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一則評論說什麼年代了,還棍棒出孝子…我覺得很搞笑!那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你還吃飯幹嘛?
7
回覆列表
  • 1 # 衣衫襤褸的文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是自古以來就推崇的,但是這種方式是否科學呢?個人覺得值得商榷。

    首先棍棒教育隨著近年來《未成年保護法》的實行,再加上之前計劃生育的強制一胎,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心肝”,因此現在用棍棒教育的人事情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發生了。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小皇帝,嬌生慣養的孩子比比皆是。

    好了再說說是否科學這個問題,個人認為並不科學,為什麼呢?其實從教育學角度來說,孩子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性格、人格定格的時期,如果這個時期,一味的採用棍棒教育,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和身心。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言傳身教,而不是用棍棒解決問題。

    首先說棍棒教育,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關懷和認可。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棍棒教育的實行,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父母不喜歡自己,自己是不是親生的,從而導致孩子從小就會產生自卑感,甚至會產生心理陰影,導致孩子成為問題少年。

    最後總結一下:雖然網上經常出現什麼狼爸,虎媽成功的例子,但是我們也需清醒地認識到,這種例子雖然有但是畢竟只是極少數的,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不會因為棍棒就會成才,就會孝順的。再者,如果從小就給孩子灌輸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那麼孩子內心裡就會樹立這種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是正確的,是唯一的,從而影響到下下代的孩子成長。所以,我個人感覺,“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並不科學,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軟硬兼施"對孩子即不能一味的“棍棒教育”,但是也不能“一味說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才能成為我們眼中的“孝子”。

  • 2 # 豆媽優選

    首先肯定的回答這是不科學的,而且今年3月1號,中國也出臺了《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其中有條就明確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以文明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也就是說,以後家長即便以“打他為了”這樣的理由,也不能訴諸暴力形式

    研究證明,打孩子確確實實比講道理更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打孩子長盛不衰的原因--短期內的效果非常實用。

    但是就長遠來看,打孩子對於他們改善自身行為並不好,而且會增加他們的攻擊型和反社會行為。此外,打孩子還給他們樹立了一個暴力榜樣——即,打人是合理的

    也許,還會有父母以“打孩子”成為自己的一種管理方式之一。但是,以這種教育孩子的大人或許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1.孩子真的是非打不可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式?

    2.孩子被打以後,他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

    3.打孩子的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嗎?有沒有加入自己的情緒在裡面?

  • 3 # 林志廣告1

    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不科學的!孩子的健康成長取決於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家長和老師撫養、照料孩子,需要不斷地給予一定的干預行動來對他們進行保護,而這區別於有辱人格和懲罰性地使用武力的棍棒教育——後者只會成為施暴者發洩情緒的工具,而無法給予孩子任何形式的正面能量。因此,筆者希望打著“棍棒底下出孝子”旗幟的一切暴力行為到此為止,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完善相關法律,以法律的形式禁止體罰行為。同時希望父母、監護人和老師能主動、積極地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在教育中採取正面疏導的方式,確保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長。

  • 4 # 山東急時雨

    棍棒不但不能出孝子,有可能會出逆子,因孝子不是棍棒強壓造就的,而是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日常孝心的點滴影響,只有自己真正做到孝順,才會給子女以孝順的榜樣,棍棒只能帶來更大的判逆。

  • 5 # 不善口才

    棍棒下出孝子,有一定的道理,但有失全面。孝,仍教育為主,武力為輔。教育小孩,不能縱容放肆,也不能過度緊固,伸張有度方為上策。大人以身作則,方能讓小輩真實感到意義所在。作為大人也應遇人長大而長大,所謂的與時俱進,事事反思自己才會有效。一味追求以武力,只會適得其返,讓小孩逆反心理,遲早會出事,得不償失。所以,這句話不適合當今潮流,只能作為教育方法一種參考。

