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7
回覆列表
  • 1 # 尚小仙的賊船

    永續債最大的特點就是負債方自由選擇還款期限,並沒有約定具體的還款週期。同時永續債發行需要強大的背書才有可能發行成功。與約定限期的債務到期還錢更需要實力與信用作為保障。

  • 2 # 財之天下

    永續債指的是沒有明確還款日期或時間較長的災區持有人按期獲得利息,但不要求本金的清償發行人可以提前贖回或延期所有權永續債,雖然是債券,但並非是複雜,而是一項決議,因此不會增加企業的負債率,永續債的發行期限是5+N 為主也有3+N,為了滿足企業的長期融資需求,永永續債,主要有以下的優點,它是以國企違背書作為學習工具的會計核算,所以永續債能夠為高負債率的國企降槓桿,而且。永續債的缺點是發行人可以延遲付息,而且字數不限制,不承擔違約責任,而且但是也符合一定的相應條件以及處罰性的條款,同時永續債的流動性很差,不利於變現在市場上並不受歡迎,所以這也永續債的一個缺點。

  • 3 # 與莊共舞4585

    永續債是一種股債混合的投資工具,具有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特點,投資人不能要求清償本金,但可以按期取得利息,屬於長期的投資工具。永續債相較與其他同類融資工具,具有發行人範圍更廣、發行流程便捷和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優勢。

      永續債發行總體規模較小但增速明顯,而且發行人信用質量較好,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都以AAA級為主。結合永續債的特點和現狀來看,銀行發行永續債將提速並逐漸成為常態,永續債將進一步支援地方政府重點領域和重大專案的發展。同時,監管部門細化永續債的監管規則和規範市場發展,將進一步提高永續債的投資價值。

      一、永續債的特點

      (一)永續債含義

      永續債是一種“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永續債的發行期限比其他債券發行期要長很多,發行人具有贖回權或可續期選擇權,投資人不能在一個確定的時間得到本金,但是可以定期獲取利息。

      在中國永續債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券種,而是附帶贖回權的各類債券總稱。目前永續債涉及的債券種類有一般企業債、定向工具、金融債、公司債和一般中期票據等,在發行時分別受不同監管機構監管。

      從屬性來看,無法簡單的把永續債定義為債券,它具有股債混合的性質。中國《公司法》中對公司債券的定義為“公司依照法定程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但永續債並沒有明確的到期日。對於發行人來說,發行永續債可以獲得長期投資資本,具有一定的權益屬性;對於投資人來說購買的不是股票,因此不能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利潤分配。由此看來,永續債實際是一種介於債權和股權之間的融資工具。

      從償還順來看,永續債的償還順序在一般債券之後,先於普通股和優先股,也有一些設定為和普通債券清償順序一致。永續債券的持有者除因發現公司破產或有重大財務事件外,一般不能要求公司償還,而只能定期地獲得利息收入。

      (二)永續債條款

      從條款內容來看,附加贖回權/延期權、票面利率跳升、利息遞延構成了永續債區別於其他債券的特殊條款。

      首先,永續債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根據合同條款,延長債券期限。根據監管部門的不同,永續債可以分為可延期永續債和含贖回權永續債。可延期永續債的特點是發行人可在債券期限到期後自主選擇債券延期來實現債券的“永遠存續”,含贖回權永續債的特點是發行人可透過不行使“贖回權”的方式,使得該債券能夠長期存續。

  • 4 # 幣圈大財主

    繼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和浦發銀行合計發行1500億永續債後,工商銀行也於7月份發行了該行5+N年永續債。人們對於永續債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但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永續債仍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那麼永續債的優缺點有哪些呢?

