.論教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7·2)“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7·34)“有教無類。”(15·39)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1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15)

    3.論性近習遠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17·)

    4.論歲數成就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4)“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17·26)“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23)

    按《論語》原文是說:人應當及時好學,惜時治學;至於《三字經》與《顏氏家訓》所舉的例子,那是說少時失學,中老年還來得及努力補救的。不然的話,就會成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5.論血氣警戒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16·7)中青年人為

    了革命與進步而勇於鬥爭,就不適

    用此說了。

    6.論好德與好色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9·18)

    7.論無所用心,言不及義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17·22)“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15·17)

    8.論人要有遠慮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5·12)

    9.論志士仁人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5·9)“當仁,不讓於師。”(15·36)

    10.論有過必改

    “過則勿憚改”(9·2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15·30)

    11.論政治都要上行下效,首貴以身作則

    孔子因季康子問政而答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12·17)季康子患盜,孔子對他說:“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12·18)季康子又問政於孔子說:“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答道:“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12·19)

    荀子說孔子殺少正卯事,如果是真

    的,那孔子自己也是能說不能行了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3·6)又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12.其他如主張“周急不繼富”(6·4)之類,也正確。至於蓋“均無貧”之說,不是“均產”、“均富”、社會主義,如盧信、張君勱、梁啟超(後期)等的解釋,而應當如董仲舒《春秋繁露·制度篇》的解釋。

  • 4 # 使用者62564438606

    摘自子衍師父的《論語學釋》

    先說說為什麼要講《論語》。兩千五百年以來,對《論語》翻譯和註釋的人不計其數,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夠接近孔子的智慧境界。現在中華民族面臨著文化復興這麼一個關鍵的時刻,我們中華國學、優秀的傳統文化怎麼復興?如何走向世界?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中國計劃在世界開一千所《孔子學院》,現在已經開辦幾百所了。孔子學院教什麼?目前主要是教中文,但不能永遠只教中文吧?只有把儒家特別是孔子的思想闡釋清楚,才能讓世界人民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夠更好地傳播和普及。

    對錯是相對的,因此前人所翻譯的不能說是錯的。但是他們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來解讀,普遍缺少一個高度,用修行人的話來說就是境界不夠。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要想領先於世界,靠什麼領先?文化!文化決定生產力,生產力決定上層建築、決定經濟發展。《論語》這部寶典蘊含的大智慧關係到國計民生!所以我要把中華國學之精華——《論語》的思想高度給世人展示出來,這就是我重新解讀《論語》的重要原因!

    《論語》為什麼是國學?顧名思義,“國”,就好比下棋的“國手”,他的水平能夠代表國家的水平,是有著國家級別高度的。所以這個“國”講的是高度,國家級別的高度。什麼叫學?這個學不是學問,把《論語》中“學而時習之”的“學”當作學問、學習就錯了!“學”代表的是智慧,甚至還有比智慧更高的含義,佛家叫般若。智慧是什麼呢?比如我們認為某個人很聰明,但聰明不是智慧。或者說這個人很博學,博學也不是智慧。博學講的是博聞強記,但一個人再博學也不如電腦。我隨便出一道題,可以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得零分,你信嗎?比如說你自己一個人在家做一件事,然後你問別人你做的什麼事,那科學家知道嗎?一定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但你說只有你自己知道對嗎?也不對。為什麼呢?因為還有三個知道:天知、地知、先知。

    如果一個胸中有天地的人,祂知道不知道?祂當然知道。這種人伊斯蘭教稱之為“先知”。先知有沒有?當然有。先知為什麼知道?因為先知有智慧。這就是智慧和學問的區別。學問重要嗎?重要。智慧呢?更重要!你有了智慧以後就可以像諸葛亮一樣,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提前三天就知道西北風轉東南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他是在釣魚嗎?他知不知道誰要來找他?他當然知道呀,不然的話拿著直鉤釣魚他不是傻子嗎?為什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呢?因為這個事情的發生,從頭到尾都是姜太公導演的。姜太公是先知呀,光有學問哪會提前知道有人要來找他呢?學問怎比得了智慧呢?而《論語》裡面就充滿了智慧!如果以知識和學問的角度來研究和學習《論語》,是不是就走入一個誤區?