  • 6 # 付小平

    這種靠棍棒教育、打罵教育來培養孩子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科學的。暫且不論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能否 幫助到孩子的成長,我們先來看看家長的暴力教育會給孩子的身心成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種暴力教育就是一種嚴厲的懲罰措施。而嚴厲的懲罰往往是控制行為最常用,最簡單的辦法,所以很多父母喜歡採用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們很多人以為不“罰”不“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過於嚴厲的懲罰大多數只能暫時抑制某個反應。這樣的懲罰常常難以達到讓孩子改正錯誤的目的。

    於是,很多家長的懲罰措施就開始層層升級,從輕到重,甚至到暴力懲罰,還努力說服自己,如果現在不像這樣“嚴加管教”,那麼等孩子長大以後就更沒有辦法了。可是當家長無所用其極後,卻發現嚴厲懲罰帶來了我們不想見到的後果。

    首先,家長的暴力對待通常會導致孩子的暴力行為。很多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科學的研究,發現在家裡經常受到家長暴力對待的孩子往往具有過度攻擊以及反社會的行為。一個孩子被家長暴打過之後會感到很生氣、產生挫折感並對別人產生敵意,如果此時正好他看到其他比他小的孩子,就會去打他們,以發洩自己的情緒。那麼,結果會怎樣呢?由於他宣洩出了自己心中的怒氣和挫折感,會感覺良好!這樣暴力行為就受到了強化,並且在今後遇到挫折時還會再次發生。

    暴力教育的第二個副作用是通常會導致孩子的逃避反應。在孩子身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為了避免受到暴力對待,很多時候就會選擇在父母面前撒謊,以此逃避父母的一頓棍棒伺候。

    暴力教育的第三個後果是孩子對打罵自己的父母產生憎恨感。每次當家長問我該不該打孩子的時候,我會讓他們回憶自己捱打的經歷,絕大部分的家長對捱打記憶深刻,“我當時心裡很恨我爸爸,覺得我不欠他了。”“我想著我要不去死吧,讓他們傷心去,哭死他們!”“下次我還要幹,但是我決不讓他們抓到我。”當換位思考後,我想家長應該已經知道打孩子,往往帶來的是種種負面情緒。

  • 7 # 帝國的臉譜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中國古代歷經了數千年的傳統教育方式,對與不對,因時代、因觀念而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不過,在古代,“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才子”的例子確實多如牛毛,試舉一例:

    比如,北宋閬州(今四川南充)陳省華一家便是。陳省華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諮,都是科舉考試的佼佼者,陳堯叟、陳堯諮分別高中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和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的狀元。後來,陳堯叟、陳堯佐出任過宋真宗和宋仁宗時期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官至宰相,堯諮則被任命為節度使。一個普通的官宦家庭,培養狀元本不容易,培養出將相更是難得,而一門培養出一將二相,便近乎奇蹟了。而這,卻得益於父母的棍棒式教育。

    陳省華非常注重兒子們的學習。他家是在今天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大橋鎮,鎮的東北方有一天然巖洞,當地人叫它漱玉洞。據說,三子幼時,陳省華讓他們帶上一些日常用品,到漱玉洞中讀書學習,誰不認真,必然棍棒侍候。

    陳省華後來調任濟源縣(今河南濟源)縣令,縣城有一座延慶寺,陳省華又把三子安置寺內,埋頭苦讀,每晚,母親馮氏,一手握棍,一手持香,一邊嚴加督促孩子們學習,一邊焚香祈告:“不求金玉貴,但願子孫賢。”《二十四孝圖》中的“馮母燒夜香”,說的就是馮氏陪讀的故事。在父母的嚴格管教下,三個兒子相繼金榜題名,接連得到朝廷重任,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兒子們出息了, 一個個八抬大轎, 威風凜凜。但是,不要以為他們外面風光,回到家裡也像老爺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陳家,兒子就是兒子,父母就是父母,尊卑次序絲毫不能亂。宋真宗主政時,陳堯叟任樞密使,陳堯佐直史館,陳堯諮知制誥,都是朝廷重臣,皇帝身邊的紅人。