    一、什麼是

    永續債

    永續債指的是沒有明確還款日期或期限非常長的債券,持有人按期獲得利息,但不能要求清償本金。發行人可以提前贖回或有權將到期日延期。

    永續債雖然屬於債券,但不計入負債而是計入權益,因此不會提高企業的負債率。

    永續債的發行期限以3+N和5+N為主,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的長期融資需求。

    二、永續債的優點

    1、永續債的發行主體以國企為主,且很多發行方都將永續債計入權益工具來進行會計核算,因此發行永續債在一定程度給高負債率的國企起到降槓桿的作用。而且企業也不用擔心永續債持有人參與公司經營和稀釋股權的問題。

    2、永續債的票面利率一般要高於普通債券,且永續債利率跳升機制,也就是當發行人選擇續期時,會給予投資者一定的補償,跳升基點以300bps為主,跳升基點越低的,往往票面利率會越高。

    三、

    永續債的缺點

    永續債的發行人可以遞延付息,且不受次數限制,不承擔違約責任。但遞延付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也有相應的懲罰性條款,例如在遞延期間利息需要根據當期票面利率累計計息。永續債的流通性也較差,變現能力比較弱,這也是永續債的缺點之一。

  • 5 # 黨建與金融

    一、進入2020年以來,一種俗稱為“永續債”的金融產品再度成為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補血”渠道。永續債發行十年,依然熱度不減。

    最近一段時間來,在金融政策的支援之下,“永續債”正成為一級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重要途徑。 銀行希望“補血”,需要儲備後續發展資本金,所以永續債一經問世便備受青睞。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了發行隊伍之中。2020年截止至今,國內已有2829億元的永續債發行,是2019年同期發行規模的4倍還要多。

    2020年6月15日,中國華電成功發行5億美元高階永續5年內不可贖回境外債券,票面利率3.375%,最終認購倍數超過5.8倍。此次永續債成功發行,是對國際資本市場的再一次成功探索,對於樹立企業海外形象、密切與國際投資者深度合作、加快海外業務發展意義重大。這也是全球疫情蔓延後,中資企業在境外發行的第一筆筆美元永續債,具有市場重要引領作用和借鑑意義。發行得到了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市場反應熱烈,賬簿質量、投資者分佈、認購倍數均位於市場同類發行的前列。債券發行受到了國際投資者廣泛追捧,共超過100位國際投資者提供意向訂單,地域分佈覆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卡達、英國、德國、瑞士、以色列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者分佈十分理想。

    自2019年8月來,威海銀行、台州銀行、徽商銀行成為首批獲批發行永續債的中小銀行以來,截至目前,已經有19家中小銀行獲批發行永續債。2020年以來,每月都有銀行獲批發行永續債,獲批發行總額為975億元。從銀行型別來看,城商行有17家,農商行、民營銀行各1家,包括上市銀行和非上市銀行;從地區來看,覆蓋浙江、山東、安徽、福建、四川、廣東、湖南、廣西、重慶等地。

    截至2020年6月2日,已有14家銀行發行了永續債,合計規模達2829億元,其中有11家為中小行。當然從發行規模來看,國有大行仍佔據絕對優勢。據統計,今年已發行的永續債中,農行、中行、郵儲銀行三家的發行規模佔據總髮行規模的72%左右,其中,農行以高達850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一,郵儲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以800億元和400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城市和農商行的發行規模則大多在100億元以內。

    對於銀行而言,永續債的核心貢獻在於補充了一級資本。一般來說,銀行資本補充有兩大來源,一是內生積累,即銀行每年扣除稅收、分紅等剩下的未分配利潤及部分超額撥備;二是外源融資,包括IPO、發行優先股、二級資本債以及當前被力推的永續債等。其中,IPO、公開增發、定向增發、可轉債(轉股後)用以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優先股、永續債等用以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用以補充二級資本。

    比如,2020年4月1日,重慶三峽銀行公告稱將發行不超過6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2019年12月17日,重慶證監局公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重慶三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披露,銀河證券已完成重慶三峽銀行上市輔導工作。此次“永續債”的發行不超過60億元永續債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以後,該行的資本實力將進一步增強,既有利各項業務穩健提升,又有利於進一步推動該行成功上市,補充了彈藥,好比上戰場,就有了決勝的把握。