    一個人心裡想的是什麼,別人能不能猜到?可能會猜中一部分,這個叫小聰明。如果完全知道別人想的一切,在修行的術語中,叫“他心通”(五眼六通的其中一種)。那這個“他心通”的智慧我們有沒有?人人都可以有,只不過普通人偶爾有一點而已。比如兩個人如果是雙胞胎、母子、父子、夫妻等關係,是不是往往能猜到對方想什麼?非常熟悉了,智慧就來了。對方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他(她)在想什麼。但這只是一個小的智慧,屬於熟能生巧,你非常熟悉了,就生髮出來了一點智慧,只是靈光一現。把這個靈光擴大一點,除了家庭之外,周圍的人在想什麼?乃至所有的人在想什麼,中華民族現在缺什麼?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這種智慧,有了這種智慧的人就像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一樣,千變萬化,無所不能。如果中國多幾個孔子這樣的人物,國家想不強大都難啊!

    國家級別也意味著是最高級別。因為地球上是以國為單位,所以國家級也就意味著最高階。那麼我給國學下一個簡單的定義——人類最高級別的智慧稱之為國學!什麼能代表國學呢?有佛經、《道德經》、《論語》、《聖經》、《古蘭經》等,這些都是最高級別的智慧。

    《聖經》主要是西方人學習的,《古蘭經》是阿拉伯人研究的。我們中國本土,大家所普遍接受同時也比較容易接觸到的就是儒、釋、道三家。但是目前最符合時代特徵,國家最需要的、人民最需要的是儒學,其代表作是《論語》。《論語》代表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得到世界的公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孔子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首!

    常有人說學習《論語》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論語》中究竟有沒有糟粕呢?我告訴大家,不要說整體的思想了,《論語》甚至連一個字的糟粕都沒有!我會在書中給大家證明。還有人說,孔子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物,孔子的思想有些地方跟不上今天這個時代。那孔子究竟有沒有跟不上今天這個時代?我的答案是沒有!在你不瞭解的時候,你會想當然地認為孔子跟不上今天這個時代,因為你會本能地想兩千多年前的人怎麼可能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呢?在書中我會給大家證明孔子知道後世的事情!從《論語》中可以找到很多孔子對於後世的預言!兩千五百年以來的事情孔子祂老人家都是知道的,因為孔子是先知,有宿命通!凡是認為孔子不知道後世事情的人,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論語》中“子曰:‘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後世的世界變化,一切盡在聖人掌握之中!

  • 5 # 老孔

    論語不構成完備的理論體系。

    準確的說法是:論語+“六經”+六藝,構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古代君子教學體系”。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即禮節,樂即音樂,射即射騎技術,御即駕馭馬車的技術,書為書法,數為算數。

    六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

    如果要說儒家理論體系,之後的孟子、荀子、以及漢代的董仲舒,明朱熹,還有明清王陽明,都一直在梳理,可惜一直來都是“自顧自”或者是“註釋”,而沒有從整體上梳理框架。

    作為孔家後人,我覺得應該從“君子養成”來梳理儒家,儒家是一個“君子養成”的教學體系。

    首先定義了君子,君子是一類知識分子。他們經過了嚴格的訓練。

    其次設立了訓練體系和課程體系,有學問能動手而且是道德觀(社會倫理)訓練。學問,動手,道德三個維度,去定義所有的課程。

    就當下來說,這個君子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倒是要認真考慮的;其次其中的課程又是什麼,也是需要進一步考慮的,而不是完全copy六經裡的內容。

    這是大家讀論語應當知道的,把論語當成“教學筆記”來讀,甚至不是儒家思想體系來都,更加不是死記硬背其中的孤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