    然而,每當賓客造訪,三兄弟必會侍立父親身後,一個個端茶倒水,畢恭畢敬,害得那些來訪的客人如坐針氈,渾身不自在,只好找理由告辭。這時,陳省華常常哈哈一笑說:“大人們談正事,小字輩一旁侍候,這是人之常情啊。”

    小兒子陳堯諮雖是一介書生, 卻喜歡使槍弄棒, 尤其擅長射箭,他曾以銅錢作靶子,一箭就貫穿其中,人稱“小由基”(由基指戰國時楚人養由基,射箭百發百中),初中課本里的《賣油翁》,說的就是陳堯諮的故事。宋真宗景德年間,陳堯諮任荊南(今湖北荊州、公安一帶)知府,任滿歸家,母親問他在地方上為老百姓都做了哪些政績。陳堯諮得意洋洋地說,荊南要衝之地,來訪的官員多,宴集頻繁,我經常在宴會上表演百步穿楊的技藝,客人莫不歎服。

    母親聽後不但沒表揚他,反而大聲責罵,你父親教育你忠孝輔國,如今你身為朝廷大臣,不以施仁政為己任,竟以炫耀雕蟲小技為樂,怎麼對得起你父親嘔心瀝血的教導呢?說完,舉起棍棒就朝堯諮打去,把皇帝賞賜給他的金魚佩飾都給打落了。

    人到中年又是朝廷要員,還被母親棍棒相加,可見陳家家教的嚴厲。

  • 8 # 兜麥麥

    這句話看似有道理,並且古代人也“踐行”過,棍棒底下確實出現過孝子。所以部分人認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前人的經驗,所以作為後代的我們那做起來也比較心安理得,甚至成為了我們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人們經過長期歷史積澱而形成的一些思想理念等等。這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就該百分百的全都繼承嗎?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對傳統文化應該有取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能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古代有二十四孝,其中有一個“埋兒奉母”的故事,為了奉養母親而去埋葬自己的兒子,你現在的我們還會這樣做嗎?所以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有所選擇,有所取捨。

    現在社會更加註重的是上行下效,正面管教。孩子就像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大都側面反應了家長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好孩子的榜樣,家長做的好孩子一定也差不到哪裡去。

  • 9 # 忄艮zi巳

    謝邀!百善孝為先,是華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荊條底下出好人。是出自韓非子之手,意思就用棍棒可以教育出有孝心的人,用荊條可以鍛煉出一個好人,後來逐漸在民間流傳,也就有了負荊請罪之說。不過,我們在現代社會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行不通,如果我們做父母的一味用暴力教育孩子,這樣會造成很大沖突,讓孩子的心裡有陰影,長時間這樣會使孩子成為暴力型的人,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10 # 青年菌

    打是情罵是愛,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我個人認為是一種片面的、單一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教育方式,我們既然想知道棍棒底下是否能出孝子,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利與弊。

    首先,先說一下不好的地方,也就是弊端,打罵與棍棒的方式本身就不被社會大多數人認可,甚至一些產生嚴重後果的還要追究實施者的法律責任。大罵對孩子的自尊心會產生極大影響,尤其在基本懂事以後的孩子在外人面前受到打罵。還有孩子最氣人也就是最容易引起家長大罵的年齡,往往是叛逆期的年齡,如果家長這個階段不懂得教育技巧,依然打罵甚至更嚴重的懲罰,極容易導致孩子更加和家長對著幹,甚至走上極端。