    二、永續債,問世間,“永”為何物?債券到期可以不償付了嗎

    永遠是什麼?永遠到底有多遠?嘆息之間,永遠可能是浩瀚宇宙、茫茫世間的一瞬,望古今之迢迢,鑽石恆久,風景依稀似去年,永遠寄託了多少人類對自然可把握和不可把握的唯心向往。

    俗稱的“永續債券”,“永”字當頭,是指沒有明確的到期時間或者期限非常長(一般超過30年)的債券,永續債券一般具有期限長、股債混合屬性、高票息率、附加發行人贖回權和利率跳升機制等特點。對於發行人來說,“永續債”本身期限為永續或極長,最大的優點是不計入債券,讓財務報表得到美化,因此又叫做“債券裡的股票”,在銀根緊縮的大環境下受到企業的追捧。

    所謂永續債,實際為“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是指金融機構與非金融企業發行的,不規定到期期限、發行人沒有償還本金的義務、投資人可以按照票面利息永久取得利息的一種債券。從清償順序來看,一般排在存款人、一般債權人和次級債務之後。

    自2013年起,國內有關監管部門陸續放開永續債券試點,不過彼時發行主體主要以國企、央企為主。自2018以來,隨著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加大,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援銀行資本補充工具創新。在這一背景下,2019年中國銀行發行了400億元的永續債,開啟了中國銀行業永續債發行的“破冰”之路。

    發行永續債可以獲得長期投資資本,從而補充資本金,減少負債,降低資產負債率,從而修飾報表;對於投資者來說,永續債票面利息較高、期限較長,尤其在目前國內“資產荒”的背景下,有助於提高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也有利於投資者透過多種手段靈活調整投資組合。

    目前,在中國被認為具有“永續債”特點的債券品種有兩種,一為國家發改委審批的“可續期債券”;二為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的“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可續期債券”是指具有一定的債券期限,但附有“發行人續期選擇權”條款的企業債券。“發行人續期選擇權”條款通常表述為“在本期債券每N個計息年度末,發行人有權選擇將本期債券期限延續N年,或選擇在該計息年度末到期全額兌付本期債券。”,從而發行人可在債券期限到期後自主選擇債券延期來實現債券的“永遠存續”。

    三、追溯永續債,“可續期債券”是她的前世今生。“可續期債券”內容、定義概念和解析散見於國家發改委出臺的多份檔案之中,猶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1、《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5]755號)規定:

    “一、鼓勵各類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專案收益債券、可續期債券等專項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相關手續齊備、償債措施完善的基礎上,比照我委‘加快和簡化稽核類’債券稽核程式,提高稽核效率。……

    六、積極開展債券品種創新。鼓勵地下綜合管廊專案發行可續期債券,根據與使用單位簽訂合同和付款安排特點設定續期和利息償付安排。”

    2、《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5]817號)規定:

    “四、最佳化養老產業專項債券品種方案設計。一是根據養老產業投資回收期較長的特點,支援發債企業發行 10 年期及以上的長期限企業債券或可續期債券……”

    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充分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功能支援重點專案建設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5]1327號)規定:

    “(十)鼓勵一般生產經營類企業和實體化運營的城投企業透過發行一般企業債券、專案收益債券、可續期債券等,用於經有關部門批准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特許經營等PPP專案建設。”

    4、《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銀監會、國家鐵路局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發改基礎[2015]1610號)規定:

    “(二十二)促進債權和股權融資。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透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和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籌措鐵路建設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以新建專案設立的企業為主體發行專案收益債,支援重大專案發行可續期債券。”

    5、《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簡化企業債券審報程式加強風險防範和改革監管方式的意見》(發改辦財金[2015]3127號)規定:

    1、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所屬企業發行的債券。

    2、創新品種債券,包括“債貸組合”,城市停車場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養老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專項債券,專案收益債券,可續期債券等。”

