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按照史記記載,韓信的戰功不如周勃,曹參等人,作用更不如張良,軍事水平也不比劉邦高多少,為什麼會被劉邦誇獎,成為漢初三傑?請以正史說,電視劇就不用教我了。
17
回覆列表
  • 1 # 明越清泉

    劉邦立漢,韓信在武將功績第一,這是史記都承認的。這沒什麼可爭議的史實。當初如韓信真反了,怕是沒劉邦什麼事了。當然韓信格局比劉邦差的不是一點,這也是劉邦此人,過人之處。

  • 2 # 雲不出

    韓信的軍事才能,在被劉邦重用前,先後得到張良和蕭何的大力推薦,可見能力不凡。蕭何說劉邦如果只滿足於當個漢王,那韓信無用,如果要爭天下必要韓信,且必須授權統領全軍,只能當軍隊一把手。韓信是個儒將,武功不行,年輕時飯都混不到嘴,吃的苦受得辱,也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之所以數次不願背叛劉邦,也是年輕時嘗過生活的艱辛,感激知遇之恩,從他和劉邦的對話看,情商不高,直腸子,不會扛領導二蛋。他的功績大概不用說,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一條功勞,劉邦就相信他的能力,而且把自己的命也押上了。否則劉邦根本連漢中都不會出,哪來大漢朝。蕭何的能力在於政務,張良在於謀略,都是老油條,比韓信成熟。劉邦不是儒生,他侮辱儒生,往儒生的帽子裡撒尿,是個無賴,好色,有義氣,不好財,膽子大臉皮厚,最大的優點是好賭敢賭。他賭了兩次,第一次就是造反,敢挑重擔,當了首領,賭命,沒死。第二次就是賭韓信,起兵和項羽廝殺,不僅賭命,還把漢王的富貴也押上了。鴻門宴那次可不是賭,那時他只是項羽嘴邊的肉。

  • 3 # ZYJ66091344

    題主覺得自己能比劉邦更強、更聰明?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平定三秦;漢主力與項羽對峙,率領一支偏師次第消滅趙、燕、齊等國,幹掉龍且,三分天下有其一。項羽和他手下建議自立門戶,念劉邦的知遇之恩,拒絕了。最終垓下之圍徹底擊敗了項羽。

    就好比有人在解放戰爭時,以西北野那樣的兵力,1、2年就打敗了比自己多十數倍的敵人,搞定東北。之後更是率領大幅增強的部隊摧枯拉朽般地席捲全國,其他的野只能打下手。這樣的人功勞大不大?他該不該死?

  • 4 # 回憶裡中人

    您這照片何意也?

    我不知道在題主的眼裡,什麼叫做出色!

    如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樣的計策不算什麼。那麼韓信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攻滅魏、韓、趙、燕、齊五國,橫掃了整個北方地區。為楚漢之爭徹底改變戰略態勢,使得漢軍的外圍全部被肅清。這樣的功勞怎麼評價?

    一代兵仙,身上的光輝何其之多,如何得了個不算特別出色的評價!

    就憑胯下之辱背水一戰、多多益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幾個成語流傳千古,也不能被題主短短几個字就把一生的功績給否了!

    諸位可以翻翻書看看,凡是能夠留下千年流傳的成語經典的人物,哪位是不出色的!

    不清楚現在為什麼短短几句,就把這位兵家的代表人物給一下子打成了凡人,不值一提了!

  • 5 # 透過影視知歷史

    題主可能理解有偏差。《史記》淮陰侯傳,文末太史公曰: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 與漢漢重,歸楚楚安。三分不議,偽遊可嘆。意思是說韓信功勳比得上週朝的周公,召公和姜太公。這說明司馬遷也承認了韓信對漢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劉邦這裡,就加重了勝利的把握,歸屬楚國則楚國可以安定。請問這不是對韓信功勞的認可嗎?

    《漢書》韓信傳文末贊曰: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盧綰與兩韓信。漢初為劉邦打天下功勞最大的八個人都被封了異姓王。周勃,曹參在哪裡?

    兩部史書都有記載韓信的功績我就不舉原文了,簡單說一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一改劉邦之前蝸居漢中猥瑣不敢出陳倉的局面。第一次證明自己的實力,劉邦就不服自己帶著部隊和項羽在彭城幹了一架,結果被項羽差點大的全軍覆沒。這時候又是韓信幫劉邦收集逃跑士兵在京縣、索亭和楚軍幹了一架。打得楚軍不敢露頭。這是第一次幫劉邦收拾殘局。

    然後韓信還是用這些殘兵敗將,用“聲東擊西”之計一舉平定魏國。又和張耳一起拿下代國。劉邦看到韓信兵強馬壯了就調走了他的精兵。在這手裡沒兵的情況下韓信採用背水一戰之計大破趙軍。在清除趙國殘餘勢力時,劉邦又打敗仗了,在成皋又被打得丟盔棄甲。然後又調走了韓信的精銳,讓他去攻打齊國,採用堵河水讓敵軍渡河一半決堤而擊的方法。一舉打敗龍且20萬大軍。而劉邦在撕毀鴻溝之約與項羽決戰又被項羽打敗。最後一次,最後又合兵一處,在垓下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計滅了項羽。

    上述每一次戰役都被作為軍事作戰案例被各朝各代將軍將領學習。都被收藏到《三十六計》中,作為戰法例項。每一個戰役放在後世都是一戰威震天下的功勞。數次逆轉了劉邦的敗局。所以劉邦稱讚他是漢初三傑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男友跟我聯絡頻繁,卻跟相親物件住在一起試著相處,還應該相信他嗎?