    我們再說一下嚴格教育的好處,也就是有利的地方。大家可能感覺到,我在這段把棍棒打罵教育改成了嚴格教育,這裡當然是通過了我們偉大的漢子文化給打罵教育加了一個“度”,改為嚴格教育就是說教育孩子嚴格絕對是對的,但過度的打罵則不可取。我們大家可能也發現了現在社會上關於孩子有太多嚴重問題出現,如越來越任性妄為,目無尊長,目無法紀,沒有信仰,不懂愛國不懂愛家,不懂得考慮別人感受,自私自利,沒主見沒自信,等等很多問題,教育刻不容緩。也就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今天,我們當地又有一個不到20歲的孩子跳樓了,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到底是為什麼吶?開玩笑說是現在樓多了,跳樓容易了,根本就不是這回事,20年前誰聽過孩子自殺的呀,那時候哪有現在孩子的優越條件呀,甚至更早時期的孩子也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那時候誰想過死。說難聽點現在的孩子很大部分就是錢燒的,加上家長的溺愛,獨生子女的嬌縱,隔代老人更是子孫顛倒的慣著,有些孩子還沒等開教育吶,家裡一群人就護著了。說到這裡,想到了前段時間社會一直討論的話題,老師體罰學生對不對,有很多人認為老師管孩子不對,家人都捨不得動一根手指,憑什麼老師動手打人,但我們客觀的想一想,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也就是教和育,他們是為什麼要體罰學生(宣告:這裡不包含幼兒教育裡出現的體罰,因為幼兒心智不成熟,體罰只會帶來心裡陰影,不利成長,建議獎勵式幼教,主張加大對幼兒教師的愛心素質教育),首先學生肯定有錯誤,甚至普通說教已經不起作用,老師讓他們接受一定處罰即是讓他們知道犯錯是需要承擔後果,又讓他們能夠記住這次的教訓。老師教育孩子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我記得我初中時班主任因為沒寫作業而掐屁股,甚至清楚記得小學時老師因為我們淘氣用教鞭打我們的手掌心,我成年後我永遠記得這些老師對我的教育,因為她們是真正在我沒有父母庇護的環境裡,讓我走正路,懂得什麼是對錯,懂得錯了是要承擔後果的。

    不說太麼多了,我個人總結就是:教育可以甚至必須嚴厲,也可以給予一定體罰教育,尤其還老師教育孩子權利。你今天孩子在老師那裡受了點委屈,你去帶著他去找老師算賬,我就明說,你最終會有一天孩子連你的教育都不放在眼裡,更嚴重的可能會警察帶孩子來找你。

    打是情罵是愛,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我不希望成為喜歡家暴的家長的教育理由,但絕對不要放鬆對孩子的管教,有些事情必須讓孩子去切身感受的,只有經歷了才會讓他懂得。

  • 11 # KC4001

    從傳統中國教育和華人隱忍向上的文化來看,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字經弟子規裡都有類似的描述,中國的儒家文化對教育是十分重視的。

    大部分的被棍棒過的人成人之後都會原諒釋懷曾經的毆打,當然不排除極少部分懷恨在心和父母決裂的;但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很多的是因為缺少束縛和管教長大後一事無成拖累父母甚至弒父弒母的悲劇發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方式也在隨之進步,管教方式不能在像之前一樣一昧的棍棒管理,要結合實際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選擇。

  • 12 # 匠心傳承CFCRA

    這種方法,我認為是父母無能的表現,最粗野的,最暴力的,最無知的教育方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即使學習好,也是性格有缺陷的,或者自卑,或者有隱性暴力傾向。

    很不幸的是,我也屬於這種父母。有時候,我會盡量剋制,但是當面對孩子的一些所謂的不聽話時,我是無能為力的。此時,我用暴力的方式,也就是大家認為棍棒出孝子的方式在管教孩子時,心理也極度的苛責自己。本文也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深度檢討。

    當拿起棍棒時,我認為我的才能教育不了他,那是孩子的智力已經超過了我,而我是在拿自己的暴力對他的智慧或者自信打壓。

    聰明的父母,我認為從來不打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的溝通,教育,講道理,讓他們從深處理解自己做錯事可能導致的後果有多可怕。

    現在,我已經看出棍棒教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而我還在停止不了。我也需要被拯救。