    由此,可續期債券的有關資訊可歸納如下:對於“可續期債券”,發改委在企業債券稽核過程中有選擇性地允許在某些領域的專案發行“可續期債券”,相關專案型別主要為:

    (1)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案;

    (2)養老產業專案;

    (3)經有關部門批准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特許經營等PPP專案;

    (4)鐵路建設專案。

    可續期債券作為創新品種債券,在稽核上,可以由企業直接向國家發改委申報,須同時抄送省級發改委部門,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並行出具轉報檔案,審批流程和時間上有所簡化和縮短。

    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是指票據期限為“長期存續”的中期票據,其“長期存續”條款內容通常表述為“於發行人依照發行條款的約定贖回之前長期存續,並在發行人依據發行條款的約定贖回時到期”。因此,發行人可透過不行使“贖回權”的方式,使得該中期票據能夠長期限存續。

    中期票據發行相關法規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訊披露規則》、《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中期票據業務指引》、《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註冊規則》、《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中介服務規則》、《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說明書指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註冊檔案表格體系》)的搜尋,未發現對於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的特別規定。

    四、房企發行永續債已十年,只是因為在人群裡看了她一眼,為何起伏熱度不減?可能是吞噬房企利潤的大殺器,卻為何對“她”既愛又恨?究竟是“債”還是“股”?其發行現狀和發行規模、範圍是有那些?

    永續債屬於混合資本工具,既具有債性,也具有股性,永續債具有股性的特點可以較強地影響到對永續債發行人的主體資質和債項資質的評價。由於中國對永續債在政策或法規上沒有具體的規定,永續債也沒有作為獨立的券種出現,但具有“永續債”特點的債券創新受到了監管層的鼓勵和支援,並且呈現出快速增長之勢。

    自2013年武漢地鐵發行可續期債券開始,近年來中國永續債發行呈現出大幅增長,反映出永續債受到了市場的追捧。2013年發行2期,規模33億元,2014年發行34期,規模821億元,2015年發行205期,規模3,862億元,三年間期數增長了近100倍,規模增長了近110多倍,2016年中國債券市場已發行或已公告待發行的永續類債券合計已達4千億元,較2015年發行量暴漲1倍以上。發行人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民營企業也積極參與,分佈行業以製造業、建築業、房地產業為主,公用事業、金融業等多有分佈。

    從目前永續債的發行人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以269期的期數和5055.1億元的規模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其中,城投類企業共發行95期,佔國有企業發行量之比為35.32%,規模1417.6億元,佔比29.11%;其次是民營企業,共發行了12期,規模75億元;再者是國有企業,共發行了5期,規模129億元。從發行人所處行業來看,永續債發行人廣泛分佈於採礦業、公用事業、房地產業、金融業、製造業等10多個行業,主要以製造業為主,共發行54期,規模943.5億元,其次是建築業,共發行50期,規模875億元。

    永續債也是上市房企猛踩油門擴張的途徑,成為不少房企的“新寵”。過去一年,地產永續債增量持續爬坡,發行規模達到471.95億元,同比增速為29%。此外,存量也呈現穩定上升趨勢,95家樣本房企地產永續債存量為1538.7億元,同比增長31.2%。在短期降低企業賬面槓桿率的同時,中長期隱含的風險不容忽視,包括永續債發行利率相對較高、掩蓋發行主體真實負債率、到期後存在利率跳升等風險。房企發行永續債十年起伏熱度不減。

    2010年7月,遠洋成功發行了一筆9億美元的永久性次級可換股證券,成為內房首家發行永續債的企業,就此拉開了行業內利用永續債的序幕。金茂(5.650,-0.70%)於同年發行6億美元的永續可換股證券。