    積極的教育能讓孩子有幸福感,更快樂,能Sunny的生活。現在回想一下我為什麼會這樣,與小時候總被捱打也有關係。所以,棍棒教育可能至少毀三代。

  • 13 # 丁丁的育兒小本本

    或許棍棒底下能出孝子,但我不想綁架孩子的一生

    我對孩子的懲罰方式就是兩種,打手和罰站。沒有棍棒,他的小錯誤我會跟他耐心的說,如果是大一些的打手,再大一些的罰站。

    每次打我家老大的手,那個逗逼就會做出一臉可憐相,媽媽,能不能輕點!我會改正的。遇到這樣的橡皮,打還是要打,不打不知道錯,但是真的會輕很多。

    我家老二就是另外一種個性,他很少犯錯,又很能幹,他犯錯我就比較難搞定,懲罰?隨便你,要打就打要站就站,就是拒絕溝通,你越生氣他越硬氣。後來終於找到了對付他的辦法,就是同理心,換位思考,如果他是對方會怎樣?聽不進我講道理,對我的懲罰置若罔聞,但是這一招有用。

    兩個兒子,老大橡皮懶散,老二聰明嚴謹敏感。所謂龍生九子九子九個樣,孩子個性也有很大的差異,作為父母也只能做出調整。

    我感覺對孩子做出必要的懲罰還是必要的,不管他們,分分鐘上房揭瓦。但是也不能過份懲罰,我家老二敏感,自尊心強,對我們的懲罰表現的很抗拒。

    古代講棍棒底下出孝子,我跟老公都不希望以孝順兒子綁住孩子,在大的道德框架內,遵紀守法就好了,他們應該過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 14 # 飛魚周先生

    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對。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真正意義的孝子,事事順從,毫無自己想法算孝順,還是謙和有理算孝順,對於孩子,我們的目的是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追求、能務實同時又有溫度、知冷暖的人。

    孩子小的時候像一隻剛進去森林的小獸,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不管引起他好奇心的東西是好的還是壞的,那些好的事物能加速他的學習成長,那些壞的事物他早晚都可能遇到,但我們不希望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跟那些有可能會在他幼小心靈中留下畢生難以磨去陰影的事物相遇,壞的事物一般總是跟我們本能中的一些東西相聯絡,它會引誘孩子向著我們希望他去的方向背道而馳,當這種情況出現時,當你用盡了說教、勸導、獎勵等等所有方法都沒用時,你將不得不選擇你最不想採取的方法。但是這種教育最好別用工具,工具你不知分量,沒有輕重,沒有什麼比你的大巴掌更合適的了,傷害他不是目的,如果讓我傷害你,我寧願選擇傷害我自己,你的目的是讓他銘記:有些東西你能碰,我鼓勵你走出去認識這個世界,有些東西碰不得,我希望你一生都能記住,就像火焰,你朝它伸出手,它會灼傷你。懲罰不是目的,教育才是,如果今天你放任他去觸碰那些不好的東西,就是不負責任讓孩子獨自面對這整個世界的險惡。

    對於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和識別能力的孩子就不能再採用暴力方式了,而是以引導勸解的方式讓他們遠離歧路,重回正途。

  • 15 # 成長快樂加

    我覺得應該適當的體罰孩子,但絕對不是棍棒教育,而是一種輔助的教育方法。

    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誤,輕描淡寫的和孩子說,孩子不拿父母的話當回事,跟孩子講大道理呢,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不一定聽得懂,就算聽得懂也不一定記憶深刻。

    所以往往這個時候對他適當的體罰會起到一定的作用。肌膚之痛才會讓他記憶深刻。但手法要掌握好,不能太輕,太輕了沒有痛感,也不能太重,容易給孩子打傷。

    偶爾的適當的體罰我想不會產生心理陰影,只是一種心靈的震懾作用。

    當然打的前後都要告訴他原因,讓他知道為什麼捱打,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懲罰和警示的作用。當然這種體罰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用,大一些的孩子,8,9歲以後就不能輕易動手了,要想辦法和孩子建立起溝通的渠道和相處的方式,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少一些判逆提前做好準備。

    否則孩子長大了,還用打的方式會出大麻煩,到時候給你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當父母的該情何以堪呀!