    一晃十年過去了。之後房企永續債不斷進化和快速發展,經歷了2010-2014年的“試水期”、2015-2018年的“爆發高增期”及2019年至今的“穩定攀爬期”。2015年是明顯的分水嶺,當年永續債增量達到了927.5億元,同比增加1018%。這一年國企是永續債發行主力。2016年,由於房企擴張的需要,當年永續債增量首次破千億元,達到1078.8億元。

    永續債作為“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債券,存續期內必須按期付息,實際操作中會附加贖回及利率調整條款。發行期限較多,一般可分為2+N、3+N、5+N、6+N、7+N、10+N,其中以“3+N”最常見,其次是“5+N”,發行人有權在首個贖回日進行贖回,不行使贖回權則按條款細則進行重定價。2016年,也是房企有息負債上升的一年,特別是永續債佔比不斷上升。資料顯示,2016年中期末,加上永續債之後,65家房企的總有息負債為38077億元,相比2015年末增加了13%。其中,共有16家企業擁有永續負債,總計1726.82億元,同比增加109%。其中,恆大集團在2016年中期以永續債1160.02億元,總量排名第一,同比上漲124.5%,第二名的碧桂園擁有永續債166億元,暴增517.01%。首開股份擁有永續債90億元,融創中國永續債68.25億元。

    以恆大為例,其中期業績顯示,其總資產為9999.2億元,其中負債為817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1.8%。但是其永續債的規模達到了1160億元。在房企負債率動輒百兒八十的房地產行業裡,永續債成為了特定時間裡的寵兒,雖然是房企的寵兒,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對房企規模實力等各方面有極高的要求,因而也就成了萬科、保利、中海、恆大等極少數龍頭房企才有資格享有的“特權”。

    據中國恆大發布銷售簡報,該公司6月實現銷售額611.2億,同比增95%,環比增60%。資料則顯示,上半年恆大權益銷售達2291.6億,繼續穩坐房企一哥寶座。業績高增長的同時,恆大積極最佳化債務結構,公告顯示恆大已償清永續債,有望釋放過百億利潤。

    房企永續債暴增的原因是,由於永續債並不反應在房企的財務報表中,屬於表外負債,對一些房企來說,樂於利用永續債進行融資。永續債券並費沒有設定償還期限,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如果企業不贖回,就會有一個利率跳升機制——之前的低利率會被提高,不斷的向上累加,這對企業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成本壓力。雖然名義上為“債”,但卻可以計入權益,持續為上市公司輸血,調降負債率的同時最佳化財務報表,永續債成為房地產公司狂飆突進的利器。另一方面,永續債利率每年增加,原則上上不封頂,倘若使用不當,便會將公司拖入債務深淵,無異於飲鴆止渴。

    尤其是民營房企崛起的道路上,永續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以恆大最為典型,永續債的使用可謂出神入化。但早在2017年5-6月,恆大在兩個月內迅速還清總額高達1129億元的永續債,以減輕負債率。近年,融創、Sunny城、藍光發展等新晉房企也開始頻繁推出永續債這一大招。近期,甚至不少國資房企也加入佇列,發行永續債。永續債,很可能成為吞噬房企利潤“黑洞”的大殺器,為房企對“她”既愛又恨。

    目前,企業和金融機構對可續期債券類“永續債”發行期待是,按照《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公司債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不同於發改委審批的“企業債券”發行主體可以為非公司制企業,證監會系統下審批、備案的公司債券的發行主體必須為公司,從而該類公司債券屬於上述《公司法》規定中的公司債券。限於上述《公司法》的規定,目前並不能發行公司債券類的“永續債”;可行的模式是參考企業債券發行“可續期的公司債券”,約定一定期限,但沒有給予發行人到期後延期的權利。另外,“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有別於一般中期票據的特別發行條件。希望長期限含中期票據主要適用於電力、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建設等重點投資行業中,傾斜於支出較大、負債率較高、整體資質良好、有降負債率需求的央企及地方國有龍頭企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中有哪些演技和顏值都很好卻沒有走紅的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