    這是我的一點體會,可能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 ,要因人而宜做適當的調整。如果一種方法就能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那還要那麼多的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幹嘛呢?

  • 16 # 高考第一志願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不對的。但我同意對孩子適度體罰。同意不是提倡,也就是不反對,適度,我是指的是輕微,不造成生理傷害和心理傷害。

    一、體罰應有的作用。首先,我要說一下我眼中對孩子體罰的作用。對孩子體罰最根本的作用,是讓受罰者知錯、認錯,是教育手段。對孩子來講,給予的體罰,只要達到知錯認錯的目的,就可以停止了,不要盲目體罰,更不要以體罰孩子來發洩怒氣怨氣。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有一種鞭刑,有人寧願坐十年牢,也不願受打三鞭,可見這種刑罰的威力。這種刑罰的物件是罪犯,是帶著懲罰目的的。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不懂事的孩子,採取體罰措施,只能是以教育為目的,而不是以懲罰為目的。所以體罰的手段也絕不能過重。

    二、體罰應採取的方式。孩子正處於成長階段,身體發育不成熟,要全面考慮到體罰可能帶來的後果,必須完全避免體罰造成傷害,包括生理傷害和心理傷害。一般可以採取罰站、輕打、沒收零食玩具等方式。

    有兩種常見的方式,我認為對小學以下的孩子非常不可取。一是罰寫作業。教師常用,罰抄寫若干遍作業。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厭學。把作業當成“罰”的方式,可能會讓孩子以為寫作業就是在受罰,從而討厭寫作業。二是罰做家務或其它勞動。這與罰寫作業的道理是一樣的,會讓孩子以為勞動就是受罰,從而討厭勞動。

  • 17 # 大軍原創詩詞

    檢驗教育方式的正確性,除了它自身是否起到作用外,還與社會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在解放前幾千年大量盛行,並且實踐證明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因為當時的“父為子綱”的思想決定,很多人不但這麼一代代地做,都認為他正確,合理。子女長大後不但很少“記恨”父母,而且還“學習”父母,“代代相傳”。

    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放在今天就顯得不那麼正確、合理啦。一是解放後,我們一直反對“三綱五常”,明確指出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父母不能隨意打罵。二是隨著西方“人權”思想在中國普及,尤其寫進了憲法,父母和子女平等,都有不可隨意侵犯的“人權”,打罵子女有違背思想主流。三是現在除了少數農村還奉行這種教育方式外,父母都提倡說服教育,隨意打罵子女不但不得人心,還會遭很多人反對,遭社會輿論譴責,遭子女“記恨”。

    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的社會基礎、輿論支援、“群眾基礎”都不存在了,其正確性、合理性當然不存在了。

  • 18 # 成都自學考試助手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現實生活中,打罵是“馴服”孩子的最佳方法嗎?

    國外行為學專家研究發現:一見孩子犯錯誤就大發雷霆,大聲訓斥,甚至打罵,這樣重複下去,孩子對訓斥的耐受力會逐漸提高,時間長了,孩子對一般的訓斥也就無所謂了。行為醫學專家們透過調查發現,這樣的兒童長大後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諧者較多,他們也不能很好地養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視了自己的下一代。如此惡性迴圈,將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打罵孩子所遺留下來的弊端也顯而益見,非但打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更會讓這些孩子的內心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因此遇到挫折就會離家出走,甚至被壞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的孩子性格倔強,你越是狠狠打罵,他反而更不服,心裡存在怨氣!這時父母是對越來越犟的孩子採取更嚴厲的訓斥呢,還是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的孩子越打越皮,那麼這樣打罵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可取!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才能對養育孩子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父母間的友好相處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關愛孩子,與孩子建立起相互依賴的感情,注重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這樣不僅更容易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而且這時的教育更能讓孩子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耳機聽久了音質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